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2014四川茶博会

找到约95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朋友圈”再扩大,巴中好茶香飘茶博会

5月9日—12日

第十三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

(以下简称“四川茶博会”)

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我市组织市内4个县(区)

27家重点茶企参展

集中展示“巴中云顶”区域公用品牌

着力提升全市茶产业品牌影响力

和市场占有率

推动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销售额破百万“巴中云顶”受到热捧

5月10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的巴中展馆内,参展商早早地将拳头产品整齐地摆放在展台上,还不时“表演”一番茶叶冲泡技巧,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观看,整个现场热闹不已。

“我是这家公司的老客户,三生道黄金茶口感非常好。”在通江县文峰金山茶业的展台前,消费者雷艳正仔细地挑选茶叶,她告诉记者,这次专程从内江过来,就是想趁着茶博会的契机多买一点带回去喝。

“这次前来咨询了解的顾客比往年多。”通江县文峰金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永均告诉记者,很多顾客留下了联系方式及邮寄地址,以便后续对接。

“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茶博会,也带来了几款特色产品。经过这两天展览情况来看,都说我们的红茶香。”四川岚溪香茶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晨介绍,公司主要生产红茶、绿茶及花类代用茶。“我们要借助本次茶博会的契机,将品牌打出去,为巴中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出一份力。”

据了解,本次四川茶博会上,我市参展的27家茶企共带来了上百种茶叶单品,每个产品都严格落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四挂钩”要求,每个参展产品都规范加贴追溯码、承诺达标合格证和“巴中云顶”标志,确保都是绿色有机产品,高标准向外展示“巴山茶”。

“本次茶博会,线下销售212笔、792公斤茶叶,销售额67.485万元。协议销售201笔、2582公斤,销售额124.3万元。”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天然富硒茶之乡”、“全国富硒绿茶优势产区”、“川东北高山生态茶产业带”核心区,目前全市茶园面积57.3万亩、产量1.5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65亿元,茶农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南江县、平昌县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域,茶产业逐步成为产茶区域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朋友圈”再扩大持续擦亮“巴中云顶”招牌

5月9日,在第十三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幕式上,举行了“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第三批)”授牌仪式。我市南江县四川省元顶子茶场有限公司的云顶茗兰荣获“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第三批)”,这是继罗村牌绿茶、秦巴茗兰牌国香后,巴中茶叶再次获得此项殊荣。

“我们公司始建于1951年,现有茶园5500亩,其中南江大叶茶核心基地2200亩,是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元顶子茶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以“南江大叶茶”为原料研制生产了“云顶茗兰”“云顶绿芽”“富硒红茶”等产品。2004年获有机食品认证并保持至今;2005年“云顶”商标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201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云顶系列产品“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自2013年以来,连续10年获得中国国际(四川)茶业博览会金奖。

除了四川省元顶子茶场有限公司外,作为巴中的知名茶企,通江县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也参加了本次茶博会。该公司副总经理文琴表示,品牌需要够硬的产品和市场来说话,赢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才是品牌价值的体现,茶博会正是向外展示产品和形象的舞台之一。

“在这几天展示展销中,我们不断地宣传茶叶品牌,加大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茶产业繁荣发展。”文琴说。

据了解,本次茶博会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展,参展企业共1000余家。对于茶企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展示品牌的机会,更是扩大“朋友圈”、增强交流合作的契机。

“这才第二天,我们就接待了10多家经销商。”5月10日下午5点,忙着统计这两天收获的王永均,脸上满是笑容。“目前,已经洽谈成功的有6家经销商,还和成都较大的三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参加茶博会不仅仅是对外展示品牌的舞台,更是茶企的互相交流学习。”通江七岗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经理陈丹表示,通过本次茶博会,让她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学到了大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管理水平,收获很大,更加坚定了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擦亮‘巴中云顶’区域公用品牌,全力推出1-2个特色新单品,坚持在市外举办专场推介会、新品发布会等,鼓励各县(区)到目标市场举办品鉴会和展示展销活动,聚力开设一批形象体验店、培育一批产品经销商、拓展一批终端订单。同步拓展直播、短视频等电商渠道,延伸供应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巴中农业农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川茶新名片“雪域俄色茶”将重磅亮相成都国际茶博会!

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商务厅支持,四川省供货商商会、四川省博览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2020中国(成都)国际茶业博览会,即将于10月29日盛大启幕!本届茶博会规模3.5万平米,汇集全国30多个名茶产区、800余个茶叶茶具品牌,3万余种涉茶商品参展。川茶新名片——雪域俄色茶也将重磅亮相!值得期待!

藏域千里,佛国圣茶

317国道东段,横断山北麓,扬子江初源,海拔3200-3500米以上的雪山云雾之中,千里净土之上,有一座被誉为俄色茶乡的神秘古城——炉霍,世称“霍尔章谷”,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马古道之重镇。这里生长着一种藏域佛国特有的珍贵茶种——俄色茶。

此茶因含有大量的根皮苷Phloretin、根皮素phlorizin等类黄酮成分,且不含茶碱及咖啡因,可“攻坚化积,除腻涤滞,保肝利胆”(载于《四部医典》、《藏药晶镜本草》、《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版)》等汉藏医典)被奉为:“佛国圣茶”,与虫草、川贝、松茸并称“藏东四宝”。

虔诚之心,圣洁之茶

俄色生于雪山之巅,长于星幕之畔,三十载方树成,可以芽为茶。

藏东绵延千里的纯真自然,圣洁的雪水和高原纯净的阳光滋养了俄色茶树。它是偏执的,偏是眷顾霍岭那百十里碧空白云下轻呤入耳的梵呗和虔修哲理的僧众。高原民众虔信佛教,至今不施农药,俄色树才得以植根炉霍一方净土之上。地甚广,人罕至,而树恒在。

俄色茶人踏着七月的晨露和浅霜,赶在高原上冬夏交替的这几天,采下喇嘛庙外百年俄色茶树的嫩芽。在崩柯外摊开晾晒,吸收高原独有的甘爽艳阳,手工杀青晒炒,一树成茶不过二两,弥足珍贵,古藏历代仅土司活佛可得品啜。

藏秘养生,非茶之茶

俄色茶:性平微苦,虽立于云端峰峦,饮润融雪甘露;却因高原天和日丽,茶性得以中正平和。

国人多喜饮茶,亦畏之寒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陆羽《茶经》)独有俄色茶,饮之醇厚甘冽与众茶不同,茶雾升腾之间暧意回荡心脾,似有正阳之气贯通周遭。

周公《尔雅》:“槚,苦茶。”俄色茶汤入口醇厚饱满,或清苦或回甘。甘苦交融正是世人对生命的不同感知,不同的状态生出不同的味觉。苦入心,则涤心沥血,清神明目。是以“苦茶久食益意思。”——华佗《食论》。

俄色红茶系列简介(红茶)

从一棵百年俄色树,到一杯高原圣茶。传承的不止是技艺,更是积淀的古老藏文化。为了赋予茶体高原独有的怡甜甘冽,每一道工艺都需要人工逐一检验。才能冲泡出一杯制茶师心中最好的俄色红茶。

俄色茶系列简介(绿茶)

采茶人携着小藤框穿行在白云碧草之间。他们要赶在冬夏交替之季,采摘散落在雪山与佛院之间的野生俄色树芽尖。俄色茶的原料芽尖高居树冠,全天人工采摘也仅得芽尖500克左右。经传承千年的古法炮制,冲泡以霍岭雪山融水。便可感受这世间无二的高原俄色圣茶。

霍尔古藏茶系列简介(黑茶)

传承千年的霍尔古法制茶被认为是俄色茶人的修行法门之一。高僧大德们习惯于用独有的高原阳光萎凋技法,让带着每日转动千万轮回的经轮的手掌温度溶于茶中。其生之神山而粹天地精华,制于慧者而修其身。这才成就了炉霍高原独有的——霍尔古藏茶。

天珠茶系列简介(铁观音)

采于海拔3500米,沐浴在圣洁雪水和纯净阳光下俄色树的鲜嫩叶。经晾、摇、杀、揉、捻、烘古法技艺让每一片鲜嫩叶得到升华。初闻—清香淡雅,似置身于雪域高原之间。观形—沸水包裹的嫩叶舒展开来,饱满而鲜活。其味—《尔雅·释木》中说“槚,苦荼”。品天珠茶或清苦或回甘,甘苦交融正是世人对生命的不同感知。

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

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俄色茶种苗培育、种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是“四川省第一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川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拥有2个生产基地(炉霍县、甘孜县),4条生产线;主要产品有雪域俄色芽茶、霍尔古藏茶、俄色天珠茶、雪域俄色袋泡茶、俄色红茶、俄色中药饮片等。

公司在俄色茶种植、精选加工中,致力于“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食品企业之打造,塑造了“雪域俄色”这一良好品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版权5项;注册“俄色”“雪域俄色”“俄色速降茶”“俄色红茶”等70个(类)商标。“雪域俄色”先后获得甘孜州食品安全示范企业、甘孜州知名商标、甘孜州政府第一二届质量奖、四川省质量信用AAA级、四川省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等荣誉。且在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后,又取得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CMS)管理体系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甘孜州第一家)。炉霍雪域俄色茶通过了绿色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10月29日-11月1日,雪域俄色茶与你相约成都国际茶博会,诚招全国各地各级经销商加盟、合作。欢迎至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雪域俄色茶展位品茶、洽谈。

来源:四川茶博会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博会高端平台 折射川茶“走出去”和“引进来”奋进姿态

初夏时节,一场小雨过后,天气放晴。在乐山市夹江县的出口茶备案基地,茶树新叶已经蹿得老高,茶农正在抓紧采收鲜叶,送往附近的茶厂加工。夹江县忙碌的夏秋茶生产拉开了帷幕。“我们最近也在生产今年的第一批夏秋茶,这些都是准备出口的,近期省内的大型茶业展会我们也在积极参加。”四川省洪椿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所说的展会,正是即将开幕的第十三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本届茶博会)。

青神县罗波乡官斗山村引入龙头企业后,当地的茶园已打造成景区。

5月9日至12日,以“茶源天府·共享未来”为主题的本届茶博会将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首届茶博会创始于2012年,10多年来,通过“茶博会”这个高端平台的持续推介和各方努力,川茶影响力持续提升,川茶文化、川茶产品正更好地走出四川、走向全国、广销世界。通过往届与本届茶博会的对比,可以看到川茶“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全新变化。

参展规模更庞大:企业和品种创下历史新高,折射出川茶产业的成长与进步

茶博会已连续举办了12届,现已成为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力强、国际化程度广的专业性茶展。举办这样的专业茶展,旨在为四川乃至全国茶界搭建一个开放合作、共赢共享的交流平台。

在前不久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本届茶博会将为大家呈现许多新的特点和亮点。

首先是展会规模更大。本届茶博会参展省份新增6个,达到20个。统计显示,政府组团参展的有9个,展览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此外,还有近2000家中外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六大茶类、新茶饮、茶生活、茶文化、茶科技、茶旅游等领域上万种新产品、新业态。这些,均为历届之最。

展场设计规划更新颖。本届茶博会设置达州主题馆、川茶品牌馆、全国名茶馆、茶器美学馆以及供销合作专区、新茶饮专区、茶机械包装专区、境外专区等主题展馆和特色展区。在此基础上,实现从单纯“卖茶”到综合性展会的蜕变。

2012年举行的首届茶博会,旨在为全力打造千亿茶产业、展示川茶品牌、扩大川茶知名度和影响力搭建一个专业有效的交流、贸易平台,当时邀请了四川、安徽、福建、浙江、广东、湖南、贵州等省份和印度、斯里兰卡、越南、韩国等国家的茶商参展,展销品种仅有绿、红、青、黄、白、黑六大茶类。2013年,第二届茶博会的规模略有提升,展出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共展出绿、黄、红、白、黑、青六大茶类的2000多个品种,开始设有四川名茶馆、百家争鸣馆等六大展馆。

展会规模之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四川茶叶这十几年的成长与进步,特别是产业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

2011年,我省茶园面积仅为348.6万亩,总产量18.5万吨,总产值86亿元。当时,四川敏锐意识到,川茶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品质、做大品牌、做强市场,要将川茶做成品质过得硬、品牌叫得响、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茶。

截至目前,四川已培育建设8个国家级农业产业(茶叶)强镇、6个省级农业产业(茶叶)强镇。同期,全川建成茶产业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2个,国省级省级优势特色产业(茶叶)集群各1个。去年,全省茶园面积稳定稳定在590万亩左右,毛茶产量42.4万吨、毛茶产值403亿元。同期,全省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200亿元。无论是面积、产量、效益,川茶的关键指标均位居全国一流水平。

效益还体现在更为具体的种植端。目前,全省千亩以上的专业村达到1090个,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50%以上,茶产业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去年,四川茶农人均茶产业收入5000元以上。一片茶叶,泡出了四川乡村振兴支柱性新产业、致富新抓手。

参展主体更多样:“朋友圈”更大、“供应链”更全,见证川茶“优中选优”的蝶变之路

报名企业太多,因此必须“优中选优”——这是本届茶博会组委会的一致感受。

数据显示,今年报名参展的企业热情高涨、数量巨大。但由于规模限制,必须精挑细选。尽管如此,本届茶博会仅参展的头部茶企就达到了600家。

纵向对比来看,首届茶博会销售企业多、采购商少。本届茶博会有大量国内外的采购商,也有省外的销售商。茶博会连续举办多年后的蝶变,背后是川茶和展会影响力的“双增”。

不仅是参展主体的规模数量,参展的质量也提升明显。以本届茶博会设立的川茶品牌馆为例,将汇聚四川名优绿茶、工夫红茶、茉莉花茶、藏茶等优势品类,以“天府龙芽”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为代表,全面推出“蒙顶山茶”“峨眉山茶”“米仓山茶”“宜宾早茶”“川红工夫红茶”等区域公用品牌和重点企业品牌,彰显川茶的深厚内涵。

2014年,省政府一号文件首次聚焦川茶,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提出要把四川建成国内外知名的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文化基地。同年,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成立。经行业推举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核准,川茶集团在“叙府龙芽”主品牌基础上升级的“天府龙芽”,被确定为川茶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从此,汇聚在“天府龙芽”的旗帜下,优质川茶抱团成势,共同育品牌、提品质、扩渠道。

经过近10年培育打造,川茶的品牌塑造也越发有力。以“天府龙芽”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为例,作为四川唯一列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经过积极培育、推介,目前已具有较大的引领效应、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2023年,“天府龙芽”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43.21亿元、排名全国茶业品牌前列,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除了省内外茶企积极参展,本届茶博会的全球化影响更加广泛。

据悉,本次展会将设置国际合作馆,展示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特色茶叶、茶食品、茶餐具以及特色茶器。展会期间,还将充分利用“川行天下”契机,启动川茶出川出海(俄罗斯站、马来西亚站、中国香港站)活动。本次展会还特邀驻川、驻渝领事馆及涉外机构、亚太贸易协定工商会领导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地区贸易组织、采购商、跨境电商参加。

内容形式更丰富:跨界联动更新颖,展会线上线下的融合程度更高

4月底,在本届茶博会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个特色亮点——“逛茶器,解锁千年名窑”也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好茶要有好器配。茶与瓷器作为传统文化的两块瑰宝,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据了解,本届茶博会将有来自景德镇的数十家陶瓷企业组团参展,为茶友全方面展现“瓷都”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还有来自宜兴的数十位紫砂大师携各自紫砂壶精品与广大壶友见面。

在茶器美学馆中,还汇集德化白瓷、汝瓷、禹州钧瓷、龙泉青瓷、钦州坭兴陶、建水紫陶、建阳建盏等各类名窑名品,以及琳琅满目的铁壶、银器、铜艺、煮茶器、茶人服、沉香、花艺等茶生活产品。参会者还有机会与百名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匠人面对面交流,提升美学鉴赏能力,满足对美好茶生活的精神追求。

从单纯售茶卖茶,仅与制茶售茶企业对接,到如今集品鉴、体验、文旅活动于一体,供应链企业齐聚,见证的是川茶崛起之路。

崛起,体现在一系列活动设置上。为让广大茶友充分领略中华茶文化的无穷魅力,本届茶博会期间还将举办推介、沙龙等活动30余场。首届全国绿茶产区发展大会和2024科技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落户,将进一步巩固四川名优绿茶产区的形象和地位。首次聚焦重点帮扶县域的产茶县举办的茶主题产销对接活动,将为欠发达县域带来更多商机。更早之前,联动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天府龙芽”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系列产品向全球客商展示川茶形象。

本届茶博会主题市达州市也将“重磅出击”,专门设立总面积3000平方米的主题馆,用科技感满满的沉浸式氛围,生动展现“巴山青”“万源富硒茶”“大竹白茶”“宣汉漆碑茶”等达州茶叶的优良品质、茶旅相融的生态环境、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向观众传递“杯里乾坤大,茶中日月长”的共鸣理念。同时,还将举办2024年“巴山青”品牌推介暨《中国茶全书·四川达州卷》发布会,以及多场新品发布暨春茶品鉴会。

线上线下全方位互动。线上,搭建网络直播间,开展“茶博会百万流量免费送,带你一起上热搜”活动,开展在线推广、在线洽谈,营造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逛展体验。线下,将先后举办成都老茶馆文化沙龙等活动,全面宣传川茶与茶馆的前世今生。

跨界与融合更加深入。展会之上,将多角度展示茶与茶具、茶与好水、茶与名窑名瓷、茶与文创、茶与数字、茶与金融,力求促进“茶+”“+茶”的融合发展。

更加丰富,更加活跃、更高规格,茶博会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托举川茶更加美好的未来。

(明亮 图片由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提供)

来源: 四川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