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2016四川春茶

找到约14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今年四川春茶产量预计增5% 主产区采购商数量恢复至常年五成以上

  今年四川春茶产量预计增5% 主产区采购商数量恢复至常年五成以上

  近日,记者从农业农村厅获悉的,预计今年四川省春茶产量10.5万吨,同比增长5%。随着近期疫情的缓解,川内各茶叶主产区采购客商数量也已恢复至常年五成以上。

  今年四川春茶产能增加,首要原因是可采摘面积扩大。预计今年,四川茶园可采摘面积可达495万亩,比去年增加15万亩。同时,得益于去冬今春相对适宜的气候,川内各主产区茶树长势普遍较好。随着各地疫情逐步缓解,采茶工人不断增加、外地客商逐渐增多,春茶市场也逐步恢复正常。

  来源:四川日报

  科技特派员助力黄金茶产业复工复产

  近日,湘西州林科所科技特派员来到保靖县洞山镇黄金茶园,进行科普调研指导,为茶农排忧解难,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助力黄金茶“茶旅结合”产业。

  受疫情培管不到位和春日多雨等因素影响,部分茶树出现了病虫害孳生、生长缓慢等现象。湘西州科技特派员发挥专业所长,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协助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帮助广大村民大力发展茶旅产业,拓宽黄金茶销路,让村民安心复工心不慌。科技特派员叮嘱茶农注意及时清理残枝落叶,预防病虫害。通过生物防治,杜绝使用除草剂,保证茶叶的有机生态品质。

  来源:新湖南

  张家界:区长首秀“直播带货” 近1小时卖了1055件莓茶

  3月26日,在天门山景区标志门广场,永定区委副书记、区长朱法栋手捧一杯莓茶变身“直播达人”,通过快乐购和微博“一直播”平台向广大网友和观众“吆喝”永定区特色农产品——张家界莓茶。

  区长走进直播间,为家乡农产品卖力吆喝,这种新颖接地气的形式迅速得到网友的关注。在短短近1个小时的直播,新浪微博一直播在线观看人数25.8万,快乐购芒果扶贫云超市在线观看人数4.3万,总观看量达30.1万,销售张家界莓茶1055件。

  来源:红网

  聚划算汇聚携手西湖龙井开茶节,奉送今春首波鲜茶

  3月20日,2020云赏龙坞暨西湖龙井春茶节在龙坞茶镇的袅袅茶香中正式开幕。相比往年,本届龙坞春茶节更“飘香”,不仅在疫情特殊时期采用了“云”开幕形式,而且聚划算汇聚浙江倾情助阵,推出聚划算专供新茶基地,让全国消费者可以在聚划算平台尊享品质优惠的今春第一波好茶。

  受疫情特殊时期的影响,本届春茶节创新开幕模式,龙坞茶镇采用了“云上开幕、线上参与”的形式展开,前期杭州音乐电台直播介绍了龙坞镇茶、艺术、森林、水库、民宿等旅游资源特色,为开幕式宣传预热。开幕活动中,组织方邀请战疫最美“逆行者”刘雁医生参与分享抗疫故事,同时,开幕式上还组织了有趣多样的龙井炒茶、泡茶以及茶艺表演等互动活动。

  来源:新华融媒新消费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团体标准《松阳香茶》(T/CTMA 010-2020)顺利通过审定并正式发布

  3月20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在京组织召开《松阳香茶》团体标准审查会,会议全程通过网络视频邀请审查专家对标准进行审定。最终,专家组一致同意标准通过审查。

  据悉,《松阳香茶》(T/CTMA 010-2020)团体标准已于2020年3月23日在国家标准委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并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安化黑茶新增3个省级地方标准 将于5月27日正式实施

  3月24日,记者从安化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获悉,湖南省《安化黑茶贮存通则》《安化黑茶茶艺》《安化云台大叶种茶苗繁育技术规程》等3个地方标准发布,将于今年5月27日正式实施。

  至此,安化黑茶已先后参与组织制订了8项国家标准、17个地方标准,打造了安化黑茶从种植、加工、生产、冲泡等涵盖一、二、三产业的标准规范。据悉,接下来将推进《安化黑茶分装规范》《荷香黑茶》《桑香黑茶》《紧压红茶》《渠江薄片》等5个团体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化黑茶标准体系,助推安化黑茶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网红直播“云”采茶 都江堰春茶上市当日销售破百万

  3月26日,2020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第十五届大青城三月三网络采茶节在都江堰市玉堂街道上元社区青城道茶观光园如期举行,通过互联网,众多茶商网友在“云”端相聚。

  受疫情影响,本次春茶节首次搬到了互联网,通过多个互联网平台全程直播三月三采茶节开幕式,累计网络观看达到200万人次。借助畅通的网络渠道,大青城上等春茶就能从茶园直达消费者手中。据统计,当天通过“青城茶叶”天猫旗舰店等多个网络销售渠道销售额就超过了180万元。

  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夹江首届“青衣江茶”采茶节开幕 现场签约金额逾7亿元

  3月28日,在四川夹江县天福茶园里,一场手工采茶比赛揭开了“中国夹江首届青衣江茶采茶节”的帷幕。

  采茶节开幕式现场,由夹江县各乡镇组队和茶企制茶师分别进行了采茶与制茶的两个环节的技能比赛,展现了重点产茶大县“夹江茶业”的风采。同时,20余家夹江茶企纷纷搭台亮相开幕式现场,展示琳琅满目的自主品牌产品。随后,举行了茶企贸易签约仪式。

  来源:四川新闻网

  西湖龙井品牌卢正浩与茶饮品牌乐乐茶出联名款

  如今跨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论是品牌焕新,还是吸引消费者眼球,品牌联名总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卢正浩作为西湖龙井茶品牌的代表之一,精益求精的匠心品质获得了一大批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近日,卢正浩玩起了妙趣十足的跨界联名,而这次联名的对象是茶饮品牌中的“网红”乐乐茶。

  来源:中国财经网

  喜茶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或超160亿

  36氪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喜茶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由高瓴资本和Coatue(蔻图资本)联合领投,投后估值或将超过160亿元。

  据悉,此前喜茶已完成四轮公开融资,金额累计超5亿元。其中,最早一笔公开融资在2016年8月23日,喜茶(原royaltea皇茶)宣布完成过亿元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IDG资本以及知名投资人何伯权共同投资。天眼查资料显示,当时融资后喜茶估值约10亿。此次投后或将超过160亿元的估值是其16倍。

  来源:36氪

2016年全国乌龙茶产销形势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茶叶消费市场上各茶类板块的不断轮动,乌龙茶产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调整。为更好地指导中国大陆乌龙茶产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回顾“十二五”期间乌龙茶产业基础上,结合2016年度调研情况,编制了《2016年全国乌龙茶产销形势调研报告》。特此分为生产、销售两大部分为读者分享。

 

 

 

★中国大陆传统乌龙茶产区情况

 

福建安溪是我国最大的产茶县,以乌龙茶为主。2015年,该县茶园面积为60万亩,全年茶叶总产量6.5万吨。“十二五”期间,安溪县涉茶行业总产值从81亿元增长至148亿元(含涉茶相关产业产值),期末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15元,其中茶叶收入7288元,占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6%。目前,安溪县政府坚持“放眼国际,兼纳百茶,固本培元,创新发展”的方针,稳定全县茶园面积,强调高效生态茶园建设,重视提质增效,提高茶叶单产与产值,为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与表率作用。安溪全县现有涉茶中国驰名商标7枚,福建省著名商标47枚,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1424.38亿元。

 

数据来源: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

 

漳平水仙是闽南乌龙茶的又一代表,多年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金奖,取得多个国家级荣誉,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15年,漳平水仙茶种植面积达4.5万亩,占全市茶园面积近1/2,茶叶年产量近5000吨,总产值10.6亿元,带动水仙茶区农民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南洋乡为代表的水仙茶主产区,其标准化水仙茶面积达3万亩,拥有水仙茶合作社13家,入社社员近2000户,带动茶农户均增收3.2万元。

 

“十二五期间”,闽北乌龙茶核心产区——武夷山市的茶产业发展有序、平稳。2015年,武夷山市茶山面积达14.8万亩, 其中:投产面积13.9万亩,无公害茶园面积14.8万亩,机械化修剪面积14万亩,机械化采摘面积13万亩。全市涉茶人数已达8万余人,茶叶总产量7800吨,总产值15.36亿元。注册茶企有4800多家(其中:个体工商户3000多家),通过QS论证企业560家,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10家,茶叶合作社308家。

 

数据来源:武夷山市茶业局

 

广东作为我国乌龙茶的另一重要产区,包括潮安、普宁、梅县、大埔、蕉岭等粤东南县市,粤北的英德市和粤西的罗定、廉江等地也有生产。主要茶叶品种有凤凰单丛、岭头单丛等。其中,以潮安凤凰山区的凤凰单丛最为著名。目前,潮州市凤凰单丛茶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量1.5万吨,总产值近4亿元;建成3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了潮安县凤凰镇、饶平县坪溪镇2个茶叶专业镇、100余个茶叶专业村;该市现有获有机茶生产认证企业7家,认证面积2445亩,有机茶产量214.75吨;;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原QS)企业9家;有5家企业的11个茶叶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和全国(农业类)名牌产品以及广东省著名商标。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多个非乌龙茶传统产区也相继开始进行乌龙茶的引种试制。目前,四川、湖北、湖南等部分地区的乌龙茶生产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据农业部门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川、鄂、湘三省的乌龙茶产量均达到3500吨以上。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十二五”期间情况乌龙茶产量产值情况

 

随着国内市场的需求提升,乌龙茶产量不断增加。2015年,乌龙茶类达到25.8万吨。其中,福建乌龙茶产量达到20.2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78%,较2011年增长近28.6%;广东乌龙茶产量为3.76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4.6%,较2011年增长39.2%。福建、广东两省乌龙茶产量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90%以上。伴随着产量提升,全国乌龙茶一产产值也升至115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但从“十二五”期间全国茶叶总产量的角度看,乌龙茶在其中的占比已呈现出波段下降的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面对“十二五”期间乌龙茶产业的变化,各主产区政府与企业结合国家政策与本地实际情况,将发展重点向综合开发转移,利用茶旅游、茶叶深加工向茶业二三产拓展,以创造更多的价值。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乌龙茶产业综合产值已超过千亿,仅福建安溪一地2015年的涉茶产业总产值就超过150亿元。

 

 

★2016年度乌龙茶产量产值情况

 

2016年,受寒潮和连续降雨影响,茶树萌芽比较缓慢。3月30日,以黄金桂为代表的早芽品种正式进入采摘生产期,比前一年迟了10天;4月21日,外安溪铁观音开始登场,比2015年迟了5天;5月3日,内安溪(高山茶区)茶开始登场,较同期迟了5天;5月中旬,安溪县本年度春茶采摘制作基本结束;进入10月的安溪铁观音秋茶采摘佳期后,受台风“莫兰蒂”和“鲇鱼”影响,茶叶嫩梢被刮伤、茶山山体滑坡、茶园梯壁崩塌、部分茶叶初制厂房严重受损、雨期难以采摘等因素的影响,茶叶产量总体降低,品质保持稳定,与往年基本持平。

 

在闽北地区,武夷岩茶早熟品种于4月18日开始采摘,武夷岩茶随后进入繁忙的采摘季节;5月中下旬,武夷岩茶春茶毛茶陆续上市;6月至7月是武夷岩茶毛茶的烘焙时间;中后期,由于武夷岩茶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总体来看,受春季寒潮影响,武夷岩茶中的肉桂品种出现较大减产,但由于武夷山地区的茶叶生产逐年扩大,弥补了寒潮造成的损失,全年整体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在广东,受2015年岁末及2016年初的霜冻天气影响,潮州地区部分低山茶树受冻,茶叶生长速度减缓,春茶采摘时间相对延后,茶青品质相较往年有所下降;进入中后期,由于阴雨天气较多,因此茶叶品质继续受到影响,全年茶叶总产量也较往年减少了约1/3。

 

综合估算,2016年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约在24万吨左右,减产约10%;一产总产值应在120亿元左右。

 

 

★乌龙茶成产业投资焦点

 

由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二十年间,乌龙茶产业持续发展较好,因此获得了早期金融资本的一致看好,乌龙茶产业内的资本流入明显早于且多于其它茶类。

 

在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上市的茶企中,主营乌龙茶的企业有两家,分别是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和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而在新三板全面铺开IPO备案制度的今天,更多的乌龙茶企业正在准备上市融资。在企业运行良好的前提下,金融资本的进入,对乌龙茶产业发展的作用非常明显。

 

当然,铁观音茶企上市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资本双刃剑迫使一些企业进行了革命式的重组,安溪铁观音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该公司前身为创办于1952年的、新中国最早的国营茶厂之一——安溪茶厂,曾长期处于业界龙头地位,其“凤山牌”特级铁观音连续九届荣获国家金质奖。2012年6月,安溪铁观音集团正式宣布已投入数亿元资金启动上市计划。但由于国家政策变化、企业经营困境等原因,2013年初,该公司终止上市计划;此后再受消费环境和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资金周转陷入困境。特别是因为给关联方提供担保,主债务人陷入困境等原因,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2016年4月20日,公司管理人发布遴选重组方公告后,共有10家公司表达了投资意愿,其中7家公司按要求在2016年5月31日前提交了重组方案。经遴选,最终确定和君集团有限公司为重组方。重组方北京和君三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2.13亿元增资入股铁观音集团,并获得相应股权,成为铁观音集团绝对控股股东,增资款用于为两个公司清偿债务,此外还将提供数目可观的后续经营资金;铁观音集团及安溪茶厂将在管理人的监督下执行重整计划,对已申报的债权于6个月内分批清偿到位;而按计划减免的债务,两公司不再承担清偿责任。安溪铁观音集团将据此涅槃重生。

 

 

茶企上市的过程也是企业对自身进行不断审视与完善的过程。在安溪铁观音茶产业的集群中,华祥苑茶业是较早启动上市计划的企业。该公司在上市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中止了上市计划,并着手进行内部改革,推动了企业发展。针对目前的茶叶市场,华祥苑除了保持原来走的高端茶类路线外,经过积极探索研发了更多产品,提供让大家喝得起的品质茶。同时,经过数年的时间,该公司成功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OPO模式,从容应对目前大潮迭起的“互联网+”态势,建设茶庄园,推出“庄园茶”,将深山里的好茶及时奉献在消费者面前。

 

总体来看,尽管在铁观音茶企资本化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企业都是在积累中实现了调整、完善、创新,同时资本的注入也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资本有着最敏锐的洞察力。近年来,随着乌龙茶产业的变化,资本对乌龙茶产业的总体关注度已出现明显下降,目前已由2013年初期对铁观音的关注转变为对武夷岩茶和铁观音的重视。

 

★内销

“十二五”期间情况全国乌龙茶销售整体情况

 

据我会持续观察,“十二五”期间,全国乌龙茶行业内部产销格局出现明显变化。期初,安溪铁观音茶产业保持着“一家独大”的格局;但从2012年中期至2013年中期,随着铁观音茶企上市进程的推进、业内资讯逐步公开透明,以铁观音为首的闽南乌龙茶出现量价波动,与此同时,以武夷岩茶为首的闽北乌龙开始发力;期末,铁观音等闽南乌龙在传统销区遇冷,但新兴销售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尤其以河南、山东这二个市场份额扩张最快;岩茶单丛市场走俏。截止至2015年底,乌龙茶整体市场销量下滑,但在武夷岩茶等的带动下,乌龙茶全茶类全年总销量仍接近20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销量的12.5%。在乌龙茶消费中,安溪铁观音所占比重受岩茶、单丛等品种的挤压,由原来的80%已降至70%。

 

在价格方面。据产地批发市场的统计:“十二五”期间,铁观音均价维持在300元/公斤;武夷岩茶均价保持在700元/公斤;广东乌龙茶的代表品种——凤凰单丛,由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了解,因此销售均价逐年提高,在“十二五”期末达到300元/公斤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1-2015年安溪铁观音价格指数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茶都——安溪茶叶批发市场全年交易量稳定在2万吨以上,交易额稳定在22亿元以上,虽然均比2014年度略有下降,但未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全年交易情况同比往年无太大波动。比对五年间的总体交易情况,可以看出全年市场交易运行态势比较平稳,淡旺走势基本一致。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2016年全国乌龙茶销售情况

 

根据年度调查,结合2016年度铁观音价格指数:安溪当地早芽品种乌龙茶受到晴雨交替天气影响,产量略减,价格基本持平;铁观音上市后,市场交易比较活跃,交易量小幅上涨,价格基本持平;高山茶区铁观音开采后,气候条件比往年好,茶叶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品质有所提升,呈现“优质茶价格高,中低档茶价格稳”的态势,市场需求比较旺盛,销售顺畅。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受茶市环境低迷的影响,2016年武夷岩茶春茶的均价较去年下降了30%;在进入年末后,均价有所上扬,保持在350元/公斤左右。同时,武夷岩茶价格分化比较明显。高档茶因品质好与宣传到位等原因,销量虽有微调,但价格持续升温;而低档茶均价则维持在180元/公斤,比去年有所下降。

 

2016年,受采制过程中的天气影响,单丛茶总体品质有所下降,均价出现下滑,一直维持在250元/千克左右;而老丛、名丛则因储存制作条件好、品质出色等原因,继续受到市场追捧,均价继续保持在1000元/公斤的高位。

 

总体来看,乌龙茶的均价呈“高档价格不变,中低档稍有下降”的态势。

 

 

搭上互联网便车的乌龙茶销售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的最初十年,茶城(原批发市场)专营店在终端环节的销售占比始终保持在60%以上,甚至一度达到70%。以安溪铁观音茶企、茶农、茶商为首的乌龙产销单位与个人充分依托该渠道快速推广、扩张,促进了乌龙茶产业的发展。但由于茶城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与同质化特征,无法满足规模茶企的品牌发展需要,因此一些铁观音品牌茶企再次引领渠道拓展之先,开始在一二线城市开设自己的品牌连锁专卖店。这一举措再次极大地促进了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但受宏观环境影响,“十二五”期间,乌龙茶连锁专卖店明显减少。据调查,乌龙茶专营专卖店至“十二五”期末已缩减了约1/4。究其原因,主要是店铺房租与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加之销量无法进一步提升所致。

 

在调减店铺数量后,以安溪铁观音茶企为首的乌龙茶企大力开拓新兴渠道,率先开展电子商务发展,领茶业电子商务之先。早在2004年,安溪县的八马、华虹等较有远见的企业及茶商茶农就开始尝试在互联网上开店;2008年,安溪县茶企对发展电商达成共识,以安溪铁观音的整体品牌为支撑,“抱团”发展,一股网上开店潮开始蔓延开来,使整个安溪茶叶的网上销售明显加速;2012年起,由安溪茶叶协会、安溪电商协会和龙头茶企牵头,阿里巴巴、京东、当当、天猫等国内十余家龙头电商企业先后进驻安溪,与当地数百家茶企对接,在网上开设安溪茶“会馆”,将分散的茶企纳入其中,以整体品牌拓展网销市场,极大推动了安溪茶叶的网上销售额。2012-2014年间,安溪铁观音电子商务销售额分别达12亿元、15亿元和20亿元,茶叶电子商务市场占有率分别达21.3%、25%和30%。2015年,在阿里零售平台茶叶交易量排名中,乌龙茶继续领跑,而铁观音在乌龙茶中位列第一。据安溪县电商协会提供的数据:2016年,安溪茶叶电商交易额达24亿元,同比增长20%,居全国第一;在“双11”的天猫乌龙茶类销售榜单中,安溪县的八马茶业、中闽弘泰、宏源馨等13家茶企位居前列,茶叶电商销量破亿元,其中,八马茶业全网超过1000万元,凸显传统茶企电商的竞争力越加强劲。

 

与此同时,闽北乌龙主产区——武夷山市也在电子商务的发展道路上大步前行。据阿里巴巴零售平台统计:2015年,武夷山市是全国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增长贡献最大的5个县市之一。目前,武夷山市已依托电子商务研究会开展后台基础操作、店铺装修等多场实操培训,帮助村淘项目合伙人或返乡创业青年掌握电商技能,不断促进农产品进城等工作。同时,为全面开启武夷岩茶互联网运营新模式,雷军领投的“互联网+茶”创新型企业醉品集团旗下的产地茶直供交易平台——茶帮通将于近期成立武夷山原产地运营中心,助力乌龙茶产业向更加理性的方向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乌龙茶消费

 

在政府、茶企、茶商、茶农的联手推动下,铁观音曾是北方茶叶市场中最为热销的茶叶品种。但在“十二五”期间,受到市场因素、媒体负面报道等因素的影响,其市场份额逐年下降。但从目前批发市场中收集的情况看,铁观音在大众消费级茶品种,特别是在新兴销区及传统销区的二线城市和农村仍保有一定的存量消费。加之铁观音的产量较大,因此从销售量来看,铁观音在乌龙茶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铁观音热逐渐减弱的同时,原先在北方市场表现得不温不火的武夷岩茶开始挤占市场份额。特别是随着产区政府的大力引导和一批品牌茶企的市场推广力度不断增大,武夷岩茶近年来在北方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乌龙茶消费热点的转移,凤凰单丛也成为北方市场中受到追捧的乌龙茶品种。在“十二五”期末两年,特别是2015年,以日川为代表的单丛品牌在北方地区的大力推广,使单丛这一乌龙茶系列中的小众品种,市场份额逐年上升,成为北方乌龙茶市场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广东地区是乌龙茶传统的消费市场与贸易集散地,以铁观音为首的乌龙茶对促进广东茶叶贸易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其发生变化也最早。2000年之前,铁观音是广东珠三角地区以及粤东等地的茶叶主销品种;茶楼、茶馆、居家用茶都以传统浓香型铁观音为主。在当时广州芳村的诸多茶叶专业批发市场中,福建商家占半数以上,基本上都从事铁观音的批零业务。在2000年之后,铁观音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创新,清香型铁观音大量投放市场,并在广东率先流行,将安溪铁观音在广东的消费贸易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也占据了礼品市场特别是高端茶礼的大半江山。2005年后,由于广东市场上出现了多个茶类品种的轮番炒作现象,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跟风,铁观音在广东的市场日渐被挤压,因此铁观音等乌龙茶虽然还是广东外省茶中的主要品种之一,但已不再是当年的风光。但在“十二五”期间,随着普洱、黑茶等后发酵茶的兴起,乌龙系列中的“老茶”又在市场中悄然兴起。“找老茶、喝老茶、藏老茶”逐渐流行开来,有年份的“老铁”、“老岩茶”、“老单丛”等品种开始成为资深茶友竞相追捧的目标。特别是2016年4月26日,陈香型铁观音国标的正式实施进一步助推了市场上收藏与饮用老茶的风潮,使乌龙茶再次成为业界的热点之一。

 

“十二五”末期,随着茶旅游的逐步兴起,乌龙茶消费由市场、电商等渠道开始转移,体验型消费逐步兴起。消费者在进入茶区旅游时,通过自身体验,从茶农或茶叶生产企业直接购买茶品的情况日益增多。尤其是武夷山地区,在景区本身的宣传和近年来“印象大红袍”剧目的带动下,游客日益增多。景区与茶区重合的优势条件,使“游客流”成功转化为“消费流”,通过旅游等第三产业所带来的茶叶销售成为乌龙茶销售的新卖点。

 

 

★外销

“十二五”期间情况乌龙茶出口情况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 年,中国乌龙茶出口1.5万吨,金额 8448万美元,均价5485美元/吨。回顾“十二五”期间的中国乌龙茶出口情况,尽管出口量稳中略降,但受人民币升值带动,加之质量逐年提升,海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等因素影响,乌龙茶出口均价表现稳中有升(2015年乌龙茶价格较2011年价格提升40.36%),出口总额基本保持稳定。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2015年中国乌龙茶出口国家和地区前20名

国家

(地区)

出口量(吨)

出口额

(万美元)

均价

(万美元/吨)

数量同比

(%)

金额同比

(%)

均价同比

(%)

1

日本

9014.0

3487

0.38

-11.6

-12.8

-1.3

2

香港

1984.6

1288

0.64

-14.6

-16.9

-2.7

3

泰国

1369.7

503

0.36

1469.1

1461.0

-0.5

4

越南

598.9

909

1.51

-15.3

198.9

253.0

5

俄罗斯联邦

575.9

213

0.36

126.8

5.7

-53.4

6

美国

475.5

797

1.67

12.2

-15.5

-24.6

7

马来西亚

306.8

426

1.38

-7.7

-49.4

-45.2

8

印度

235.2

61

0.26

-8.1

-24.1

-17.4

9

新加坡

201.4

95

0.47

-13.5

-14.1

-0.7

10

斯里兰卡

137.7

59

0.43

20.1

-0.6

-17.2

11

德国

81.9

102

1.23

-27.3

7.4

47.8

12

加拿大

64.3

43

0.67

1.0

-24.6

-25.4

13

西班牙

40.1

8

0.19

19941.0

1940.3

-89.8

14

墨西哥

38.5

33

0.85

15.8

31.0

13.1

15

乌克兰

32.8

9

0.28

712.5

415.4

-36.6

16

澳门

30.2

14

0.46

-28.0

-34.0

-8.3

17

澳大利亚

30.0

56

1.89

16.5

68.9

45.0

18

英国

23.9

36

1.53

62.3

63.8

0.9

19

南非

14.9

32

2.14

91.7

57.2

-18.0

20

印度尼西亚

13.2

15

1.10

-18.2

-14.5

4.5

 

合计

 

15365

8448

-0.1

-5.2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16年度乌龙茶出口情况

 

截至2016年10月,中国乌龙茶出口总量为12718吨;出口额为69927万美元,出口均价5498美元/吨。

 

2016年1-10月中国乌龙茶出口国家和地区前20名

排序

国别

出口量(千克)

出口额(美元)

均价(美元/千克)

1

日本

6,386,777

23,454,037

3.672

2

香港

1,953,034

14,235,189

7.289

3

泰国

1,921,104

6,154,757

3.204

4

越南

570,005

7,536,958

13.223

5

俄罗斯联邦

568,339

1,305,084

2.296

6

美国

307,094

5,254,533

17.111

7

马来西亚

247,253

4,285,545

17.333

8

新加坡

182,468

856,423

4.694

9

印度

173,301

408,357

2.356

10

德国

101,302

757,962

7.482

11

斯里兰卡

46,105

160,229

3.475

12

加拿大

38,058

366,168

9.621

13

墨西哥

33,429

294,237

8.802

14

缅甸

33,141

3,170,488

95.667

15

乌克兰

28,845

93,194

3.231

16

澳大利亚

23,659

400,315

16.920

17

菲律宾

15,592

190,418

12.213

18

印度尼西亚

13,595

149,905

11.026

19

澳门

8,977

41,547

4.628

20

韩国

7,238

46,209

6.384

...

...

...

...

...

12717558

69927207

5.498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的碰撞

 

乌龙茶的传统外销市场主要是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过多年的推广,特别是以安溪铁观音茶企为首的乌龙茶骨干茶企近年来不断地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推广,目前中国乌龙茶的销售逐渐向其它周边国家和欧美市场开拓,已销往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二五”期间,中国乌龙茶出口市场新旧更替、明显变化,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在传统市场中,出口乌龙茶仍以中低档为主,均价普遍较低,需求弹性不强,量价均有不同程度萎缩。目前,东南亚市场维持着稳定,而日本市场则已进入了全面衰退期。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开始逐步取代传统市场所占的份额。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随着“一带一路”的兴起,泰国、俄罗斯联邦、乌兹别克斯坦等相关国家进口量持续提升。此外,欧美国家的快速成长也为中国乌龙茶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2015年,我国乌龙茶出口量和总金额增长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泰国、俄罗斯联邦、美国、斯里兰卡、加拿大、乌克兰、英国和南非。其中,俄罗斯在近几年进口我国乌龙茶的总量屡创新高,西欧市场也呈持续性增长。截至目前,上述相关国家进口中国乌龙茶的量价额仍在保持升势。

 

 

国际市场格局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出口乌龙茶的产品格局已悄然改变。除了出口大宗茶继续输出传统海外市场之外,一些中高端乌龙茶产品也在根据海外消费者的品饮消费习惯进行创新定制后,以崭新的形象进军欧盟、俄罗斯、美国等新市场。如:不久前,安溪县龙涓乡某合作社为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就根据俄罗斯当地的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特别定制了三种不同口味乌龙茶;该批产品共计4465公斤、货值8.62万美元,单价每公斤19.3美元,是我国出口乌龙茶均价的6倍。另,安溪三和公司于2016年10月底,也将本企业产品投放到意大利的首批50家超市试销,开启了乌龙茶进入欧洲市场的新模式。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执笔人:梅宇、王智超,完整版敬请关注《茶世界》2017.1)

 

川茶骄傲竹叶青,为什么在两会期间火了?

 

近期,茶行业中风头正劲的,非竹叶青莫属了。两会期间,竹叶青可谓出尽风头,不仅成为农业侧供给典范,还被媒体争相报道。

 

事情开端大致是这样的:

 

3月8日,习近平主席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对四川现代农业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四川利用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月12日,四川省省长尹力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要做强做优做大川菜、川酒、川茶等品牌,让更多的“川字号”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3月13日,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便将竹叶青作为四川农业侧供给典范,深度解读了中国高端绿茶竹叶青。这篇报道一出,《参考消息》《华西都市报》《腾讯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转载。

 

四川日报

《川茶骄傲竹叶青,做中国高端绿茶领先品牌》

 

参考消息

《两会|四川农业侧供给改革典范:川茶竹叶青》

 

 

腾讯新闻

《四川农业供给侧改革典范:川茶竹叶青》

 

 

那么,为什么竹叶青茶能搭上两会快车,成为当下被媒体热议的品牌呢?从媒体的解析中,或许我们能窥其一二:

 

 

春天,从一杯竹叶青开始
创造中国茶企品牌佳话

 

2017年的春天,从一杯竹叶青开始。19年来,广大消费者早已习惯用品鉴一杯竹叶青的方式来打开新一年的春天。从一个偏居峨眉山一隅、亏损累累濒临倒闭的小茶厂出发,经过19年的品牌积淀和创新发展后,这杯好茶已“泡”出了空前的市场热度和品牌高度。成为当之无愧的川茶骄傲和中国高端绿茶的领先品牌。创造了中国茶企的奇迹。缔造中国高端绿茶品牌佳话。

 

 

作为世界茶叶发源地,千百年来,品质川茶撑起了中国茶叶无尚荣光。然而,曾几何时,川茶却陷入了“产业大品牌小”的怪圈。为全面助推川茶产业发展,201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千亿川茶产业的战略目标,并将重点支持竹叶青等龙头企业发展写入了战略规划。乘着省委、省政府振兴川茶的东风,竹叶青加速了市场拓展和品牌推广,如今的竹叶青,在全国拥有250多家门店,遍布多个省市自治区,更以“中西文化交流大使”的身份进入欧洲市场,向世界知名品牌的目标迈进。

 

 

“与全国茶企对标,川茶早已今非昔比,虽在区域品牌打造上有待提升,但川茶在企业品牌上已走在了全国前列,川茶翘楚竹叶青早已成为中国高端绿茶的领先品牌,论其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全国都难有匹敌!”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茶叶研究所所长王云表示。

 

 

从负债千万到领跑行业
缔造中国茶业发展传奇

 

上世纪末,时值川茶发展最为低迷之时,西湖龙井、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开始在全国市场开疆拓土,但川茶业内却了无一家像样的品牌可与之匹敌,导致川茶沦为了中国茶叶供应链的最低端一环:为他人作嫁衣裳,提供优质而低价的原茶,让无数茶人感到痛惜!

 

“那时的中国茶叶市场,区域性强,严重碎片化,竹叶青作为一款品质口感俱佳的川茶品类,出了四川却只能当原料茶卖。”全程见证竹叶青发展历程的王云认为,是竹叶青的出现改变了川茶乃至中国茶业的品牌格局。

 

 

1998年,时值28岁的唐先洪接掌竹叶青,彼时的竹叶青,还是一个每年产值百万,负债超过千万的频临倒闭的工厂。也是那时起,唐先洪就涌现了一个念头:打造竹叶青品牌,打破川茶品牌僵局!

 

 

从1964年竹叶青得名,到1998年的坚实起步,到2001年完善企业渠道策略,再到2002年提出“平常心”的品牌传播策略,历经19年企业发展之路,竹叶青茶业旗下已拥有“论道”,“竹叶青”,“碧潭飘雪”,“宝顶雪芽”等多个知名品牌,目前已发展为集茶园栽培管理,初制生产,精制加工,产品研发,茶文化观光旅游及进口贸易为一体的经济实体,营销网络遍布北京、上海、天津、成都、重庆、西安、沈阳、石家庄、大连、济南等国内多个城市,并出口到日本、北非、欧洲、美国等海外市场。

 

 

时至今日,竹叶青不仅确立了独特鲜明的营销策略,也改变了整个四川茶叶行业的品牌销售模式,一举成为业内的领导者和领跑者,全渠道销售赢得绿茶行业领先的地位,一句重新诠释茶文化内涵的“平常心,竹叶青”,更是家喻户晓。

 

 

从围棋冠军到大鱼海棠

创新营销塑造经典案例

 

竹叶青在业内率先提出以品牌发展为导向,以跳出茶叶做茶为思路,勇于创新突破,制造了一次又一次茶界经典营销案例。多年的精心经营,终于突破了区域围城,使消费者从品类认知转向了品牌认知,成就了茶产品中的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竹叶青品牌发展战略的成功,为中国茶叶的健康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早在2012年,竹叶青便邀请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先生、中日擂台赛英雄棋圣聂卫平先生、七次世界围棋冠军古力先生,为竹叶青茶代言人。老、中、青三代围棋大师,共同传扬东方智慧之美。

 

 

2014年,竹叶青茶牵手特斯拉汽车,开启跨界营销新模式。竹叶青携手四川宝润新能源特斯拉汽车推出“绿色心旅 静享生活”活动。彼时,特斯拉汽车正是舆论热点,两大行业先锋,因共同的绿色环保理念而惺惺相惜,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2016年,竹叶青携手神州专车,在北京开启“春风沐行程.茶香漫神州”营销活动。这次活动中,神州专车第一次大范围应用iBeacon技术,车内摇一摇即有机会一键预约最美茶艺师现场泡茶。40000份春日厚礼,3000000份竹叶青.神州专享福利,这份献给北京的春日厚礼,可谓诚意十足。这次活动,极大提升了竹叶青在北京市场的品牌美誉度。

 

 

2016年春茶期间,竹叶青携手成都太古里博舍酒店谧寻茶室,精心打造首个中式下午茶。其整个设计贯穿独特的中式风格,精心设计的中式点心,搭配竹叶青的清雅淡然,显得相得益彰。下午茶推出后人气爆棚,受到全城茶友的热捧,为此还登上了最流行的英文杂志《More Chengdu》。

 

 

2016年8月,一部还未上映便吸引了无数漫迷关注的国漫,成为互联网热点话题。因为执着于美的共同追求,竹叶青与《大鱼海棠》一拍即合,获官方授权,联合出品竹叶青大鱼海棠珍藏限量款产品,成为中国茶业至今无法超越的经典案例。

 

 

除此之外,竹叶青还与UBER、1919、滴滴、方所、宝马、玛莎拉蒂等多个行业的优质品牌进行过跨界合作。茶叶行业整体来讲是一个品牌化运作程度较低的行业,虽然竞品林立,但竹叶青品质感强的形象与时尚的沟通方式,让其在众多茶叶品牌中脱颖而出。

 

意守平常用心做茶

争做供给侧改革标兵

 

“你们给茶叶行业树立了一个榜样!”去年底,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现场会在乐山召开,作为本次会议的唯一茶企考察点,由省政府、省农业厅、省食药监局及全省各市州政府领导组成的考察团一行参观了竹叶青厂区,对竹叶青在技术创新、质量控制、产品溯源等方面的做法予以了高度肯定。

 

 

品质是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这是竹叶青的制茶之道。多年来,竹叶青始终坚持传统制茶手艺和现代工艺的结合,同时不断创新保鲜技术,不停提升茶品检测标准,在传承和创新之间,走出一条独属于竹叶青的平衡之路。

 

 

竹叶青的原料始终坚持选择峨眉海拔800-1500米高山茶园明前嫩芽,每35000~45000余颗茶才得500克竹叶青茶。采摘工作看似简单,但一天简单重复45000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一个熟悉采茶工一整天辛勤劳作,采摘的鲜芽最多也就够制作 500克竹叶青干茶。还要从采摘中精挑细选,而这决定竹叶青绿茶品质的关键性步骤,必须由人工挑选方能完成,这也造就每一颗竹叶青绿茶都拥有不凡的清醇淡雅,茶芽遇水直立、上下沉浮,成就高端健康茶品的品质基础。

 

 

同时,竹叶青还先后共投入近亿元人民币打造数条全自动生产线,秉承传统中国绿茶和日本蒸青的加工原理,结合了国际先进的微电子控制技术,从半成品茶叶生产到茶叶精加工,全程全封闭,每小时可生产出400多公斤半成品茶叶,日精加工绿茶可达6000公斤,且品质稳定统一。特别是名优绿茶生产线,兼具扁形名茶和卷曲形名茶生产加工,填补了国内名优扁形芽茶流水化生产加工的空白。除氧充氮包装,使竹叶青在出厂上市后保鲜期大大延长,确保了竹叶青在销售过程中品质的领先优势,让消费者一年四季能随时品赏到新鲜如一的竹叶青。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
一杯走向世界的中国茶

 

多年的潜心付出终有回报,如今的竹叶青茶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HACCP管理体系认证。生产基地通过了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和“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2006年6月,“竹叶青”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5月,“论道”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除此之外,竹叶青还获世界绿茶协会金奖,作为国礼赠予摩纳哥亲王、俄罗斯总统。2004年为中国国家围棋队指定用茶。2006年为中国唯一受邀品牌出现在摩纳哥顶级奢侈品展场。2013年入选《中国奢侈品报告》本土十大奢侈品牌。2014年拿下万隆国际茶业大会“中国至美绿茶”大奖。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授予竹叶青绿茶“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2016年胡润百富榜竹叶青绿茶成为“中国千万富豪最青睐茶叶品牌”,成为该奖项成立12年来首次上榜的中国茶叶品牌。 2016年10月,竹叶青更是荣获世界绿茶协会金奖。

 

未来,竹叶青将朝着多元化、高科技的生态农业领域发展,立志将自身打造为中国茶业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

 

 

阳光,雨露,我们为你收藏。

还有清明前最美的峨眉风光。

春天,从一杯竹叶青茶开始。

 

 

找到约13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