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马帮进京见证茶饼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中茶翡翠八八青饼昆明首发品鉴会圆满落幕,限量重磅组合产品签售惊艳现场

  原文标题:一世青缘|中茶翡翠八八青饼昆明首发品鉴会圆满落幕,限量重磅组合产品签售惊艳现场


  中茶翡翠八八青饼,昆明首发品鉴
  限量重磅组合产品签售、限量十件2020中茶翡翠八八青饼抢购、老中青三代茶人共话中茶、现场抽取幸运大奖……8月23日,处暑的第二天,在一波又一波惊喜中,“一世青缘·中茶翡翠八八青饼昆明首发品鉴会”在云南康乐文化茶城圆满落幕。
  与会领导与嘉宾,一起启动“中茶翡翠八八青饼新品发布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云南康乐茶文化城副总经理陈杰、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孙成浩、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玉泊、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一级经销商、昆明市官渡区新盛世茶叶经营部总经理吴建团等领导和经销商代表,以及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的教授、普洱茶研究学者、媒体代表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友近500人,共同见证中茶翡翠八八青饼在昆明首发品鉴。
  云南康乐茶文化城副总经理陈杰致辞

  云南康乐茶文化城副总经理陈杰在致辞中表示,非常荣幸中茶云南公司将此次翡翠八八青饼的新品发布会在康乐茶文化城举行。他说,自己跟中茶的缘分不浅,自康乐茶文化城开业以来,中茶就是最早一批入住的商户。马帮进京等普洱茶行业的系列活动,也是在康乐茶文化城举行的,是普洱茶,让康乐茶文化城与中茶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缘分。中茶在普洱茶历史上奉献了很多经典的产品给茶友,相信中茶今后也能给广大茶友带来更多更好的茶叶产品,满足茶友们的丰富需求。
  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致辞

  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首先祝贺中茶翡翠八八青饼在昆明首发。他说,云南的茶产业不能忘记历史,中茶公司自抗日战争时期起,为了争取外汇支援抗战,将茶产业迁移至云南,随后在勐海、凤庆等地扎根成长,目前已经是云茶产业中具有骨干作用的国企。他表示,中茶历史上出了很多精品,不仅是八八青饼,更多的印级茶系列也得到喜爱普洱茶人的追捧,这是对品牌的信任,更是因为有了品质的保障。面对今年疫情带来的影响,他希望云南的各家茶企,稳定线下市场,积极拓展线上市场,找准定位,用品质与服务保障品牌。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一级经销商、昆明市官渡区新盛世茶叶经营部总经理吴建团在致辞

  作为一个八十年代就进入到中茶公司的老“中茶人”,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一级经销商、昆明市官渡区新盛世茶叶经营部总经理吴建团在致辞中表示,自己亲眼目睹和见证了中茶的发展,一直坚信国饮中茶、国货自强。几十年来,中茶云南公司始终遵循品质优良、诚信第一、客户至上的企业发展理念,坚信自己选中茶、做中茶品牌是对的,也更有信心迎接美好的明天。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玉泊致辞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玉泊,结合此前翡翠八八青饼在广州芳村签售时的亲身体会,向大家讲述了目前各地的市场情况。他说,此前几场活动下来,发现真正爱茶的人,对好的产品是属于“饥渴”状态的。一个真正爱茶的人,他对品牌是真正信任、长久支持的。目前,市场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有些产品背离了茶叶属性的情况。中茶牌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茶叶商标,有责任也有能力推出一些真正值得收藏的产品。普洱茶历史上的经典产品,当时都是拼配茶,但是都是按等级拼配。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中茶公司在继承传统拼配的同时,不断提升拼配技术,通过匠心拼配,打造巅峰之作,为茶友提供越来越多的好产品。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魏珍珍解读中茶翡翠八八青饼
  “一世青缘·共话中茶”,老中青三代茶人对谈“国饮中茶,国货自强”,一起聊聊有关八八青饼的故事


  好运不断,大奖不断

  现场签售抢购,人潮涌动






  静待香茗至,最美人间秋。茶中岁月长,随着2020中茶翡翠八八青饼陆续在各地首发品鉴,越来越来多的茶人,将与我们一起,见证2020中茶翡翠八八青饼的岁月。

166万!冰岛老寨古树茶价格飞涨!茶叶炒作,还能撑多久?

古树茶,班章为王,冰岛为后!

冰岛,普洱茶崛起的缩影,堪称行业最传奇的寨子。2021年,稀缺的冰岛老寨古树茶,涨到了6万元/公斤。

冰岛老寨,有炒作的成分。但是,看清炒作背后的时代背景,就发现,普洱茶崛起的背后,绝非只是炒作,本质是:新世纪初,资本选择了普洱茶,而普洱茶,选择了土司贡茶冰岛老寨。

-01-普洱茶爆火,并非偶然

人也好,茶也罢,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是大自然赐予的。

北回归线上,要么一片汪洋大海,要么寸草不生,要么是堪比亚马逊的热带雨林。

但上天眷顾云南,板块运动造出了高原,给普洱茶大叶种茶树的诞生提供了自然基础(大叶种,与云南相邻的国家也有,这是天给的)。

炎热的气候,多山的风景,雄伟的大古树,注定了普洱茶,不会一直甘于平庸(值得炒的,资本都不会放过)。

无处可去的投资

普洱茶的投资属性,一直在经济发达的华人圈子里转移:上个世纪50年代的香港,90年代的台湾,2000年后的大陆。

新世纪初,昔日的亚洲四小龙,要么艰难度日,要么王小二过年。与之相反的,大陆市场繁华异常。

先发展起来的东部地区,在80/90年代完成了原始积累。很多赚了钱的人,根本没有地方投资。普洱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被投机取巧的港台商人捧上前台。

2000开始,港台资本瞄准普洱茶原产地云南,通过3年的时间,回收完普洱老茶,并用低价控制上游茶企,整体上垄断了云南普洱茶的生产资料。

随后,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

2004年,鲁迅收藏的3克普洱茶膏,被其子周海婴拍出1.2万元高价。名人效应,昂贵的价格,普洱茶迅速知名。

那几年,港台资本每年投入大约2亿的宣传资金,打造全球普洱茶形象小姐,全球普洱茶茶人等活动,并支持专家学者,研究普洱茶的保健功效。

在2005年马帮进京事件,2006年,瑞典哥德堡号邮轮环球事件,2007年百年贡茶回归故里等活动的营销下。

普洱茶,从默默无闻的边疆茶走上全国知名的神坛。

2005-2007年,一系列的活动吸引大约200亿民间资本涌入普洱茶。

当时大陆市场,经济逐渐繁荣,民间资本无处投资,加之信息不对称,必然会催生一个新生茶种,不是普洱茶,也会是别的茶叶。

如果当时实在没有茶叶拿得出手,也一定会出现别的东西炒作。这是资本逐利的必然结果。

-02-普洱茶选择了冰岛

云南普洱茶三大产区,普洱、临沧、版纳三足鼎立。

普洱有景迈山,版纳有老班章,临沧有冰岛。如今,普洱茶市场中,处在巅峰的是临沧冰岛(不是北欧风光,是勐库寨子)。

很多人都在质疑:云南茶山百余座,为什么偏偏是冰岛问鼎普洱茶巅峰?

有一种声音说:懂过古树茶质量也很好,懂过茶不火,是因为懂过古树茶产量太大!

其实,纵然懂过古树茶产量小,懂过也不可能成为冰岛!

中国人,历来讲究名正言顺。

冰岛茶走上巅峰,靠的是历史积累和冰岛茶独一无二的品质。

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双江勐勐土司派人从易武古茶区带回200余粒茶种,在冰岛培育成功了150余株茶树,现今尚有二十余棵存世。

也就是说,在明代成化二十一年,冰岛及冰岛附近,就有茶树种植了。冰岛种茶历史,在勐库最久,辈分最高。冰岛,被称为勐库大叶种的发源地。

种茶历史先入为主,还有土司贡茶背景,加上冰糖甜,兰花香的绝顶品质,冰岛脱颖而出,是顺其自然。

2007年,普洱茶崩盘后。

2009年,名山古树茶的概念崛起。古树茶,马上又成为行业的共识。

各种力量都跑到了茶山,尤其茶叶质量最好的冰岛老寨。

2009年的冰岛老寨,至少有三股势力,早年收茶的韩国人,想承包茶园的本土茶商等。

当时,韩国人在冰岛老寨收茶,做法实在是充满了棒子色彩:价格压到几块钱一斤,还一脸傲气。村民中午之后送去的鲜叶,他们根本不收。有时候甚至用大蒜换村民的茶叶(确有其事,别用今天的眼光看12年前的冰岛)

当时,冰岛茶价很低,村民还种蚕豆

2011年,本土茶商用高价赶走韩国人,冰岛老寨的茶园也被承包出去。

名山古树茶的红利期,冰岛老寨古树茶价格,一路飞涨。

2011年,承包那年,冰岛古树茶大约1000元/公斤。

2012年,涨到了5000-8000,往后,茶树承包的几年,价格几乎是直线飞涨。

到2021年,冰岛老寨古树茶已经达到6万元/公斤。

今天,冰岛老寨已经被拆迁,但去冰岛的路上,永远不乏朝圣者。

老寨的村民也挺直了腰杆子,卖茶的时候,买一斤小树,送一泡古树喝,但凡去茶农家蹭茶喝,茶农只有一个意思:蹭茶没有,冰箱里有红牛。

冰岛老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见证了一个时代:一个中国经济强势复兴背景下,普洱茶短时间内创造神话的时代。

只是,那个遍地红利的时代,已经彻底远去了!

写在最后:

普洱茶骤然兴起,那是一段光辉的岁月,很多人至今依然津津乐道。

那个在睡梦中笑醒,普洱茶价格就涨了一倍的越陈越香时代,那个只要是古树绝不愁卖的名山古纯时代,那个一座座茶山从刀耕火种直接跨入现代化的时代。

然而,时代的红利只有那么几年,抓住了走上巅峰,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今天,普洱茶行业,应该看清楚两点。

首先,冰岛老寨,不可模仿(不能再炒了)

冰岛老寨的传奇,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有,但是,很多人看不清这一点。

以为通过茶王树拍卖造势,就能拉高当地茶叶价格,谋取利益。放眼现在的普洱茶行业,已经不可能了。

茶王树拍卖,是市场认可了这个寨子的茶叶,才能拍出高价。而不是拍卖造个势,就能把一个寨子的茶价拉起来。

每一件看似偶然的事,割裂来看,只看到表象,就像2003年后,普洱茶突然火了。就像天价茶王树拍卖一出,仿佛能带动茶价上涨一样。但拨开表象,背后,皆是因果。

炒作,只能适度。小炒出名,强炒灰飞烟灭。如今,普洱茶已经过了红利期,临沧和版纳,各个山头的茶叶价格已经到了巅峰。普洱茶山头,能炒的都已经被炒了。

看不清这一点,还肆意拍卖造势,肆意炒作,结局只会是:捧着一地鸡毛,在一阵骂声中惨淡收场。

其次,普洱茶,喝才是王道

普洱茶,两条路,品饮与金融。

以冰岛老寨为首的山头茶走品饮道路,大企业的台地茶则走上金融路线。

目前,普洱茶重炒不重喝。90年代,勐海茶厂卖不出去的88青,因为香港房租太高,放在昆明干仓转化,偶然中成了普洱茶圈的传奇,如今一饼十几万。

这让很多人做起了一夜暴富的美梦,踏进普洱茶金融圈。然而,一个行业越发展,信息越透明,投机取巧的几率越低,藏茶暴富的可能性越接近零。

茶叶金融炒作,只是特定时期,一群投机取巧的人聚在一起,钻法律漏洞,用套路发财的手段。

这注定了金融茶炒作,虽然不可能消失,但一定会被整治。金融茶,不会放任发展。

未来的普洱茶世界,属于品饮。

炒茶,必定玩火自焚。

来源:今日头条---巡茶纪,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人类的历史,俨然是一部茶叶发展史

普洱茶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普洱茶的发展史,俨然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个人成长史,数次打击,数次复兴,普洱茶非但没有衰落,反而越来越被人所知。普洱茶是如何变为家喻户晓的饮品的呢?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初期:瑞贡天朝时代 

明代初期,云南已经开始向中央政府上贡茶叶,在普洱也设了专门管理茶叶贸易的官员。明代人喝普洱茶普遍形成一种风气,明代方志学家谢肇淛所著《滇略》中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这也是“普茶”(即普洱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

普洱茶极盛时期是在清朝。据考证,历史上普洱茶运销量号称10万担以上,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仅仅是从普洱运销到西藏的茶叶就有三万驮(每驮120市斤)。也是在这一时期,普洱茶成为贡茶的大宗。故宫内现存的“人头贡茶”是对那个时代最好的见证。
 国营茶厂时期:云南茶进入工业大格局时代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异地资本进入勐海,商人们在这片宝地上发现了一片片绿色叶子下潜藏的商机,纷纷来到勐海制茶贩茶。据著名茶文化学者杨凯所著的《号级古董茶事典》中记载:1939年,勐海已经有20多家茶庄,整个西双版纳茶叶产量接近四万担。1939年—1941年是勐海的黄金时代,茶叶加工和运输量达到了历史最高,这些茶大多数通过缅甸、印度运进西藏,少量运往内地或通过内地运往西康地区,部分销往泰国、香港等地区。 佛海茶厂(即勐海茶厂前身)、凤庆茶厂(后演化成滇红集团和云南白药红瑞徕)等知名云茶大厂也在这一时期相继创建。 1949年之后,中国茶叶总公司选出了云南最好的四家大厂作为主要的普洱茶生产基地,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普洱茶厂,分别以编号1、2、3、4来代表四个茶厂。云南茶自此进入到工业大格局时代。

1973年,云南普洱熟茶诞生。那一年,云南省茶叶公司在广交会上了解到,香港客户需要发酵的普洱茶,这种茶在广东有生产,他们决定组织人去广东学习。考察小组学习归来后,开始在昆明茶厂大规模实验,但起初实验不是很顺利,究其原因是照搬黑茶工艺,没有因地制宜,经过调整、拼配,这批发酵熟茶产品制成并出口到了香港。因其“耐泡”、“好喝”、“实惠”、“刮油”、“消食”等特点,普洱茶在中国港台地区积累了大量爱好者。
 
可以说,1973年普洱熟茶的出现是云南普洱茶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它将过去不规范的半自然、半人为的发酵,变为现代的快速后发酵,使普洱茶变为口感更温和,可以速饮的消费品,同时也丰富了普洱茶的内涵和外延,将普洱茶推入了快销时代。 

但这一时期的普洱茶(熟茶)几乎不对内开放销售,而是主要销往中国香港、澳门(各大酒楼)、东南亚(主要消费者为华侨),所以,普洱茶在云南市场流通中有一段较长的空白期。
 曾在昆明茶厂任职的现云南茶协监事方可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云南市场上,只有经过发酵后的滇青茶才能被称为是普洱茶,也就是说,当时市面上销售的普洱茶其实都是熟茶,还没有普洱生茶一说。“云南茶叶公司约定俗成地将渥堆熟茶产品称为普洱茶,而传统的普洱茶生茶则是根据后期工艺,将散茶叫做滇青(与绿茶称为滇绿有区别),饼茶则很少在外包装上写普洱茶的字样。” 上世纪九十年代:“越陈越香”与山头茶崭露头角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台湾的经济高速发展,这种发展很快对茶文化各个方面产生了影响,并推动东南亚、香港喝老茶的传统进行整理和提升,赋予普洱茶“越陈越香”更多的精神内涵。在内地,国内市场也逐渐被带动开始关注普洱茶。在这其中,于1993年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具有重要的突破点作用。 1993年,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暨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思茅召开,来自香港、台湾的茶客和茶专家第一次得以有机会深入原产地探究普洱茶。正是在此次会议上邓时海提交了《论普洱茶越陈越香》文章,为1995年正式出版的《普洱茶》一书奠定重要基础。

也是因为这次会议,台湾茶人循着号级茶之路回到易武,回到古六大茶山,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力图拼凑出一副完整的普洱茶地图。“真淳雅”的出现,重开七子饼先河,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普洱茶。
 曾经的尘封记忆顿时被打开,世界一下子被普洱茶吸引了视线。台湾人、日本人、韩国人、马来西亚人,甚至是法国、美国学者纷纷前来调查。通过考察及电视、报刊、杂志的宣传报道,古六大茶山又红火了起来。

茶价飙升继而引发了各界关于「越陈越香」的讨论。老茶、越陈越香裹挟在一起,让本是消费区域的喜好转而开始影响产地的审美。而后各方的介入又把昔年在紧压茶、边销茶、七子饼茶才出现的陈香字眼,嫁接给了熟茶。「越陈越香」逐渐成为普洱茶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普洱茶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 普洱茶的独特魅力很快被内地商家发现,此时正好遇上时代背景——国家的“统购统销”政策取消,市场放开,大量茶业国企倒闭,为私人茶商带来了良好机会。从2000年开始,在当地直接收购、用春茶料、用大树料的私人定制茶开始出现,现在人们熟知的99绿大树、大白菜、孔雀系列产品,都属于定制茶。由定制茶,人们知道了老班章易武正山,这一批茶代表了那个年代的最高标准。山头茶的出现,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认知普洱茶的全新视角,同时又极大丰富了普洱茶的审美情趣,这样的审美至今仍然影响着普洱茶界。
与之相伴的,还有普洱茶的品饮方式产生的变革。产区的冲泡方式从传统闷泡到茶水分离,让古树茶品质有了明显区分,从“烧水壶”到“口缸”到“盖碗”,宛如革命性的一步,让诸如老班章这样拥有顶尖古树茶的村寨脱颖而出。盖碗的精细与云南的有性系茶树结合,有了“一山一味,再逐次细分,便产生了单株
“越陈越香”与“一山一味”成为两股缠绕在一起的普洱双螺旋,推动普洱茶市场飞速上升。  2000-2007:普洱茶行业初发展与崩盘 2000年前,普洱茶鲜有人知;2001年,开始有了初步发展,许多普洱茶的书籍出现,星星点点开始有人议论普洱茶。 2004年,勐海茶厂改制,普洱茶文化开始复兴。此后,随着市场对普洱茶的追捧急剧升温、《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实施等多方面影响下,普洱茶市场快速膨胀,价格一路直上。期间虽然有2005年诸如“猪圈发酵普洱”的负面新闻爆发,但对于市场的挫伤只停留了短暂数月。2005年的马帮进京,是普洱茶界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策划,伴随着全国各路媒体的报道,一扫负面新闻影响,引发全国性普洱茶热潮。到了2006年,市场上继续涌入了许多无标准、无品牌的茶品,形成全民热炒普洱茶风潮,只要声称是普洱茶,便有人买入进行投资;茶才从厂里出货,未到昆明就被抢光,这一上涨趋势一直持续到了2007年春季。
2007年4月,有“普洱茶的华尔街”之称的广东芳村茶叶市场发生“崩盘”,以下关茶厂甲级沱、大益7542为首的茶品开始跳水,接下来整个市场发生全线崩盘。 据《号级古董茶事典》中记载:“作为标杆的勐海茶厂的普洱茶(生茶)7542每件(30公斤)涨到两万多元。”2007年,7542从每件两万多元下降到了六、七千元,在这场崩盘中无数茶商、茶客遭受重创,甚至血本无归。此后几年中,普洱茶经营惨淡,许多商家、企业关门。
风波过后,大浪淘沙。虽然有无数商家倒闭,但市场回归理性,人们对普洱茶的消费开始有了更加理性认识,普洱茶的价格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了稳定,又回到了常态的起起落落中,更重要的是人们发现,经此一役,喝普洱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刨去热炒,普洱茶的健康和品饮价值依然受到认可。2009年,普洱茶品饮市场开始回升。大家意识到一定要有品牌,能流通的普洱茶,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2013——至今古树茶时代开启,品牌意识觉醒 2009年后,随着人们越来越追求品质,品饮升级,喝古树茶的人逐渐多起来。它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度走进普通人的视野,成为当下最值钱、也是涨速最快的“树叶”。茶商们看到市场需求和趋势,开始不断加大对古树茶的宣传和炒作,最终导致古树茶概念被无限放大。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古树茶也是一样,没有标准,便不成好茶。在高利润的驱使之下,茶商生产的古树茶的“纯度”全凭良心。不乏一些商贩采取拼配的方式来以次充好,降低成本,提高价格,从中牟利。再加上大多数茶客并无专业知识,不会区分真假,古树茶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大浪淘沙,去伪存真。古树普洱茶市场的混乱,催生了真正做茶的古树茶品牌。2013年,雨林古树茶出现,颠覆性的制定了古树茶行业标准,打破行业乱象。在2013年以前,行业称呼100年以上的茶树有叫大茶树、老茶树,雨林古茶坊真正开启了古茶树时代,从“大茶树”到“古茶树”,小小一个字,推动行业前进一大步。

2014年,电商时代开启。思普双11销量破千万。各家普洱茶进入电商争夺战。2019年,大益天猫旗舰店双11销售额破亿元,继续引领行业,普洱茶开启多元化时代。许多品牌迎来自己的成人礼(十年),普洱茶也正式进入了品牌时代。文:王娜、罗安然
编辑:李姝琳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