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杭州茶厂宿舍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喝新茶饮、住茶民宿,茶是如何“圈粉”年轻人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须臾不可离的日常;“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茶是不可多得的雅事。

今年,全国新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1498亿元。“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围炉煮茶式社交”频频出圈,新茶饮成为年轻人心仪的“搭子”。

多地纷纷念起茶旅融合的新茶经,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游客吃有茶宴、品有茶道、住有茶栈、游有茶园、行有茶山、购有茶礼、娱有茶歌、梦有茶景。

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放眼东西方世界,“君有咖啡吾有茶”,以茶为媒,可以互通有无,促进文明互鉴。全世界关于茶的发音基本上就两种,均来自中国:一种是Tea,来自中国方言的闽南话,另一种是茶、chaaya,来自中国官话。中国茶和茶文化全面“出海”,进一步巩固了中国是茶文化故乡的地位。这张有着数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名片”成为中国连接世界新型贸易的桥梁,也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动见证。

新茶饮、新茶旅、新茶经、新茶路……探索茶叶这片“金叶子”的无数可能,中国茶文化正在翻新,茶社交正在激活,茶消费正在提质,茶经济正在升级。

饮茶先!新茶饮勾住青春味蕾

喝奶茶早已成为消费时尚,尤其是“学生族”,网红爆品往往要趁上新时打卡一遍。

“新茶饮的爆款密码,可以借用周星驰在《食神》里一句经典台词来总结,就是‘好吃、新奇又好玩’。”广西萃茶师联合创始人程丹颖认为,新茶饮不像以前好喝好看就行了,消费需求已从味觉嗅觉视觉的基本感知,上升到打卡社交热点话题新阶段,所以跨界联名茶饮能迅速引起热议,各种很潮或新奇包装也能抓住眼球提升销量。

追逐时尚上新快

江西婺源聚芳永茶业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初精加工、深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老牌茶企,2014年进军新式茶饮市场。

“传统研发节奏已被打破,过去是研发出一款产品卖得越长久越好,在新赛道上却必须跟随市场节奏不断出新品。目前研发周期在1周左右,这个节奏只会越来越快。”企业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彭永华说,来自新式茶饮企业的订单都是定制化,需要在较短时间内研发出配方。

奶茶爱好者咚咚说:“各家奶茶每两周就会推出新产品,总有一款抢走我的钱包。”

“传统上一些不可能搭配的食材,都被茶企别出心裁搭配在一起,口味新奇、刺激,能满足年轻消费者的猎奇心。”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吴东栋表示,“茶企在创新口感上很下功夫,我感觉他们能想到的食材都会用到上面去。”

新品推出后,很快变成一个网红产品。但它能流行多长时间?能不能沉淀下来?吴东栋表示,这个有待市场观察,有些爆款茶饮生命周期很短,消费者又被新产品吸引,火了一段时间后销量就下来了。

配茶“搭子”主打健康牌

喜茶在茶饮中加入黄皮,还把杨桃、百香果与油柑搭配在一起,奈雪的茶也引入了油柑,在社交平台刷足存在感。

黄皮多生于福建、海南和两广地区,油柑多生于广东潮汕地区,两种水果极难运输。小众的油柑和黄皮,容易勾起消费者尝新的好奇心,广告宣传“清肠、通便、去火”等功效也令年轻人心动。

“年轻人越来越看重健康,茶饮加入水果原材料,正好迎合消费心理,如果口感不错,自然容易带来较好销量。”吴东栋说。一些区域性小众原材料逐渐走到消费者眼前,诸如沙棘、红心芭乐等,以及水牛乳等地方特产,或因风味独特,或因营养高,被茶企争相引入。

不少人都在为千年中国茶寻找更多“搭子”。婺里花开系列草本植物饮料是江西起源蔚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根植于本土推出的一款特色茶饮。企业创始人姚国飞介绍:“婺源盛产有机皇菊,皇菊茶虽健康,但其风味独特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我们加入青柠风味,同时研发萃取保鲜技术,保留皇菊茶原有风味及其富含的营养物质,做到绿色健康。”

江西新茶饮

茶话弄品牌总监王伟杰介绍,陕西泾阳是“丝路黑金”茯茶的主产区,茶话弄的“茯生半日闲”以泾阳茯砖茶做茶底,搭配绵密奶盖,喝起来甜中带咸,香而不腻,打造独特的长安风味。

秋冬时节,水牛乳奶茶表现格外突出,喜茶、奈雪的茶等头部品牌集体上新,迎来一波销售热潮。在饮品圈,水牛乳的高价值感是行业共识,它自带清甜、奶香持久,营养价值高。

萃茶师和广西皇氏乳业联名推出水牛乳系列奶茶。“新茶饮原料升级要往更有营养、更有性价比的方向发展,这很考验品牌供应链能力和研发能力。”程丹颖说。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曾大文表示,广西烹协正研究成立茶饮专业委员会事宜,希望发展成茶饮企业的“娘家”,同时监督茶饮企业做好行业自律和服务市场,把好品控关、健康关。

概念店、跨界联名“圈粉”年轻人

长沙太平古街上的“太平粮仓”作为不可移动文物,承载的是近代长沙乃至湖南的繁华历史缩影。茶颜悦色在此打造太平粮仓概念店,以期重新思考粮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已蒙尘的农耕文化重新拉到大家眼前。“打造概念店是我们和现代年轻人沟通交流的方式之一,也是传递‘推广新中式生活方式’的一种尝试。”茶颜悦色品牌部媒体关系负责人刘巧芳说。

在长沙市太平街茶颜悦色奶茶店,顾客正在领取线上下单的饮品。陈思汗摄

喜茶推出特调“FENDI喜悦黄”、奈雪的茶联名打造“范特西奶茶”、乐乐茶携手蜡笔小新推出草莓麻薯生打椰……茶饮业内正刮起联名风潮,让品牌赚回市场热度。

“前段时间,我就买了好几次联名款茶饮,当你看到心仪IP出现在饮料杯上,就会忍不住下单。”资深动漫粉张晓边说边下单了一杯喜茶×原神联名款茶饮。

萃茶师联名过多个广西知名品牌,如五菱汽车、双钱龟苓膏等。“成功的跨界联名、异业合作,不单能为两个品牌同时带来话题流量,还能取长补短,在客户群体、会员体系甚至是供应链、产品线上都能产生1+1>2的效果。”程丹颖说。

新式茶饮不仅风靡国内,且已开始跟随头部品牌走向世界。婺源县聚芳永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柯翠珍介绍,企业的茶鲜萃液等产品根据海外市场人群需求不断创新,助力新式茶饮企业抢占国际市场。

来中国读旅游管理专业的越南留学生春心、阮氏玲表示,她们喜欢喝中国的新茶饮,现在这些在越南也十分流行。

科技赋能新茶饮

一瓶看上去普通的矿泉水,轻拧瓶盖,瞬间就变成了一瓶汤色清亮的茶饮,这是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饮品公司合作推出的新产品。小小的瓶盖里,封存着速溶茶粉,只要旋转刺破封层,就能在3~5秒内迅速溶解在水里。“我们研发生产的这种瓶盖供不应求。”公司总经理章志强说。每个盖子里0.8克茶粉,需要从4克茶叶中萃取最精华的物质,让速溶茶粉也能有现泡茶一样的风味,同时还要做到瞬时溶解不结块。

在华绿园的研发中心,包括广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式茶粉饮品在内,小小茶叶变成了众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产品:可以当饼干吃的冻干奶茶块,茶色素做成的染发剂,甚至还有胶囊茶,和胶囊咖啡一样可以随时方便冲泡。

章志强介绍,黄山华绿园公司拥有一支由茶学博士带领的高精尖专业研发团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在全球拥有一百多家委托合作方,与他们共同探讨市场对茶叶等草本植物的消费需求和方向,并推出定制化的特色产品。

位于黄山市高新区的小罐茶“超级工厂”刷新了很多人对中国茶产业“小农经济”的传统印象。在挑茶、灌装、包装等车间,工人的身影并不多见,反倒是智能机器人一派忙碌的景象。AI除杂机器人采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系统,能精准识别茶叶中的杂质,比人眼挑茶更加精准;茶叶顺着传送带进入全自动灌装生产线,上罐、称量、灌装、充氮、封口、检测各个流程全自动完成。

“我们已实现生产端、消费端等端到端的数据实时传输、数字化追溯。AI除杂机器人每天可以完成200公斤毛茶的筛拣除杂工作,相当于50~60个挑茶工的工作量。”黄山小罐茶“超级工厂”厂长李伟民介绍。

近三年来,小罐茶带动黄山全市5000多户茶农年人均增收2500多元,带动茶农收入增幅13%以上。李伟民介绍,从一片叶子最终到顾客手中的一杯茶,这一过程在小罐茶“超级工厂”已实现了90%智能化。

小罐茶“超级工厂”

抢滩新茶旅:左手文化右手烟火

俗话说,茶好客自来。各地不断推动茶产业向纵深发展,给茶旅融合铺就良好发展平台。一些地区推出茶旅精品线路,催生了茶民宿、茶庄园、茶小镇、茶博物馆等多种新业态,赋予“茶+N”无限可能。

端起茶山馈赠的金饭碗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武夷山镇篁村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的核心区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因地属山区气候,这里制成的红茶有特殊花香味,挟带浓厚的高山气息。

篁村村民祝兰花回忆道:“2014年,我们家开起了村里第一家茶企——祝式红茶。我弟弟当时是村长,流转了一些山场,除养护好山场里的茶树外,还引进了一些外地的优质茶种栽种,带着村民们一起吃上了‘茶叶饭’。”

祝兰花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半山里民宿的老板娘。“民宿是2019年开始做,那时比较流行清凉游,只做夏天一季生意,包食宿,游客多来自周边县市区。今年忙碌两个月能赚近30万元。”

在祝兰花看来,她们家如今过上富足生活,都来自山场里那些茶树的馈赠。

武夷山镇宣传委员彭明超介绍,篁村民宿产业逐渐兴旺,村内现有25家农户经营民宿,拥有床位380余张。据不完全统计,全镇2022年民宿业从业人员500多人,带动当地土特产销售达1200余万元,综合收入超过2000万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国际公认的“黄金产茶区”,2022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1万亩。随着茶旅融合发展,越来越多游客体验茶庄园观日出等项目。

距离县城不远的八江镇布央村,数千亩生态茶庄园基地蔚为壮观。“茶庄园基地藏在深山,在茶山长廊上闲坐,喝一喝现泡的茶水,与茶农聊聊天,感觉很舒服。”游客周小欢说,自己进茶园采摘了茶叶,拿到茶农的店里体验炒制,“我在大大的锅具里不停翻炒,看着茶叶慢慢制成,很有成就感”。

游客在安康市紫阳县向阳镇一处茶园体验炒茶。邵瑞 摄

布央村党总支书记谢勋庭表示,今年不少外地旅行团游客和散客到茶庄园基地游玩,乡村振兴很有盼头。

茶民宿的正确打开方式

初冬傍晚,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的一家茶民宿中,人们围坐在暖洋洋的壁炉前,民宿主理人戴江勇正向住客们讲解古法“点茶”技艺。

2018年,戴江勇开设了黄山莫问茶号徽茶博物馆,馆内一层展示茶相关藏品及中国茶文化的脉络和传承,二层主要为茶艺表演、品鉴体验区和党建活动区。次年,戴江勇邀请知名设计师,对拥有数十年历史的春茗老茶厂进行了全面修复,将旧茶厂车间改造成民宿公区,宿舍改造成客房,打造出茗泉茶主题民宿。

民宿主理人、非遗传承人戴江勇

在这山青水绿、风景如画的茶叶之乡,每年在徽州茶季前来的住客,可以在民宿拥有的茶博、茶厂、茶园、古法制茶展示体验区内,零距离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茶农生活。

而到了无法采摘茶树鲜叶的秋冬季节,戴江勇为客人们准备了茶文化知识讲座、围坐品茶聊茶的“八点半陪伴”等活动。每到冬季,民宿餐厅里,用茶叶和茶汁制成的茶香鸭、雾里红烧肉等创新菜品供不应求。

民宿主理人、非遗传承人戴江勇为客人们组织活动

“梵塵家”是一家主打禅茶文化的民宿,坐落在最美乡村江西上饶婺源县城近高铁站的位置。整个民宿只有10间房,却在公共空间设置了3间风格迥异的茶室供人品茗,甚至连每层楼的转角处都设有茶歇处,房间里也都有茶桌和茶具。

民宿主理人叫朱德武。他带着对母亲的思念和置业养老的初衷,于2010年买下了幼时跟着母亲开荒种菜的地方所开发出来的别墅。“不如打造一家与众不同的民宿。”朱德武说,他理想中的民宿,要有家的温度及寻常人家的故事。

“民宿的名字是我孙子和孙女的名字各取一个字而成。我会和每一位住店客人讲述我们一家人的故事,还有这间民宿的前生今世。”朱德武认为,这才回归了民宿的本真——把自家闲置的房屋提供给客人使用,而主人和房子之间怎么可能没有故事呢?住民宿,听故事,也是民宿的打开方式之一。

茶在民宿与顾客之间能搭建起一个“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精神交流平台。婺源县大鄣山有个卧龙谷,海拔很高,这里的野生红茶颇具辨识度。朱德武将卧龙谷的野生红茶通过民宿推荐给更多人。三五朋友在茶歇处小坐,品一盏来自高山的香茗,聊些许寻常人家的烟火故事,闹中取静,颇为惬意。

江西一民宿外景

跨越时空的茶文旅沉浸式体验

“哎嗨呦,动起身了!”响亮的驼夫号子响起,3匹双峰驼从老榆树下缓缓走过,后面跟着挑着扁担的货郎和推着小推车的工匠。一支走西口商队,从历史深处走来,走到了现在的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遗小镇,为游客呈现了一场沉浸式体验《茶道驼铃》。

茶道驼铃声悠悠。一百多年前,莫尼山非遗小镇所在的白道川沟段家窑村,是贯通阴山南北的17个垭口之一。莫尼山非遗小镇创始人贾宏伟说,段家窑村有不少当年走西口人的后代,如今老匠人们说着夹杂晋陕口音的方言,剪刀一挥、画笔一落,还满是各民族间交流的印记。

而如今,曾经因老旧而人口外流的段家窑村,又因时间的沉淀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村里一处废弃的餐馆成为莫尼山非遗小镇最初的建筑,闲置的旧学校、老房屋经过改造成为非遗传承和实践的基地。小镇内涵盖80多项非遗项目,是“动静”结合的文化遗产活态数据库。

“要让更多人了解万里茶道上的驼商故事和文化交融。”有感于此,贾宏伟计划着重打造万里茶道沉浸式历史文化街区,丰富和完善茶路文化及“驿站”的功能,激活茶路文脉,引领万里茶道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围炉话茶:非遗茶人的新茶经

对话嘉宾

戴江勇(省级非遗黄山云雾绿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方根民(国家级非遗婺源绿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晓虹(八宝茶手工技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

陈伯昌(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姜维平(省级非遗项目铅山河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去年,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如何利用茶类非遗热的契机,传承茶文化,发展茶产业,念好新茶经?

南北各怀秘笈

戴江勇:我出生于黄山区汤口镇冈村的一个茶业世家。1993年起,我在父亲创办的春茗茶厂里学习黄山毛峰和黄山云雾茶的制作技艺,并赴福建学习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等各种花茶的制作。2006年,我创办了黄山市春茗茶业有限公司。

民宿主理人、非遗传承人戴江勇

相比其他绿茶,揉捻是黄山云雾茶的灵魂。制作时,需要根据鲜叶的老嫩度进行手工揉捻,刚柔并济、轻重适度,才能让茶汁产生“破壁”反应,把茶叶的香味最大化地激发、均匀释放。此外,黄山云雾茶还需要进行独特的三步烘干处理,子烘勾香、复烘定型、老烘提香,古法层层递进,才能令云雾茶清香袭人。

方根民:我们对婺源绿茶的古法工艺不断创新改进,提升品质并保留古韵。如在耐泡性方面,过去只能泡8至9回的高山茶,如今通过现代“控光、控温、控湿、控风、控氧、控时、控速、控力”的八控技术,也能做到20余泡仍有回味。

刘晓虹:中国南北茶文化各有特色。比如南方说品茶,讲究品的风雅;北方讲吃茶,蕴含养的智慧。我们八宝茶主打的就是可以“吃”的茶,香甜的茶水解渴,丰富的物料还能饱腹。

八宝茶讲究抓、冲、敬、刮、啜、品、续、捞,依序进行,缺一不可。“抓”很重要,就和烹饪一样,把握调料和火候需要手气。又类似中医抓药,多一钱少一钱,味道和疗效不一样。这也是我们创新配方,满足不同群体喜好的“秘密武器”。

多向破壁

戴江勇:目前非遗技艺传承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如何提起年轻人的兴趣。就连我自己的儿子,一开始也没有学习制茶的意向。在我的劝说下,儿子终于开始跟着学习手艺,后来在浙江大学攻读茶学专业。

怎么让茶变得更时尚?由于原叶茶冲泡对水温、茶具等都要求较高,流程的复杂性“劝退”了一些95后、00后消费者。为此,我推出了冷萃茶,更加适应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

此外,我还规划了一条颇受好评的研学路线。5天4晚,家长和孩子们能够体验黄山云雾茶、祁门红茶、徽墨、徽州木雕等多种徽州传统非遗技艺,用徽州历史串联起整个旅程。

刘晓虹:非遗技艺传承得好不好,决定了茶香有多浓、飘多远。当前,国家提倡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如穿汉服等正在复兴,同时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更为八宝茶带来机遇。我们要做的就是借着文旅东风,做好养生茶。

一方面是优化配方。我们与宁夏中医研究院合作,研发适合不同人群的养生八宝茶品,挖掘药食同源的价值,如男士养生、女士养颜、功效保健等系列;创新茶底,过去是云南生普茶,现在研发了乌龙茶、白茶、黑茶、普洱茶等,同时还针对年轻群体开发传统有糖、低糖和无糖等口味。

另一方面是融合文创。与专业的文创团队合作,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包装,如寓意吉祥如意、花开富贵的缎面系列、宁夏文旅地标精美彩绘系列等。此外,我们也正研发奶茶新茶饮,准备明年投入市场。

陈伯昌:六堡茶有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两个双向而行的产品。当下传统工艺产品在国内外知名度不高,能喝到、品尝到传统工艺茶的人群不多,还需各方力量加大宣传推广。

方根民:卖茶的过程也是输出婺源茶文化和制茶理念的过程。在线上直播时,从0粉到50万粉,我们用了将近4年获得市场认可。刚刚过去的“双11”我们线上交易额在抖音平台全国茶类店铺排名第三。播商时代,能用新媒体技术让婺源绿茶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在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傣族姑娘仙金(右)在直播售卖普洱茶 胡超 摄

走出去吧!

刘晓虹: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好茶也越来越受国际消费者青睐。借我徒弟杨薇的话说:“语言不通,但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是相通的。”

戴江勇:今年我和福建武夷山青年制茶人聂霖在“百家争茗茶香汤川”汤口镇茶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斗茶大赛上发布了联名茶“咫尺青绿”。武夷岩茶在六大茶系中为青茶,黄山云雾茶为绿茶,两山咫尺,青绿相间,碰撞出不一样的舌尖体验。

姜维平:茶旅融合未来是方向,要学会讲故事、讲出一套新茶经。我经营的铅山县黄岗山有机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参加了今年在杭州举办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铅山茶文旅推介会。以往有的推介会要么是真的在开会,要么就像去摆地摊,对企业而言雷声大雨点小,获得感不强。这次推介会效果很好,邀请了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讲述我们“铅山河红”的背景和故事,真正把我们的好山好水好茶绑在一起向外推介。

传承人姜维平

香远益清,唤醒万里新茶道

万里茶道被称为联通亚欧的“世纪动脉”。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提出和落实,沉寂数百年的万里茶道、茶船古道等正以全新面目焕发生机。

俄罗斯来了个“茶仙子”

烧水、称重、计时,从瓷杯的滤口控出茶汤,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杯盖柄,迅速翘起约30度角的缝隙。带着热气的茶香涌出,被凑在杯口的鼻子捕捉,深深嗅入胸腔;再看清亮的茶汤,品上一小口,不急咽下,而是让空气携着茶香深入鼻腔……

这是一项茶学的专业流程,名曰“感官审评”,而完成这一系列行云流水般操作的,是一位俄罗斯姑娘。“我第一次喝的茶是龙井,第二次喝的是黄山毛峰。”回想起十余年前的第一口茶香,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俄罗斯留学生爱林依然记忆犹新。

2011年,爱林在俄罗斯学习咏春拳。每次练习结束,师父都会给她递上一杯中国茶。因为热爱中国文化,爱林大学毕业论文的课题就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在中国历史中,她了解到:从17世纪末的第一支商队起,一条万里茶道经草原抵达俄罗斯,让中国茶叶在俄罗斯培养起庞大的消费群体。

俄罗斯姑娘爱林

2019年,爱林被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录取,并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黄山2023第17届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前夕,爱林在活动现场展示茶艺,她手法自然,烫杯、备水、候汤、投茶,引得观众频频点赞。

爱林发现,在她的家乡乌法市,中国的茶叶卖得越来越好了,每每放假回家给父母带上几盒茶叶,总能送到爸妈的心坎上。

重新连接“茶动脉”

作为对俄蒙贸易集散地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在17世纪末因万里茶道的畅通而商业日渐繁荣。雄踞塞外三百载,横跨欧亚九千里。清代跨国贸易商号大盛魁,一度被称为万里茶道上的“华商旗舰店”。

“历史上,旅蒙商人以归化城为中转站,将生意做到了蒙、俄,延伸至欧洲,带动归化城成为重要的茶叶贸易集散地和驼马转运地,共建起互利共赢的经贸动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康建国说。

从公元前5世纪前后形成的“草原丝绸之路”,到明清时期的“万里茶道”,地处我国北疆的内蒙古一次又一次成为交流与融合的枢纽。地理上的边疆,换个角度看,也是开放前沿。随着“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推进,内蒙古与俄蒙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日益提速升级。

江西上饶铅山县在万里茶道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既是水路起点,又是茶叶传统主产区和贸易集散地。2016年,铅山县有幸承办了第四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峰会。铅山县文广新旅局党组书记费胜辉告诉半月谈记者:“清代对俄贸易的万里茶道兴起之后,江西产茶区及时调整产品品种,转而生产红茶。”

铅山县河口镇当时被称作“万里茶道第一镇”,铅山“小种河红茶”被西方誉为“茶中皇后”。如今,铅山县“河红茶”现有注册商标120余个。“县里组建了铅山县河红茶产业发展中心,正谋划擦亮‘铅山河红’这一老祖宗留下的金字招牌。”铅山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童英说。

茶文化:扬帆远航正其时

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宁夏刘三朵八宝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薇接待了好几拨外宾,他们专程到位于吴忠的八宝茶文化体验馆。“阿拉伯人喜好甜食,八宝茶的香甜让他们赞不绝口,好多人带了一些回国,说是要给家人品尝。”

中亚人民的餐桌上也飘来了秦巴茶香。2021年,陕西西乡夏秋绿茶搭乘中欧班列,运往乌兹别克斯坦,经加工成为当地人的日常茶饮品。

百年前,一条起于中国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的茶船古道应运而生,一箩箩六堡茶被装运上船,远销南洋。

2016年起,梧州的六堡茶企业就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积极“走出去”,加速开拓东南亚市场。今年以来,梧州市先后组织多名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赴越南、泰国、卢森堡等国家开展多场宣传展示交流活动,帮助代表性传承人拓宽行业和国际视野。

在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六堡茶文化广场,当地制茶人进行封茶仪式。

如今,六堡茶继续沿茶船古道扬帆起航,不断开拓日本、韩国、法国、秘鲁乃至中东地区等海外市场。在茶叶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作为高品质茶叶,六堡茶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梁威龙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六堡茶在东盟国家的推广力度,扩大六堡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销路,助推六堡茶全球飘香。

来源:半月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奈的改进 艰难的转型——民国时期的屯溪茶业改良概述(二)

屯溪是民国时期安徽休宁县的一个集镇,位于皖南徽州之中心,同时又扼皖浙赣之结合部,地理位置极为显要。屯溪还拥有良好的水运交通条件,东由新安江到杭州,可转至上海及外洋;西走婺水经鄱阳湖而入长江,可通达沿江各埠。所以,以屯溪为中心的徽州6县(歙县、婺源、祁门、绩溪、黟县、休宁)以及其他邻县都将商品聚散于此,屯溪遂成为皖南地区重要的商埠,以致商务发展繁盛,故有“小上海”之称。民国时期,屯溪凭借着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成为皖南地区茶叶的加工与集散中心,其茶叶市场地位“甲于皖南”,上海、香港、福州、天津等均是其重要的贸易市场。所以,作为全国绿茶的主产区及外销区,屯溪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颇具影响力,因而其生存、发展的境况对了解全国茶业概貌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屯溪茶业为例,梳理并探讨屯溪茶业在中国茶业日趋衰败的形势下,国民政府在支撑抗战情景下所推行的茶业统制及改良措施,概述屯溪茶业在“内忧”和“外患”的环境下,如何采取种种改进的办法,以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带来的发展困境并艰难地向近代转型。

上期已经介绍了上篇的内容:一、内销与外销;二、“内忧”与“外患”。本期将继续介绍下篇的内容:三、战时的统制;四、改进的效果。

三、战时的统制

民国时期的中国茶业因为受诸多因素影响,深陷困境,颓势明显,而屯溪茶业不仅是“感同身受”,而且内销与外销均面临着生存危机。面对茶业的困境,民国政府多次商议加强国家对茶业的管控。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实业部创设中国茶业公司,旨在“注重改良生产及制造,在产区设运销合作社推行运销或代理运销”,并计划拟先“在皖省祁门、屯溪等地设立模范茶场,在上海设立复制茶厂,集中各省毛茶,适合各国标准,加以复制”。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并使之成为实行战时经济统制的主管机构,领导并组织开展战时茶业统制的统筹运销。财政部还将其原来的官商合办性质的茶场改为纯粹的经营公司,并交由贸易委员会管辖,以负责茶叶生产之增进及技术改良。主要措施有设置新茶场,改良经营,方便茶叶之贷款以及收购和运输,加强茶叶之推销以及对外贸易等等,期望以此推动中国茶业的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受战争影响,各地物资运输不畅,为此,国民政府又实行了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对茶业进行管制。安徽省则在屯溪成立了茶叶管理处,主要办理借贷资金、茶叶产制和收购管理,贸委会则负责运销。在双方的引导下,屯溪茶业进行了战时经济统制下比较系统的改造。其主要措施有:

一是成立战时统制机构,加强对茶业的管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安徽茶业响应统制号召并率先实行茶业统制。是年2月,在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茶业技术讨论会上,安徽省政府代表即提出“祁红运销办法”一案,这被看成是茶业统制的先声,其最大目的是意在“打破中间者之剥削制度,而谋茶农之真正利益,从而达到整个复兴茶业之计划”。屯溪茶业响应号召并借机行事,在战时经济统制下通过加强管控力度、努力改良茶质、革新加工技术,并调整和拓展了贸易路线等措施,既扩大了茶叶生产,也提高了茶叶质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屯溪茶业的危机。抗战爆发后,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地处皖南山区的屯溪成为了沦陷区的后方,因此人口倍增,商贾如云,以致商业贸易异常活跃,茶叶销售也空前增加。而为了支援抗战,屯溪乃至皖南茶叶不仅全面实行统制,而且认真执行《安徽省内销茶登记暂行办法》,由中国贸易委员会皖南办事处、中国茶叶公司办事处和安徽省茶叶管理处组成内销茶叶鉴定委员会,办理内销茶的贸易业务。凡内销茶,均须申请、检样和鉴定,合格后发运输证、鉴定证、检验合格证和运茶许可证,方可启运。同时还在歙县街口、祁门坑口等处,设立茶叶验查所,进行出境检查,从而使茶叶运输的统制工作落到了实处并有了实效。

二是推动茶业外贸增加,给予贷款政策优惠。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贸易委员会颁布《管理全国茶业出口贸易办法大纲》。次年,财政部又对大纲进行修正。其中第七条规定:各省制茶厂及合作社需要资金时,得向贸易委员会订立贷款合约,贸易委员会至多担负十分之八,省方至少担负十分之二。贸易委员会希冀以此来维护茶叶生产,保障农商利益,促进外销。因此,贷款成为了茶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在传统茶业的经销链上,茶叶贷款主要控制在洋行手中,因而容易导致层层盘剥或经销中断的局面。实行茶业统制后,茶业贷款之责主要由贸易委员会及地方政府承担。同年8月中旬,在绿茶运销负责人程铸新的推动下,屯绿贷款办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具体为:贷款平均每箱二十元,正货与副货之比例标准为2:1;贷款后箱茶须立即出售或起运;申请出售箱茶须堆存本处堆栈。这种以多产多销,速制速运为宗旨,实施见箱贷款的方法,既保障了贷款的安全,又使茶号在出具已成箱茶的情况下贷得现款,从而使屯溪茶况“焕然一新”。根据1939至1940年办理绿茶贷款数量统计,当时,在主产绿茶的几个县中,休宁所获贷款最多,而休宁产茶又以屯溪绿茶为最主要。由此可见,屯溪茶业所获得的贷款资金是相对充沛且安全的,这有助于突破传统茶业经销中因资金不足而导致陷于停业的窘境。另有《休宁县茶叶公会档案》记载:民国三十年(1941年),“屯绿”出口的规模达到历史新高。这个时期生产“屯绿”茶出口的企业,由1931年的50户发展为183户,茶叶生产自有流动资金达180多万元(洋),安徽省茶管处登记在册的“屯绿”出口生产量达到13万箱,按每箱65市斤计算,出口能力可高达845万斤。

三是推进茶叶改良,扩大生产及增加品类。在战时茶业统制大纲下,根据贸易委员会的相关通则,各省先后创设统制机构,出台茶业政策,以强化对本省茶业的管制,屯溪亦然。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安徽省茶叶管理处投资五万元在高枧铁马山筹建“屯绿茶叶改良场”,建场的目的是开展茶树栽培的研究,改进、提高绿茶精制的水平。“改良场”先后买下铁马庙建成办公室、宿舍,还向村民购买土地20亩作为实验地,并向博村林场协商划拔林地390亩,作为垦殖茶园之用。负责筹建的潘忠义首任场长,以后是董少怀、丁符若、余怡生等人担任场长。此后,“屯绿茶叶改良场”隶属关系数度变更,建国后更名为“屯溪实验茶场”。茶业统制实施后,为了扩大茶叶生产,国民政府决议振兴砖茶。由此,相关机构于1941年8月,在屯溪投资成立了砖茶厂,在尝试压制绿砖茶的同时,主要还作绿砖茶研究及推广砖茶之制造。为此,砖茶厂不仅购备大量的原材料,而且还进行青砖制造以及砖茶的若干试验、研究。如在青砖制造方面,工人技术成熟后的效率,经过调整,每小时能出砖24块,每天工作10小时,一天能出240块(即10担),模型增加更可达300块。而在试验研究方面,经过多次探索和试验,砖茶厂青砖由原定五斤压制一块改压四斤十二两莊,效果较以前更好。此外,在干燥试验、蒸热试验、水分检验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同时,屯溪茶业改良场为扩大产品销路,还积极试制红茶,在黎阳、隆阜、高枧一带收买民间茶叶,试制夏秋红茶多次,虽然与祁红相比稍有逊色,但也颇具特有色味。

四是改良茶叶品质,规定绿茶评价标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改进屯绿茶生产,屯溪实验茶场举行了茶种苗培育的试验,包括开辟茶园、测定土力及广集茶品种之实验,初制之炒青试验,焙干之湿度试验,焙茶次数与水分含量试验等,以探茶叶品质改良的最佳方法,且在各项试验后,结果均显示良好。除此之外,改良场还设置绿茶精制工厂,场内购买制茶机器数部,通过着色茶之成分配合比试验,制作上等茶叶并选择最佳的着色方法,(注:“着色”非屯绿茶制作工艺,乃是制作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并试制箱茶。同时,改良场还筹设实习工厂,开创茶技初训班,并聘请相关专家对学员进行技术和生活指导,以培养制茶的初级干部。民国三十年(1941年)10月,初训班学生就在实习工厂完成了108担绿毛茶的精制,并先后匀堆装箱,总计装箱81件。这批实习茶的制作方式侧重工厂管理与技术运用,其检查结果显示“量虽少,质却较一般为高”。

在注重改良茶品质的同时,运委会驻屯办事处除将样茶编列密号外,还规定了绿茶的评价标准。每一花色,一律划分六等十八级,每级二分,每等六分,计高下相差为三十六分,以六十一分为最低限度,九十六分为最高限度,七十八分为标准分数,依其等级制高下,规定每类花色的最高价、最低价与标准价格。若其收购茶叶中出现品质优异或优劣不堪者,可随时增加或减低价格。而“屯绿”茶的娥眉、蝦眉、宝珠等花色茶类,则由评价委员会临时视品质之优次,给以相当价格。另外,茶政当局还取消了茶叶最高标准的设限,以最低标准作严格限制,在最低标准以下者,一律不收,并采取品质本位方式“依同一性质之茶,不分地域规定,同一价格及标准茶样,务须使之一律”,借此使茶叶评价合理化,以推动茶叶品质的改良

。四、改进的效果

茶业统制政策并没有遏制中国茶叶的外销困境,也没有根本改变屯溪茶业的衰落危机,然而却改变了过去那种茶农-茶商-茶栈-洋行的传统经销模式,推动了传统茶业由手工型向机械型转变。所以,屯溪茶业所实施统制后的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考虑。从外销的角度来看,较之于战前,屯溪绿茶对外贸易并没有因茶业统制而走上正轨,其外销箱量仍呈衰败之势。据统计:1911年,屯绿外销产量为21万箱,而后总是徘徊在10-20万箱之间,至抗日战争前,仍有25万箱左右,然在以后却是逐年下降,至1948年,外销“屯绿”仅有2.9万余箱,着实是惨不忍睹。实际上,受战争环境及国际茶业竞争的影响,中国茶业对外贸易在整体上并没有因茶业统制而改变衰势的局面。统制后1939-1941年,出口数量虽然是时有增加,但是与战前各年出口茶量相比,其产量无疑是呈下降趋势的。可见,屯溪茶业贸易与中国茶业整体的对外贸易具有一致性。但是,从短时间范围来考察,茶业统制政策无疑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如1935-1941年,各年份“屯绿”产量涨跌不一,但在1938年却是产量最多,该年仅屯溪一地产量即有102700箱,估算合59090担,占“屯绿”总量的56%。

1938年以后,虽然亦有涨跌,但是对比前后几年的数字,至少可说明茶业统制对遏制“屯绿”的颓势,推动“屯绿”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可作参考的数字是“屯绿”在统制前后的趸售价对比。1939年,贸易委员会对屯溪绿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所评各叶,中心价格,无一不在水准以上;他如品质优异者,亦莫不破格列等”,且此次评出各优异茶,均超过此前原定的最高价格。1939年,“屯绿”茶价不仅高于1938年,且价值更大。此外,在1939年的评估中,“屯绿”茶评定价位不仅高于战前在上海的售价,而且还高于战后在香港的售价,这足以保证茶商的生产成本及应得利益。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茶叶统制政策对改良屯溪茶叶品质,提高屯溪茶叶价位以及提高茶农、茶商的收入都可谓是有益之举措。

茶叶统制政策对屯溪茶业的另一影响在于茶叶贸易路线的开拓。从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夕,屯溪外销绿茶主要运往上海销售。抗战时期,随着沪、浙的沦陷,外贸路线则由海道转运香港,由香港富华公司统销。当然,较之于抗战前,屯溪绿茶外销路线不仅是变长了,而且是更为复杂了,具体表现是运输费用更加昂贵。另外,因为政局动荡,战乱频仍,茶叶销路也是时常受阻,只是囿于战争环境的特殊情况下,屯溪茶能利用茶业统制政策,适时调整自身经营模式,开拓新的贸易路线,作出积极的努力和改进并期望有所改善,至于改进效果也只能是“听天由命”了。然对于其茶业经济的发展来说,不仅是利大于弊,也是“举足左右,便有轻重”的一次变革洗礼!

结语

民国时期,屯溪茶业所面临的危机也是华茶不得不面对的困境。国民政府推行茶业统制,通过动用国家力量,加强对茶业市场的干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茶农-茶商-茶栈-洋行的传统经销模式。这对于将茶商、茶农从过往层层盘剥的畸形市场中解放出来,应该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下,屯溪茶业利用战时茶业统制的契机,推行一系列改良改进措施,如革新制茶工艺,加强技术培训等。这对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增加出口数量,无疑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外销的角度看,屯溪茶业并没有因茶业统制而改变衰败的现状,更没能因实现行茶业统制而摆脱产业的颓势,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屯溪茶业的破产。同时,以制茶技术而言,屯溪茶业则是为传统茶业由手工向机械转变并趋向精制化、专业化转型打下了基础。

文/樵夫

(来源/《徽茶》2022年6月刊)


“茶旅文体康”谱写富民强县新篇章

自2006年着力打造“安化黑茶”产业以来,安化已连续14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前十强,获评全国“三茶统筹”先行县,是全国黑茶知名品牌示范区。目前,安化拥有茶园面积36万亩,茶企210余家,从业人员达40余万人。2022年,该县实现茶叶加工量8.6万吨,综合产值238亿元,是湖南茶业综合产值唯一破百亿元的县(区)。

近年来,安化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资源禀赋,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不断挖掘特色资源,深度推进“茶”为基础、“旅”为媒介、“文”为内涵、“体”为活力、“康”为延伸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后发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特色发展模式。

安化因茶置县,安化黑茶历史悠久,源于秦,兴于唐,盛于宋,被称为中国黑茶之乡。美茶颜、品茶点、走茶道、游茶园、食茶宴、赏茶戏、宿茶庄、忆茶事,是安化人民24小时健康茶生活的缩影。安化神奇秀丽,茶乡花海花开四季、黑茶小镇古今相融、茶马古道铃声悠扬、云台山钟灵毓秀、九龙池鬼斧神工,魅力之处不胜枚举。安化人文厚重,是梅山文化发祥地,湖湘名人陶澍、罗绕典、黄自元等生长于斯,自成风流、观照古今;青年毛泽东曾两次游历安化,调查民情,梅山大地留下伟人足迹。安化活力无限,龚智超、田卿、谌利军3位奥运冠军,唐九红、龚睿娜、黄穗、陈琳4位世界冠军从这里走向世界,创造了世界羽毛球史上的“安化现象”。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

山水新城。戴爱玲摄

2023年,安化县加快推进茶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再造中国茶旅融合发展的“安化模式”,全力打造以“宿茶庄、忆茶事”为主题的安化24小时健康茶生活,把安化打造成为中国黑茶养生休闲度假胜地和全域旅游重要目的地。

“魅力茶乡”好韵味

黑茶只有安化有。茶产业是安化富民强县的支柱性产业,也是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2023年,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又有新成绩。10月份,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安化黑茶名列其中。10月27日,2023湖南茶业科技创新论坛在安化隆重举行,发布安化黑茶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安化黑茶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茶企纷纷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小黑砖、小金花等便携式黑茶,改变以往安化黑茶“傻大黑粗”的印象,饮用更方便;功能性黑茶桑香茯砖、糖适茯等,助力健康生活;利用黑茶提取物研发生产黑茶牙膏、黑茶面膜等洗护用品,走进人们日常生活。

安化一中文庙。陈时贤 摄

2023年,安化县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252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获评“多彩茶乡—全国特色魅力茶乡”“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23年度三茶统筹融合发展县域”。“益企益品·走进中东”等海外展览活动,主办“黑茶缘·两岸情”湘台茶文化交流活动。安茶集团、八角茶业、华莱等企业与迪拜企业签订黑茶入驻协议。

2023年,安化县始终强化安化茶产业发展的组织与保障。坚持政府搭台、部门联动、行业引领、企业唱戏,齐心协力把“茶”这个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进一步强化县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茶业协会、安化黑茶集团“三驾马车”的驱动作用。继续实施茶产业链建设,不断创新和健全产业链各项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

安化黑茶三馆一厅。

“最美山城”等你来

2023年,安化旅游产业亮点纷呈。全县出台了《“安化民宿”扶持办法》,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青云洞云上九歌景区于4月23日开始正式运营,并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天下茶道》文旅大戏于5月21日开始正式公演,9月29日安化县又一重磅景点——百花寨景区投入试营业。截至三季度,全县共接待游客933.0164万人次,同比增长66.74%;旅游综合收入达84.3342亿元,同比增长71.33%。其中A级景区接待游客约为125.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6137万元。

2023安化黑茶开园节暨第六季中国《最美茶艺师》启动仪式在茶乡花海生态文化体验园盛大举行。成功举办2023年湖南省(秋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湖南省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举办2023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杯UTV擂台赛,邀请并授权11名“村长”(名誉村长)开展抖音平台直播,推介家乡美景,发布景区优惠政策、带货安化本土商品。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直播销售收入超30万元,观看人次超2700万人次。

聚力推动安化黑茶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茶马古道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安化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长江自然生态之旅国家级旅游线路,“茶香萦怀”主题茶海飘香之旅入选“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指导雪峰湖凤凰岛民宿聚集区、茶乡花海乡村振兴示范区露营基地、探秘万里茶道旅游廊道创成“湖南省乡村旅游‘四个一百’工程建设培育名单”,叶子湾生态旅游度假村、皇茶生态康养庄园创成省五星级旅游民宿,斯途·凤凰屿创成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中茶安化第一茶厂创成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神韵安化”底蕴浓

2023年,安化县持续促推文化产业发展。以黑茶文化、梅山文化、羽毛球文化、陶澍文化等为品牌依托,打造以梅山文化产业、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链条,涵盖演艺、影视、音像、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文化、图书报刊、出版印刷、广告、艺术培训、文物、体育和工艺美术等产业门类。目前全县有文化企业451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0家,截至2023年三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7207.8万元。

持续加强文化艺术创作。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结合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文化艺术创作,编排了音乐舞蹈快板节目《乡村振兴看安化》,在益阳市“百团百角唱新歌”文艺创作活动竞选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县文化馆持续开展瑜伽、曲艺、管乐、书法、合唱艺术、广场舞等免费培训,成功创作了歌曲《起航我们一起扬帆远航》《大苍岭上披锦绣》,编排了表演唱《摸秋》和现代花鼓戏《责任》等优秀曲目。

今年,安化县共组织开展“欢乐潇湘·神韵安化”月月乐群众文体活动12场次,戏曲进乡村活动138余场次,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000余场,累计受益观众约40万人次,进一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茶艺表演。戴爱玲 摄

“冠军摇篮”焕活力

10月1日晚,在杭州亚运会举重男子67公斤级决赛中,安化伢子谌利军以抓举150公斤、挺举180公斤,总成绩330公斤夺得金牌,其中,抓举和总成绩打破亚运会纪录。至此,谌利军成就大满贯,为安化体育事业发展又注入一剂强心针。

2023年,安化县坚持以“体育强县”为目标,全面激活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情,普及推广各类体育主题赛事活动。成功承办全国少年羽毛球(南区)冬令营活动,成功举办2023年湖南省第三届社区趣味运动会(安化县赛区)活动、第二届中年男子篮球邀请赛、第四届平安杯男子篮球赛、2023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赛(南方赛区)、安化县邮政杯广场舞比赛等大型活动,组织安化籍运动员参与了益阳市第二十三届大众运动会等多项赛事取得良好成绩。

安化县还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铺开公共体育服务覆盖,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严格根据现有体育场地情况统筹各地器材铺设计划,建立健全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管理机制。对县域内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设施进行了摸底排查行动,对城区体育广场体育器械进行了维护修复,对乡村发放44套体育器材。

烟溪兵工厂。(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安化县委宣传部提供)

“药食同源”可养生

黑茶产业赋能文旅康养,文旅康养反哺黑茶产业。近年来,安化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2023年,安化县全面夯实产业基础。完成2023年促进黄精产业发展扶持项目评审,其中黄精种植基地项目120个,面积14471亩;趁鲜切制加工厂建设项目5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4个;种苗繁育基地项目2个;品牌形象建设项目2个。在首届“安化黄精”丰收节上完成项目签约5个,签约金额达10亿元以上。全县制定团体标准《安化黄精林下种植技术规范》《九制安化黄精加工技术规程》,“安化黄精”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使用企业29家,“安化黄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备案企业24家。

加快科创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助力。联合组建安化多花黄精加工技术及其产品开发实验室,为企业提供安化多花黄精检测和分析服务。湖南博瑞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开发出博阳黄精鹿参肽、免疫蛋白黄精膏、黄精咖啡(固体饮料)等一系列黄精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黄精九制传统技艺传习所、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科普基地相继落户安化中医药文化馆。诚丰生态庄园完成仿古学生宿舍建设和湘中药库博物馆主体建设,成为全省最大、最优、最全的中药材学生教育实践基地。银鸿农业、成大生物联合科研院所成功申报市级专家工作站。

茶乡花海。周德淑 摄

龚伟 谭云鹤

来源:华声在线,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