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供应古茶树

找到约318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古丈县:推进古茶树资源保护开发 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古丈县高峰镇葫芦坪村旧庄组的湘西鑫康公司古茶树基地里,茶树抽芽吐绿,春芽色翠香幽,叶底油亮柔软,蜡质层丰富有光泽,自然的清香扑面而来。茶林中,到处是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在林间穿梭,迅速将采摘后的茶叶放入竹篓中,比较高大的茶树还需茶农们搭梯爬树进行采摘。


据了解

古茶树基地地处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期间溪流纵横,山高林密,昼夜温差极大,终年云雾缭绕,腐殖土层深厚,小气候独特。古茶树基地现存最古老茶树有432年树龄,野生状态下的古丈小叶种古茶树是进一步进行茶树品种选育的珍贵资源,是茶叶科学研究的基因宝库,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种质基础。

“古丈县小叶群体古茶树是古丈县千年茶文化、茶历史活的植物标本和历史的活化石,保护利用和研究好古丈古茶树种子资源是我们光荣而坚决的任务。”湘西鑫康古树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近年来,鑫康公司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致力于古丈毛尖小叶群体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立100余亩古茶树基地开发古树茶产品,让古茶树发挥经济效益。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入社农户提供统一种苗供应、技术服务、生产资料和产品收购,带动周边村共同发展有机生态茶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湖南省农业大学茶学系、湖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古丈县茶叶局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在他们的支持与帮助之下,建立古丈县古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开发建立古茶树种子苗圃基地,并研究开发更多的古茶树产品,为古丈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种子资源技术支持。”湘西鑫康古树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来源|古丈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秀知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调皮古茶树 萌系“猫耳朵”

“猫耳朵”是什么?

天生可爱,出道即红。倚邦茶山独特的“猫耳朵”吸引了很多粉丝,不过它却颇有些神秘。这是一份我们探访猫耳朵的实录,请查收。

2015年左右,倚邦茶里出了一位网红——“猫耳朵”。因数量稀少、形态可爱,“猫耳朵”的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但真正喝过、了解“猫耳朵”的朋友却不多,“猫耳朵”仿佛一个传说,常常被提及,却鲜少见真颜。这次倚邦茶山的走访中,我们专门拜访了这位传说中的明星。

传说中的“猫耳朵”

即使在倚邦茶园里,“猫耳朵”仍然显得极其隐蔽。如果不是当地人带领我们寻找,恐怕很难发现它们。说起“猫耳朵”的来源,当地茶农告诉我们,“猫耳朵”其实是倚邦茶树变异的结果。倚邦地区的风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古时,人们将大叶种的茶种种植在这里,发现茶树在这里生长很容易发生变异。经过多代繁衍后,成为了今天倚邦茶以中小叶种为主的状态,而其中的一些枝条叶片圆圆、萌萌、小小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猫耳朵”。随着十多年前山头茶兴起,很多人关注到倚邦茶。而关于倚邦中小叶种是大叶种变异还是外地引种的讨论,也一直是茶界热门话题。据当地茶农介绍,他们在销售和推广倚邦茶的过程中,曾经把“猫耳朵”这种倚邦独特的小叶种茶发到网络上,没想到引来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说:“这种茶的叶片圆圆的小小的,长得很像我家宠物猫的耳朵。”于是,“猫耳朵”的名号开始被广泛传播开来。在以往,倚邦茶大多混采。“猫耳朵”的名气大了之后,便有人寻到倚邦,要求茶农单独制作。一方面,“猫耳朵”数量较少,单独采摘制作成本高,属于稀缺品;另一方面,由于极具话题性和猎奇性,在市场的炒作下,“猫耳朵”成了茶界网红,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我们在当地茶农家里喝到了今年的猫耳朵新茶。观察干茶,首先会被它有别于大叶种普洱茶的娇小身躯吸引。入水冲泡,杯底蜜香柔和、明显。入口品饮,具有明显的倚邦茶水路细腻的特点。与同喝到的倚邦古树茶相比,猫耳朵汤质更显粘稠,协调度更好,劲道更足。当然啦,这也许与猫耳朵叶片较小,同等投茶量下,物质析出量更多有关。总之,从品饮感受来说,猫耳朵与倚邦茶一脉相承,毋庸置疑。

倚邦茶 VS “猫耳朵”

追逐猎奇的狂热是短暂的,消费者终会回归理性,关注到茶本身。对于茶企来说,长期的发展更宜以“倚邦茶”的整体形象为大众所知。古树原料供应商周伟宏告诉我们,他们在做倚邦茶产品线时,一般不会把猫耳朵单独挑出来供应给品牌方。在旁人看来,有热点不蹭岂不亏了吗?但是周伟宏认为,倚邦茶的整体质感非常好,在各山头的普洱茶中协调性算是非常高的,以整体形象示人其实更具价值,盲目追求热点从长远来看,意义不大。

深耕倚邦茶山多年的许永伟对此更是感触迫切。在他看来,倚邦作为古六大茶山之一,有着非常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古茶树资源,又有着深厚的种茶历史和民族文化,历经数百年积淀的倚邦茶有着茶质好、茶汤协调度高、水路细腻等自成一派的优越性。作为当地茶企,应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机遇,团结全山茶农,以打造“倚邦茶”品牌为核心目标,与消费者建立健康、长久的关系。此行巧遇雨后的倚邦,阳光初开,莽莽原林蕴藏大气,植被发育,生态的完整度令人惊叹。行走于其中,参天古树林立,灌木丛生,地衣覆盖。茶树生长于其中,与四周植被浑然一体。让人不禁感叹:在真切的美好面前,猎奇的快感不过是过眼云烟。

本文节选自

《调皮古茶树萌系“猫耳朵”》

来源: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澜沧古茶:原料是基础,澜沧味独特品质的“生命线”

  春茶来了!

  在云南的古茶山上,

  积蓄了一整个冬季养分的古树茶小鲜肉们,

  正争先恐后地冒出来,

  像画笔一点一点把茶山绘得鲜嫩无比。

  山上的风、山上的人、山上的一切草木,

  仿佛都因这一树树嫩芽,

  而透着喜悦的气息。

  对于大部分茶友而言,

  在评判一杯茶的时候,

  大家首先可能会根据原料

  来判断茶品给我们呈现的滋味。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普洱茶也不是一天就能制成

  大家杯中的一道香茗。

  好原料的获得,

  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季的事,

  也不是凑热闹的东张西望

  和一场策划好的茶山行。

  一山一味,一地一香,

  每一个山头、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的脾性,

  数十年如一日与茶树的相处才能熟悉和默契。

  只有用心扎进里头去了,

  去细细研究,才会慢慢了解。


  茶叶从种植到采摘到加工,

  工艺有流程,技术有标准,

  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原料是基础,

  高品质的原料基础,

  是支撑澜沧古茶独特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稳定的原料供应体系与严格的品质控制体系,澜沧古茶的原料长期保持优质、稳定、安全。探寻澜沧古茶原料保持高品质的原因,更能理解澜沧味的本质。

  得天独厚的原料来源

  澜沧古茶发展55年,深耕世界茶源地、普洱茶核心产区之一——普洱市澜沧县,并依托普洱茶原产地的地缘优势,经过与临沧、普洱、西双版纳三大普洱茶主产区的百余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及其初制所的常年稳定合作,掌握了大量一手优质原料供应资源。

  其中,中国唯一申遗茶山——景迈山是澜沧古茶已经深耕了55年的原料产地,为古茶茶友熟知且青睐的001、腊古袖、春億、千秋龙团等茶品就出自这里。当然,也包含了班章、冰岛、易武、曼弄等茶大家耳熟能详、被市场和茶友追捧的热门茶山,更有那些藏于深山、没有被过渡宣传和炒作的茶区。

  茶的世界极其渊博,哪里有古树茶未知的领域,哪里就有古茶人探索的脚步。古茶人不断发掘和探寻,55年来,寻味问茶,永不停歇,只为找到更多优质的普洱茶原料。

  每一年,澜沧古茶都会组织“寻味问茶小组“,走进人迹罕至的自然深山寻味问茶,通过对这些茶区的细致调研、收集相关的空气、水土环境和茶树的生长特点、内质特征等数据,通过不断品试,最终确定是否把其中符合标准的滋味带给爱茶人。

  丰富稳定的原料库存

  悠久的制茶历史,澜沧古茶对优质原料有着独特的敏感,1988年就建立起原料库,经过不断的原料流转,孕育着一批批高品质的原料和半成品。它们按山头、年份、季节严格归类存放,进行着独有的“养育”,透着阵阵茶香。

  几十年的沉淀,澜沧古茶已形成了强大的原料储备,原料及成品库存常年稳定在4000吨以上。这些优质的原料,是澜沧味的基础。它们可以让制茶人心无旁骛地按照不同配比进行变化多端的搭配,不管是独用一味的纯料,还是混搭调和的拼配,这些综合了原料、工艺和时间的原料,为独特的澜沧味创造了丰富的味蕾体验。

  未来,澜沧古茶将以景迈山为中心,持续打造澜沧江上中下游普洱茶区原料基地建设。全产业链整合茶区的资源,为爱茶人带来更加丰富的普洱茶名山滋味。

  长期合作、质量稳定的原料供应

  澜沧古茶的原料主要来自于景迈山。深耕景迈山55年,澜沧古茶与当地的茶农合作社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是我们保障原料的方法之一。

  要成为澜沧古茶的原料供应商,需要经过严苛的考核机制。首先,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原料初制所,生产环境要达到澜沧古茶对卫生、安全与品质的要求;其次,就是有稳定的原料来源;第三,初制工艺达标,需经过澜沧古茶的加工技术培训,且每年通过考核。

  即使有严格的考核机制,茶农们依然珍惜和澜沧古茶的合作关系。普洱茶还没被世人认可的时候,澜沧古茶与景迈山茶农一起一步步建立起初制所,给茶山、茶农带来了财富。在2007年由于市场的风波而导致公司遭遇经济困境时,合作社先自己垫钱给农民,保证茶鲜叶的收购。这是一种长期建立起来的稳固合作关系,很好地保证了公司古树原料的高品质。

  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澜沧古茶还不忘给景迈山赋能。澜沧古茶于2015年在景迈古茶山腹地对特定的4000多株古茶林进行为期三年的专门养护,于2016年创立“春億古茶会”,建立“澜沧古茶景迈古树茶源养护基地”。澜沧古茶设立专项技术保护组,对每棵养护林的古茶树进行实际测量建档,划分小片区进行专门的打顶、疏花、疏果、生物防虫害等养护,不做大规模采摘,只做保护性养采,并拨出三年专项资金对茶林养护期间不采的损失给予茶农专项补贴。

  而当遇到特殊时期,比如2020年的疫情及春茶减产,澜沧古茶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古茶树的生机和茶农的收益,开启“限量保价”采购古树茶,困难之下,与茶农共度时艰。

  在景迈山,能成为澜沧古茶的原料合作社被看作是一个荣耀的事。这不仅是对他们规模和能力的认可,更能保障其收入稳定,这也是澜沧古茶和茶农们共同期盼的。


  严格严谨的质量把控体系

  建立原料基地数据库

  澜沧古茶在景迈山古茶树最多的核心产区合作初制所,和古树茶最多的茶农签订收购协议,确保收购的茶叶茶质。对于每个合作社的茶树具体位置、茶农户数,古树茶面积数量、古树茶产量、生态茶面积数量、生态茶产量的具体信息建立全面的档案管理。

  跟进管理技术赋能

  同时,建立严格的原料质量把控体系。派专人每年从古茶茶园基地的冬耕开始就跟进管理;每年12月至次年春茶上市前,会对原料基地进行加工环境、安全生产、卫生标准、加工技艺等进行全面检查。

  古茶林冬耕除草

  春茶季开启前,澜沧古茶会提前召开收购会议,定流程、定标准、定品控,对合作社人员健康和卫生、厂房卫生、材料、生产加工、原料标准和制茶工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标准制定。

  并在春茶开采时,委派专业技术员驻扎茶林和初制所,负责监督其鲜叶的采收、初制加工,以及原料验收入库,全程提供技术支持,把控茶叶品质。

  制定标准 严格采摘

  为保障茶品质量,防止古茶树被过度采摘对来年的茶叶品质造成影响,澜沧古茶对鲜叶的采摘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必须留叶采。

  新能源杀青 品质稳定统一

  从鲜叶采摘到毛茶装袋,全程不落地;大力提升茶叶初制工艺。杀青设备实现了能源清洁化,使用新型燃料,使用电力杀青筒,避免了因烧柴供能不稳定而产生的原料差异性,保障原料品质的稳定统一。

  安全卫生的“三晒”体系

  首提行业内“三晒”体系,即初制加工基地必须要有晒网、晒棚、晒场,厂房全封闭管理,装备围栏和防蝇帘,杜绝非茶类夹杂物的混入。改良晒茶工具,更好地控制茶叶晾晒水分均匀和提升茶叶洁净度,最大限度保障茶叶初制的高水平、高品质。

  茶妈妈每年都会多次上山,到各初制所指导原料纯度、嫩度、杀青工艺把控,超越半个世纪制茶经验和对茶性的精准把握,为茶品品质提升保驾护航。

  严谨的原料入库验收

  而在原料验收方面,澜沧古茶也有一套严格的流程。人工抽检、机器风选、静电抽检,抽检达不到要求的,或进行降级处理,品质完全不达标的,则会现场退回,拒绝入库。

  每年春茶季原料入厂的繁忙

  原料入库前,要经过严格的抽检和数据登记


  严格检测 审评分级

  每一批被选定的茶叶,统一进行农残送检,全面杜绝农残,保障原料安全。其次,根据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的标准结合澜沧古茶的技术要求对茶叶进行干评外形、湿评内质,综合考量毛茶八项因子的审评标准,对不同品质的毛茶进行分级。

  原料是基础,质量是澜沧古茶的“生命线”。对于原料的品质,古茶人每一个环节都要严肃把关,守好安全与质量的底线,这是澜沧味品质的有力保障!

找到约31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