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的产地北纬30

找到约275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茶 | 北纬30°与中国茶的未解之谜

神秘的北纬30°

神秘的“北纬30度”,主要是指北纬30度上下波动5度覆盖的地域。一直以来,北纬30°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它的一个最主要的关键词就是“神秘”。

确实,北纬30°线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它贯穿了四大文明古国。在这条纬线附近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著名的埃及金字塔,玛雅文明遗址,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亚特兰蒂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不管是巧合还是冥冥注定,北纬30°都是一条能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的地带。

北纬30°上的中国名茶

其实,北纬30°与中国名茶之间也有着神秘的联系。

如果说上帝给了法国最好的自然环境种植葡萄以制佳酿,那上帝无疑也给了中国最好的自然环境来种茶树制好茶。茶树生长对土壤条件、生态环境、降雨和温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山高雾浓的地方似乎多出好茶。

专家研究发现,中国名茶、优质茶除了全部分布在山高雾浓之处,还有一个相似的条件就是产自北纬30°±1°~3°之间。

有人对公认的传统10大名茶产地进行分析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全在这条纬度带上及附近地区。

西湖龙井

产自浙江的杭州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跳、灵隐一带,位于北纬30°;具有1200多年历史 。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洞庭碧螺春

产自江苏苏州吴县太湖洞庭山上,地处北纬31°左右;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

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君山银针

由湖南岳阳洞庭湖中君山岛上所生产,为北纬29°15′;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

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蒙顶甘露

四川雅安名山县蒙顶山所产之蒙顶甘露,在北纬29°58′;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四川蒙顶山上清峰汉代甘露祖师吴理真手植七株仙茶的遗址。

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省黄山风景区及黄山区的汤口、冈村、芳村、三岔、谭家桥、焦村、徽州区的充川富溪杨村、休宁县的千金台等,恰好在北纬30°;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

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产自安徽省六安、金寨、霍山三县的毗邻山区,位于北纬31°38′,清为朝廷贡茶。

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

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省九江地区,庐山风景区庐山北临长江,南临鄱阳湖,为北纬29°35′。

始于汉朝,宋代列为“贡茶”。通常用“六绝”来形容庐山云雾茶,即“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

太平猴魁

产自安徽太平县猴村、猴岗和颜家三地,位于北纬30°~30°26′;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为尖茶之极品。

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

祁门红茶

世界四大红茶之一的祁门红茶产区则在北纬29°35′-30°08′之间。

祁红外形条索紧细齐长,色泽鲜润,全毫显露,滋味鲜醇甘浓,汤色红艳明亮,叶底嫩匀。

另外还有老竹大方(北纬30°11′-30°07′),湖北恩施玉露(北纬29°50′),浙江宁波白茶(北纬29°58′),湖南古丈毛尖(北纬28°62′) ,湖南石门的东山秀峰(北纬29°59′),湖北五峰的采花毛尖(北纬29°56′)等数不胜数的名茶,也产自北纬30°附近区域。

为什么名茶都在北纬30度呢?

1.悠久的人类文明

茶叶最早由于药用价值被人类发现并加以发掘利用。而这条纬度带正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茶叶经过人类几千年来的不断技术改良和扩大种植规模,自然是名茶辈出。

2.独特的地质地貌

按照板块理论,地球是由地质板块组成,七大板块中有六大板块的缝合交接线,就在北纬30°附近,板块在地质时期漂移过程中,演变成了北纬30度地区高山深谷,沧海桑田。

在中国,北纬30°上有着许许多多名山大川,蒙顶山、黄山、庐山、张家界、洞庭湖、武夷山等等,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为优质茶叶的生长创造了绝佳的地理环境,以便吸日月之精华,成绝世之名品。茶叶研究证明,茶区的海拔高度对茶叶品质尤其是香气形成,有着密切关系,海拔升高,对形成茶叶香气有利,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

3.适宜的气候条件

北纬30°这条温度带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是适合大多数动、植物生活、生长的生物带,气候温和,降水相对比较丰沛,也适宜茶树生长。

一般认为,纬度南移,气温增高,茶树茶叶增大,茶叶中内含物增加,以LEGCG为代表的复杂儿茶素增加,茶叶中多酚类与氨基酸比例增大,茶叶品质外形粗大,内质滋味浓烈而苦涩,反之,随着纬度的降低,气温下降,茶树芽叶缩小,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均减少,酚氨比下降,茶叶外形细小,滋味偏淡。而北纬30°地带气温适宜,能兼顾外形和内质,酚氨比在10左右,被认为是优质绿茶的理想条件。

4.良好的生态环境

北纬30°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变化,造就了生物种样,位于这一纬度的神农架和卧龙山、壶瓶山自然保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甚至有“生物基因库”之称。

以新安江上游和武陵山为代表的茶叶产区相对来说,生态环境破坏也较少,森林保护良好,植被丰富,土壤肥沃,茶树抗病、抗虫能力较强,鸟类、蜘蛛等茶树虫害的天敌较多,茶园中生物自身调节功能比较健全,只要合理培管,加以生物防治,一般不会发生大的病虫害,是中国主要的无公害和有机茶产区,茶叶中农残留量普遍低。

北纬30度是地球上一条奇特的地质带, 也是一条优质茶叶产区带。常言道:好山好水出好茶。北纬30度先天的地理优势、丰富的地貌特征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茶叶生产的黄金纬度带”。

如此看来,茶能在北纬30度这么好的环境下扎根,不仅是茶树的幸运,也是我们喝茶人的幸运!

 

文图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神秘的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

  北纬30度究竟在哪里?


  北纬30度,主要是指北纬30度上下波动五度所覆盖的范围。这是一条神秘又奇特的纬线,它贯穿了四大文明古国,存在着许多令人费解的神秘现象和文明信息。人类古文明在这条黄金之线上发展,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这一纬度线入海。


  同时,这里也是产茶的黄金纬度带。仅在中国,就有60多种茶叶产生于此,中国十大传统名茶中,除安溪铁观音以外,其他九大名茶的产区均在这一纬度上下。

  而骏眉中国严选的十大经典茶产区,也是都在这个纬度带上。


  那么这个纬度带究竟有什么魔力呢?为什么这个纬度带上好茶频出呢?

  绝佳的地理环境


  根据国内外科学家长期考察和研究发现,在地球的北纬30度线附近的区域,地质地貌最纷繁多样,自然生态最奇特多姿,物种矿藏最丰富多彩。


  因为版块漂移和挤压,北纬30度附近有着许许多多的名山大川——这里不仅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有着蒙顶山(四川)、黄山(安徽)、武夷山(福建)等等中国名山。


  高山云雾出好茶,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为优质茶叶的生长创造了绝佳的地理环境。

  适宜的气候环境


  北纬30度处于亚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因此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丰沛,也因此植被茂盛,特别适宜茶树生长。在这里生长的茶树有效光合作用增强,叶片持嫩性好,内含物质丰富。


  一般情况下,纬度越低,气温越高,这种条件下的茶叶大多含有更高比例的多酚类与氨基酸物质,因此滋味浓烈而苦涩。反之,纬度过高,气温太低,会使得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减少,滋味寡淡。


  而北纬30度地带气温适宜,是优质茶的理想气候带条件。

  丰富的生物种类


  北纬30度是最适合大部分动植物生存发展的纬度带。这里以森林、高山、丘陵等为主,具有完整的自然生态圈,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土壤较为肥沃,为优质茶叶的盛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变化造就了北纬30度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位于这一纬度的神农架、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地甚至有“生物基因库”之称,而在这一纬度的福建武夷山更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有“开启物种基因库的钥匙”之称。


  北纬30度,是地球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一条奇特的地质带,先天的地理优势、丰富的地貌特征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茶叶的生长带来了丰富的助益,这也是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产茶的黄金纬度带”的原因。


  温馨提示:文章贵在分享,我们崇尚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来源:骏眉时代

来自北纬30度上的高山茶,到底有多好?

我们都知道,北纬30度所经过的区域是地球上最亮丽、最神奇的地方。一提起北纬30度,便让人不禁联想起巧夺天工的巴比伦空中花园、神奇的金字塔、诡秘的百慕大……

在中国,北纬30度穿过的地方,有一座城市闪耀夺目,它便是雅安。这里年平均降雨量1000至1800毫米,有“雨城”之称,但是这里更为出众的,是产自高山茶园的蒙顶山茶。


什么是高山茶?


所谓高山茶,是指出自海拔1200至1600公尺的茶园的茶。这种环境中,日夜温差大,茶树生长缓慢,由于湿度和雾珠的增多,使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可见光中的红黄光得到加强,而红黄光有利于提高茶叶叶绿素和氨基酸的含量,这对提高茶叶色泽和滋味是不可缺少的物质。

而高山出好茶,是因为高山云雾缭绕,空气干净,植被繁茂,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拥有茶树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和生态环境,所以,生产出来的高山茶品质更为优良。


为什么高山茶更受欢迎?


1


高山茶有高山味,独具特色。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占比,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较高,其涩味较重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较低,饮之清香爽口,齿颊留香。

想一想,久久不散的茶香气韵及耐人寻味的回甘口感,喝上一杯,自有天人合一的感觉,这也正是平地茶难以抗衡高山茶的主要原因。


2


高山茶的营养价值更高。由于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云雾遮蔽的缘故,高山茶树的生长十分缓慢,茶树在经过一冬的修养后,营养积累,养分充足。

此外,高海拔地区远离人类生活区,空气质量好,受污染的概率较低,茶叶也更加纯净。可以说,高山茶是荟萃天地日月之精华,才会在市场上受人追捧。


蒙顶山茶,来自北纬30度的高山茶


蒙顶山茶产区位于雅安市蒙顶山,这里海拔1456米,每年无霜期大约308天,雨日多达200多天,年平均气温只有15度,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蒙顶山茶的加工炒制叶也十分讲究:坚持传承古法制茶,经高温杀青、三炒三凉,运用抖、撒、抓、压、带条等手法,最大限度的去涩存香,保留茶叶最佳风味。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哪怕只有一盏茶的时光?

一杯茶,一个心境,奏响水与茶芽交融碰撞的乐章,传递出岁月沉积在茶中的宁静清幽。蒙顶山茶带你回归大自然的怀抱,置身于云雾仙境中,远离浮华,怡然自若。

找到约273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