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2014茶叶趋势

找到约577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茶叶行业研究简报——千年风雅,共探一杯“中国茶”背后的产业文章

引言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

2023年1月1日,以“三茶统筹强产业 商贸协同促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茶叶交易会在福州落下帷幕。在3天时间里,共有37个展团197家参展商参加首届中国茶叶交易会;展出各类茶叶和茶器、茶玩等周边产品共计3500多种;产生线上线下订单总额超9.2亿元,其中,线下交易额超1886万元,吸引游客约4.8万人次。

01

茶叶行业概览

1.1 茶叶定义

根据我国2014年发布的GB/T30766-2014《茶叶分类》国家标准,茶叶是“以鲜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加工的、不含任何添加物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

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茶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在全球范围内受众广泛。根据相关统计,全球饮茶人口已超过20亿。

1.2 茶叶分类

1.3 细分品类

1.4 制茶工艺与代表产品

1.5 行业特征

从供给端角度来看,茶叶作为我国典型的农产品之一,其生长受到气候、地形地势、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制约,同时也与培育、种植以及制茶技艺等人文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具有鲜明的季节性与区域性。

从需求端来看,茶叶兼具文化与实用属性,自古以来,在社交送礼、宴饮聚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各个节假日就成为了茶叶消费的旺季,其中尤以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最为明显。

1.6 行业产业链

我国茶叶产业链总体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涵盖了培育、种植、加工、包装、仓储、配送、销售、应用等系列环节,体系相对完备,参与者众多,应用领域丰富。

茶叶行业发展现状

2.1 市场规模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茶叶市场规模已超过300亿元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缓慢增长,预计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08亿元。总体来看,我国茶叶销售仍以线下渠道为主,2016-2026年间线上茶叶销售市场占比呈上升趋势,但线下渠道整体占比仍维持在80%以上的水平。

2.2 细分市场规模

从总量来看,我国六大茶类中,绿茶近五年市场规模均超过1500亿元,占据首位;红茶则处于第二大品类,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548亿元。从增速来看,2016-2022年间,白茶与黄茶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28.69%、13.62%,增长迅速。

对比不同原料的茶叶品类发现,原味茶市场规模远远超过调味茶,且需求较调味茶更广,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3223亿元。

2.3 茶叶生产情况

2.4 茶叶进出口情况

2.5 行业竞争与投融资

受益于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与庞大的市场消费基础,我国茶叶行业蓬勃发展,参与者众多,每年新注册企业数以万计。但总体较为分散,集中度较低,行业竞争不充分。通过统计企查查相关数据发现,近十余年间,我国茶叶行业投融资数量较少,以战略融资与天使轮融资为主。

2.6 茶叶消费

近三年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持续增长,预计到2024年平均每人每年可消费茶叶近2kg。休闲放松、习惯、养生位列中国消费者饮茶原因TOP 3。调查显示,超过40%的受访中国消费者在中国奢侈品牌购买的商品是茶叶。

2.7 政策梳理

长期以来我国将“三农”工作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茶产业的核心则在于通过茶产业、茶科技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此外,建立具有可持续性的供货网络已成为全球各组织机构的共识,因此,从产业链源头提升茶叶价值则是重要切入点。

茶叶行业未来前景

产业趋势:开辟服务型市场,拉动体验型消费

在物质消费多元化以及工作生活的快节奏化趋势下,“给心灵放个假”、“追逐诗和远方”成为消费关键词。茶作为情怀和文化的典型代表,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譬如,自2022年11月,“围炉煮茶”活动在社交媒体掀起了一阵热潮。诸多企业从这一需求出发,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开辟更多与茶叶相关的体验型服务业态,积极推动茶产业从产品型市场向“产品+服务”型市场转变。

产业趋势:推动跨界融合,“茶叶+”时代开启

传统行业转型,新型产品涌现。当下,传统茶产业如何历久弥新?与不同产业融合互通、协同共生的发展趋势已经可见端倪。早期将茶叶与旅游、观光、餐饮进行密切关联的做法更为常见,但随着更多新业态的出现,未来,茶元素与美妆护肤、剧本杀、民宿、汉服、文创潮玩等业态的联动将会为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产业趋势:加强与新式茶饮融合发展

从产品端来看,新式茶饮在我国茶产品消费市场中规模占比不断增长,各品牌使用传统茶叶原料愈加频繁;从消费端来看,相较于茶粉,“90后”消费者对原叶茶在茶饮中的使用更为关注。因此,茶叶产业与新式茶饮的融合是适应市场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来源: 洞见研报行业前沿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0年度报告】茶行业分析趋势报告汇总(上)

  对于茶企而言,研读专业、权威的行业研究分析趋势报告有助于把握茶叶市场的现状、以及对未来走势的判断,通过了解当下的竞争环境、消费者需求来制定相关的经营策略,打造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对于茶友们而言,了解一点茶行业的发展情况,有助于培养理性茶认知,更好地喝一杯茶!

  茶友网为大家汇总盘点了2020年度茶行业分析趋势报告,诚邀大家一起来回顾手中这杯茶的系列“大数据”!

  【茶行业研究分析报告汇总(上)】目录

  1、2019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

  2、2019年中国茶叶出口情况简报

  3、2020中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4、京东大数据看春茶消费:年轻人走在养生前线,年长者关注去油解腻

  5、2020年我国茶饮料行业发展前景,外部压力推动产品转型

  6、2020茶叶连锁经营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7、中国茶叶七大种类基本概况及四大茶叶产区分布情况分析

  8、2020年全球茶行业发展分析电商成重要销售渠道

  9、预计2024年全球茶叶市场规模为731.3亿美元

  10、2020年五大高端茶趋势


  1

  2019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

  (1)茶园面积仍在扩大。据统计,2019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茶园面积4597.87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3690.77万亩,超过300万亩的省份是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未开采面积超过100万亩的省份是贵州、四川、湖北。

  (2)茶叶产量继续增加。2019年,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79.34万吨,比上年增加17.74万吨。产量超过20万吨的省区是福建、云南、湖北、四川、贵州、湖南。四川首度突破30万吨,保持第四;贵州大增8.67万吨,一举取代湖南,位居第五。……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2

  2019年中国茶叶出口情况简报

  2019年1-12月,中国茶叶出口量总计为36.66万吨,同比增加0.18万吨,同比增长0.50%;出口额累计为20.20亿美元,同比增加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60%;出口均价为5.51美元/千克,同比上涨0.64美元/千克,涨幅13.04%。

  分茶类来看,2019年全年,中国绿茶出口量为30.39万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82.9%,增长1044吨,增幅0.3%;红茶出口量为3.52万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9.6%,增长2186吨,增幅6.6%;乌龙茶出口量为1.81万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4.9%,减少818吨,降幅4.3%;花茶出口量为6490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1.8%,减少428吨,降幅6.2%;普洱茶出口量为2786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0.8%,减少175吨,降幅5.9%。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3

  2020中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由于线下渠道受阻,因此很多茶企不得不临时调整商业模式,将春茶销售的重心集中到线上。总体来看,天猫、京东等平台电商的销售量额大增,但茶企的实际经营压力并未缓解,其原因是电商销售并非茶叶销售的主通路,因此短期内虽然能够缓解部分线下压力,但分担比例预计不超过茶企线下销售的30%。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4

  京东大数据看春茶消费:年轻人走在养生前线,年长者关注去油解腻

  数据显示,在各类茗茶商品中成交额排名前五的茶类是花草茶、绿茶、普洱、红茶、养生茶,同时龙井、绿茶、铁观音等茶类的成交额环比增幅较高,分别达到128%、108%和81%,花草茶、花果茶、白茶和乌龙茶的成交额环比增幅也都超过了60%。

  从年龄分布来看,36岁及以上的成熟消费者更偏爱购买茗茶,占比较全站日均高出14%,从各年龄段购买茗茶的偏好来看,18-25岁年轻群体偏爱花果茶和养生茶,26-35岁年龄段消费者偏爱花草茶和红茶,36-45岁年龄段消费者偏爱茉莉花茶和普洱茶,46-55岁年龄段消费者偏爱黑茶和白茶,56岁及以上年龄段消费者偏爱绿茶和龙井茶。

  来源:京东集团


  5

  2020年我国茶饮料行业发展前景,外部压力推动产品转型

  目前我国茶饮料市场呈现“两超多强”格局,康师傅与统一由于进入市场时间较早,在中国大陆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因此是目前茶饮料市场的龙头企业。未来的茶饮料行业依然将会是软饮料行业下重要的下属市场。目前农夫山泉、娃哈哈、可口可乐、香飘飘等企业已经着手开发新的茶饮产品,瞄准中高端市场。受到健康意识加强的影响,糖类添加过多的传统茶饮料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糖茶的市场份额在逐步扩大。

  图丨网络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6

  2020茶叶连锁经营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茶行业生产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茶叶连锁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中国茶叶产销量的增长直接使保障中国茶叶市场和产业连锁企业规模扩张的动力,而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则是增加茶叶连锁市场成熟的成长空间。行之有效的进行茶叶市场的营销,已经成为茶叶行业投资者的热门话题,只要创业者解决了这些问题,茶叶连锁店面的经营业绩就一定能够上升一个档次:第一步、占地利,选个好位置;第二步、巧装修,凸显个性;第三步、活用广告,抢尽眼球。

  来源:中研网


  7

  中国茶叶七大种类基本概况及四大茶叶产区分布情况分析

  根据GB/T30766-2014《茶叶分类》,茶叶可以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的国家。我国茶区辽阔,主要茶叶产区分布在北纬18°~37°、东经95°~122°范围内,覆盖上千个县、市。从区域划分来看,我国共有华南、西南、江南、江北等四个国家一级茶叶产区。由于在土壤、海拔、水热、植被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四大茶区所产出的茶树、茶叶品质、类型也不同。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8

  2020年全球茶行业发展分析  电商成重要销售渠道

  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09年以来,全球茶叶产量增速放缓,但整体仍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全球茶叶总产量589.7万吨,较2017年同比增长3.49%,其中:茶叶产量前三的国家为中国、印度、肯尼亚,其产量分别为261.6万吨、133.9万吨和49.3万吨,占世界产量比例分别为44.36%、22.71%和8.36%。

  近年来,我国茶叶消费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国内茶叶年消费量达到202.56万吨,较2018年增长11.50万吨,增幅为6.02%;国内市场销售额达到2,739.50亿元,销售均价为135.25元/公斤。未来,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下:

  (1)发展空间广阔;

  (2)消费需求多元化;

  (3)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品牌;

  (4)电商成为茶叶重要销售渠道。

  来源:东方财富网


  9

  预计2024年全球茶叶市场规模为731.3亿美元

  如今袋泡茶已成为全球茶叶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在欧美等国家,袋泡茶的年消费量占茶叶总消费量的80%以上,销售份额较大。而中国袋泡茶的年消费量占茶叶总消费量仅约5%。结合袋泡茶的消费意愿看,未来中国袋泡茶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中国袋泡茶线上市场规模将突破128.7亿元。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茶叶市场规模为494.6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茶叶市场规模达731.3亿美元,增长率达47.9%。

  来源:艾媒网


  10

  2020年五大高端茶趋势

  随着促进健康的创新植物基产品不断被引入饮料行业,茶和功能性草本产品也在养生领域广受欢迎。茶品牌TheTeaSpot认为,2020年茶的五大趋势都围绕着植物疗法这一主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压力荷尔蒙会破坏我们的健康、幸福和日常表现,也纷纷意识到荷尔蒙是自我照顾的关键部分,而情感能量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能量和健康——所有这一切认知都将推进茶行业的发展。

  (1)茶和饮料成分中的适应原:2020年将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期待在茶中找到适应原成分,或者考虑将它们加入其饮料产品;

  (2)CBD茶走向主流:随着一些国家和地区宣布消遣用大麻合法化,大麻二酚(CBD)这种正迅速迈向主流;

  (3)精油、芳香疗法与茶:茶和功能性香草的功效可在与芳香疗法结合时得到进一步增强。

  (4)茶和复杂的消费者口味:现在顾客希望茶有更好的味道和品质,不仅是美味,更有功能上的混搭。这为茶叶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新机遇;

  (5)茶在餐饮服务中很受欢迎。

  来源:中国饮料行业网

  更多行业分析趋势报告数据待续,敬请大家持续关注茶友网!

  整理丨茶小卓

2020年中国及全球茶行业电商成重要销售渠道,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成分,具备提神醒脑、助消化、抗氧化等功能,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GB/T30766-2014《茶叶分类》,茶叶可以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的国家。

  图表1:茶叶分类


  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09年以来,全球茶叶产量增速放缓,但整体仍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全球茶叶总产量589.7万吨,较2017年同比增长3.49%,其中:茶叶产量前三的国家为中国、印度、肯尼亚,其产量分别为261.6万吨、133.9万吨和49.3万吨,占世界产量比例分别为44.36%、22.71%和8.36%。

  图表2:2009-2019年世界茶叶产量(单位:万吨)


  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前十的国家生产情况如下:

  图表3:2018年全球产量前十国家(单位:万吨,%)


  中国和印度为茶叶消费大国


  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8年,茶叶消费总量最大的国家为中国,消费量达211.9万吨。前十大茶叶消费国还包括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埃及。在主要产茶国中,中国和印度是主要的茶叶消费大国,茶叶主要生产国亦为茶叶主要消费国;在非传统产茶国中,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英国、埃及等国具有较高的消费潜力。

  图表4:2018年世界茶叶消费前十名国家或地区(单位:万吨)


  我国茶叶生产平稳发展


  我国茶区辽阔,主要茶叶产区分布在北纬18°~37°、东经95°~122°范围内,覆盖上千个县、市。从区域划分来看,我国共有华南、西南、江南、江北等四个国家一级茶叶产区。由于在土壤、海拔、水热、植被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四大茶区所产出的茶树、茶叶品质、类型也不同。


  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平稳发展,茶类结构持续优化。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2019年统计数据:当年全国茶园总面积同比增加近202.3万亩,增长率为4.6%。

  图表5:2013-2019年中国茶园面积(单位:万亩)


  随着茶园面积的增长,我国茶叶产量也不断上升。2019年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79.34万吨,比2018年增加17.74万吨,增幅为6.78%。

  图表6:2013-2019年中国干毛茶产量(单位:万吨)


  在产量增长的同时,我国茶类结构变化较小。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绿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产量分别为177.29万吨、37.81万吨、30.72万吨、27.58万吨、4.97万吨和0.97万吨,占比分别为63.47%、13.54%、11.00%、9.87%、1.78%和0.35%。其中,绿茶、乌龙茶产量占比较2018年有所下降,白茶、黄茶产量增长较快,较2018年分别增加47.41%、22.56%。

  图表7:2019年全国分茶类产量占比(单位:%)


  茶叶消费量持续增长


  近年来,我国茶叶消费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国内茶叶年消费量达到202.56万吨,较2018年增长11.50万吨,增幅为6.02%;国内市场销售额达到2,739.50亿元,销售均价为135.25元/公斤。

  图表8:2010-2019年全国茶叶消费量(单位:万吨)


  2019年各茶类国内市场销售量中,绿茶销售量为121.42万吨,占比60.0%;黑茶销售量为31.86万吨,占比15.6%;红茶销售量为22.60万吨,占比11.2%;乌龙茶销售量为21.63万吨,占比10.7%;白茶销售量为4.22万吨,占比2.1%;黄茶销售量为0.83万吨,占比0.4%。

  图表9:2019年茶叶主要品类消费情况(单位:%)


  未来,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下:


  1、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茶叶产业已经形成横贯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随着消费升级、健康理念提升,我国茶叶消费持续增长。根据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2年以来,我国茶叶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2019年国内茶叶市场销售额已达到2,739.50亿元。同时,根据《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到2020年底,我国茶叶农业产值达到2000-2200亿元,经济总量争取突破5000亿元大关。


  2、消费需求多元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茶文化的不断推广,茶叶因其天然、健康的特点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茶叶消费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亦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是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茶叶消费呈现品类多元化的趋势。同时,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近年来,随着茶叶收藏价值等的兴起,高端收藏类消费需求、定制类需求显著增长。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全品类或多品类且具有多样化产品定位的茶叶企业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3、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品牌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日益关注,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除关注茶叶产品的口感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茶叶产品的品质。而品牌则是产品内在品质的集成和外在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优良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因此,拥有良好口碑的品牌茶企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信赖。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品牌化商品的选择,“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关键因素,品牌茶叶企业竞争力将不断增强,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


  4、电商成为茶叶重要销售渠道


  随着互联网电商渠道的兴起,传统销售渠道面对房租、人工成本的增长,成本压力日趋加大。近些年,传统茶企逐步意识到渠道多元化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多元化布局力度,不断增加电商渠道投入,通过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旗舰店、制定优惠力度较大的电商促销政策、利用电商直播销售等方式增加与消费者的接触点,提升电商渠道销售金额。

  图表10:茶叶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东方财富网

找到约55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