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一杯一人生一茶一世界

找到约96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黔茶四十载】这些茶人与贵州茶的故事原来这么精彩(之一)

 【黔茶四十载  寄语黔茶

这些茶人与贵州茶的故事原来这么精彩

(之一)

站在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坚定的发出一个声音:坚持与守望是贵州茶产业发展的进行曲。

——徐嘉民(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贵州茶文化走过了一段从文化拿来与借鉴,到文化自信与自觉的曲折道路。这个过程,亦即从贵州本土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到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再到茶文化的创新发展的历程。茶文化是产业文化,更是民生文化,关乎我们这个茶业大省的未来!

——周开迅(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工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王亚兰 

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唯一。贵州的唯一性就是生态环境:即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空气清新,造就了贵州茶内含物质丰富,香高味浓耐泡的品质特征。我们省有一百万年前的茶籽化石,是茶树的原产地,有悠久的底蕴和文化,并且有本身茶树种的优势,原产地所寄予的品种资源很丰富,产生了很丰富的论文、标本等。种质资源丰富,则奠定本身茶资源的根基。贵州本地民族加上外来民族接近50个。追寻贵州茶文化的历史,和少数民族文化离不开。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依然保有自己饮用茶的习惯,如罐罐茶、烤茶、贞丰嬢嬢茶、仡佬族三幺台等,他们已经把茶融入到自己生活习俗中,如婚礼、祭祀、待客等。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饮茶风俗和习惯,长期以来,古老的饮茶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一些变化。

多彩的贵州有多彩的茶,茶的呈现形式很丰富,不要只限于一杯清饮,红茶可以加奶可以加花,可以把水果切成很漂亮的形状插在被子上,要把他艺术化,这都是年轻人很喜欢的。把各种文化、审美、语言、音乐融入茶里面,让它更丰富多彩,吸引更多年轻人。 (作者系贵州省茶叶专家)


一人 一生 一叶茶

欧平勇

茶,于我而 言,是梦想的追 逐,是青 春的付出,也是一辈子的事业。

1993年从安徽农大茶业系机械制茶专业毕业分配到都匀茶场工作后,我的人生就与“都匀毛尖”结缘。在毛尖茶生产过程中我发现,传承的手工制茶存在产量低、品质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于是苦心钻研尝试用机械生产都匀毛尖茶。2011年,由我设计制造的都匀毛尖茶促干提香机和都匀毛尖茶恒温电炒锅等获3项技术获得国家技术专利,这坚定了我坚持事茶的决心。

一人一生一叶茶。我将毕生的精力用在贵州茶产业发展上,多年来我的足迹遍布了黔南的每一座茶山,每到春茶生产季节,都要深入到农户家中通指导茶农炒茶,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找到了我存在的价值。把平生所学交给他们,让茶农致富,把都匀毛尖品牌做强做大,是我一生所愿。回想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都匀毛尖以及贵州茶业的发展都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成果,虽然其过程十分艰难,但成绩却振奋人心。如今,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将发挥好必生所学,在新时代茶业发展的浪潮中,把黔南茶业做大做强,和众多贵州茶人一起,打响贵州茶叶品牌,推动贵州茶产业不断变革发展,让茶产业成为贵州乡村振兴战略的最佳实践。(作者系中国首批制茶大师、黔南州农委副主任、黔南州茶叶产业化发展管理办公室主任)


燃起企业家精神 激发贵州茶业活力

郑秀梅

面对茶叶市场供大于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国际国内行业难题,尤其是面对科技创造力不足、品牌成熟度不够、市场占有率不高、甚至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不健全、企业家群体总体小、散、弱等自身困境,贵州茶业发展得有怎样的大智大勇,以及推进政策体制聚焦赋力、经营主体创业创新、消费理念更新转变和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协同努力。这其中,作为主体要素的企业家是关键所在,燃起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要实现贵州茶业后发赶超,必须激发更多社会主体投身贵州茶业,造就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开拓创新的企业家队伍。一方面,贵州茶叶企业家,不仅要有迎难而上的冒险精神、锲而不舍的执着本色、诚信经营的商誉基石,更要有敬畏茶学的钻研精神、合作共赢的“结网”力量和不破不立的创新才能。另一方面,党委政府等各界,要注重从法治、市场、舆论等方面为企业家营造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在贵州茶业后发赶超进程中的主体作用。(作者系安顺市农委副主任)


一片树叶与我的故事

李玲

小时候,在四川走街串巷都能看到盖碗茶,揭开盖闻一闻,再偷尝一口香甜的茉莉花茶,我又跑到另一条巷子里去了。

来到贵州,我就进入茶这个行业中,一切都像是安排好的,一场与茶的修行就从熙苑开始。从一份谋生的工作到爱茶之人,其实没有思考过太多未来道路,但心里知道我不会离开这里,不会离开这个行业。茶赋予了我太多,各茶馆之间的茶会活动使贵州茶人更团结;门前放两石礅,给环卫工人一个歇脚的地;把茶带到敬老院、幼儿园让老老少少的人都参与其中。十二年里,我看到了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射影,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茶馆,政府给予了极大的认可。熙苑在去年评上全国五星级茶馆,让我对茶引发了更多思考,在这样个体经营的茶馆中,我们总是在探索未来的发展,全国各地的茶馆学习,中韩日文化的交流,茶山茶厂的调研,让我一点点的了解每一款茶,每一个茶馆的发展模式,每一个茶人背后的故事,这条路真的很远,而我已经爱上了沿途的风景。

从识茶而学茶,从被动到主动,乐不思蜀。习茶的日子里,我与自己相处,懂得生活、懂得爱生活、乐生活,这就是茶给予我的有趣灵魂。茶寿是一百零八岁,那就让我活到一百零九岁吧,在未来我还想为贵州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作为一个巴蜀之地的贵州茶人,我的茶文化是在贵州学的,我想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我与这一片树叶的故事。我的愿望是陪着熙苑,满身茶香优雅老去,老到拿着盖碗也许手有点颤颤巍巍了,还能再和大家说着茶的故事。

未来,我们一起期许贵州茶飘香四溢,一起坚守与甲秀楼交相辉映的熙苑茶楼。(作者系五星级茶馆熙苑茶馆店长)


茶在远方

刘晓霞 

改革开放40年中,我对茶艺的了解和认识,来自于茶叶学会平台上的工作经历。2013年在浙江举办的“武阳春雨杯”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中,全国21个省区市的选手在茶艺展示中一半以上的人注重动作、姿势、形态,甚至少数选手只是为表演而表演,所泡的茶有的不能入口或者直接表演结束走人,没有给评委品尝的想法。评委专家的点评让参加人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自此以后,贵州的茶艺培训从茶叶知识、茶艺知识、与茶有关的传统文化诸方面着手,引导学员爱茶、爱自己、爱家人、爱社会,因茶修养自己,因茶友爱他人。

2016年在贵州举办的“绿宝石杯“第三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茶艺基本回归“认识茶、了解茶、用艺术的方式技术性泡好一杯茶”的正轨,贵州取得了个人赛2金(金奖共3个)、2银(银奖共10个)的好成绩。天津市茶叶学会也邀请我为他们做茶艺培训考试。在培训内容考试方式等相关要求达成一致意见后,约定时间前往,结合贵州省茶叶学会培训考核的方式,双方愉快、圆满完成合作。贵州有丰厚的与茶有关的历史文化。贵州人民食茶、喝茶、斗茶,茶风茶俗浓厚,茶品质也得到认可,近几年慕名来贵州旅游、参加评茶、茶艺培训的省外学员越来越多。诗人黄庭坚赞贵州茶“品高闻外江”,庄晚芳先生赞贵州茶“不亚龙井碧螺春”。山高雾绕黔溪水,树低人撷林间茶。怡然静心台前坐,茗香源源遥思家。(作者系贵州茶叶学会副秘书长)


春秋十载 茶香入梦

刘建勇

2008年伊始,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持续大范围的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这一年,接踵而来的还有汶川大地震和金融危机,这些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标记了2008年是个不平凡之年。也正是这一年,我第一次深入接触到了茶,也很荣幸为南明区“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茶文化系列活动做策划,连续两年的南明区茶事活动策划和部分执行工作,以及后来有机会走进贵州的茶区、茶园,让我对贵州茶及茶文化积累了认识。贵州茶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正因为这些茶事活动,让我有机会为贵州的茶旅推开了一扇窗,为我以后的茶路奠定了基础。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进入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工作,为贵州茶及茶文化事业尽绵薄之力。那时的我,对于茶文化工作还是个门外汉,不过,我也由此踏上了人生茶路。由于工作性质,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贵州各地的茶叶及茶文化,有机会和全国各地及海外从事茶文化及茶产业的茶人学习和交流,也因此,我的茶路也越走越远,对茶的爱恋也越陷越深,甚至终身为伴!

春秋十载,茶香入梦。愿黔茶,随着新时代的步伐,谱写茶文化新篇章;愿黔茶,乘着改革的春风,茁壮强大;愿黔茶,沿着一带一路,飘香世界!(作者系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


见证石阡茶 四十年蜕变

饶登学

茶叶在石阡历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石阡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过很多商贾富豪。但是在近代和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财力紧张、物质匮乏的条件下,石阡茶业经历了起伏跌宕的过程,八五期间,石阡县将茶叶正式立为全县五大产业支柱,为了重振阡茶雄风,与中国茶叶研究所签订了长达十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开发出了深受市场欢迎的泉都碧龙、泉都云雾为代表的新产品。进入本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茶园作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显著的种植业,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在全省率先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退耕还茶和林下套茶,2009年石阡被授予“中国苔茶之乡”称号,2012年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石阡苔茶先后被评为贵州省“三大名茶”“十大名茶”。2012年被评为“驰名商标”,不仅石阡苔茶品牌已名声远扬,石阡县在绿色防控,草甘膦和禁用农药、化肥的管控方面已在全国前列,而且已是干净茶的代名词。

石阡作为全国的重点贫困县,茶产业在全县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茶产业的实施将助推4000户贫困户,16200人脱贫,而且将长期依赖茶产业生存致富,因此茶产业经过最近15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从小种作物快速成长为石阡县的第一产业,其规模在全省仅次于湄潭,是铜仁市的第一产茶县。40年风雨,愿石阡茶越来越好!(作者系铜仁市石阡县茶叶协会秘书长)


我的黔茶故事

龚子焯

每年6万公里,全国20余个城市,只为让消费者喝上一杯贵州茶!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太原、西安、重庆……每年,在全国大大小小的茶叶博览会上,总能看我敬业地跟客商们展示贵州茶的优良品质,讲述着客商眼里神秘的贵州和贵州茶产业。在全年近300天的日子里,我奔赴全国40多个城市,近12万公里的行程,只为让国内外的经销商和消费者们喝到一杯贵州茶。

公司在短短6年时间内,累计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40多个城市组织了300多场茶叶市场推介活动,每一场推介会,我们团队都是带上近2万个纸杯,这些纸杯给前来参观、洽谈和卖茶的经销商和消费者们奉上一杯又一杯的贵州茶,这300多场推介活动,我们一共用掉了500多万个纸杯,我开玩笑说,这些纸杯连起来可以绕地球好几圈。自然,这些活动也给公司带来了市场,我们已在济南、武汉、太原等地建立了分公司,在贵阳、遵义、六盘水等地开设茶叶专卖店9家,在京东、天猫等线上建立的茶叶销售渠道,源源不断地把贵州茶输送到全国各地,上游上产企业覆盖茶园近万亩,联动茶农近千户,直接带动近200人就业,为茶区增收致富增砖添瓦。

    我笑称自己是黔茶出山的排头兵,是贵州数千家茶企中的一份子,在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参与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茶产业强省的宏伟战略目标。在新的一年,希望千万的同行们,更加团结,更加努力,抱团出击,贵州茶产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作者系正德号茶业集团总经理)


我的黔茶自信

田仁兵

贵州茶产业从几十亩逐步扩展到100万亩、500万亩,直至700多万亩,茶海绿浪滔天。

我从2003年在北京带团队推广贵州农产品(小部分茶叶),至2008年转型,专一推广贵州茶叶,并成立多彩黔农(北京)商贸有限公司,15年来,公司坚持不懈地为贵州茶叶“走进北京、通向全球”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北京成功举办了169起贵州农产品、贵州茶叶推广活动。2012年,在北京玉渊潭公园第24届樱花节期间,我们成功承办了“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万人品茗活动,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亲自出席并高度赞赏。现在,我们秉承“为民服务、做干净茶、茶农增收、好茶共享”的理念,“一辈子做好干净贵州茶、运营贵州茶百年老店品牌”目标;恪守“顾客至上、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经营原则;共建华北区域以北京为中心的“贵州茶仓”基地(现成为贵州绿茶地理标志北京管理办公室)通过多年的营销网络打造,我们推往北京的产品主要有梵净山茶、梵净山翠峰茶、梵净山毛峰、绿宝石、红宝石、都匀毛尖、遵义红、湄潭翠芽、雷公山脚尧清明茶、雷山银球茶、普安红茶、正安白茶等。

贵州茶产业逐步快速前进,在北京坚守15年宣传推广贵州茶叶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变化。感谢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省茶办、铜仁市农业委员会、市茶办、各县政府大力支持与指导,我们团队销售贵州茶叶,从第一年10多万元到现在每年1500万元的业绩,络绎不绝的顾客找我买贵州绿茶、红茶,贵州茶在市场已经形成好的口碑。

我深刻感受到,贵州茶产业逐步走上黔茶自信的道路。(作者系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铜仁茶叶行业协会北京分会会长)


创新与坚持 共创黔茶辉煌明天

赵吉伟

从2006年由通讯行业转做茶叶,成立沁园春茶业公司至今已有12年,我们基地和厂房所在的湄潭县兴隆镇大庙场村当年是个深度贫困村,虽然有着贡茶历史,是贵州乃至全国最好的茶区之一,但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公路,我每天早上7、8点走路上山,晚上9、10点回家。当时没有一个老百姓认为我们能坚持三年,好心的同行叫我们不要做基地,因为见效慢压力大,亲戚朋友劝我不要做茶叶,说这么辛苦是干什么?

但我们坚持了下来,因为我赶上了好时代,首先贵州省、市、县不断出台了发展茶产业的鼓励文件。其次,省、市、县领导带头为茶叶代言甚至带队卖茶,有些省领导做完眼睛手术,带着墨镜也要带领茶企走丝绸之路,有些领导痔疮发了也要带队走完每年的丝绸之路……

如今大庙场村早已不是贫困村,茶农已过上了幸福日子,沁园春公司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公司要考虑生存的同时,还要考虑作为贵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怎样代表贵州走出去,考虑把我们的经验应用起来带动其他新茶区。我们将继续发挥创新与坚持精神共创黔茶辉煌的明天。(作者系沁园春茶业董事长)

林清玄喝茶40年的感悟(深度好文)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1月23日,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终年65岁。


个人简介


林清玄,1953年出生 ,中国台湾省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他是最爱茶的作家之一,留下无数关于茶的散文和演讲。


演讲主题:《茶禅一味,一生一会》


引言:

一个读者说他11岁就开始读我的文章,现在已经20多岁,在10年间一直没有见过我,所以充满了想象,没想到见到我的时候是“相见不如怀念”。他很伤心,林清玄怎么长得这个样子,那么丑。我说:如果你从17岁开始写作,写了40年,大约就是我现在这个样子。



在四川找茶

我来过成都四次,第一次在1996年,那次是为了找茶,去青城山找茶。因为我读到过一本书,书上说在明清的时候,青城山有献给皇帝的青城贡茶,青城山的道士在做好茶以后,把茶装在锡瓶里,捧在手上从青城山的最高处走下来,由于青城山终年有雾,道士下山的时候,头和胸在云雾之中,然后慢慢飘下来。山下早有皇帝派来的白马,接到茶以后,七天七夜兼程赶赴京城……看了这个故事,下决心一定要去青城山。于是到了成都,雇了一部车。但路不好,正在修路,司机摁着喇叭就上路了,一路上喇叭就没有停过。当然到了青城山有些失望,白马不见了,锡瓶没有了,道士做的茶是用品质很差的塑料袋包着的,泡出来也不好喝的。在青城山找了一天茶,下山的时候,路边有卖小黄瓜的,一块钱一条,哎呀,黄瓜最好吃!当时心中比较复杂。

三、四年前,又来了一次成都,转道去了雅安,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雅安的一个书店问路,没想到书店的老板和老板娘是我的粉丝。他们就很开心,请我喝茶,带我找茶。第二天去了蒙顶山,当时茶叶博物馆刚刚盖好,但感觉和在青城山的差不多。在蒙顶山的茶堂里喝的茶,离想象还有一段距离。有点失望,最后走来走去,找到一间永兴禅寺。这里有很多和尚,喝了他们的蒙顶甘露,觉得不虚此行。后来很遗憾,永兴禅寺每年产30斤的蒙顶甘露,我只带了2斤下山,下山后非常后悔,当时该把它所有的茶都买下来。


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每年产茶的季节,开着车到台湾几个著名的茶区买茶,只要有好的茶就全部买下来。所以,我的家里有三个冰柜,里面全是茶。当把茶买回来以后,我坐在椅子上盯着三个冰柜,心想:今年的茶我全都准备好了。不会再缺茶了。



小时候的吸茶——中国茶道的丰富

我从3岁开始喝茶,我父亲是一个农夫,家里比较穷苦,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我们家特别穷,家里有十八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12,所以要写武侠小说,可以把我写成“林十二少”,随时可以射出一把飞刀。在这个物质条件这么差的地方,怎么可以喝茶?我的父亲非常爱喝茶,家里院子中有一个石桌子,上面放一个铁铸的大茶壶,下面是一个炉子。父亲和他的朋友,耕作归来,围着石桌子,每人手里一个小茶壶。小茶壶和现在宜兴的茶壶不一样,茶壶嘴比一般的长3、4倍。喝茶时,把茶叶抓到小茶壶里,然后向里面倒开水,用手抓住小茶壶,吸茶,茶壶不大,一口就可以吸完,现在看起来好像比较野蛮。


一个日本茶道专家采访我,我还提起了这件事,大人们吸完茶,不会收茶壶的,要等妈妈第二天来收,等大人们走光,我会把壶内剩下的茶吸光,看见大人围在一起喝,我认为一定是好东西。这位茶道专家说,你们这种喝茶的方式,还真的比较野蛮。我看到一本明朝的书,介绍了这种喝茶方式“每有客来,自壶一把”。随你自己的喜欢,加茶叶、添水。因为每个人喝茶的浓度、喝茶的时间、喝茶的方式都是不一样,“茶中香味,只在一时”,茶里最香醇、最巅峰的味道只有很短暂的一刻。日本专家问“会不会很烫?”我说不会,因为茶壶里的茶叶塞得很满。大约2/3都是茶叶,茶水很少,刚好一口。



日本的茶道是严苛和孤寂的,每年春茶上市,我会到日本京都奈良去喝茶。日本的茶道是从中国传过去了,其实是中国当时寺庙的饮茶方式。


日本喝茶很严格,他们一般不在家里喝茶,而是茶堂喝茶,到茶堂要穿过一个小的花园,茶堂很小,叫“方丈”,一丈见方,是中国寺庙主持居住的地方。门口有一个板子,原供武士放刀剑的,现在是放背包、鞋子的地方。茶堂狭小,东西不多,一般要挂一幅画,放一瓶花,花一定是单数,不是双数。花也有讲究,不能用太香的花,可能破坏茶的香味,不能用太艳的花,可能影响对茶的视觉感受。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终于喝到茶。日本人招待客人喝茶会用专门的碗,要分正反两面,他会将正面朝向客人端过来,客人接到碗不能立即喝,要把碗转一面,让正面对着主人,表示对主人的感谢。然后才开始喝,喝的时候不能停,要喝完,表示这茶很棒,喝完了不能要求第二碗,要求第二碗会被赶出去的。因为你要留着喝这杯茶的余味离开茶堂,永远只能喝一杯,才会永远记住当时的感觉。所以,日本的茶道是非常的严肃,非常的规矩。


我和日本的茶道专家讨论时说,你们日本的茶道只学到了中国茶道的一点点,你们没有学到文人的茶道(苏东坡、黄庭坚的茶道),也没有学到老百姓的茶道。要学老百姓的茶道,到四川来吧,非常的自由自在,一人一把茶壶可以,你喝一百杯也没有人管你。中国的茶道虽然传到很多地方,但是我们茶道要比传出去的,层次、内容丰富得多。这是外国人没有办法理解的。



茶圣陆羽

一次,我在法门寺看到出土的茶具,感动得不得了。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可以做出这么精美的茶具,这些东西现在都很难仿造,可见当时中国的茶道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茶圣陆羽(733年-804年)。


我最佩服的三个唐朝人分别是:陆羽、六祖慧能、玄奘大师。这三个人都出生在最贫穷的阶层,陆羽不但是孤儿,而且是弃儿。据《新唐书》记载:他从小被复州竟陵(今天的湖北天门)智积禅师收养,到了6岁,他自己给取名字陆羽,字鸿渐,意思是“漂流在陆地上的一根羽毛”。一次,我在成都武侯祠看到徐悲鸿的题词“万古云霄一羽毛”,马上想到了陆羽。六祖慧能也是一样,砍柴为生,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听到了《金刚经》就突然开悟了。历史上的经典很多,有两部是孤儿写的,一部是《茶经》,一部《六祖坛经》。这些孤儿的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即使你身在最偏远、最贫贱的地方,你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你也可以达到人生最高的境界。当我年轻的时候,读到他们的传记,我感动得哭了。如果我和他们一样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说不定也可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陆羽从小不喜欢念经,喜欢饮茶泡茶,但师父不准他泡,他立下志向“喝遍天下的水,饮遍天下的茶”。陆羽11岁离开寺庙,走遍了中国十大茶区,品评天下名茶。当然,中国太大,还很多茶陆羽没品到。所以,我到很多茶区去找茶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若有陆羽辞公到,应是人间第一茶。陆羽品评出怎么样的水是好的:泉水、井水、河水、江水、雨水、雪水。陆羽的《茶经》内容丰富、深刻,到现在还没有一部可以超过它的,它是第一部《茶经》,也是最好的一部《茶经》。


一次我到夏威夷去旅行,去找喝茶的地方,听说有一个日本人的花园里有。我就跑去了,走进茶堂,就看到一幅画,画面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画前面摆着一本书,踮起其脚尖一看,上面写着《茶经》,《茶经》前面供着三杯茶。老板说他每天开门的时候,要拜陆羽,再供三杯清茶,祈求他生意很好。我感动得不得了,在一千多年后,在一个想象不到的地方,还有人把陆羽当神来供。可是,在中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感动?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


陆羽的了不起不只是他写了《茶经》,他是一个天真浪漫的人。他如果和朋友相约,“虽千里冰封、虎狼当道,而不失言也”。他感伤的时候,就走到山顶上去“极目而歌、痛哭而归”。陆羽给我们留下茶文化的精髓:你如果要真正了解茶文化,一定要做一个天真浪漫的人。陆羽的名声很大,皇帝听说以后,下旨让他做官,他接到第一封旨意,当天晚上翻墙逃走。后来,又被查到他在哪里,皇帝的第二封旨意来了,他远远看到皇帝派人送旨意的人来,立刻翻墙跑了,“不知所踪”。各位,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做官的原因。


茶圣、茶神留下的就是“永远保持天真浪漫的精神”。浪漫是什么,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思考,把你的生活步调放慢,这就是浪漫。


陆羽留下的第二个财富就是,他说茶是“南方有嘉木”,“最宜精勤简德之人”。精,注重生活细腻品质;勤,勤快,有积极性;简,简朴,在茶座喝,5块钱就可以了,到酒吧,一杯下去,几周的茶就没有了,那就不是简朴了。德,是好品质的人,只有好品质的人才喝得出好茶。


从技术到觉悟

我年轻的时候,受到他们的影响,去追寻文化的需要。但是我离开家乡以后,没有好的环境。所以,我非常注意喝茶,想在茶里面品位出陆羽的精神。


开始我喝茶很技术性的,收来的茶放在冰柜里面,心中很开心,我的茶永远也不会匮乏。那时候,我还不真正懂得怎么喝茶,比较重视茶的品质,产自哪个茶区,怎样泡茶才能泡出最好的品质。比如说,一次到洞庭湖买到碧螺春,有人告诉我,泡碧螺春水温必须要70度,我在家摆了一排杯子,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果然,70度的最好喝。当时喝茶就是这样技术性的。


慢慢的我发现,这样喝茶,并不能进入茶的心。到后来,我进入的佛教的世界,体味到只有真正注重内在修为的人,才可以进入茶的心。我进入宗教也有很多奇特的因缘,我在年轻的时候非常渴望成功。在这个社会上,通常讲到成功,就是有名、有钱。到30岁时,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一个成功的人。我是台湾最大杂志的主编,所有的文学奖都拿过,没有拿到的都是不重要的。我还在电视台主持一个电视节目,在电台主持一个广播节目,所以名声很响亮。台湾《成功》杂志评选台湾十大成功人士“宝岛十大才俊”,我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我后面那个人叫马英九,排在马英九后面的是陈水扁,他们后来都当了总统,我为什么没有当总统,因为我不是很感兴趣。人们都认为我是成功人士,成功应该带来幸福和快乐,但我感觉既不幸福,也不快乐。成功就要每天开五个会,要和你的上级讲话,要统领很多的人。


有一天,在报馆等小样中,翻到一本《至尊奥义书》,这是印度哲学非常重要的一本书。打开第一页就吓了一跳:“一个人过了30岁,就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到30岁还没有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道路。”当时我正好30岁,却没有觉悟,就好像被别人打了一个巴掌。多年后,我才发现被骗了,那个时代,印度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30岁以后就危险了。


发现佛教对于觉悟讲得最好,“觉”就是“学习来看见”,“悟”就是我的心在悟。“觉悟”就是学习来看见我的心。“佛”是“觉者”就是彻底觉悟的人,“菩萨”是走向觉悟的人,懂得觉悟以后,发现自己走错路了,自己和走向更高境界的追求是向反的,也明白了陆羽看到旨意为何要翻墙逃走,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他要走的路,他为了寻找觉悟就跑到深山里面去隐居,用佛教的话就是闭关。我每天打坐四、五个小时, “守八关斋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不饮酒”、“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过渡打扮,不用化妆品,洗澡不用香皂)、“不睡高广大床” (不用那些高档次的、很豪奢的床和椅以及床上用品)、不非时食(非时就是不是时候,具体地说就是指的从日中到第二天清晨,也就是过午不食)


闭关三年后,一次下山买吃的,要买水果,老板不在,在哪里等着老板回来。一个人过来问我“老板,你的苹果一斤多少钱?”我大吃一惊,我闭关多日,修行那么高,你还看不出来,心中很气愤。感觉站错了地方,站在卖肉的地方,突然有人过来问:“老板,五花肉怎么卖?”心中更气,原来以为闭关三年以后,内心已经改变,但我的外表并没有改变。于是,我下山开始弘扬我吸收到的宗教的一些东西。这个时候,我才把“茶”和“禅”结合起来。



奠定茶禅文化的两位禅师

讲到禅与茶,就要提起两位对中国茶文化影响很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达摩禅师面壁修行,为了避免大瞌睡,把两个眼皮撕掉,丢到地上,没想到长出两课树,就是茶树。而茶树叶就好像两个眼皮。上课打瞌睡,可以找两片茶叶,画两个眼睛贴在眼皮上,老师一定不会发现。当然,这只是传说。


赵州从谂禅师留下一个公案“吃茶去”。我曾经专门到石家庄柏林禅寺去了解这个公案。赵州从谂禅师在渡化僧人时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因为常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有“赵州茶”的称号。当时,有徒弟来参访他,他问别人“你吃茶没有”,因为当时茶叶很珍贵,喝完了要把茶叶从茶壶中掏出来吃掉。徒弟回答没有吃掉,他说“你去吃茶吧!”第二个徒弟说“我已经吃过。”他说“你再去吃一点吧!”旁边的侍者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赵州禅师说“你也去吃茶吧!”


百丈怀海禅师写过一部书《百丈丛林清规》,因为以前寺庙叫丛林,最大的丛林有5000多人,比较小的也有1000多人,人员良莠不齐。清规中最有名的是“一天不作,一日不食”,表面上看,这句话是说一天不工作,一天不吃饭,深一层的含义则是:一天不修行,一天不吃饭。百丈禅师经常与弟子们一起劳动,锄草、种地、收割、打麦无所不能,即使到了八十高龄,仍然坚持不辍。在清规中专门有一章讲饮茶,僧人一天应该饮茶两次,上下午各有一次(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喝茶前,在茶堂外打茶鼓,通知喝茶的时间到了,每个和尚捧着自己的钵,鱼贯而入,茶堂由茶头管理,由专人舀茶,进入茶堂要禁声,只能喝一碗。日本的茶道就是从这里来的。


品茶的四大益处

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奠定了禅与茶结合的基础。茶禅一味,为什么呢?喝茶会带来与人生有关的四个意义


第一,喝茶会让人静心,从前烧水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以前是烧木头,一烧就要一两个小时,水煮好,再泡好茶已经2个多小时,这时你的心会异常安宁。


第二,从容,喝茶的整个过程有很多细节,你快不得,所以你的心就变得从容。


第三,专注,泡茶是一个接着一个步骤。


第四,单纯,喝茶时不会想东想西,你会回到一个很单纯的状态。


这四个意义正好禅的要求一样。繁体的“禪”的左边是表示的“示”,右边是单纯的“单”,“禅”就是单纯的心,但单纯的表示。禅不是去外面寻找一个东西,而是回归到自己单纯的状态。


一天,到寺庙里参佛,看见一个妈妈拜得非常虔诚,脸上的光辉就像案头上的菩萨一样。突然有一个孩子来喊她“妈”,妈妈很有定力,不理小孩,小孩连着叫了好几声,生气了“妈,你没听见我叫你吗?”妈妈也很生气,抬起头来,表情由菩萨变成了天王,“你没看见我在拜佛吗?”孩子没有退缩,伸出手来“给我十块钱,买冰。”妈妈更生气,立刻从天王变成夜叉,“把我从这么虔诚的拜佛中加出来就是为了买冰!”“你要吃冰,等我拜佛拜完了再来要钱嘛。”小孩顶撞道:“你现在不拜佛,佛也不会走;但现在不买冰,卖冰的就会走了。”


禅宗中讲大悟30会,小悟300会。当时就开悟了,佛的确不会跑掉,你拜佛的心单纯了,这就是禅,你为儿子买冰的心单纯了,这也是禅。你拜佛的心不单纯,就不是禅。我在书中经常提到这种单纯的状态。


一次我在无锡,有人带我去看一个大佛,这是一个铜佛,用了700多吨佛。看到山底下有很多人在拜佛,铜佛很高大,但铜佛的头上有一颗避雷针,大约有两层楼那么高。这个铜佛自己都怕被雷打到,还能保佑我们?祈求铜佛还不如回到自己单纯的心,回到佛心。


台湾有个小城鹿港,鹿港有个庙准备刻一个佛,从福建请了一个师傅来刻,刻完以后大家赞叹“还是大陆的师傅刻得好”。一个在佛像前挖鼻孔的孩子说,这个佛像刻得不好,这个佛像的鼻孔那么小,而他的手指那么粗,他自己都不会挖鼻孔。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佛像都“不能挖鼻孔”。



活在当下

茶和禅有很多形通的地方,最重要就是“单纯”。怎样进入单纯状态,就是看脚下,活在当下,活在眼前的一刻。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一个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一秒钟60个霎那,一霎那60个当下。活在当下,要切断过去的烦恼,也要切断对未来的担心。所以,我写过一句话,倾宇宙之力,活在当下。把全宇宙的力量集中起来,活在眼前这一瞬间,就是活在当下。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活在当下。我父亲在院子里种树,这种树是桃花心木,要长20年,是做家具最好的木头,切开以后中间是桃红色的,非常漂亮。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里面,就收了我的一篇文章,就叫做《桃花心木》,这种树和一般的树不一样,要把树叶扫干净才会长得好,因为它的根需要更多的呼吸。每天早上4、5点钟就要起来扫树叶,我的心里很不平衡“什么树不好种,偏偏要种这种树!”一天爸爸看我们扫得愁眉苦脸,把我们叫过去,“爸爸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你们以后在扫树叶之前,先去摇树,把明天的树叶摇下来。两天扫一次就好了。”第二天起得更早,因为要先摇树,摇到一半发现上当了,摇树比扫树叶更累!把树叶扫干净了,坐在院子里很开心,明天就不用扫树叶了。好奇怪,风吹过来,树叶又掉了一地。兄弟姐妹集合在一起开会讨论,一个有智慧的哥哥说“可能摇得不够用力,明天再继续摇。”第三天起的更早,摇得更起劲,希望把明天的落叶摇下来好在今天一起扫掉。可是,即使把树都摇死了,明天的落叶也不会在今天落下。所以,在小时候,我就知道要把今天的事做好,今天很圆满,今天就很好。


如果把有钱、有权、有地位当作成功,成功的人就很少。我在四十岁以后知道这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恕与包容,你今天就成功了。如果你每天都懂得成功,就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活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



喝茶的修行

有位慧海禅师,徒弟问他怎样修行,他说:“我的修行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徒弟说:“每个人都这样,谁在吃饭的时候睡觉?” 慧海说:“我和一般人不同,一般的人吃饭的时候‘百般思索’,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吃饭的时候会想,昨天那一顿真好吃,这一顿会怎样、不会!因为你会去比较,明天还会有更好吃的,所以眼前这碗饭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一碗饭。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希望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利益,可以升官发财,没有办法专心的睡觉。


这是一种好的修行的方法:吃饭的时候专心的吃饭,活在当下;睡觉的时候专心的睡觉,活在当下;喝茶的时候专心的喝茶,活在当下;谈恋爱的时候专心的谈恋爱,活在当下;失恋的时候专心的失恋,活在当下。每一刻都活在当下,都活得非常的饱满,活得非常的有力量。有些人会说:这好难做到。我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每天回到家里,端起茶来,先不要喝,而是升起一个念头,好好的、专心来喝这杯茶吧,因为可能这辈子再也喝不到第二杯一模一样的茶。


(林清玄端起一杯茶)哎呀,在这里喝到这杯茶,真好喝。因为你的全身心都投入到那一杯茶里面,它当然就好喝。只有你每一次喝茶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心,你才可以进入“茶的道”,才可以进入“茶的境界”。一位禅师说:端起茶杯来,要有和爱人会面时欢喜、期待的心;轻轻放下茶杯时,要有和爱人离别时不舍和缠绵的心。这和人生的道路一样,很多人喝玩茶很粗鲁,谈恋爱失败不是不舍和缠绵,而是“把茶杯都打破”。这就没有进入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是取决于内在的选择。


昨天在杜甫草堂演讲时就讲到中国字非常有意思。第一个是“仙”,什么人是人可以成为神仙,就是那些心灵境界不断向上走的人。第二个是“俗”,就是人的心不断往山谷走。什么是山谷,就是被物质的烦恼捆绑的地方。第三个是“佛”,就是不是人的意思。为什么佛不是人,因为人都有五种障碍(五毒:贪、嗔、痴、慢、疑),佛是经过内心的觉悟把五毒变成了悲、智、行、愿、力(慈悲、智慧、实践、愿望、力量)。


玄奘大师和六祖慧能的修为都达到很高的层次。皇帝来请他们,都被拒绝,因为的他们的境界已经超过了皇帝,以他们的修为都已经看到1000年后的事。


你喝茶可以选择一辈子不了解茶的内涵;也可以选择不断地在喝茶的时候,体味到人生的滋味,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观音菩萨有一个咒语:六字大明咒注音嗡(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吽(hōng),这有祈求内心莲花开放的意思。


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听了我的演讲后,觉得很好听,让我再唱一遍,并把这六字大明咒写成英文“all money give me home”,“所有的钱都在我家”,他说“我没想到,你们佛教能做怎么棒。”同样的东西,有些人听到的是世俗的、物质的。寻找茶文化的更高境界不是你人生的必然选择,但你的一次重要的选择。



人生的三个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和欲望的境界,要过更好的生活。有的人在这个境界中会感到很痛苦,一是因为你的的物质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二是因为欲望的满足是非常短暂的。吃了很好的一餐饭,很快就过去了。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舌尖到喉头有15厘米,如果你是长舌公或长舌妇,可能有17厘米。但你第一天吃的是2万元的大餐,或是一般的馒头,第二天到厕所去检查,出来的都是一样,很短暂。


有些人就想向更高的境界迈进,第二种境界就是文明的、文化的、艺术的。可是到了这个境界,仍然不能免除人生的痛苦与彷徨。即使你有最好的修养,你也不能避免“有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烦恼炽盛。


活着就是痛苦,你不能选择你的故乡,不能选择你的父母,不能选择你的兄弟姐妹,还有更痛苦的,你不能选择你的长相。有时候,有人跑来拍我的肩膀,“林老师,你长得像达摩祖师。”他以为我听了很开心,其实我很难过,长成达摩祖师不是我的过错,是我父母的过错。还有人说,你长得像庙也的18罗汉,回家撞墙撞18次,撞死算了。


“老”是痛苦的:40岁开始变老,今年比去年老;50岁是这个月比上个月更老;60岁是这个礼拜比上个礼拜更老;70岁是今天比昨天更老;到了80岁,下午比上午更老。所以刚才主持人说,欢迎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先生,我气得差点夺门而出。你没有看到我心,和你一样年轻吗?


“死亡”的痛苦的一种永恒的痛苦。“爱别离”,相爱的人免不了要别离。“怨憎会”讨厌的人偏偏做了你的先生、太太。“求不得”,你想要的却偏偏得不到,你买的彩票,就是开不出来。“烦恼炽盛”,烦恼像火一样的燃烧。


还有没有更高的境界,就是宗教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是没有烦忧的境界。孔子在《论语》中赞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吃的是一小碗稀饭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他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喝茶的三个境界

一个人前后达到这三种境界,人生就圆满了。如果没有达到,就不是完美的人生,茶道也是一样,也有这三种境界。一开始是技术性的,去买最好的茶叶,最好的茶叶大红袍,很贵,商店里也有大红袍,那多是假的。真正的大红袍只有三棵,现在死掉一棵,剩下两棵。你要看这两棵树要买68块钱的票,走了一个小时,他们告诉你,山壁那两课树就是大红袍,看完了就回家了,看一眼就要68块,有的商店里几十块的大红袍会是真的吗?每年大红袍收下来要拍卖,这两颗大红袍采下的茶叶,只能做七两到八两的茶叶,一两茶大约可以卖到二十几万的人民币。所以,不可能喝到真正的大红袍。


也不要伤心,每年这两颗大红袍的树枝都会剪下来几枝栽培,长出来的叫“大红袍二代”,一斤大约二千块钱。还是很贵,没有关系,“大红袍二代”也会剪下来几枝,长出来的不叫“大红袍三代”,这样没有人会去买,叫“小红袍”,非常有趣。


我曾经在武夷山住过,就是为了找大红袍和这里的四大名茶:一种叫“白鸡冠”,泡完茶以后,茶叶是绿色的,红边,像鸡的鸡冠;一种叫“水晶龟”,泡完以后,茶叶浮在水面,就像乌龟一样;一个叫“铁罗汉”,铁观音大家知道,但不太熟悉“铁罗汉”,铁罗汉喝起来比较刚强,很有力量,很浓苦,就像一个罗汉;还有一种叫“半天妖”,长在半天里的妖怪,“半天妖”这种茶可以泡七次,每一次味道都不一样,所以叫“半天妖”。喝到这些茶,再想到它们的名字,感觉别有味道。


在技术层面,要找遍天下的茶,你没有那么多的精神,没有那么多的钱,没有那么多的力量,所以要走向另一个境界。如果你要寻求物质的层面,就会很痛苦。


为了找茶,我像陆羽一样走遍了很多茶区。一次。我在重庆喝到了一泡茶,叫做“君山银针”,非常好。一查资料,原来是长在洞庭湖边的君山岛上,我就立下志向一定找到。第二年,我从台湾到了香港,坐飞机到了湖南,又坐了四个小时的车到了岳阳,再做船进去就是君山岛了,可是,他们对我说:今天月圆,洞庭湖涨潮,你不能坐船过去。于是我要在岳阳住了一天,我问岳阳有没有好的宾馆,他们说有一家朱镕基总理住过的。果然,在房间里有朱镕基总理的签名。我觉得很开心,没想到晚上有很多跳蚤来咬我。早上一算,有一百多个包。现在应该改善多了。到了湖边,坐了四十分钟的船达到君山岛,感动得不得了。这个感动不在于茶,而在于整个寻茶的过程,那个故事。这里就进入第二个层面,不只是喝茶,茶后面有很多故事。在君山岛上喝“君山银针”,当地的农人告诉我,你在外面喝到的都不是真正的“君山银针”,真正的“君山银针”已经卖完了。


喝茶的第二个层次,是后面有很多故事什么是第三个层次。有一次我到武夷山去找茶,这种茶很多人都听过,但没有喝过,叫做“正山小种”,它产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的山上,这里有2000多米高,是一个管制区,要申请《入山证》才能进去。我们办了《入山证》,还请了政协的人带着我们,跑到了最山顶的地方。


到了产“正山小种”的地方,我大吃一惊,那个地方只有50多户人家,但有一个外国人的别墅,还有一个教堂。问了一下,住着的是英国人,他们是英国女王派来的人,他们的职位叫“监茶使”,就是英国女王派到武夷山,监视茶农生产“正山小种”的大师。居然有这样的职位,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几百年。


我想找到这两个人,没想到茶已经采完了,这两个大师回去休假了。没想到英国女王喝的茶是武夷山2000多米高的地方出产。采完以后,直接运到码头,用船运到英国。所以一般的人喝不到真正的“正山小种”。这是一种很好的红茶,为什么叫“正山小种”,叶子小如针尖,泡出来完全是深红色。


接下来,喝茶的人痛苦的事出现了,就是要买茶回家。我问茶农:“这个茶可不可以卖给我?”“不行”我说“一斤1000块”“2000块”“不行”“3000块”“不行”“一斤4000块”“还是不行”我问“为什么?”他说“还剩下两斤,这两斤已经答应要给别人,其中一斤是给领导的,另一斤是英国人要来拿的。”我想了一个方法,对茶农说“下次领导来的时候,你对他说,由于天气不好,今年没产那么多茶,少了一斤,领导不会怪你的。”茶农是很老实的,听了以后就开悟了,“我怎么没想到这一招!”就把其中的一斤卖给我。


所以,在找茶中,除了有故事,还有想象,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你就可以从这个故事,你就可以从故事进入更深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中。


我在大陆到处找茶,找到以后就会带回家,带回家干嘛?不是去卖,而是和有缘的人分享。这是茶更高的境界,不是独饮,而是分享,分享你的人生,分享你的体会,分享你在找茶的过程中对人生的一些体会,这就会让你的文化扩散出去。



我的茶叶收藏

我在家里面收藏了两、三百种茶,都用陶罐装起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收藏,茶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收藏的,一种是不可以收藏的。不可以收藏的是新茶、绿茶,可以收藏的是老茶、熟茶。新茶和熟茶怎么分呢?茶制作的方法可以分成一、三、五、七、九成熟,五分熟以上的茶可以收藏,五分熟以下的茶不可以收藏。所以龙井、竹叶青、碧螺春、君山银针,拿到以后,最好找朋友分享,喝掉。如果是普洱茶、沱茶、铁观音的老茶、乌龙茶的老茶,可以收藏。收藏为什么不要找铁罐、塑料袋,因为在这些器皿中,茶的温度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但又不能透气,放久了就变成了粉末,化掉了。陶罐会呼吸,它可以随着气温变化,它还可以把气吐出来,这个茶就可以保存很久,每一年把这个茶拿出来品位一下、看一看。


一般的人收藏茶,会写什么茶,是哪一年的。我不是,我会为每一种茶取一种名字。比如说我在结婚的时候,我找到了茶农,让他做20斤茶,我把茶装在陶瓮里面,外面写上我太太的名字,这就是我结婚是时候做的茶。这样很好,每一年就不用买结婚礼物,到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就拿一些出来喝,我们来喝结婚时做的茶吧!我的大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小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女儿出生的时候,我也做了一坛茶。在特别的纪念日,我会把它拿出来泡。如果有朋友,送我非常好的茶,我就会把他的名字写在装茶叶的陶罐上。本来都摆是角落,听说他要来,摆在中央。然后,和他一起喝,告诉他这是15年前,你送我的那泡茶!


啊,分享是喝茶非常重要的境界。如果你独有天下最好的茶,而没有和朋友分享,这个茶存起来有什么意义?你看陆羽,陆羽在一生中,最丰富的就是朋友,他有很多朋友,几乎每天都是和朋友在喝茶。很多唐朝的诗人,都会记载他们和陆羽喝茶时的情景。茶是要和朋友分享的。茶是很珍贵的东西,它和我们的心灵有关,和我们的人生有关,还有很多科学家证明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对身体有健康,不是说喝了寿命就会增长一岁,没有那么神奇。


我认识一个台湾收藏普洱茶的人,他花在收藏普洱茶上的钱,超过三千万。有一天,这个人中风死掉。有人问,他每天都喝百年普洱茶,怎样会中风死掉。我说,如果你天天喝百年普洱茶也会死掉的,普洱茶一般应该喝15—20年的。这是开玩笑哈。


我不是很懂茶,但我是很爱茶的。我在找茶中,为茶寻找更高地位和境界。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一生中有喝茶的习惯,喝茶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不只自己喝茶,我还教我的孩子喝茶。我的孩子从三岁就开始喝茶,有客人来,我就叫他们给客人泡茶。客人们看到小孩子坐下来,烧水、泡茶,内心非常的稳定,非常的从容,非常的专注,他们非常的感动。小孩子从小喝茶,长大以后有什么好处,他不会喝可口可乐,他不会喝加糖的饮料,他会觉得那个太难喝。我们家的人,到那里去都会带一罐茶,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饮料都没有茶好喝。



小结:


现在茶道没落,青年人不再喝茶,如果青年人从小就喝茶,知道茶里面有这么多文化的内涵,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在茶里面奉献他们的心血,将来这个茶文化就可以不断的延续下去。喝茶的时候,记住先对自己说,再也不能够喝到同样的茶。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能养心,善茶之人能提升人生境界,心性平和,能面对生命困境。


现场回答:


1、所有的人都应该去喝茶,通过喝茶可以使他们静心去修行。


2、茶文化的没落,并不代表中国文化进入没落期。中国文化永远不会没落。茶文化的没落在茶的质变,现在饮茶的人,已不讲究茶的品位、茶的思想。小时候,没有告诉你茶的文化,长大以后就会忽视它的存在。所以,要加强对小孩子的教导,茶文化就不会没落。


3、盖碗茶是非常好的一种茶文化,你如果去法门寺,也可以看到它,它应该是流传超过千年。盖碗茶和“宜兴壶”是一回事,品质是一样,可是发展中走了不同的 路。盖碗茶也是由自己来决定,加多少水,什么时候加,都是由自己来决定的。这和宜兴壶是一样,所以我在家里,没有朋友,我也会用盖碗喝茶,特别是喝绿茶, 用盖碗是非常好的。


4、酒文化和茶文化有相通的地方。喝酒喝到最高境界,与喝茶喝到最高境界是一样的。我希望大家知道,只要是文化,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相通的。


最近我写了一副对联“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诗心佛心,心心相印。”茶的味道和禅的味道的相通的,所有的味道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用心的去品味,你在什么东西 上都可以得到那个品味。“品”是三个口,“味”是一个口,一个东西分四口吃,就是品味。因为有品位,你就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所有的味道都可以品味到更 好的境界。写诗的心和佛的心是相印的。诗人写诗写到最高的境界,我们认为这里面有禅的味道。就好像你读王维、苏东坡、白居易、陶渊明的诗,你会发现那和佛 的境界很接近。


佛教的法师开悟以后,他们不会做别的事情,他们会写诗,把他开悟的心情写成诗歌,那写的诗歌都非常优美,跟诗人写的诗的境界是一样的。当你打破这些界限, 你会发现,其实都是一个味道。这也是我来成都做报告的目的,希望大家知道,往更高的境界迈进就对了,不要去分别,哪一个是比较厉害,哪一个是比较好的。


6、“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烟酱醋茶。” (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爱茶的人读了都不是滋味,为什么把茶放在后面。前面的七种都非常浪漫,在情人节送给情人玫瑰,是很浪漫的,如果送给情人酱油, 就比较现实,太世俗。有些人不开心,就把茶放在前面“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不需要改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心境,茶虽然排在14种东西的最后一位,但它的包容力最大。你可以一天不作画,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沾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要一束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排到最后一名,不 一定就是最坏的的。


去年,我读到一份科学报告,在中国最杰出的,有成就的人小时候读书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有三个:第七名到第十七名是人际关系最好的, 他们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他们是压力最小的;他们是除了课业之外兴趣最多的人。所以他们就成功了。读到这里,我感动得不得了,终于找到我成功的原因了,我小的时候,我那个班总共只有17个人,要读到18名,也不那么容易。最后一名,也没有什么不好。


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不以为然,其实这十四种东西都非常重要,看你的心里怎样看待它,这要你有好的心理,它在第几名都是重要的。


7、安详,就是静心与从容。静心、从容、专注、单纯其实是一个东西,这种状态每个都可以得到。我小时候爱读世界伟人传记。后来,我统计发现了从前的人都没有发现的一个观点,所有世界的伟人,古今中外的伟人,都喜欢散步。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所有伟大的人都喜欢散步。本来我想申请专利的,今天在成都我很开 心,就教给各位。你看看,老子喜欢散步,孟子喜欢散步,孔子喜欢散步,李白、苏东坡、白居易……你想到的伟人都喜欢散步。为什么?好奇怪?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那时候没有汽车。


但散步和走路不一样,散步是安详的、放松的、从容的,他们就可以思考很多很深刻的问题。西方的伟人也喜欢散步:贝多芬、爱因斯坦……所以安详不再是禅宗和喝茶可以得到的境界,你散步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听音乐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坐下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当你有分别的时候,你的境界就失去 了,所以你要没有分别的看待人生的每一件事情。


林清玄喝茶40年的感悟

演讲主题:《茶禅一味,一生一会》


引言:

一个读者说他11岁就开始读我的文章,现在已经20多岁,在10年间一直没有见过我,所以充满了想象,没想到见到我的时候是“相见不如怀念”。他很伤心,林清玄怎么长得这个样子,那么丑。我说:如果你从17岁开始写作,写了40年,大约就是我现在这个样子。



在四川找茶

我来过成都四次,第一次在1996年,那次是为了找茶,去青城山找茶。因为我读到过一本书,书上说在明清的时候,青城山有献给皇帝的青城贡茶,青城山的道士在做好茶以后,把茶装在锡瓶里,捧在手上从青城山的最高处走下来,由于青城山终年有雾,道士下山的时候,头和胸在云雾之中,然后慢慢飘下来。山下早有皇帝派来的白马,接到茶以后,七天七夜兼程赶赴京城……看了这个故事,下决心一定要去青城山。于是到了成都,雇了一部车。但路不好,正在修路,司机摁着喇叭就上路了,一路上喇叭就没有停过。当然到了青城山有些失望,白马不见了,锡瓶没有了,道士做的茶是用品质很差的塑料袋包着的,泡出来也不好喝的。在青城山找了一天茶,下山的时候,路边有卖小黄瓜的,一块钱一条,哎呀,黄瓜最好吃!当时心中比较复杂。


三、四年前,又来了一次成都,转道去了雅安,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雅安的一个书店问路,没想到书店的老板和老板娘是我的粉丝。他们就很开心,请我喝茶,带我找茶。第二天去了蒙顶山,当时茶叶博物馆刚刚盖好,但感觉和在青城山的差不多。在蒙顶山的茶堂里喝的茶,离想象还有一段距离。有点失望,最后走来走去,找到一间永兴禅寺。这里有很多和尚,喝了他们的蒙顶甘露,觉得不虚此行。后来很遗憾,永兴禅寺每年产30斤的蒙顶甘露,我只带了2斤下山,下山后非常后悔,当时该把它所有的茶都买下来。


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每年产茶的季节,开着车到台湾几个著名的茶区买茶,只要有好的茶就全部买下来。所以,我的家里有三个冰柜,里面全是茶。当把茶买回来以后,我坐在椅子上盯着三个冰柜,心想:今年的茶我全都准备好了。不会再缺茶了。



小时候的吸茶——中国茶道的丰富

我从3岁开始喝茶,我父亲是一个农夫,家里比较穷苦,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我们家特别穷,家里有十八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12,所以要写武侠小说,可以把我写成“林十二少”,随时可以射出一把飞刀。在这个物质条件这么差的地方,怎么可以喝茶?我的父亲非常爱喝茶,家里院子中有一个石桌子,上面放一个铁铸的大茶壶,下面是一个炉子。父亲和他的朋友,耕作归来,围着石桌子,每人手里一个小茶壶。小茶壶和现在宜兴的茶壶不一样,茶壶嘴比一般的长3、4倍。喝茶时,把茶叶抓到小茶壶里,然后向里面倒开水,用手抓住小茶壶,吸茶,茶壶不大,一口就可以吸完,现在看起来好像比较野蛮。


一个日本茶道专家采访我,我还提起了这件事,大人们吸完茶,不会收茶壶的,要等妈妈第二天来收,等大人们走光,我会把壶内剩下的茶吸光,看见大人围在一起喝,我认为一定是好东西。这位茶道专家说,你们这种喝茶的方式,还真的比较野蛮。我看到一本明朝的书,介绍了这种喝茶方式“每有客来,自壶一把”。随你自己的喜欢,加茶叶、添水。因为每个人喝茶的浓度、喝茶的时间、喝茶的方式都是不一样,“茶中香味,只在一时”,茶里最香醇、最巅峰的味道只有很短暂的一刻。日本专家问“会不会很烫?”我说不会,因为茶壶里的茶叶塞得很满。大约2/3都是茶叶,茶水很少,刚好一口。



日本的茶道是严苛和孤寂的,每年春茶上市,我会到日本京都奈良去喝茶。日本的茶道是从中国传过去了,其实是中国当时寺庙的饮茶方式。


日本喝茶很严格,他们一般不在家里喝茶,而是茶堂喝茶,到茶堂要穿过一个小的花园,茶堂很小,叫“方丈”,一丈见方,是中国寺庙主持居住的地方。门口有一个板子,原供武士放刀剑的,现在是放背包、鞋子的地方。茶堂狭小,东西不多,一般要挂一幅画,放一瓶花,花一定是单数,不是双数。花也有讲究,不能用太香的花,可能破坏茶的香味,不能用太艳的花,可能影响对茶的视觉感受。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终于喝到茶。日本人招待客人喝茶会用专门的碗,要分正反两面,他会将正面朝向客人端过来,客人接到碗不能立即喝,要把碗转一面,让正面对着主人,表示对主人的感谢。然后才开始喝,喝的时候不能停,要喝完,表示这茶很棒,喝完了不能要求第二碗,要求第二碗会被赶出去的。因为你要留着喝这杯茶的余味离开茶堂,永远只能喝一杯,才会永远记住当时的感觉。所以,日本的茶道是非常的严肃,非常的规矩。


我和日本的茶道专家讨论时说,你们日本的茶道只学到了中国茶道的一点点,你们没有学到文人的茶道(苏东坡、黄庭坚的茶道),也没有学到老百姓的茶道。要学老百姓的茶道,到四川来吧,非常的自由自在,一人一把茶壶可以,你喝一百杯也没有人管你。中国的茶道虽然传到很多地方,但是我们茶道要比传出去的,层次、内容丰富得多。这是外国人没有办法理解的。



茶圣陆羽

一次,我在法门寺看到出土的茶具,感动得不得了。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可以做出这么精美的茶具,这些东西现在都很难仿造,可见当时中国的茶道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茶圣陆羽(733年-804年)。


我最佩服的三个唐朝人分别是:陆羽、六祖慧能、玄奘大师。这三个人都出生在最贫穷的阶层,陆羽不但是孤儿,而且是弃儿。据《新唐书》记载:他从小被复州竟陵(今天的湖北天门)智积禅师收养,到了6岁,他自己给取名字陆羽,字鸿渐,意思是“漂流在陆地上的一根羽毛”。一次,我在成都武侯祠看到徐悲鸿的题词“万古云霄一羽毛”,马上想到了陆羽。六祖慧能也是一样,砍柴为生,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听到了《金刚经》就突然开悟了。历史上的经典很多,有两部是孤儿写的,一部是《茶经》,一部《六祖坛经》。这些孤儿的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即使你身在最偏远、最贫贱的地方,你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你也可以达到人生最高的境界。当我年轻的时候,读到他们的传记,我感动得哭了。如果我和他们一样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说不定也可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陆羽从小不喜欢念经,喜欢饮茶泡茶,但师父不准他泡,他立下志向“喝遍天下的水,饮遍天下的茶”。陆羽11岁离开寺庙,走遍了中国十大茶区,品评天下名茶。当然,中国太大,还很多茶陆羽没品到。所以,我到很多茶区去找茶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若有陆羽辞公到,应是人间第一茶。陆羽品评出怎么样的水是好的:泉水、井水、河水、江水、雨水、雪水。陆羽的《茶经》内容丰富、深刻,到现在还没有一部可以超过它的,它是第一部《茶经》,也是最好的一部《茶经》。


一次我到夏威夷去旅行,去找喝茶的地方,听说有一个日本人的花园里有。我就跑去了,走进茶堂,就看到一幅画,画面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画前面摆着一本书,踮起其脚尖一看,上面写着《茶经》,《茶经》前面供着三杯茶。老板说他每天开门的时候,要拜陆羽,再供三杯清茶,祈求他生意很好。我感动得不得了,在一千多年后,在一个想象不到的地方,还有人把陆羽当神来供。可是,在中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感动?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


陆羽的了不起不只是他写了《茶经》,他是一个天真浪漫的人。他如果和朋友相约,“虽千里冰封、虎狼当道,而不失言也”。他感伤的时候,就走到山顶上去“极目而歌、痛哭而归”。陆羽给我们留下茶文化的精髓:你如果要真正了解茶文化,一定要做一个天真浪漫的人。陆羽的名声很大,皇帝听说以后,下旨让他做官,他接到第一封旨意,当天晚上翻墙逃走。后来,又被查到他在哪里,皇帝的第二封旨意来了,他远远看到皇帝派人送旨意的人来,立刻翻墙跑了,“不知所踪”。各位,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做官的原因。


茶圣、茶神留下的就是“永远保持天真浪漫的精神”。浪漫是什么,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思考,把你的生活步调放慢,这就是浪漫。


陆羽留下的第二个财富就是,他说茶是“南方有嘉木”,“最宜精勤简德之人”。精,注重生活细腻品质;勤,勤快,有积极性;简,简朴,在茶座喝,5块钱就可以了,到酒吧,一杯下去,几周的茶就没有了,那就不是简朴了。德,是好品质的人,只有好品质的人才喝得出好茶。


从技术到觉悟

我年轻的时候,受到他们的影响,去追寻文化的需要。但是我离开家乡以后,没有好的环境。所以,我非常注意喝茶,想在茶里面品位出陆羽的精神。


开始我喝茶很技术性的,收来的茶放在冰柜里面,心中很开心,我的茶永远也不会匮乏。那时候,我还不真正懂得怎么喝茶,比较重视茶的品质,产自哪个茶区,怎样泡茶才能泡出最好的品质。比如说,一次到洞庭湖买到碧螺春,有人告诉我,泡碧螺春水温必须要70度,我在家摆了一排杯子,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果然,70度的最好喝。当时喝茶就是这样技术性的。


慢慢的我发现,这样喝茶,并不能进入茶的心。到后来,我进入的佛教的世界,体味到只有真正注重内在修为的人,才可以进入茶的心。我进入宗教也有很多奇特的因缘,我在年轻的时候非常渴望成功。在这个社会上,通常讲到成功,就是有名、有钱。到30岁时,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一个成功的人。我是台湾最大杂志的主编,所有的文学奖都拿过,没有拿到的都是不重要的。我还在电视台主持一个电视节目,在电台主持一个广播节目,所以名声很响亮。台湾《成功》杂志评选台湾十大成功人士“宝岛十大才俊”,我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我后面那个人叫马英九,排在马英九后面的是陈水扁,他们后来都当了总统,我为什么没有当总统,因为我不是很感兴趣。人们都认为我是成功人士,成功应该带来幸福和快乐,但我感觉既不幸福,也不快乐。成功就要每天开五个会,要和你的上级讲话,要统领很多的人。


有一天,在报馆等小样中,翻到一本《至尊奥义书》,这是印度哲学非常重要的一本书。打开第一页就吓了一跳:“一个人过了30岁,就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到30岁还没有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道路。”当时我正好30岁,却没有觉悟,就好像被别人打了一个巴掌。多年后,我才发现被骗了,那个时代,印度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30岁以后就危险了。


发现佛教对于觉悟讲得最好,“觉”就是“学习来看见”,“悟”就是我的心在悟。“觉悟”就是学习来看见我的心。“佛”是“觉者”就是彻底觉悟的人,“菩萨”是走向觉悟的人,懂得觉悟以后,发现自己走错路了,自己和走向更高境界的追求是向反的,也明白了陆羽看到旨意为何要翻墙逃走,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他要走的路,他为了寻找觉悟就跑到深山里面去隐居,用佛教的话就是闭关。我每天打坐四、五个小时, “守八关斋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不饮酒”、“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过渡打扮,不用化妆品,洗澡不用香皂)、“不睡高广大床” (不用那些高档次的、很豪奢的床和椅以及床上用品)、不非时食(非时就是不是时候,具体地说就是指的从日中到第二天清晨,也就是过午不食)


闭关三年后,一次下山买吃的,要买水果,老板不在,在哪里等着老板回来。一个人过来问我“老板,你的苹果一斤多少钱?”我大吃一惊,我闭关多日,修行那么高,你还看不出来,心中很气愤。感觉站错了地方,站在卖肉的地方,突然有人过来问:“老板,五花肉怎么卖?”心中更气,原来以为闭关三年以后,内心已经改变,但我的外表并没有改变。于是,我下山开始弘扬我吸收到的宗教的一些东西。这个时候,我才把“茶”和“禅”结合起来。



奠定茶禅文化的两位禅师

讲到禅与茶,就要提起两位对中国茶文化影响很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达摩禅师面壁修行,为了避免大瞌睡,把两个眼皮撕掉,丢到地上,没想到长出两课树,就是茶树。而茶树叶就好像两个眼皮。上课打瞌睡,可以找两片茶叶,画两个眼睛贴在眼皮上,老师一定不会发现。当然,这只是传说。


赵州从谂禅师留下一个公案“吃茶去”。我曾经专门到石家庄柏林禅寺去了解这个公案。赵州从谂禅师在渡化僧人时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因为常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有“赵州茶”的称号。当时,有徒弟来参访他,他问别人“你吃茶没有”,因为当时茶叶很珍贵,喝完了要把茶叶从茶壶中掏出来吃掉。徒弟回答没有吃掉,他说“你去吃茶吧!”第二个徒弟说“我已经吃过。”他说“你再去吃一点吧!”旁边的侍者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赵州禅师说“你也去吃茶吧!”


百丈怀海禅师写过一部书《百丈丛林清规》,因为以前寺庙叫丛林,最大的丛林有5000多人,比较小的也有1000多人,人员良莠不齐。清规中最有名的是“一天不作,一日不食”,表面上看,这句话是说一天不工作,一天不吃饭,深一层的含义则是:一天不修行,一天不吃饭。百丈禅师经常与弟子们一起劳动,锄草、种地、收割、打麦无所不能,即使到了八十高龄,仍然坚持不辍。在清规中专门有一章讲饮茶,僧人一天应该饮茶两次,上下午各有一次(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喝茶前,在茶堂外打茶鼓,通知喝茶的时间到了,每个和尚捧着自己的钵,鱼贯而入,茶堂由茶头管理,由专人舀茶,进入茶堂要禁声,只能喝一碗。日本的茶道就是从这里来的。


品茶的四大益处

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奠定了禅与茶结合的基础。茶禅一味,为什么呢?喝茶会带来与人生有关的四个意义


第一,喝茶会让人静心,从前烧水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以前是烧木头,一烧就要一两个小时,水煮好,再泡好茶已经2个多小时,这时你的心会异常安宁。


第二,从容,喝茶的整个过程有很多细节,你快不得,所以你的心就变得从容。


第三,专注,泡茶是一个接着一个步骤。


第四,单纯,喝茶时不会想东想西,你会回到一个很单纯的状态。


这四个意义正好禅的要求一样。繁体的“禪”的左边是表示的“示”,右边是单纯的“单”,“禅”就是单纯的心,但单纯的表示。禅不是去外面寻找一个东西,而是回归到自己单纯的状态。


一天,到寺庙里参佛,看见一个妈妈拜得非常虔诚,脸上的光辉就像案头上的菩萨一样。突然有一个孩子来喊她“妈”,妈妈很有定力,不理小孩,小孩连着叫了好几声,生气了“妈,你没听见我叫你吗?”妈妈也很生气,抬起头来,表情由菩萨变成了天王,“你没看见我在拜佛吗?”孩子没有退缩,伸出手来“给我十块钱,买冰。”妈妈更生气,立刻从天王变成夜叉,“把我从这么虔诚的拜佛中加出来就是为了买冰!”“你要吃冰,等我拜佛拜完了再来要钱嘛。”小孩顶撞道:“你现在不拜佛,佛也不会走;但现在不买冰,卖冰的就会走了。”


禅宗中讲大悟30会,小悟300会。当时就开悟了,佛的确不会跑掉,你拜佛的心单纯了,这就是禅,你为儿子买冰的心单纯了,这也是禅。你拜佛的心不单纯,就不是禅。我在书中经常提到这种单纯的状态。


一次我在无锡,有人带我去看一个大佛,这是一个铜佛,用了700多吨佛。看到山底下有很多人在拜佛,铜佛很高大,但铜佛的头上有一颗避雷针,大约有两层楼那么高。这个铜佛自己都怕被雷打到,还能保佑我们?祈求铜佛还不如回到自己单纯的心,回到佛心。


台湾有个小城鹿港,鹿港有个庙准备刻一个佛,从福建请了一个师傅来刻,刻完以后大家赞叹“还是大陆的师傅刻得好”。一个在佛像前挖鼻孔的孩子说,这个佛像刻得不好,这个佛像的鼻孔那么小,而他的手指那么粗,他自己都不会挖鼻孔。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佛像都“不能挖鼻孔”。



活在当下

茶和禅有很多形通的地方,最重要就是“单纯”。怎样进入单纯状态,就是看脚下,活在当下,活在眼前的一刻。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一个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一秒钟60个霎那,一霎那60个当下。活在当下,要切断过去的烦恼,也要切断对未来的担心。所以,我写过一句话,倾宇宙之力,活在当下。把全宇宙的力量集中起来,活在眼前这一瞬间,就是活在当下。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活在当下。我父亲在院子里种树,这种树是桃花心木,要长20年,是做家具最好的木头,切开以后中间是桃红色的,非常漂亮。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里面,就收了我的一篇文章,就叫做《桃花心木》,这种树和一般的树不一样,要把树叶扫干净才会长得好,因为它的根需要更多的呼吸。每天早上4、5点钟就要起来扫树叶,我的心里很不平衡“什么树不好种,偏偏要种这种树!”一天爸爸看我们扫得愁眉苦脸,把我们叫过去,“爸爸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你们以后在扫树叶之前,先去摇树,把明天的树叶摇下来。两天扫一次就好了。”第二天起得更早,因为要先摇树,摇到一半发现上当了,摇树比扫树叶更累!把树叶扫干净了,坐在院子里很开心,明天就不用扫树叶了。好奇怪,风吹过来,树叶又掉了一地。兄弟姐妹集合在一起开会讨论,一个有智慧的哥哥说“可能摇得不够用力,明天再继续摇。”第三天起的更早,摇得更起劲,希望把明天的落叶摇下来好在今天一起扫掉。可是,即使把树都摇死了,明天的落叶也不会在今天落下。所以,在小时候,我就知道要把今天的事做好,今天很圆满,今天就很好。


如果把有钱、有权、有地位当作成功,成功的人就很少。我在四十岁以后知道这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恕与包容,你今天就成功了。如果你每天都懂得成功,就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活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



喝茶的修行

有位慧海禅师,徒弟问他怎样修行,他说:“我的修行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徒弟说:“每个人都这样,谁在吃饭的时候睡觉?” 慧海说:“我和一般人不同,一般的人吃饭的时候‘百般思索’,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吃饭的时候会想,昨天那一顿真好吃,这一顿会怎样、不会!因为你会去比较,明天还会有更好吃的,所以眼前这碗饭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一碗饭。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希望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利益,可以升官发财,没有办法专心的睡觉。


这是一种好的修行的方法:吃饭的时候专心的吃饭,活在当下;睡觉的时候专心的睡觉,活在当下;喝茶的时候专心的喝茶,活在当下;谈恋爱的时候专心的谈恋爱,活在当下;失恋的时候专心的失恋,活在当下。每一刻都活在当下,都活得非常的饱满,活得非常的有力量。有些人会说:这好难做到。我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每天回到家里,端起茶来,先不要喝,而是升起一个念头,好好的、专心来喝这杯茶吧,因为可能这辈子再也喝不到第二杯一模一样的茶。


(林清玄端起一杯茶)哎呀,在这里喝到这杯茶,真好喝。因为你的全身心都投入到那一杯茶里面,它当然就好喝。只有你每一次喝茶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心,你才可以进入“茶的道”,才可以进入“茶的境界”。一位禅师说:端起茶杯来,要有和爱人会面时欢喜、期待的心;轻轻放下茶杯时,要有和爱人离别时不舍和缠绵的心。这和人生的道路一样,很多人喝玩茶很粗鲁,谈恋爱失败不是不舍和缠绵,而是“把茶杯都打破”。这就没有进入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是取决于内在的选择。


昨天在杜甫草堂演讲时就讲到中国字非常有意思。第一个是“仙”,什么人是人可以成为神仙,就是那些心灵境界不断向上走的人。第二个是“俗”,就是人的心不断往山谷走。什么是山谷,就是被物质的烦恼捆绑的地方。第三个是“佛”,就是不是人的意思。为什么佛不是人,因为人都有五种障碍(五毒:贪、嗔、痴、慢、疑),佛是经过内心的觉悟把五毒变成了悲、智、行、愿、力(慈悲、智慧、实践、愿望、力量)。


玄奘大师和六祖慧能的修为都达到很高的层次。皇帝来请他们,都被拒绝,因为的他们的境界已经超过了皇帝,以他们的修为都已经看到1000年后的事。


你喝茶可以选择一辈子不了解茶的内涵;也可以选择不断地在喝茶的时候,体味到人生的滋味,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观音菩萨有一个咒语:六字大明咒注音嗡(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吽(hōng),这有祈求内心莲花开放的意思。


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听了我的演讲后,觉得很好听,让我再唱一遍,并把这六字大明咒写成英文“all money give me home”,“所有的钱都在我家”,他说“我没想到,你们佛教能做怎么棒。”同样的东西,有些人听到的是世俗的、物质的。寻找茶文化的更高境界不是你人生的必然选择,但你的一次重要的选择。



人生的三个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和欲望的境界,要过更好的生活。有的人在这个境界中会感到很痛苦,一是因为你的的物质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二是因为欲望的满足是非常短暂的。吃了很好的一餐饭,很快就过去了。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舌尖到喉头有15厘米,如果你是长舌公或长舌妇,可能有17厘米。但你第一天吃的是2万元的大餐,或是一般的馒头,第二天到厕所去检查,出来的都是一样,很短暂。


有些人就想向更高的境界迈进,第二种境界就是文明的、文化的、艺术的。可是到了这个境界,仍然不能免除人生的痛苦与彷徨。即使你有最好的修养,你也不能避免“有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烦恼炽盛。


活着就是痛苦,你不能选择你的故乡,不能选择你的父母,不能选择你的兄弟姐妹,还有更痛苦的,你不能选择你的长相。有时候,有人跑来拍我的肩膀,“林老师,你长得像达摩祖师。”他以为我听了很开心,其实我很难过,长成达摩祖师不是我的过错,是我父母的过错。还有人说,你长得像庙也的18罗汉,回家撞墙撞18次,撞死算了。


“老”是痛苦的:40岁开始变老,今年比去年老;50岁是这个月比上个月更老;60岁是这个礼拜比上个礼拜更老;70岁是今天比昨天更老;到了80岁,下午比上午更老。所以刚才主持人说,欢迎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先生,我气得差点夺门而出。你没有看到我心,和你一样年轻吗?


“死亡”的痛苦的一种永恒的痛苦。“爱别离”,相爱的人免不了要别离。“怨憎会”讨厌的人偏偏做了你的先生、太太。“求不得”,你想要的却偏偏得不到,你买的彩票,就是开不出来。“烦恼炽盛”,烦恼像火一样的燃烧。


还有没有更高的境界,就是宗教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是没有烦忧的境界。孔子在《论语》中赞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吃的是一小碗稀饭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他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喝茶的三个境界

一个人前后达到这三种境界,人生就圆满了。如果没有达到,就不是完美的人生,茶道也是一样,也有这三种境界。一开始是技术性的,去买最好的茶叶,最好的茶叶大红袍,很贵,商店里也有大红袍,那多是假的。真正的大红袍只有三棵,现在死掉一棵,剩下两棵。你要看这两棵树要买68块钱的票,走了一个小时,他们告诉你,山壁那两课树就是大红袍,看完了就回家了,看一眼就要68块,有的商店里几十块的大红袍会是真的吗?每年大红袍收下来要拍卖,这两颗大红袍采下的茶叶,只能做七两到八两的茶叶,一两茶大约可以卖到二十几万的人民币。所以,不可能喝到真正的大红袍。


也不要伤心,每年这两颗大红袍的树枝都会剪下来几枝栽培,长出来的叫“大红袍二代”,一斤大约二千块钱。还是很贵,没有关系,“大红袍二代”也会剪下来几枝,长出来的不叫“大红袍三代”,这样没有人会去买,叫“小红袍”,非常有趣。


我曾经在武夷山住过,就是为了找大红袍和这里的四大名茶:一种叫“白鸡冠”,泡完茶以后,茶叶是绿色的,红边,像鸡的鸡冠;一种叫“水晶龟”,泡完以后,茶叶浮在水面,就像乌龟一样;一个叫“铁罗汉”,铁观音大家知道,但不太熟悉“铁罗汉”,铁罗汉喝起来比较刚强,很有力量,很浓苦,就像一个罗汉;还有一种叫“半天妖”,长在半天里的妖怪,“半天妖”这种茶可以泡七次,每一次味道都不一样,所以叫“半天妖”。喝到这些茶,再想到它们的名字,感觉别有味道。


在技术层面,要找遍天下的茶,你没有那么多的精神,没有那么多的钱,没有那么多的力量,所以要走向另一个境界。如果你要寻求物质的层面,就会很痛苦。


为了找茶,我像陆羽一样走遍了很多茶区。一次。我在重庆喝到了一泡茶,叫做“君山银针”,非常好。一查资料,原来是长在洞庭湖边的君山岛上,我就立下志向一定找到。第二年,我从台湾到了香港,坐飞机到了湖南,又坐了四个小时的车到了岳阳,再做船进去就是君山岛了,可是,他们对我说:今天月圆,洞庭湖涨潮,你不能坐船过去。于是我要在岳阳住了一天,我问岳阳有没有好的宾馆,他们说有一家朱镕基总理住过的。果然,在房间里有朱镕基总理的签名。我觉得很开心,没想到晚上有很多跳蚤来咬我。早上一算,有一百多个包。现在应该改善多了。到了湖边,坐了四十分钟的船达到君山岛,感动得不得了。这个感动不在于茶,而在于整个寻茶的过程,那个故事。这里就进入第二个层面,不只是喝茶,茶后面有很多故事。在君山岛上喝“君山银针”,当地的农人告诉我,你在外面喝到的都不是真正的“君山银针”,真正的“君山银针”已经卖完了。


喝茶的第二个层次,是后面有很多故事什么是第三个层次。有一次我到武夷山去找茶,这种茶很多人都听过,但没有喝过,叫做“正山小种”,它产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的山上,这里有2000多米高,是一个管制区,要申请《入山证》才能进去。我们办了《入山证》,还请了政协的人带着我们,跑到了最山顶的地方。


到了产“正山小种”的地方,我大吃一惊,那个地方只有50多户人家,但有一个外国人的别墅,还有一个教堂。问了一下,住着的是英国人,他们是英国女王派来的人,他们的职位叫“监茶使”,就是英国女王派到武夷山,监视茶农生产“正山小种”的大师。居然有这样的职位,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几百年。


我想找到这两个人,没想到茶已经采完了,这两个大师回去休假了。没想到英国女王喝的茶是武夷山2000多米高的地方出产。采完以后,直接运到码头,用船运到英国。所以一般的人喝不到真正的“正山小种”。这是一种很好的红茶,为什么叫“正山小种”,叶子小如针尖,泡出来完全是深红色。


接下来,喝茶的人痛苦的事出现了,就是要买茶回家。我问茶农:“这个茶可不可以卖给我?”“不行”我说“一斤1000块”“2000块”“不行”“3000块”“不行”“一斤4000块”“还是不行”我问“为什么?”他说“还剩下两斤,这两斤已经答应要给别人,其中一斤是给领导的,另一斤是英国人要来拿的。”我想了一个方法,对茶农说“下次领导来的时候,你对他说,由于天气不好,今年没产那么多茶,少了一斤,领导不会怪你的。”茶农是很老实的,听了以后就开悟了,“我怎么没想到这一招!”就把其中的一斤卖给我。


所以,在找茶中,除了有故事,还有想象,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你就可以从这个故事,你就可以从故事进入更深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中。


我在大陆到处找茶,找到以后就会带回家,带回家干嘛?不是去卖,而是和有缘的人分享。这是茶更高的境界,不是独饮,而是分享,分享你的人生,分享你的体会,分享你在找茶的过程中对人生的一些体会,这就会让你的文化扩散出去。



我的茶叶收藏

我在家里面收藏了两、三百种茶,都用陶罐装起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收藏,茶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收藏的,一种是不可以收藏的。不可以收藏的是新茶、绿茶,可以收藏的是老茶、熟茶。新茶和熟茶怎么分呢?茶制作的方法可以分成一、三、五、七、九成熟,五分熟以上的茶可以收藏,五分熟以下的茶不可以收藏。所以龙井、竹叶青、碧螺春、君山银针,拿到以后,最好找朋友分享,喝掉。如果是普洱茶、沱茶、铁观音的老茶、乌龙茶的老茶,可以收藏。收藏为什么不要找铁罐、塑料袋,因为在这些器皿中,茶的温度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但又不能透气,放久了就变成了粉末,化掉了。陶罐会呼吸,它可以随着气温变化,它还可以把气吐出来,这个茶就可以保存很久,每一年把这个茶拿出来品位一下、看一看。


一般的人收藏茶,会写什么茶,是哪一年的。我不是,我会为每一种茶取一种名字。比如说我在结婚的时候,我找到了茶农,让他做20斤茶,我把茶装在陶瓮里面,外面写上我太太的名字,这就是我结婚是时候做的茶。这样很好,每一年就不用买结婚礼物,到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就拿一些出来喝,我们来喝结婚时做的茶吧!我的大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小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女儿出生的时候,我也做了一坛茶。在特别的纪念日,我会把它拿出来泡。如果有朋友,送我非常好的茶,我就会把他的名字写在装茶叶的陶罐上。本来都摆是角落,听说他要来,摆在中央。然后,和他一起喝,告诉他这是15年前,你送我的那泡茶!


啊,分享是喝茶非常重要的境界。如果你独有天下最好的茶,而没有和朋友分享,这个茶存起来有什么意义?你看陆羽,陆羽在一生中,最丰富的就是朋友,他有很多朋友,几乎每天都是和朋友在喝茶。很多唐朝的诗人,都会记载他们和陆羽喝茶时的情景。茶是要和朋友分享的。茶是很珍贵的东西,它和我们的心灵有关,和我们的人生有关,还有很多科学家证明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对身体有健康,不是说喝了寿命就会增长一岁,没有那么神奇。


我认识一个台湾收藏普洱茶的人,他花在收藏普洱茶上的钱,超过三千万。有一天,这个人中风死掉。有人问,他每天都喝百年普洱茶,怎样会中风死掉。我说,如果你天天喝百年普洱茶也会死掉的,普洱茶一般应该喝15—20年的。这是开玩笑哈。


我不是很懂茶,但我是很爱茶的。我在找茶中,为茶寻找更高地位和境界。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一生中有喝茶的习惯,喝茶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不只自己喝茶,我还教我的孩子喝茶。我的孩子从三岁就开始喝茶,有客人来,我就叫他们给客人泡茶。客人们看到小孩子坐下来,烧水、泡茶,内心非常的稳定,非常的从容,非常的专注,他们非常的感动。小孩子从小喝茶,长大以后有什么好处,他不会喝可口可乐,他不会喝加糖的饮料,他会觉得那个太难喝。我们家的人,到那里去都会带一罐茶,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饮料都没有茶好喝。



小结:


现在茶道没落,青年人不再喝茶,如果青年人从小就喝茶,知道茶里面有这么多文化的内涵,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在茶里面奉献他们的心血,将来这个茶文化就可以不断的延续下去。喝茶的时候,记住先对自己说,再也不能够喝到同样的茶。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能养心,善茶之人能提升人生境界,心性平和,能面对生命困境。


现场回答:


1、所有的人都应该去喝茶,通过喝茶可以使他们静心去修行。


2、茶文化的没落,并不代表中国文化进入没落期。中国文化永远不会没落。茶文化的没落在茶的质变,现在饮茶的人,已不讲究茶的品位、茶的思想。小时候,没有告诉你茶的文化,长大以后就会忽视它的存在。所以,要加强对小孩子的教导,茶文化就不会没落。


3、盖碗茶是非常好的一种茶文化,你如果去法门寺,也可以看到它,它应该是流传超过千年。盖碗茶和“宜兴壶”是一回事,品质是一样,可是发展中走了不同的 路。盖碗茶也是由自己来决定,加多少水,什么时候加,都是由自己来决定的。这和宜兴壶是一样,所以我在家里,没有朋友,我也会用盖碗喝茶,特别是喝绿茶, 用盖碗是非常好的。


4、酒文化和茶文化有相通的地方。喝酒喝到最高境界,与喝茶喝到最高境界是一样的。我希望大家知道,只要是文化,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相通的。


最近我写了一副对联“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诗心佛心,心心相印。”茶的味道和禅的味道的相通的,所有的味道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用心的去品味,你在什么东西 上都可以得到那个品味。“品”是三个口,“味”是一个口,一个东西分四口吃,就是品味。因为有品位,你就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所有的味道都可以品味到更 好的境界。写诗的心和佛的心是相印的。诗人写诗写到最高的境界,我们认为这里面有禅的味道。就好像你读王维、苏东坡、白居易、陶渊明的诗,你会发现那和佛 的境界很接近。


佛教的法师开悟以后,他们不会做别的事情,他们会写诗,把他开悟的心情写成诗歌,那写的诗歌都非常优美,跟诗人写的诗的境界是一样的。当你打破这些界限, 你会发现,其实都是一个味道。这也是我来成都做报告的目的,希望大家知道,往更高的境界迈进就对了,不要去分别,哪一个是比较厉害,哪一个是比较好的。


5、“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烟酱醋茶。” (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爱茶的人读了都不是滋味,为什么把茶放在后面。前面的七种都非常浪漫,在情人节送给情人玫瑰,是很浪漫的,如果送给情人酱油, 就比较现实,太世俗。有些人不开心,就把茶放在前面“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不需要改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心境,茶虽然排在14种东西的最后一位,但它的包容力最大。你可以一天不作画,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沾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要一束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排到最后一名,不 一定就是最坏的的。


去年,我读到一份科学报告,在中国最杰出的,有成就的人小时候读书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有三个:第七名到第十七名是人际关系最好的, 他们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他们是压力最小的;他们是除了课业之外兴趣最多的人。所以他们就成功了。读到这里,我感动得不得了,终于找到我成功的原因了,我小的时候,我那个班总共只有17个人,要读到18名,也不那么容易。最后一名,也没有什么不好。


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不以为然,其实这十四种东西都非常重要,看你的心里怎样看待它,这要你有好的心理,它在第几名都是重要的。


6、安详,就是静心与从容。静心、从容、专注、单纯其实是一个东西,这种状态每个都可以得到。我小时候爱读世界伟人传记。后来,我统计发现了从前的人都没有发现的一个观点,所有世界的伟人,古今中外的伟人,都喜欢散步。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所有伟大的人都喜欢散步。本来我想申请专利的,今天在成都我很开 心,就教给各位。你看看,老子喜欢散步,孟子喜欢散步,孔子喜欢散步,李白、苏东坡、白居易……你想到的伟人都喜欢散步。为什么?好奇怪?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那时候没有汽车。


但散步和走路不一样,散步是安详的、放松的、从容的,他们就可以思考很多很深刻的问题。西方的伟人也喜欢散步:贝多芬、爱因斯坦……所以安详不再是禅宗和喝茶可以得到的境界,你散步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听音乐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坐下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当你有分别的时候,你的境界就失去 了,所以你要没有分别的看待人生的每一件事情。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找到约9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