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2013茶叶趋势

找到约467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2020年全球茶叶趋势浅析

  对茶叶征税是破坏性的。充分的警告和数百年的善意减轻了这种影响,但根深蒂固的贸易关系在2020年仍不稳定。

  对自由贸易的限制继续威胁着全球工业。

  9月,经过数月的升级,美国征收了15%的关税,使中国茶叶和咖啡卷入了一场被茶爱好者和专业人士视为令人反感的贸易战。今年晚些时候,谈判者同意将关税削减一半。美国贸易代表的86页美中第一阶段协议预计将于明年1月签署。较低的关税将在二月份的某个时候生效。

  截至10月份,茶叶进口量下降了1%。年内,所有进口到美国的茶叶的进口值上升了2%,表明优质茶叶的进口趋势持续,同时原产地增值也在增加。显示过去五年全年业绩的图表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成熟市场的高原,消费与人口增长密切相关。未来一年最显著的变化将是供应过剩,超过需求的变化。

  美国茶叶协会主席彼得?F?高吉写道:“国际贸易对整个供应链的挑战越来越大。”

  该行业必须共同努力解决几个问题,包括关税、原产国标签以及茶叶种植所必需的化学品的耐受性缺乏协调。“没有自由贸易,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不可能长期实现,”高吉写道。

  中国在公平贸易和第三方认证方面投入巨资,成为美国最大的茶叶贸易伙伴,2019年前10个月,中国绿茶进口总量下降9.1%,至650万公斤。截至10月份,红茶进口总量为720万公斤,下降了0.7%。与去年同期的销售额相比,红茶和绿茶的总价值下降了17%,达到6200万美元。中国绿茶出口以红茶占主导地位。中国占美国绿茶进口的44%。在中国对包括茶叶在内的美国商品提高关税进行报复的同时,中国减少了与欧盟和其他伙伴的贸易壁垒。中国没有感受到美国对茶叶征收关税的不良影响。在许多情况下,原本直接运往美国的茶叶在出售前被运往德国和加拿大并混合。

  由于关税迫在眉睫,批发商争相寻找非中国货源,中国的发货量在春季几个月加快。

  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都从混乱中受益。今年前10个月,从斯里兰卡的进口增加了24%,达到550万公斤。袋装有机绿茶进口额较2018年前10个月增长88%。据美国农业部(USDA)对外农业局(Foreign Agriculture Service)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从斯里兰卡进口的茶叶价值为39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今年前10个月,从非洲进口的绿茶增加了68%,达到1000万公斤。非洲红茶进口量增长7%。

  茶就像溪流流过参差不齐的岩石,顺流而下。

  在2020年跟踪这10个茶叶趋势。

  即饮茶和冷藏茶是方便的代名词。到目前为止,RTD是茶叶行业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最大细分市场,在大众市场和便利店的销售额达到40亿美元,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芝加哥市场研究公司IRI的数据显示,罐装茶和瓶装茶的销量今年下降了1.3%。天然健康茶,如Teavana(销量增长15.1%)、白茶(增长44.4%)、Guayaki Yerba Mate(增长18.7%)和纯叶(增长7.1%)等,预示着低热量和植物成分的趋势。IRI的数据显示,2019年瓶装水的销售额超过碳酸苏打水,过去一年中,苏打水和起泡水的销售额增长了15%,但这一类别的最大赢家是冰咖啡和卡布奇诺,增长了6.4%,达到28.7亿美元;冷冲泡咖啡的销售额增长了18.1%,达到4.36亿美元。

  具有特定保健功效的植物药的销量超过了许多传统的以山茶为基础的茶。功能性和特定条件的混合茶很受年轻饮茶者的欢迎。每一个主要品牌都引入了产品线扩展,改变了他们的身份。例如,瑞星现在是瑞星茶和植物。茶点的创始人玛丽亚·乌彭斯基(Maria Uspenski)预测,提供整体健康益处的适配茶将在2020年表现良好。

  美国人口普查局(U.S.Census Bureau)的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人在餐馆就餐的支出首次超过在杂货店的支出。餐厅支出增加了4%,送货和数字订购加速了咖啡店的饮料销售。

  行人流量继续下降。Coresight Research估计2019年有9300家零售店关门。因此,传统实体茶叶零售企业的成功营销和商品推销需要全渠道产品和体验式选择。商场所在地面临越来越多的逆风。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估计,到2022年,20%至25%的美国商场将关闭。

  那些对泡泡茶嗤之以鼻的人应该访问拥有160万会员的Facebook“微妙的亚洲特质”,然后在本土连锁店(如Boba Guys和Kung Fu tea)以及在布鲁克林和洛杉矶、多伦多和温哥华开设新店的台湾连锁店Gong Cha和Tiger Sugar)回顾财务状况。

  抹茶是绿茶生长的明星。绿茶现在占美国消费的15%,在有亚洲传统的美国人中,绿茶的比例要高得多。全球产业分析师(GIS)预测,到2025年,全球绿茶市场将增长81亿美元,美国未来5年将保持4.9%的增长率。据世界顶级出口公司统计,过去五年,从日本进口的绿茶增长了102.1%,是美国茶叶贸易伙伴中最大的一个。2019年前10个月的销量占绿茶进口总量的9.8%,每年接近100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抹茶的普及。

  康普茶正在转变成免费的产品线。全球硬康普茶产业研究报告估计,硬(酒精)康普茶的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5545万美元扩大到2026年的11.2亿美元,原因是到2026年,硬(酒精)康普茶的综合年增长率为42%。在大众市场上,品类销售额接近5亿美元。

  在劳动力成本增加的重压下,原产地继续颤抖。供过于求压低了全球茶叶价格,削弱了跨国公司和小农户的底线。印度茶叶协会(Tea Association of India)报告称,2019年,只有20%的茶叶庄园盈利。

  透明的供应链现在是每个主要的供应链接受消费者的委托,以揭示花园的环境条件,劳工标准,认证,中间供应链物流等细节的规则。斯大林是一个问题,因为像Vahdam茶和Teabox这样的供应商揭示了一个事实,即许多茶叶在销售前都要储存好几个月。

  极端天气。在南半球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之后,由于夏季的森林灰烬,澳大利亚上空呈现血红色。由于干旱,昆士兰北部的Nerada茶园的产量减少了一半。

  即饮茶

  饮料营销公司(Beverage Marketing Corp.)研究总监加里?亨菲尔(Gary hempill)表示,在过去十年里,RTD茶的销量超过了其他所有茶叶,增加了4.85亿加仑,年复合增长率为3.4%

  Hemphill报告称,RTD茶目前占据了茶市场47.3%的份额,超过了茶包的42.9%。散叶茶占总销量的0.7%,单粒茶叶占0.9%。根据BMC的DrinkTell数据库,冰茶混合物占据了茶叶市场剩余的8.2%。

  “大型传统饮料类别一直呈下降趋势,”他表示,2018年茶的成交量(减去RTD)份额下降了2.5%,2019年第一季度又下降了3.6%。

  亚利桑那州和利普顿继续主导着即饮茶的品类,但传统甜奶茶的销量正在下降。纯叶是美国顶级品牌,销售额7.68亿美元,去年增长3.7%。IRI数据显示,亚利桑那州市场占有率为16%,销售额为3.61亿美元,但增长平平。利普顿、利普顿纯叶、利普顿布里斯克和利普顿饮食占据最大份额(44%),总销售额为16亿美元。IRI的数据显示,可口可乐的黄金峰值排名第三,收入4.12亿美元,2019年增长2.5%,而姊妹品牌奥尼斯茶的销售额下降了15%。

  星巴克的瓶装茶和咖啡销售额为7.7亿美元,在十大最畅销品牌中有五个是星巴克。寻找可口可乐旗下的Costa Coffee来挑战这一优势,以及像Ornest Coffee这样的品牌延伸。

  冷冻茶在像Argo Tea这样的专业品牌占据高端市场的情况下表现非常好。根据IRI的数据,GT的LivingFoods康普茶品牌的收入为2.57亿美元。Kevita冷冻茶在大众市场和便利市场的销售额为7200万美元,增长了16%;Health Ade茶的销售额为4400万美元,其康普茶去年的收入为1500万美元,而Hum和Brew Dr康普茶的收入分别约为2000万美元。

  植物学

  以植物为基础的食品和饮料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尽管茶叶符合这一趋势,但植物学目前已成为泰森食品、雀巢、拜耳公司、生物植物学和马丁鲍尔集团等全球食品和制药公司的重点。饮料营销公司(Beverage Marketing Corp.)报告称,功能性和保健性饮料占美国非酒精饮料市场的50%以上。

  以植物为基础的饮料受到全球的青睐,水果花芙蓉等成分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在美国,茶叶公司在植物学方面的投资非常大,包括酸奶茶、传统药物和海恩仙境,这些公司在过去两年里都与传统茶叶公司毕格罗茶和哈尼父子公司一起推出了新产品。新来的观看者包括WAKU健康滋补品,一种由20种厄瓜多尔水混合而成的治疗水。

  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茶点的创始人玛丽亚·乌彭斯基(Maria Uspenski)写道,“除非你是一个大的草药茶消费者,否则你可能听不到图尔西、阿什瓦甘达、红景天和麦加。”

  乌彭斯基解释说:“所有这些草药和姜黄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属于一种叫做适应原的植物,20世纪中叶,苏联科学家首次将其分类,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现役作战飞行员的应激反应。”。

  乌彭斯基说:“除了绿茶和CBD(cannabidiol)这两种同样是适配原外,它们还帮助将功能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符合我们现在生活方式的水平。”。“适应性激素有助于管理压力和激素平衡。她说:“适应原”的平衡反应是非特定的,也就是说,无论压力源来自哪个方向,它们都有助于使身体回到中心。”。

  GT的生活食品系列和简单生活大麻注入茶是作为适应症营销。

  《饮料工业》杂志建议,考虑一下能增强风味和功能的成分:“饮料中含有多种草药、鲜花和香料,”伊利诺伊州奈尔斯市Imbibe的营销助理霍利·麦克休(Holly McHugh)说。像薄荷和罗勒这样的草本植物,像薰衣草和玫瑰这样的花卉成分,以及像姜黄和姜这样的香料被用于饮料中。这些成分之所以被使用,是因为它们具有内在的健康益处,并为传统的风味轮廓添加了微妙的细微差别,就像水果一样。”

  监测含咖啡因的能量饮料,如Yerba Mate和Guayusa,因为它们吸引了关注咖啡因摄入的娱乐用户。市场研究公司Fior Markets的数据显示,能量饮料是一个以每年9.3%的速度增长的子类别。

  生物强化是指培育作物以增加其营养价值。通过对维生素E或β-胡萝卜素等成分的选择性育种,营养密度正在增加。重点是提供主食中缺乏的微量营养素。预计到2025年,销售额将达到1.3亿美元。

  临床和体重管理饮料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子类别。根据IRI的数据,Boalthouse农场的“完美蛋白心脏健康”冷冻茶在大众市场和便利性方面的销售额增长了16%,达到1500万美元。Fior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品类销售额估计将达到177亿美元。乳清饮料目前占蛋白质饮料的28%,分为牛奶、酪蛋白、大豆、鸡蛋和大米。这些rtd味道平淡,但容易消化,基于其高营养价值,提供了独特的功能。年增长率超过7%。2017年北美销售额为39亿美元。

  茶叶零售

  市场研究人员亚当·罗(Adam Rowe)发现,美国有1607家特色茶企业,其中255家是连锁店,有5个或更多的营业点。

  根据中国研究院(Sinensis Research)对茶室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美国特色零售市场每年的总收入在6.9亿至12亿美元之间。根据Rowe在2019年发起的中华民国研究(Sinensis Research)对该行业进行监测的数据,这项调查是在网上进行的,数据来自400名受访者和70名随机跟进电话采访。

  据罗介绍,一家销售各种茶叶的商店年收入为22万至27万美元,平均在线销售额为4万至6.5万美元。专营中国茶叶的专卖店在网上的收入要高一些,高达7万美元。这些一般的茶店占总营业点的55%。下午茶场所占34%,中国茶馆占7.3%。日本茶馆占总数的1.2%。

  据罗说,喝特产茶的人数只是美国茶客总数的一小部分。他说:“在2018年进口的7.08亿美元茶叶中,只有约1284万美元将继续作为散装茶叶出售。这一数字不包括进口草药茶。

  按供应商类型列出的零售额

  2019年,餐饮业最大的赢家是快捷方便。茶作为苏打水的健康替代品在这一领域做得很好,但休闲和精致的餐厅还没有完全欣赏茶。新酿制的冰茶就是一个例子,说明简单的升级可以提高午餐的价格,但那些为搭配优雅的甜点而酿制优质松叶的餐厅,以及酒吧后面以茶为特色的特色饮料,都太少见了。

  TDn2K的研究人员称,传统餐厅的客流量正在下降(自从被更名为黑匣子智能)。黑匣子调查了47000家年销售额为750亿美元的餐馆,结果显示,12月份同店餐馆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1%,是该行业两年多来最糟糕的结果。黑匣子写道,罪魁祸首是过度扩张,导致2019年第二季度可比商店销售额仅增长0.2%,因为客流量下降了2.9%。可比销售额(comps)衡量每个地点的平均购买数量和花费金额。这些数字是每个地区盈利能力的主要驱动力。

  “由于菜单价格的上涨,公司的平均销售额(几乎)是正的,但对在职者来说,客流量的下降是个坏消息,因为这些连锁店仍在大举扩张,导致销售额下降。在利润微薄、越来越苗条的情况下,许多连锁店在失去顾客这么长时间后,陷入了一个不稳定的境地

  星巴克在14606家分店的销售额增加了19.7亿美元,增长了8.3%,其中包括在茶叶方面的强劲表现。康普斯在现有的商店里增长了7%。其他获奖者包括Chick-fil-A和Domino's Pizza。

  据《全国餐饮新闻》报道,顾客对高档餐饮品牌的反应仍然很好,目前这一品类的销售额已经连续三年增长。

  客流量下降

  2019年创纪录的假日销售扭转了2018年12月消费者恐慌时出现的不祥趋势,销售额降至2009年的水平。

  今年假日销售(不包括汽车)增长了3.4%,尽管购物日减少了6天。不过,请注意,正是网络销售抢占了风头,与2018年相比增长了18.8%。电子商务目前占零售总额的14.6%。行人流量继续下降。万事达卡(MasterCard)的SpendingPulse报告显示,从11月1日到平安夜,百货公司的销售额下降了1.8%(而在线销售额增长了6.9%)。

  在过去的一年中,一项更有趣的研究涉及到所谓的“体验式购物中心”的步行交通,这些地方提供娱乐、举办社区活动,并鼓励零售商通过吸引注意力的营销吸引顾客。Thasos的数据分析师发现,包括苹果、意大利美食厅Eataly和特斯拉运营的精品汽车经销商在内的品牌并没有吸引额外的流量。Thasos指出,美国最好的购物中心的百货公司所固定的封闭式商场的客流量在2018年8月左右达到高峰,随着假期的临近而下滑,短暂飙升,并再次下降。Thasos监测了1亿部移动电话(经许可),以测量购物者访问商场的频率。Thaso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产品官约翰?柯林斯(JohnCollins)表示,这一增长是对促销活动的回应。他告诉CNBC,“如果你亏本出售商品,你只能这样做很长时间。”

  年中,房地产跟踪公司Coresight报告称,美国零售商关闭了5994家门店,同时开店2641家,但Coresigh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黛博拉?温斯威格(Deborah Weinswig)将这一数字修正为9000家。

  她对CNBC表示:“我们在2018年看到的经济放缓,似乎是一个短暂的喘息,这是一个稳定的长期趋势。”。

  NRN写道,全球预测中国和欧洲的软增长将继续下去。纳洛夫经济顾问公司总裁、黑匣子情报经济学家乔尔纳洛夫(Joel Naroff)表示:“2020年的经济前景将更加一致。”。

  泡茶

  前置营销是一种强大的营销工具。几年前,当《世界茶报》第一次报道旧金山的波巴人时,他们解释说,木薯珍珠不是噱头,而是一种增强当地原料体验和风味的方法。此后,安德鲁?周和合伙人陈斌(Bin Chen)为国内零售商制定了标准。模仿是奉承和更好的品尝洪流,对你没有那么坏波巴链已经激增。虎糖是台湾的一个标志性品牌,红糖条纹外卖杯在洛杉矶和纽约开店,这是众多竞争对手中的最新一家,包括Chatime、功夫茶、Gong Cha、CoCo Fresh和Quickly Bubble Tea。

  这一细分市场似乎很拥挤,但在商店层面,退货业务和波巴的新奇推动了销售。奥比斯市场报告估计,到2024年,全球泡泡茶将从2019年的54亿美元增至8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7.9%。

  除了旧金山的三家商店,波巴人现在在帕洛阿尔托、圣拉蒙、圣卡洛斯、长滩、洛杉矶和卡尔弗城都有分店,在纽约也有三家分店。

  抹茶

  当健康大师安德鲁·威尔博士宣布他对抹茶非常兴奋时,没有人真的感到惊讶,他和安德烈·菲科拉一起推出了抹茶卡里品牌。威尔1959年在日本旅行时首次发现了抹茶。茶叶,来源于日本京都附近的Uji市,起价37美元/罐,礼仪品级30克售价60美元以上。

  抹茶是绿茶潮流的宠儿。随着美国人想方设法掩盖其草根般的名声,它变得多才多艺、有利可图、越来越受欢迎。抹茶拿铁很受欢迎,用几小撮抹茶烤的短面包得益于它的颜色,微妙的味道和作为一种健康促进剂。爱雅做抹茶棒去和全球RTD品牌伊藤瓶数抹茶和其他绿茶品种制成的优质茶叶。

  全球市场估计从14亿美元到16.3亿美元。日本和中国目前每年饮酒约8亿美元。锡安市场研究公司(Zion Market Research)估计,到2024年,全球销售额将达到48.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25%。

  研究继续发现与抹茶相关的特定益处,包括研究表明抹茶可减少小鼠的焦虑并杀死癌细胞。

  康普茶

  康普茶在大众市场的销售额在2019年超过5亿美元。它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350家制造商的成功,但美国仍然是创新的发源地。市场领导者GT's Living Foods(其中包括kefir、椰子酸奶)的创始人GT Dave是一位41岁的亿万富翁,他每年在洛杉矶一家26万平方英尺的新工厂里瓶装100万加仑康普茶。他在《福布斯》上描述了他的父母是如何将酵母和细菌混合在一起在家里沏茶的。他13岁的时候,第一口就对杂志说:“我觉得味道怪怪的。我觉得味道怪怪的。我觉得很奇怪。”

  狂热者基本上同意这种说法,但康普茶是一种罕见的药物,几乎可以与每种水果和一些香料混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戴夫一直在自然和健康食品店工作,但他坚持要说服沃尔玛、好市多和克罗格,让他们相信,沃尔玛已经准备好进入大众市场。对此,百事公司以2.6亿美元收购了竞争对手凯维塔。自那以后,这一类别已经爆炸,并可能很快演变成一个酒精类称为硬康普茶。

  供应不同步

  美国茶叶协会主席彼得·高吉担心供应量继续超过需求量。“历史证明,如果茶叶价格上涨,生产者将生产更多的茶叶,以利用更高的价格。生产商通过跳过修剪周期或在灌木丛中进一步采摘,几乎可以立即打开20%的茶叶。更多的可用性和更差的质量的结果:更低的价格。摆脱这种繁荣/萧条周期的束缚将是企业长期生存的关键之一。只有两种解决方案:提高消费或减少生产。

  为了提高质量(并阻止使用修剪过的叶子),印度已经连续第二年下令工厂在2月份关闭。产量仍然很高,而这种休憩使休眠的树木能够产生更好的春光。其他生产地区也要跟着走。

  透明度

  受英国Traidcraft交易所(Traidcraft Exchange)活动人士煽动的消费需求影响,2018年,typho、twings、约克郡茶(Yorkshire Tea)、塔塔(Tata)(Tetley)和克利伯茶(Clipper Teas)的高管们开始披露供应茶叶的花园和合作社。2019年,曾抵制这一做法的联合利华公布了一份涵盖21个国家的花园名单。发布供应商名单已经成为许多网站分享风土和专业技能,有助于质量和风味的细节自豪点。三个世纪以来,联合利华一直在积极维护供应商的身份,承诺公平对待工人,并承诺严格避免等同于现代奴役的强迫劳动行为,这可能很快也会成为美国供应商的准则。

  “一段时间以来,透明度一直是茶业的热门词汇。茶作家兼顾问尼科尔?威尔逊(Nicole Wilson)写道:“2020年是我们弄清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的一年。“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知识。他们在购买茶叶之前,会寻找茶叶产地和生产方式的详细信息。社交媒体允许客户直接与生产商联系。零售商需要摆出自己的立场来保持竞争力。她写道:“透明和合乎道德的特产茶是前进的道路。”。

  极端天气

  斯塔什茶叶公司的研发专家兼茶叶项目教育家詹妮茉莉(Jhanne Jasmine)表示:“天气模式的变化比预测者预期的要快。”。“一年一度的超级风暴将继续扰乱茶叶生产,影响产品供应、质量和定价。由于这些波动性,公司必须继续扩大茶叶、香料和植物药的资源选择,以避免自己工厂的生产中断,”她建议说。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继续经历全球政治动荡,这可能导致许多原材料价格进一步波动。这些因素可能会给规模较小的零售茶店带来一些额外的挑战,这些茶店已经在为不断上涨的开支而挣扎。她建议,随着这些间接价格不确定性的增加,企业将明智地在2020年的商业计划中建立一个金融缓冲区,以抵消不可靠的商品成本预测。

  这无疑是澳大利亚农业的艰难一年,在这个被太阳晒黑的国家,雨水突然阻止了昆士兰持续的干旱,“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造成了一系列新的灾难,因为贫瘠的土地消失在一个内海之下,”内拉达茶叶产业董事托比·波伊纳写道。入冬时,一场致命的霜冻把树上的叶子剥落了。去年损失总计100万美元。

  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局公布了一项对该国8000公里海岸的研究,记录了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影响。CSIRO的研究人员称:“极端气候事件,如热浪、洪水和干旱,在七年内破坏了澳大利亚沿海45%的海洋生态系统。”。

  “飓风季节对我们家乡的农民来说是一个额外的挑战。前热带气旋欧文在2018年圣诞节前一周,在昆士兰北部一些地区24小时内倾泻了超过700毫米的雨水,打破了纪录,”波伊纳说,他保证会支持我们的员工,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陪伴了我们几十年,使我们仍然是当地经济的一个可行部分

  最后的喘息

  阿萨姆很少经历温度的大波动。在收获期间87.8华氏度(31摄氏度)是正常的。

  2013年6月,气温意外攀升至101.3华氏度(38.5摄氏度),为33年来最高。次年4月,气温达到104.18华氏度(40.1摄氏度)的历史最高值。

  在花园里,数以百万计的茶树受到了注意。它们有点弯曲,随着内部液压效率的提高而放松。想象一下叶子工厂开始全速生产时果汁的流动。几天后,新叶大量出现。粗糙的树叶支撑着这棵树,有难得的机会晒太阳。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亨利·亚当斯博士解释说,99%的水通过树木流动,用来保持植物的气孔(使植物能够呼吸的气孔)畅通。

  茶树在热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水。经过几天创纪录的气温,没有下雨,原本充满活力的叶子开始枯萎,最终卷曲。萌芽停止。亚当斯说,树木通过关闭二氧化碳的孔隙来应对干旱。这棵树很快就开始经历碳饥饿。储存的糖和淀粉使树保持活力,但感觉到危险,一些树叶脱落,减少了对水的需求。干旱使人想起脆弱的树枝和脆弱的干树叶,但突然死亡是水力学和呼吸能力的问题。如果树失去太多的水太快,气泡(栓塞)将形成。当这种情况发生在树干下部时,树木就不能将水从根部输送到叶子上,这通常被证明是致命的。

  在花园里,降水(或灌溉)不能满足树木对水的需求,它们会死去——不是一两个人,而是突然间成千上万人死去。

  每升高1摄氏度,树木死亡率就会增加15%到20%。树木的数量和密度加剧了对水的争夺,每棵树都在为最后一滴水而战。

  那些存活下来的人经历了严重的压力,对害虫表现出较少的抵抗力。每棵树迟早都会枯死。

  来源于:TeaChaThe

中国茶叶检验发展概述

  

▲安徽黄山茶园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资源极为丰富。作为全球最大产茶国家之一,2020年,我国茶叶年产量达298.6万吨;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16.5万公顷,占全球茶叶种植总面积的62.1%。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茶叶在生产销售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茶叶检验作为鉴定其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研究它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概述了我国茶叶检验的发展历程,以期对今后的茶叶检验工作提供借鉴。

01
茶叶检验概况

茶叶检验及质量安全事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茶叶检验,从茶叶成为商品那时起就已开始。中国茶叶检验,自唐宋至今,手段越来越多,对茶叶的质量要求也是千变万化。

茶叶检验包括物理检验和化学检验。物理检验是指采用物理方法来检测茶叶品质的一种手段,一般包括感官检验、粉末碎茶含量检验、茶叶包装检验、茶叶夹杂物检验等;化学检验主要是茶叶内含成分的检验(水分、灰分、多酚类、咖啡碱、氨基酸、香气等)、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

茶叶检验贯穿茶叶的栽种、加工、贸易及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是维护茶叶品质和保证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茶叶生产和贸易中,茶叶检验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根据安全标准推荐的检测方法,按照标准规定的定量限,对茶叶中农残、重金属等安全指标进行检验,可以规范生产加工中农药的使用;通过感官、理化成分检验能够评定茶叶的优劣,保证茶叶在贸易中的品质,促进国内外良好的贸易关系。

02
中国茶叶检验的平缓发展

1、我国茶叶检验的萌芽时期

在古代,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茶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政府重视茶叶贸易中的假茶问题,对于假茶有明确的律法及处罚。

唐朝建中元年,政府开始对茶叶征税;太和九年始行榷茶制,但私茶盛行对政府的税收造成一定损失,也给榷茶制的施行带来挑战,故政府颁布禁止私茶的律法。宋朝出现了制作及售卖假茶的现象,政府加强对假茶的管制。例如,元丰时期实施水磨茶法;建隆时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中记载了首条针对贩卖假茶的律法,此后政府又颁布打击制造假茶的条例。

2、我国茶叶检验的初步发展时期

假茶的出现与泛滥跟政府政策和商品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明代茶法最重视茶马贸易,对川陕地区的茶叶贩运立法管控极严,造成不同地区茶价悬殊,因此诱发私茶的泛滥;明初所立茶叶律法,大多与打击私茶贩运相关,针对假茶的立法至弘治以后方才出现;弘治时期,朝官上数道奏议,论及禁异省私茶、假茶等事项;嘉靖朝清理茶法,将弘治时期的奏议刊布通行。清朝道光以后,中国与外国建立贸易往来关系,茶叶贸易成为重要的一项,但其可观的利润也促使假茶的肆虐。综上,各朝代针对假茶虽设置了茶叶相关律法,但这些律法零散且不成体系。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不法商贩为扩大利润,大量售卖着色茶、回笼茶和劣质茶叶等掺假茶。英国在18世纪禁止茶叶掺假条例的基础上,于1869年颁布了第一个由议会通过的《食品与饮品掺假法》,中国被迫在与印度等国的竞争中发展茶叶出口检验。1871年,在汉口活动的茶叶六帮自发筹建汉口茶业公所。1890年,张之洞于汉口先行创办茶叶公栈,“既便查色样掺杂之弊”。1896年,户部在以陈炽《振兴商务条陈》的基础上颁行茶照、设立茶政局和茶叶公所。对比中央政府,浙江、福建、台湾等地方政府更有作为,其律令皆侧重处罚力度和没收处理方式,如福州地方政府对贩卖窝屯伪劣茶等行为采取管理惩治行动,“经迭次被获章焚毁从重惩办奸徒,稍知敛迹,南台税厘统局,已出示严禁,如有造作贩卖及窝屯等事,立即照律治罪”。1900年,南台税厘统局发布公告重申禁止伪劣茶,并告知商户严禁制售,同时以奖励形式鼓励民众检举告发制售伪劣茶者。此前茶叶检验仅作为一项茶叶出口的程序存在,且多以有经验的茶师品尝为主,并无详细规定客观的检验方法和标准。直至1905年,清政府颁行《茶叶改良章程》,对茶叶种植与生产的各个程序做出了规定,以保证茶叶的卫生与品质。

从总体趋势来看,这段时期茶叶检验的发展缓慢,仅涉及茶叶掺假问题,而无其他检验标准。

03
中国茶叶检验的曲折发展

1、茶叶检验的快速发展时期

1911年,为推动社会经济复苏与秩序建立,政府开始设置机构并制定标准,对出口茶叶进行检验,有效改善了中国茶叶贸易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声誉和经济地位。1914年,农商部部长张骞拟定《拟具整理茶叶办法并检查条例呈》和《茶叶检查条例》,奠基了中国茶叶检验制度的基础。1915年浙江温州设立了第一个由茶商自发组织的地方性检验试点——永嘉茶叶检验处,作为中国地方性出口茶叶检验工作的开始。1923年台湾总督府设立茶叶检验所,是中国正式办理茶叶出口检验的标志。

1931年,中央实业部批准了第一个由官方制定并实施的出口茶叶检验条例——《出口茶叶检验规程》,条例中设置了茶叶出口的各项标准及检验程序,其中规定绿茶暂以平水夏茶八号珠为最低标准;红茶暂以湖南次红为最低标准;其他各种茶,香味相当即可。水分以8.5%为合格,灰分以5%~7%为合格。随后,上海、汉口两地商检局相继根据实业部后续发布的《茶叶检验实施细则》实施检验,这标志着全国性茶叶出口检验的开始。1932年茶叶检验标准更加详细,主要对不同茶类的水分做出了不同规定,更加切合实际。1933~1935年间茶叶检验标准大致与1932年类似。1935年实业部公布了《商品检验局茶叶检验施行细则》,扩大了不合格茶叶的范围,对人为因素造成的茶叶品质的破坏进行限制。1936年上海、汉口商检局对茶叶检验标准条例重新厘定。1937年的茶叶检验标准在茶叶品质最低标准、取缔着色茶等方面都进一步完善,颁布了《经济部商品检验局茶叶检验实施细则》和《着色茶叶取缔办法》。至此,茶叶检测体系初具雏形,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

1936年,全国经济委员会召开全国茶叶技术会议,提议实行茶叶产地检验,颁布《实业部茶叶产地检验规程》10条。1937年茶叶产地检验监理处于上海设立,并在浙江、安徽、江西设立产地检验办事处。同年,广州商检局在福州、厦门设立商检处,并在福鼎设立办事处。但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茶叶产地检验及出口检验工作受阻,于1938年改由各省办理。

2、茶叶检验的低靡时期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茶叶外销受阻,茶叶检验告停,茶叶产区各自为政,矛盾混乱。抗战结束后,各地商品检验局逐渐恢复,出口检验亦由出口检验局办理;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茶叶出口萎靡不振。解放后又遭帝国主义封锁,茶叶出口更加困难,夹缝中求生存,茶叶检验发展缓慢。

3、茶叶检验的复苏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百废待兴。1950年,中央贸易部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商品检政会议,制订了全国统一的出口茶叶检验暂行标准,决定恢复茶叶产地检验,并拟订《茶叶产地检验暂行办法》。由此,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茶叶检验工作开始复苏。1951年,上海商品检验局举办全国茶检业务集训,统一技术人员的评检、检验技术和操作规程。1952年,我国决定禁绝着色茶叶。1954年,中国茶业公司福建省公司和福州商检处厦门联合召开会议,规定红茶、绿茶、乌龙茶以及花茶的出口检验标准。

自1950年制订出口茶叶检验暂行标准以来,外贸部先后于1952、1955、1960年对其进行修订。1955年,将适用茶类删去砖茶,增列花茶类和白茶类。1962年,《输出茶叶检验暂行标准》正式施行,成为建国以来较为全面的一部茶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的水分、灰分、粉末含量指标及包装要求。1963年外贸部商检局召开茶叶检验工作会议,主要对某些特种化验项目的检验方法进行明确规定。1964年,对外贸易部将乌龙茶、花茶增列为法定检验的出口商品。

自1950年恢复茶叶产地检验,贸易部商检局发布《茶叶产地检验暂行办法》以来,贸易部商检局在核定实施产地检验的地区分别设立工作站。如上海商检局先后在浙江、安徽、福建等主要产茶省分别设立工作站、驻厂小组和驻厂员;汉口商检局在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设立工作站或驻厂检验小组。此时,产地检验工作主要由商检局设立的检验机构负责,检验项目以输出检验规定为准,但茶叶粉末、水分两项比原标准提高10%。1958年,对外贸易部将茶叶产地检验工作移交给各省茶叶公司和各地茶厂自行办理,部分商品检验局将出口茶叶原始检验工作移交给口岸公司办理。

建国后,茶叶检验工作总体发展平稳。

04
中国茶叶检验的蓬勃发展

1、茶叶检验相关机构及政策的完善

改革开放初期,茶叶检验工作围绕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现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各地方商检局等机构展开。1980年,出口茶叶原始检验工作再次改由各口岸商检局自行办理。1981年对外贸易部和国家商检总局下达《部暂行标准——茶叶》(WMB48—81)及《出口茶叶取样、检验皙行技术规程》,对出口茶的茶类、等级划分、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均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国家商检总局下达《出口茶叶检验工作试行细则》,加强茶检工作的科学管理。自此,各地在国家商检总局的领导下对出口茶叶展开了有条不紊的检验工作,为完善我国茶叶检验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全国茶叶检验工作的开展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提高其约束性、操作性和公认性,对外贸易部和国家商检局在1987年至1990年组织召开多次全国茶检工作会议及专家座谈会,对出口茶叶感官审评评分方法标准及《部暂行标准—茶叶》执行情况、卫生注册等问题进行讨论。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标志着我国商检工作进入了法制管理的新阶段,茶叶检验同样受此法律的管理,成为由国家强制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1988年,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现更名为国家茶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成立,是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资质认定的唯一法定的国家茶叶检验机构,并于1998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能出具得到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成员国相关机构承认的检验报告。

1998年,中国商品检验局、中国卫生检疫局、中国动植物检疫局三个机构合并组建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筹并细化各项茶叶进出口检验工作。次年,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召开全国进出口茶叶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会议,对进出口茶叶检验监督管理办法、进出口茶叶残留物质检验监管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2000年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监管司召开出口茶叶农残检测工作专家组会议,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口茶叶卫生检验监督管理的通知》及有关文件。

21世纪初期,茶叶产地检验及生产许可证审查制度和机构进一步完善。2001年,农业部正式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制度,并于2002年和2003年相继颁布了“无公害茶叶”和“有机茶”的农业行业标准及检验要求。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于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自次年起施行。同时,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印发糖果制品、茶叶等13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决定自2005年起对茶叶等13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并逐年完善细则内容,提高各地茶叶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中的门槛。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对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实行检验检疫备案管理的通知》,规定茶叶的原料必须直接来自于在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种植基地,对输入欧盟、日本的茶叶自2006年起生效,对其他出口茶叶自2008年起生效。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详细规定了26项茶叶产品质量检验项目。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2012年,浙江、湖南、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发布《进出口茶叶检验规程》,规定进出口茶叶抽样、检验和检验结果的判定规则及处置,并沿用至今。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不再保留国家质检总局,茶叶检验工作自此明确划分为以下三块内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要承担茶叶抽检、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等工作;海关总署主要负责出入境卫生检疫和出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等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茶叶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2021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将通过六大举措力促茶产业健康发展,其中包括强化引导、监管服务,严格市场准入等措施。

综上,中国茶叶检验已建成全方位、全覆盖、全参与的机构及政策体系,对中国茶叶内外贸易蓬勃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2、茶叶理化检验指标及方法的更新

茶叶理化指标检测手段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不断更新。从国家标准层面演变,1983年,上海进出口商业检验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研究联合制定13项茶叶理化检测方法标准,于1987年开始实施。该标准主要包括茶叶取样、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水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碱度、酸不溶性灰分、粗纤维、粉末和碎茶含量、咖啡碱、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等测定。其中理化成分的测定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快速更新,例如水分的测定方法在1983年仅规定一种测定方法,即103℃±2℃恒重法(仲裁法);2002年,国家标准《茶水分测定》更新,将茶叶烘干时间由6h改为4h;2013年,在2002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20℃烘干法(快速法)作为茶叶中水分测定的第二种方法。2016年,《茶水分测定》并入GB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规定茶叶中水分测定的方法有四种,分别为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蒸馏法和卡尔·费休法。1987年,茶叶中咖啡碱、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等理化成分测定标准首次发布。其中,咖啡碱的测定方法在2002年修订,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高效液相色谱法,随后在2013年完善,拓宽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茶多酚的测定方法标准先后在2002年、2008年、2018年修订,其中2008年修订变化最大,将茶多酚总量的测定方法由酒石酸亚铁法修改为福林酚比色法,增加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素含量的方法。茶叶中氨基酸的测定标准自1987年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方法发布,曾先后在2002年、2013年对其标准格式及内容加以完善。

商检出口标准的变化,1986年,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发布出口茶叶抽样、粉末、碎茶含量等11项进出口茶叶理化检验方法标准,于1987年开始实施。其中进出口茶叶抽样方法、茶叶包装检验和茶叶重量鉴定等标准现行有效,水分、总灰分、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相关标准于2017年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替代。

为满足国内外茶叶市场的发展需求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高标准,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组分分析的测定方法应运而生。目前常用的检测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的方法如下:咖啡碱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光光度法、近红外光谱法、波层扫描法等;茶多酚的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质谱法、色谱分析法等;儿茶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组分的方法有柱后衍生离子交换色谱法、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ACCQTag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等。

总体而言,茶叶中理化指标的检测方法不断完善,并朝着更准确、快速、高效、简便的方向发展。

3、茶叶检验标准的健全(包括判定标准和方法标准)

1979年,中央卫生部下达全国食品卫生科研规划增加茶叶卫生标准制定研究项目的任务,至此开启新中国后茶叶卫生标准的建设。1981年制定GHn144—1981《绿茶、红茶卫生标准》,经修订于1988年发布GB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此次修订取消了重金属砷的检测项目,将其并入GB9674—1988《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标准。1988年,我国率先提出以茶汤中残留量作为“有效风险量”的概念,于2016年在第48届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会议上获得通过。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农药残留是茶叶质量安全中最受关注的检测项目,其次是重金属。早在1972年,政府即下令禁止茶园使用六六六、滴滴涕;1984年,我国停止生产、销售、使用六六六、滴滴涕,开启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禁用。90年代,我国规定在茶树上禁止使用的农药达20多种。至2020年,我国禁止在茶树中使用的农药和化学品多达59种。加入WTO后,我国对茶叶中农药检测要求不断提高,2005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3中涉及茶叶的农残限量仅9项,经2012年、2014年、2016年、2019年、2021年五次修订,最新版GB2763—2021涉及茶叶的农残种类高达106种。目前,我国农残限量标准已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茶叶农残检测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采用薄层层析法分析亚胺硫磷、乐果等有机磷农药。上世纪80年代,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是农残分析的主流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茶园中广泛使用的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自进入21世纪以来,色谱-质谱串联技术成为茶叶农药残留监测、残留行为与风险评估研究的主要手段。现阶段,茶叶农残检测技术相对完善,针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GB23200.113—2018提供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残的检测方法,而GB23200.13—2016和GB23200.121—2021都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茶叶中448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基础上再次补充,且共同适用。目前,茶叶中农残速测技术主要包括ELISA法、基于量子点横向流动免疫分析法、离子迁移谱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2005年,随着GB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的废止,茶叶重金属指标并入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该标准取消了对铜含量的要求,并对重金属铅的指标进行适当放宽,新增了稀土限量指标。其后又在2017年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取消了茶叶中稀土的限量指标。目前涉及到茶叶重金属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主要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农业部标准NY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氯化物限量》及NY/T288—2018《绿色食品茶叶》,涉及的重金属限量分别为铅5.0mg/kg、铬5.0mg/kg、镉1.0mg/kg、汞0.3mg/kg、砷2.0mg/kg。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于1985年首发,经1996年和2003年两次修订,规定茶叶中砷、铅、铜的测定方法参照食品中的测定方法进行。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进出口行业标准《进出口茶叶中铅、砷、镉、铜、铁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规定了茶叶中以上重金属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方法,该标准于2017年并入GB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规定了食品中多元素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2013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GB/T30376—2013《茶叶中铁、锰、铜、锌、钙、镁、钾、钠、磷、硫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该标准规定了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铁、锰、铜等10种重金属的含量。目前,比较常用的重金属前处理法是微波消解法,也有研究采用酸提取法、悬浮液直接进样法、超声辅助液相微萃取法等。重金属的检测方式主要有原子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液相色谱法、电化学法、试纸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术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等。

在茶叶安全监督管理中,食品添加剂的非法添加和使用不当受到高度重视。在2001年农业标准NY5017—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中规定,各类无公害茶叶不得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香味物质。按照GB275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茶叶生产不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添加非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因此,使用铅铬绿、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亮蓝等着色剂或其他工业染料等加工茶叶均属违法。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国家茶叶监督抽检检验细则中对茶叶中的外加色素(着色剂)的检测方法采用GB5009.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目前,检测茶叶中添加剂的方法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样品的前处理,即合成着色剂的提取、净化,二是上机分析和测定。

与食品添加剂相同,20世纪80年代对茶叶中微生物的检验大多参考食品检测标准,如GB/T4789.2—198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计数》、GB/T4789.3—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杆菌测定》和GB/T5009.1—1996《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2001年,农业部发布NY/T456—2001《茉莉花茶》,规定茉莉花茶中大肠杆菌菌群数不得超过500MPN/100g(mL)。2004年农业部发布标准NY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规定茶叶中检测的大肠杆菌菌群数不得超过300MPN/100g(mL)。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规定茶叶中检测的大肠杆菌菌群数不得超过300MPN/100g(mL),同时要求不得检测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而对于黑茶品质特征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有益菌落,如茯砖中的冠突散囊菌,也有相关标准规定其最低含量。201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GB/T9833.3—2013《紧压茶第3部分:茯砖茶》,要求茯砖中检测出的冠突散囊菌含量不得低于20×104CFU/g。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中涉及微生物的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致病菌等,对于不同食品其指标限量值不同。国家标准中检测茶叶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有GB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等。

总体来说,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由一开始的单项检测逐步向高通量分析方向发展,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指标向多农残、高效率的方向不断完善;我国重金属检测起步较晚,目前的检测还比较依赖高精密仪器,未来应该考虑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另外,微生物检测项目和方法逐步增加,同时对有益和有害菌落的含量分别进行了限制,未来需从增菌培养、快速检测技术和设备等方面持续加强对食品的微生物检验。

05
展望

茶叶检验旨在更好地发展生产和促进贸易,它对鉴定茶叶品质好坏和提高茶叶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茶叶检验在发展过程中,从早期的零散、无体系发展到如今的较为完善的茶叶检验体系。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茶叶的检验手段必将更为简便易行、先进可靠,向着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不断迈进。

作者简介:

安琪

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茶叶审评与品质调控,先后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绿茶新鲜度的风味感官表征及化学基础研究)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导师简介:

戴前颖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级评茶师,考评员,安徽茶产业体系专家,主要从事茶叶感官审评与品质调控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基金2项、安徽省重大攻关项目1项、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安徽省质量工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1项、安徽省质量工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项目1项,主持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2项;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973项目、星火计划项目等,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2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并获授权4项。

具体内容详见《中国茶叶加工》杂志,2022年第2期文章《中国茶叶检验发展概述》,页码:56-62,作者:安琪,张莹,肖明霁,邱桐,陈颖琦,张沥元,王悦悦,戴前颖*。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趋势,名山茶方向性转移

这两年,茶山积压,尤其是名山茶。

原因之一,名山茶的数量已今非昔比。数量膨胀了,价格也跟随膨胀,茶市下调了,价格没下调,茶山似乎与经济规律相违背,积压就会成为长期的形态。

普洱茶连续暴涨十年,如同房地产,没有人相信房价会垮,茶价亦然。

茶山吃满了价格,茶山价等同于零售价,中间大量的茶厂、茶商无利可图,干脆就只拍片,不拿货,等订单,把资金压力转移到茶山。

原因之二,名山出名了,中间茶商被抛弃,去山头化,转移山头就成为必然。

比如近两年的情况都是如此,表面上,茶叶热点朝向一些小山头,越是出名得早的山头,越是被抛弃。

这些山头普遍的特征都是出名较晚,市场有陌生感,所谓的透明化尚未实现。

再一就是,新山头的确有高杆,有古树,然而,新种的小树数量庞大,

这就形成茶山尴尬的现实:老山头的古树无人收购,新山头的小树被抢完。

这与树大树小毫无关系,这成为普洱茶鼓吹了十年古树(树龄)的行业而言,是个巨大的反讽。

(有人质疑,小树和古树有明显区别,茶客未必喝不出。事实是,林子里的茶,新茶小树口感未必比古树茶差,缺的是香气和厚度。山头茶普遍是当季收购,当季贩卖。茶客也是如此,需要鲜爽味,可能当年就消耗完,等不到存放厚度的差异。)

原因之三,金融茶收购坝子茶的数量巨减,坝子茶消化不完,山头茶自然无力收购,茶叶是此消彼长,一环扣一环的事情,比如 2013 年茶叶暴涨,很大原因是滇红茶一下子突然暴涨到 8 万吨(根据统计数据),同样的原料,以前是普洱茶、烘青绿茶瓜分的原料,分成了三份。

原因之四,信息爆炸,表面看是透明,反而加剧了茶山的不透明。

微信,抖音都是信息工具,视频,直播亦然,平台根据口味推送,甚至根据手机品牌,购买茶叶价格分级推送,形成所谓各自的圈,包围的都是同样的信息。

所谓的信息茧房,无非如此。

而信息最终会聚焦于“热点山头”,茶客最终还是形成“追名字,不追茶”的闭环。

来源:吴疆说普洱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5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