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巴拿马太平洋

找到约9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祁门红茶荣获第105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

11月8日,第105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国际)博览会(中国区)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祁门红茶再次斩获“特等金奖”。

今年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举办105周年,百年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闻名遐迩,经久不衰,这一盛会的奖项被列为世界三大奖项之一。祁门红茶是中国传统工夫红茶中的著名品种,素以香气芬芳馥郁、茶汤浓醇鲜爽、条索细紧匀齐、制工精细而闻名国内外市场,被誉为"祁门香",1915年在首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和奖状。今年由黄山市祁门茗圣源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祁圣牌祁门红茶”再度荣膺“特等金奖”。

黄山市祁门茗圣源茶业有限公司多年来坚持原产地、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方向,产品日益受到国内外茶商、茶客青睐。

注:内容来源微祁门,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茶商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纪要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对于中国来说是第一次有官方组织参与的博览盛会,可以说是中国官商、企业第一次睁眼看世界,同时也是中国茶商、酒商在国际上最耀眼的时刻,获奖众多。而看过中国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获奖名单,或者大家会好奇,当时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是怎样的?中国参展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年中国参展的历史: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全称是“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当时主要是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被开凿通航而举办的一次盛大的庆典活动。应邀参加博览会的共有41个国家,其中包括中国。中国作为国际博览会的初次参展者,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抛头露面,格外引人瞩目。博览会从1915220日开展,到124日闭幕,展期长达9个半月,总参观人数超过18,000,000人,开创了世界历史上博览会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先河。

 

启动

1911年前后,美国邀请世界各国参展巴拿马世博会,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政治动荡期。参展世博会属于政府行为,对于政局动荡的中国,美国没有放弃,不过没有单纯采用政府外交的方式来邀请中国参展。毕竟,对于中国参展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的主权代表,1911年的美国政府并不能确定。美国政府确定的是,他们需要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来参展巴拿马世博会。

 

美国商人来华游说

罗伯特·大莱(Robert Dollar),一位著名的美国商人。1911年底大莱到中国时正值辛亥革命时期,在当时政局混乱的情况下,次年2月他拜访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并得到承诺:“一旦政权建立,政治走向正规,就将派团参加。”在1912年上海商务总会的招待宴会上,大莱宣读了西美联合商会邀请中国商会组团访美和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的信函,信中敦请中国商会组织一个50人的代表团访美。他还详细介绍了美方安排的中国实业团访美计划和巴拿马博览会的准备情况,表示美方“虽注重商业之发达,惟甚望国家感情益敦和好,永远无猜”。中国实业团访美“岂仅增进两国商务,实欲使彼此友谊日敦亲睦”,力邀中国商会组织代表团访美。

1914年和1915年之交,大莱来华时试图同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联系,虽未能见到袁世凯本人,但拜访了政界要员黎元洪、梁士诒、张謇等,并与张謇就中国组织商会代表团访美一事进行了讨论。此外,上海、天津、汉口等这些有影响力的商会,也是他游说的对象。大莱等一批美国商人的游说对促成中国参展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

(1912年初,前来游说中国政府组团参展的纽约商人罗伯特·大莱)

 

中国选拔参展代表

走过19世纪,中国结束了由外国人代表中国政府参展世博会的历史。进入20世纪,更多中国人的足迹踏在异域,更多中国人看到了世界。参展巴拿马世博会,中国可以委派中国人作为参展代表。代表政府的参展代表必须是精通博览会事务、熟悉国际事务的专门人才。因此工商部对参展代表的选拔提出了六项条件:一、通外国语言;二、有赛会经验;三、曾游历欧美;四、与外商接洽;五、有交际才能;六、识外交关系。符合选拔条件的不二人选是浙江青田人陈琪,其学识和阅历充分表明他定能胜任这一重要使命。

1913628日,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正式成立,陈琪任赴美赛会监督兼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局长。美国方面对中国任命陈琪为中国参展代表,甚感满意,认为此人“思想开通,对博览会事务颇为熟悉,具有丰富的举办博览会的经验”。

(陈琪,浙江人)

 

筹备

 

中国参展目标

陈琪上任后,作为中国出席巴拿马博览会展团的最高领导,他提出中国参加巴拿马世博会的十大目标:

一、恢复固有国产之名誉;二、扩张土产输出额;三、采外人嗜好改良输出品;四、比较各国改良大宗出产;五、诱起国民世界的企业心;六、研究运河开通商业大势变迁后国际贸易办法;七、循世界企业潮流确定吾国商业上之进行方略;八、乘机调查万国出产中与我国同类物品之竞胜办法;九、表示我国民商业道德,以植国际贸易之本源;十、联络美国共图太平洋之商业权。

对陈琪所阐述的中国参展的目的,博览会组织者也非常欣赏。有关档案反映,为商讨如何接待以陈琪为首的中国参展团,博览会组织者与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曾反复函电相商,以保证接待的规格和礼节。

 

以南洋劝业会为基础

参展巴拿马世博会,与1910年举办的南洋劝业会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展品征集、人员组织等均以南洋劝业会为基础。如广东等地征集展品时,便是首先依照南洋劝业会获奖名册按图索骥,凡在南洋劝业会上获奖的商家,一律被敦请提供展品参加巴拿马世博会。

可以这样说,中国参展巴拿马世博会所取得的影响力与1910年成功举办南洋劝业会是分不开的。陈琪是中国近代不可多得的国际化博览会人才,他将筹办南洋劝业会的经验与成果进一步发扬,比较好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

(1915年3月9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开幕当日,中国馆内景)
(1915年3月9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开幕当日,中国馆全景)

 

以地方性博览会为平台

为提高展品质量,事务局通令各省成立出品协会、各市成立物产会,协助筹备。19146月到7月间,事务局组织在广东、上海、天津、汉口四大城市举办了联合展览会,浙江、四川、河南等11省还自己组织物品展览会,全国掀起了地方性博览会的热潮。

这种地方性博览会的举行,突出了一批地方性优秀物产,敦促了地方对巴拿马世博会的参与,同时也加强了博览会在中国国内的交流功能。

 

以国际化规则为标准

事务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展品事项,对展品的制作和包装都提出新的要求。如茶叶,我国传统制茶业用手工制作,外商认为不够卫生,事务局要求各地改用机器制作,以保证卫生,并要求各地改进包装,用洋铁罐代替木箱和纸包。事务局还专门派人调查国际市场对丝织品的需求状况、流行款式,并购置样品,指定国内厂家改良生产。

通过种种措施,征集的展品相当丰富,集中了地方物产的精华。在各地展览会的基础上,事务局专门派出人员,根据《筹备巴拿马赛会出品检选规则》,认真甄选,严格取舍,共选出18省赴美赛会展品10万件,共1800箱。

 

参展

 

1914126日,中国参与巴拿马赛会的赴美人员从上海出发,启程赴美,1228日抵达旧金山。1915422日,中国馆开幕。中国馆建筑仿紫禁城太和殿修建,当天前来参观的就有1万多人。

这次世博会上我国的展品仍以农产品、手工业品为主,但也有一些工矿企业出展,如汉冶萍钢铁厂、轮船招商局获得名誉奖章,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开滦矿务局、广东水泥厂等获得金牌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实业发展的面貌。中国馆专门设有“劝工房”,租赁给各省商人,销售赣瓷、闽漆、宜陶、皖茶、景泰蓝、苏杭丝绣等中国特产,赛会监督处还印制了大量出品说明书,广为散发,增加各国商人对中国商品的了解,扩大对外宣传。

当时中国民众对参展巴拿马世博会所取得的影响力非常自豪,有诗为证:赛会巴拿马,中国实业家,山川兴地宝,云汉绚天葩,霹雳开河面,平和祝海牙,锦标夺归得,宏我大中华。

 

精心布展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定于1915年春开幕,但中国路途遥远,且所运物品数量庞大,类别繁复,到美国后尚要应付报关、点验、布置展场等诸多事情,因此1914年冬即出发。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作为中立国的中国所受战争影响还不大,由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船只从上海装运,20多天后顺利抵达旧金山。在各国参展品陆续抵达目的地后,有约一个月的时间布置会场。除主办国美国外,30个参赛国中,以中国和日本的参赛展品最多,因此都得到5万平方英尺(相当于5400平方米)的场地。

中国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虽然有意在此次赛会一显身手,但只得到24万美元的参赛经费,这些经费包括大宗场馆建筑、转运、陈列装饰、保险、报关等一切与参赛有关的支出。但是以赴赛监督陈琪为首的40多名工作人员没有气馁,他们精心设计,将中国展品分为9个陈列馆展出。另外还仿照中国传统宫廷建筑风格搭建了中华政府馆,分为正馆、东西偏馆、亭、塔、牌楼六部分,雕梁画栋,飞檐拱壁。

丝绸、茶叶、瓷器等为国争光,但缺少制造和电气业,参展经验也不丰富。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忙碌,中国展馆比其他展馆提前开幕。当各国展览会场布置就绪开展后,主办国美国从各参赛国中聘请了500名审查员组成这次大赛的评委会。中国由于展品最多,获得了16个席位。审查分为三步,第一步为分类审查,将参赛品分细类,如丝、茶、油、麻等各为一类。第二步为分部审查,将参赛品分大部,如工艺部、教育部、食品部等。最后为高等审查,由分类、分部审查长会同各参赛国赛会委员会代表组成专门审查组,对某参赛品提出申请的得奖说明,进行评定,再由最高审查长派专员复勘,确定是否给予各等奖章。

最后,中国展品获得各种大奖74项,金牌、银牌、铜牌、名誉奖章、奖状等共1200余枚,在整个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中国向以丝绸、茶叶、瓷器等著称于世,在筹备参赛的日子中,对这几类特产倾注了特别的精力。

当时在欧美市场上,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茶叶已有将中国茶叶取而代之之势,中国的丝绸出口也呈江河日下之象。在这次博览会上,中国茶叶击败了印度茶叶,在茶叶类比赛中,福安商会茶即坦洋工夫红茶(福建选送)、祁门红茶(安徽选送)、信阳毛尖(河南选送)、都匀毛尖(贵州选送)等中国茶叶赛品,凭着自己的天生丽质和精湛工艺赢得了列国评审团成员的青睐,最终中国茶品挫败了外邦对手,共获得21个金牌奖章,重振华茶雄风,重树华茶形象,叫国人扬眉吐气。另外,东北的大豆,山东的丝、茧、油,北京的地毯、毛线、果脯,四川的白蜡、桐油,江苏的苏绣、棉纱,浙江的绍酒,福建的海产品、樟脑,广东的乌木家具等,都让参观者大为赞叹,中国展馆前常常是人头攒动,熙来攘往。由于中国参赛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赛会组织者特地定923日为“中国日”,并请当时在旧金山出席万国水利会议的中国驻美公使夏偕复到会种树刻碑留念。

但中国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制造业和电气、化工类产品。同时,中国商人对办赛会的了解和经验也不及欧美和日本等国。当中国还在固守着商品质量时,外国商人却以新的花样和廉价的产品吸引着更多的顾客。尤其是日本,它的创造力弱,但模仿力强,中国参展团的总结称,“凡欧美之物,一经出世,日本即模仿之,始则似是而非,继则收有成效,因其速也,故易于畅销”。

比如,中国参赛茶叶,经审定,其质优于其他国家。然而,在赛会上,印度的红茶和日本的绿茶因由机器制造,色香兼美,规格整齐,几乎夺去中国茶叶的市场。华丝是传统的产品,赛会上的意大利丝和日本丝由机器制造,光泽、洁白度、弹力远远超过中国产品,几乎夺去华丝的席位。中国又称“瓷国”,而在赛会上,日、德、法、奥等国推陈出新,尤其是日本的瓷器,以其颜色鲜明夺目,引起美国人的兴趣。从总体上看,此次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世界各国展品以新发明为主,而中国则以仿古为多,更新者少。日本采取变通的办法,既模仿西洋,又依照东方,两者结合,满足了世人的胃口,故日本展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915年底,历时近10个月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降下帷幕。该次博览会参展国31个,展品20多万件,参观者达1900余万人,其规模为以前各国博览会所未有。19161月中国邮船公司运回的第一批展品到达国内,到1916年秋,所有的展品和人员回到上海。

本次博览会后,中国出口大幅度增加。

(1912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陈列馆选址奠基仪式,参加选址仪式的中国政府代表是陈锦涛、王景春)
(图为民国政府代表王景春(右)、陈锦涛(中)抵达美国)

 

(1914年12月,招待中国代表团的宴会)

 

 

(1914年7月14日,中国馆奠基仪式)

 

(修建中的中国政府陈列馆正殿)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筹备了三年,会址选在美国旧金山海湾与陆地的交汇处,占地625英亩。主展厅共分11个展馆。即美术馆、教育馆和社会经济馆、文艺馆、制造业和各类工业馆、机械馆、运输馆、农业馆、农业食品加工馆、园艺馆、矿产和冶金馆。中国茅台酒在农业馆内展出。中国政府陈列馆位于美术馆西北面,与加拿大馆相毗邻。该馆是按照典型的东方建筑风格建造的,在众多的西方建筑群落里,格外引人注目。中国展品由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农商部向全国征集。19151月,中国参展的展品陆续送到美国旧金山博览会展馆。

 

1915220日正午12时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旧金山如期开幕,场面十分壮观,第一天参观者人数超过20万。出于对古老中国的神秘、好奇感的驱使,当天到中国馆参观的人数达8万人之多,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副总统和前总统,以及各部门的高级官员。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中华民国的邀请卡)

 

时任民国政府农商部长陈琪,当时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和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局长,收到主办方颁发的这个邀请卡。上面说“邀请陈琪专员于191539日星期二的下午2点在中国政府馆,莅临中国参加博览会的纪念活动”。

 

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届世博会,中国展品分别陈列在8个专业馆和中国馆中,农业馆的展品以茶叶为大宗,所获奖项共有6种,分别是大奖章、名誉奖章、金牌奖章、银牌奖章、铜牌奖章和奖词。其中大奖章7个、名誉奖章6个、金牌奖章21个、银牌奖章4个、铜牌奖章1个、奖词5个。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要览》对获奖情况的记载)

 

 

19155月,博览会进入高潮。大会成立高级评审委员会,由美国派人出任会长和副会长,秘书长分别由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荷兰、日本、古巴、乌拉圭、中国代表出任。大会成立了由来自世界各国科学、艺术、工商界的500人组成的评审团,中国有16人参加。8月评审工作接近尾声,并出台获奖结果。根据与会国代表的充分讨论,按照参展产品的实际情况,会议决定设立六个奖项等级。即:最高奖章、荣誉勋章、金质奖章、银质奖章、铜质奖章、口头表彰奖(无奖牌)。整个博览会期间,共评出25527个获奖产品,其中实发奖章20344块,奖状25527张。中国展品获奖章1218枚,为各国获奖之冠。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要览》记载获奖名单

 

此次参展,中国特产种类的丰富、品质的优良、工艺的精湛、价格的低廉都引起轰动,以至于外国人评价中国为“东方最富之国”,更有人称为“东方大梦初醒、前途无量之国”。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火蔓延,生产遭受严重打击,外货需求大增。美国作为欧洲传统贸易伙伴,瞄准了这一大好时机。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航程,使美国从中国进口物资转运欧洲方便快捷。因此,中国商品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美贸易交流。博览会当年,纽约、旧金山等地银行、贸易行、大公司、丝厂等纷纷派代表来华考察,组织货源,准备销往欧洲;同时对于一些紧俏的产品,如生丝等,美国还提出改进意见。1916930日驻美公使夏偕复将美国丝业会所拟定的《改良中国生丝》意见译呈北京政府,农商部据此下令沪、江、浙、皖等地丝茧公所、总商会改良丝业。博览会的效果当年就显示出来了,191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丝绸14000万美元,茶叶1800万美元,桐油1120万美元,较上年共增加6000万美元。产于甘肃、东三省、直隶、云南等地的地毯价廉物美,但不为外国人赏识,原每年出口额不过10万两白银,博览会后,销售额增加几乎10倍。同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欧洲商品匮乏,中国商品正好填补了一些国家的需求,如日本、俄国及一些亚洲小国,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可以说,中国作为一个原料输出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给予了她一个绝好的对外贸易机会。中国产品在这里得到宣传和肯定,一些原来不为人知的特产开始得到世界上重要国家的认识,这在中国外贸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此次参展,除了获得国际声誉和贸易机会外,也使中国学到了一些先进的商贸知识,参赛人员回来以后,即建议政府应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

就在中国民族工业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迎来了一个美好的春天的时候,中国的混乱政局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先是袁世凯搞了称帝闹剧,后有当权者争权夺利,军阀混战,最终断送了刚刚出现的贸易生机。

 

来源中国好茶叶,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祁红茶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那些事(上)

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我的安农校友兼老师丁以寿教授,看了拙作《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的祁门茶》(2023年8月3日发表于《徽茶》公众号)后,随即转发推送并打来电话,命我再写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的徽茶事。师命难违,只得匆匆捉笔,草成小文,献与同好共欣赏、相与析。

回眸历史,公元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堪称国际博览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美国作为赛会主办国,极尽展现综合国力之能事,理念超前,设施先进,布展新颖,场面神奇,颇具开创性。中国高调参展,规模空前,赛品丰富,成果巨大,很具典型性。而中国参赛过程复杂曲折,困难重重,更具故事性。”⑴

尽管时光已经流逝了一百多年,而国人的“巴拿马赛会情结”却一直挥之不去。时至今日,国内众商家,仍以自己的产品曾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为殊荣,视巴拿马赛会获奖为莫大荣光。这是近当代中国一个独特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

当然,驰名中外,名满天下的祁门红茶也不能免俗,“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是必选的宣传祁红茶、宣传祁门县之广告词、推介语。有关祁门红茶在巴拿马赛会上获奖的故事更被演绎得跌宕曲折,扑朔迷离。

那么,祁门红茶究竟在巴拿马赛会上获得了什么奖?获奖的经过又是怎样?是哪些机构和个人选送的出品获奖?这些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笔者认真查阅相关史料,进行实地考察,作了细心考证。下面,就让我们宕开那尘封己久的历史画卷,翻检那已沉睡百多年的故纸,来重述这段真实的获奖故事,去领略祁红茶当年的风采。

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航及人类发现太平洋400周年,1912年2月,美国塔夫脱总统宣布,将于公元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而此时,在太平洋彼岸的东方,一个两千余年封建君主制度刚刚终结,新的共和制政体国家——中华民国刚刚诞生。

为鼓动中华民国参赛,美国政府相继派出人员来华游说。首先来华的是美国太平洋沿岸各商埠总商会特使与巴拿马太平洋赛会特使罗伯特·大来。在南京,他拜访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转达美国政府的邀请,商议中国派遣商会代表访美事宜。

民国2年(1913),大来再次来华,继续游说和鼓动。5月2日,美国政府正式承认北洋政府和大总统袁世凯,成为西方列强中最早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家。这使得北洋政府和袁世凯总统大喜过望,成了中国决定参赛的催化剂。北洋政府随即决定应邀赴会,指定工商部负责筹备参会事宜,并成立直隶于工商总长的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承担筹备赴美赛会的一切具体事务。

5月24日,大总统袁世凯任命原南洋劝业会坐办陈琪为赴美赛会监督并兼任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局长。

北洋政府工商部为此通电各省都督、民政长:

民国四年,美国巴拿马运河开通纪念博览会。上年,曾准美政府通告,本部当派陈君锦涛前赴巴拿马择定地址。现奉大总统简任前南洋劝业会总办陈琪为赴美赛会监督,兼充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局长,于六月二十八日在西长安街设立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所有关于巴拿马赛会一切事宜,均由该局办理。特此电闻,希赐接洽,并祈转该管官厅团体,嗣后即行按照该局所订章程、办法,切实筹备,实纫公谊。⑵

陈琪(1878—1925),字兰薰,浙江省青田县人。早年毕业于我国最初之军事学府——江南陆师学堂,因才气出众,深得张之洞、刘坤一、端方、张人骏等晚清名公巨卿的赏识和重用。1901年赴日本考察军事却结缘博览会事业,终身奉献于近代中国的博览会事业。先后以南洋劝业会坐办和中国筹办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局长兼赴美赛会监督处监督身份,成功组织、参与了南洋劝业会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他的不朽业绩赢得学界的高度评价,被尊为“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之第一人”。

图/陈琪像

“中国物产,向以丝茶为出口大宗。中国筹备出品赴赛,亟应多多输出土产,从此扩张海外销路,以抵制欧货之输入,此为吾人最须注意之点。”“此次筹备出品赴赛,即为我国挽回利权之一大好机会,倘能征集全国之土产运送美国会场,必有无数之品物足以供外人之需要,而外人一一得而见之,为我之销场。即论丝茶,亦因此比赛,研究改良,以图出口额之恢复。”⑶司法总长伍廷芳在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开局仪式上的演说开宗明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抵御外货入侵,彰显国货优势,图谋中国自身发展,成为当时朝野各方及赛会筹办者之共识。

图片来源/陈琪主编:《中国参与巴那马太平洋博览会记实》,1916年

为尽可能多的征集全国优秀出品,事务局通令各省成立出品协会,各市成立物产会协助筹备。还相继编印下发了《巴拿马赛会中国出品总则》《巴拿马赛会中国出品人须知》《筹备巴拿马赛会展览会出品审查规则》等,指导各地有序开展筹备工作。

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为此次世博会参赛出品的组织和征集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基础。许多省份在征集参赛出品时,基本上就按照南洋劝业会获奖名册按图索骥,凡在南洋劝业会上获奖的商家,一律敦请提供出品赴美参赛。

事务局还选择出品门类中几个大宗产品,由事务局牵头召开征求意见会,请各主管衙门提出改良出品之意见建议,以提高征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农产品门类中,丝茶为必选。

下面就是当年专题研究茶叶出品的会议纪要:

本局因茶叶出品亦为我国此次赴赛一大宗,近来印度、锡兰、日本茶盛行欧美,以至华茶有江河日下之势,亟应设法改良,以投外人之嗜好,而扩固有之利权。特于九月一日午后二时,在局内特开茶叶出品讨论会,研究调查方法及包装办法。略纪如左:

甲,调查时应注意事项

(一)我国制茶,向由妇女用手足摩擦,致蒙外人不洁之诮。此次赴赛须调查其出品,勿须改用他法制造。此应注意者一;

(二)我国茶商资本充足者本不一而足,此次赴赛须请大资本家出品,并须指导其对于海外贸易之方法。此应注意者二;

(三)前次南洋开劝业会,有南洋群岛侨商制茶机器出品,此项机器所值仅二千余元,制茶甚佳,此次赴赛应先招募侨商回国,集合各茶商,改用机器制茶。此应注意者三;

(四)羊楼峒制茶往往于蒸茶时不待水干即行销售于市,或以伪混合致失茶之真味,此次赴赛务须征集干洁出品。此应注意者四;

乙,制茶时须参考事项

(一)机器制茶须参考日本及华侨之制法;

(二)手工制茶须参考日本以木板代人之手足擦磨及云南普茸茶之制法。按云南普茸茶制法系雇未及笄之女子入山,用手采茶叶。釆回时亦用手擦磨洁制成茶。

丙,茶之包装方法

茶之包装,我国商人向不讲求。如前赴圣路易赛会所用粗呆木箱,外观殊属不雅,且有用纸包者,外人多蔑视之。此次赴赛,所有茶之出品,亟应改良包装。查日本用圆洋铁管装茶。印度用方洋铁管装茶,内又置有圆筒密盖,不使茶之香味散发,其法甚好。现在广东、安徽等省改用方漆盒或玻璃瓶装茶,尚有可采。兹拟由泰丰公司制成立方式扁盒装茶,分半磅一盒、一磅一盒、二磅一盒余,用大箱运到美时,随卖随装。⑷

筹备巴拿马事务局还就相关出品,分别致函有关产区的商会、同业公会,提出相应指导意见。下面的这份公函就专指茶业。

筹备巴拿马事务局公函

三年函字八十四号中华民国三年二月四日到

迳启者,此次筹备赴美赛会,原为恢复国产名誉,扩张海外贸易之要图,征集出品自应将国中固有之产物力求改良,以资比赛。查红绿各色茶叶,为我国特产,往年运销海外,获利甚丰。徒以俎于习惯,未尽改良,反让他国后起,攘我利权,以致茶业凋零,可为浩叹。当此赴赛之际,凡属产茶地方,正宜趁此机会,亟图振兴。复查我国茶质究比日本、印度诸国为佳,美洲各国乐于购买。只因制法与装饰等事不如日印,致不合彼邦之嗜好。

本局对于茶叶出品一项,叠经邀请海内专家开会讨论,所有讨论结果及调查改良报告等书,陆续登入通告,以资各地参考。兹为征集出品起见,特再函达贵会。务于接到此函之日,即为设法转行通告各茶商,从宽预备出品或合同出品。俾得特别装饰,藉资广告,致其制法务求精良,装法须用方式双盖洋铁点锡等瓶,重量分半磅、一磅、两磅、五磅、十磅,装入封固,以便装箱。或用各种定制陶瓷、瓷器为瓶贮之,以期投其所好,上为一举两善之道。至各茶商如有志愿赴赛自备川资,前往会场实地考究者,尤望贵会极力提倡,一俟本局订定出品人赴赛规程,再行备函发阅,相应函达,即祈祷查照为荷。⑸

1913年12月12日,筹备巴拿马事务局专门邀请教育、农林、财政、交通等4家主管衙署集议征集出品工作。农林部特派技正谢恩隆⑹,佥事章祖纯等与会。这次会议商议决定:

征集物品之后开会展览,为赛会应有之手续,本局原拟联合展览会规则,将全国区为四处,其地点为天津、汉口、上海、广州,由各省就近附送。该四处联合开会展览,旋因各该省多有自愿在本省区域开会者,有因出品较少不开会展览者,故除广西、黑龙江两省物品附入江苏在上海小南门江苏出品协会开会展览外,其余各大省均在本省省城或繁盛商埠定期陈列展览。⑺

在筹备巴拿马事务局的统一调度和协调下,直隶(今河北省)、江苏、安徽、山东、浙江、四川等省出品协会分别于1914年6、7月间,举办筹备巴拿马赛会出品展览会,各自先行展览比赛。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安徽省出品协会展览会于1914年6月20日开展。江苏省展览会于6月1日在上海陆家滨启幕。

各省会期长短不一。

“1914年7月,筹办巴拿马赛会事务局移驻上海。移局驻沪后,适值江苏出品展览会举办。陈琪以此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逐日亲赴会场,会同各员认真甄择、严定去取’。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赛会事务局在赛品包装上‘实与有力’,‘迭次邀集协会人员在本局开会集议,特别装饰及妥慎包装办法’。上海茶叶会馆、安徽茶叶协会在征集游美茶叶出品过程中,各商极为踊跃。筹办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多方指导改良方法,并嘱造具中英文说明书,以便抵美后代为广送。”⑻

1914年6月16日,北洋政府农商部组建出品审查团,“审查团分三路前往:北路赴直隶、山东、奉天、吉林;中路赴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南路赴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出品不多的边远省份,并入附近省份,或由该省就近派员审查。”⑼

根据《筹备巴拿马赛会展览会出品审查规则》的规定,审查员对各地筹备巴拿马赛会展览会出品,进行认真审查、检选上报,并由农商部分别给奖。

在1936年6月由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刊印的《祁门红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一书中,载有一张祁门红茶获农商部奖凭的影印图片(见下图)。文曰:

农商部奖凭

第壹仟零叁拾伍号

出品地安徽省祁门县南乡程村碣,出品者仙茗,品名红茶,春馨茶庄。前项备赴美国巴拿马赛会展览会出品,业经本部审查评定,给予一等奖凭,以示鼓励。此证。

农商总长周自齐

中华民国四年十月三十日发给

图片来源/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祁门红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43页

此书是在介绍祁门茶业自治组织时引出该奖凭,文称:“组织历史最久者,当推祁门县茶业同业公会。该会创立于前清光绪二十四年,原名茶业公所,至民国二十一年始改今名。该会设于祁门县城内,民国二十三年之会员数目,计有一百九十八名,以茶号为单位,红青茶号均已在内……该会之职务仅在对外代表茶商交涉问题,转达上海商情,调解同业争执等事,至茶业本身之应加兴革事项,则从不顾及,抑且无力举办。每年只于茶季前召开会议一次,并翻印农商部奖凭,发给各茶号。”⑽

在该农商部奖凭的左边印有两行说明文字:“原系农商部发给祁门茶业公所一等奖凭,今由本公会遵式翻印,发给商号,以杜假冒。”

(该奖凭在翻印时出现明显错误,正确的行文应该是“出品者:春馨茶庄;品名:仙茗 红茶。”)

郑建新、倪群编写的《祁红史话》一书中,也收有一帧祁门高塘同人豫茶庄所获“农商部奖凭”的影印件(见下图)。与程村碣春馨茶庄“农商部奖凭”相比较,除奖凭上方双旗图案不同外,其奖凭编号、发文日期、行文版式等几无区别。

图片来源/郑建新、倪群:《祁红史话》,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6页

笔者在查阅有关资料时,还发现了茶业之外类似的农商部奖凭记载。

曾经在祁门工作多年的雷维新先生,著有《徽州痴人随感录》一书。在《贫承祖业欣欣否》一节,记述了他对徽州万安罗盘传人的采访,其中写有这样一段话:“吴水森至今还保留着民国四年由农商总长周自齐署名的‘农商部奖凭’,凭文曰‘兹项备赴美国巴拿马赛会展览会出品业经本部审查评定给予二等奖凭以示鼓励,此证。’”⑾此奖凭行文格式与上述祁红茶奖凭相同。

《我与故宫五十年》中也有一段对漆器奖凭的描述:“又提过一个‘描金红漆八瓣盒’,是在民国以后买进去的,上面还贴着制作商号所得的奖凭缩印本,这个奖凭的话,是:‘农商部奖凭,第壹叁贰号。出品地:直隶省。出品者:隆和。品名:漆器。前项备赴美国巴拿马赛会展览出品,业经本部审查评定,给予四等奖凭,以示鼓励。此证。农商部部长周自齐。中华民国四年七月三十日发给。’”⑿

以农商总长周自齐名义颁发的“农商部奖凭”在民间应该还有不少。

那么,这些“农商部奖凭”颁发的是到底是个什么奖呢?

1914年4月30日,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对外发布了《筹备巴拿马赛会展览会出品审查规则》。其中规定:“审查员对于出品之优劣,须以评点分别之;九十点以上为最优等,八十点以上为优等,七十点以上为中等,五十点以上为及格。”“得最优等者奖给奖章,得优等者奖给金牌,得中等者奖给银牌,及格者奖给铜牌。”“审查员审查告竣后,须分别列表,拟定等第,封呈农商总长核定,发表给奖。”“各审查员竣事后,须会同编造各种统计,呈由农商总长核定,刊登政府公报。”⒀

翻开民国4年(1915)的《政府公报》,从1201期开始,分期连续刊载了《农商部咨送四川广东云南巡按使赴美赛会出品应得奖凭咨送转发文第1797号(附清单)》《农商部咨送直隶等省按使赴美赛会出品应得奖凭咨送转发文第1798号(附清单)》。这就是经农商部核定后,以农商总长名义下发各地筹备巴拿马赛会出品展览会的奖励名单。

包含有直隶、安徽、江苏(含上海)、湖北等省的第1798号咨文是这样写的:

农商部咨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广西巡按使赴美赛品应得奖凭咨送转发文(第一七九八号)附清单

为咨行事。案查筹备赴美巴拿马博览会赛品,曾由各省办理出品协会当经本部派员分途审查在案,兹由本部汇集各该员审查报告,详加覆核,分别等第,给予奖凭,以示鼓励。计贵省所有出品应得奖凭共若干张,相应连同清单咨送贵巡按使查照转发,并希见复可也。此咨。

农商总长 周自齐

中华民国四年七月三十日

图片来源:中华民国《政府公报》1915年第1202期

在安徽省的奖凭清单里,头等奖全省有两名,由祁门茶叶公所的红茶和休宁胡开文的各种墨分享。

安徽各地选送的多款茶叶分获其他等别奖凭。(见下图)

图片来源:中华民国《政府公报》1915年第1214、1216期

(题外话:上引的《政府公报》中,发现祁门胡叙生的磁土和祁门胡元龙的磁土分获安徽省二、三等奖凭(图中蓝线标注))

上海、汉口是当年徽茶的主要集散地,也是祁门红茶外销的重要口岸,数十家洋庄茶中间商——茶栈就开设在上海和汉口。在江苏省(注:当时上海隶属江苏省,直止1927年成立上海特别市)和湖北省的奖凭清单里我们发现众多的茶叶获奖,由于早年的茶名没有现在这么规范,在清单中不乏有产于安徽,产于祁门的红绿名茶(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到,直接标有祁门产地名,上海忠信昌选送的祁门茶获江苏省筹备赴美博览会赛品头等奖凭,汉口祥和选送的祁茶获湖北省三等奖凭。

图片来源:中华民国《政府公报》1915年第1204、1234期

在安徽省及直隶省的奖凭清单里,笔者还找到了休宁吴鲁衡日规罗针获二等奖及隆和漆器获四等奖的记载(见下图),也进一步印证了前文有关“农商部奖凭”来源的判断。

图片来源:中华民国《政府公报》1915年第1203、1214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陆续发现的“农商部奖凭”,实际上是经农商部审核批准,颁发给以省为单位举办筹备赴美博览会出品展览会展品的获奖证书。这次各地获奖的展品是我国赴巴拿马博览会参赛出品的主要来源。

祁门茶业公所选送的祁门红茶,在安徽省出品展览会获农商部头等奖凭,并未注明是由哪家茶庄(茶号)生产,它荣获是团体奖,是整个祁门茶区集体的荣誉。也就是说,只要是原产于祁门的红茶(或者是祁门茶业公所的成员茶号),均可共享该项荣誉,并有获取茶业公所翻印农商部奖凭作为宣传品的权利。

这样一来,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发现的祁门红茶农商部奖凭编号都为相同的第1035号,如春馨、同人豫……。至于奖凭上方之双旗图案是五色旗,还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坊间一直有所疑问和争议,就可以解释为祁门茶业公所翻印农商部奖凭的时间不同(注:1928年12月,国民政府公布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五色旗结束作为国旗的历史使命)。

可以说,到此为止,一些困扰多年的问题都能够说得通了。(待续)

【注释】

⑴ 王勇则:《图说1915巴拿马赛会》,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7月,第1页。

⑵ 赵宁渌:《中华民国商业档案资料汇编》,第1卷(1912—1928),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年,第896页。

⑶ 同上。第897页。

⑷ 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编辑:《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通告第二期》,1913年11月,第36、37页。

⑸ 张一婧、俞菊美:《1915年中国参加巴拿马赛会史料选编》《云南档案》,2013年第11期,第21-22页。

⑹ 谢恩隆,字孟博。广东番禺人。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肄业。历任民国政府农商部技正及秘书、农商部技监、安徽省教育厅科长等。1915年4、5月间,谢恩隆偕农商部佥事陆溁来祁门茶区调查,初步选定祁门平里创办农商部模范种茶场,并合撰《调查祁浮建红茶报告书》,在农商部主办的《农商公报》上连载。这份调查报告详细记述了祁浮建红茶的沿革、产地、栽培、制造、成本、捐税、茶号等情况,是早期研究祁门红茶的一份经典论文。

⑺ 陈琪著;陈渔光,苏克勤,陈泓主编;《陈琪文集 中国近代早期博览会之父》,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190、191页。

⑻ 王勇则:《图说1915巴拿马赛会》,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7月,第74、75页。

⑼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中华民国史事纪要》,正中书局 1982年版,第955页。

⑽ 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调查编纂:《祁门红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1936年,第43页。

⑾ 雷维新:《徽州痴人随感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41页。

⑿ 那志良著:《我与故宫五十年》,黄山书社2008年,第19页。

⒀《中华民国商业档案资料汇编 第一卷 》(1912—1928下)第908、909页。

来源:徽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