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买茶网怎么样

找到约4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茶叶经销商想做大做强,你需要具备这三种思维

【兴茶网 资讯】可口可乐有个著名的3A策略,3A中最重要的“买得到Availability”就是渠道。不管是别的行业,还是我们自身所处的茶行业,对于品牌方而言,说到渠道的搭建与开拓,就离不开经销商这个最重要的群体,而这二十年来的茶叶营销变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实就是渠道模式的演进

市场低迷,经销商如何做强做大

仔细看看,这场渠道演进不过是“下沉”和“扁平”的反复运用而已。但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经销商却要时刻面对各种挑战,时刻考虑到自身的发展。

在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很多茶叶经销商会有种错觉,消费者求着我们卖东西给他,只要能从品牌方拿到货,就能赚到钱,大部分经销商的心理还是有“坐销”的心态。

可是,当市场进入低迷期了,而且还可能一直低迷下去时,经销商也正在经受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不改变自己,要么就被品牌抛弃,要么被消费者放弃

那么,对经销商来说,面对这样的产业深度调整期,怎样提升自己的层次从而跨进大经销商的行列呢?能否借着市场的变化,而把自己变得更强大呢?这无疑是当下不少茶叶经销商都值得探讨的话题,也是让很多经销商都需要反思的一个话题。

长袖善舞,要做整合资源高手

未来的强大经销商,一定是资源整合能力较强的经销商,你的整合能力有多强,你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

一个优秀的茶叶经销商一定是能够整合厂家资源、市场资源、渠道资源。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品牌茶企在西安区域招商时,遇到一个做商超、社区渠道相当厉害的经销商,企业把最明显的一个支持优势——“团队支持”,告诉给这位经销商之后,没有想到该商家并不领情,反而问了一句:“我这边的市场不需要品牌方来开发,那是我经销商该干的事情,如果你安排三个业务员的话,你可以把这块的费用算出来,直接把费用补给我,让我们自己来运营,我们保证把你所要的销量完成。”

市场要做强做大,茶企也必定会投人、投资金、投宣传、投促销。一个优经销商必然要考虑到如何去整合厂家的资源,甚至去引导资源。问题的核心是你能不能说服品牌方把资源为自己所用,并且还可以合理有效地规划好,维护了厂家的利益又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作为经销商拿到一个有实力的产品作为经销,怎么样利用各种渠道把该品牌在该区域做强做大至关重要。没钱,能不能从上游企业或者下游客户中寻找资源,没人,能不能把做各类渠道的业务员变为自己的业务员...要做到这些很难,但是做到了这样的经销商也就做大了。

有做精做专的思维

受整个市场的影响,现在茶企招商的门槛也在降低,于是,不少经销商“贪多求大”,他们误认为代理的产品越多、品牌多、那么风险越小

这种做法,只是从规模分摊成本的角度来考虑,而从经销商自身的管理与市场开拓来思考的话,就会发现,品牌越多,管理的难度越大,教育市场的成本也会在后期显现出来,那样承担的风险反而更高,尤其是当下还并不是一个以品牌为拉力的茶叶市场,会面临着代理渠道及团队等资源不能互补的产品时。

因此,与其做一个什么都经营的“杂家”,不如资源聚焦,做一个专业化的经销商,聚焦某一茶品类,或者某一渠道的产品、品牌,做深做透,夯实基础。

往“品牌运营商”方向发展

一个有着品牌运营商思维的经销商,拿到厂家的产品后,并不只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中转的“二道贩子”,仅仅是加点价卖出去,而是把自己当作品牌在当地市场的“操盘手”,把茶企营销部门延伸的市场职能承担下来,学会策划市场,产品推广,而不是停留在“对厂家等靠要”的阶段,以致命运掌握在厂家手里。

此外,经销商也要有共生、共赢的协作心态。经销商需要要充分调动上游茶企及下游终端商的积极性,才能把产品销售好、市场做活,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不仅是茶企,经销商同样也必须坚持共赢与协作的市场发展理念

这就需要经销商真正地实施公司化运营与管理。

其实,对于经销商来讲,未来茶叶市场的竞争,一定是团队的竞争,单靠夫妻搭档或者个人的魅力,都不会做的很大。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经销商才能有更高的站位,才能从规范化中做大做强

总之,经销商作为品牌茶企的重要“合作伙伴”,对茶企的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眼下,茶叶市场中的渠道层面也正在面临革新与升级,经销商也需要与时俱进,找准自己的定位,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超市里几十块一袋的简装茶质量怎么样?

  除了专业的茶店,随处可见的超市里也有专门售卖茶叶的区域。有些茶友会在超市买散称茶,或者是简便袋装茶,那这些茶叶的质量如何呢? 

  超市里便宜的袋装茶值得买吗?
  如果是刚入门的茶友,可以少买点喝喝看,但不建议有点品位和茶龄的茶友买来喝(因为您会发现不对您的胃口)。
  一般超市里的茶,属于佛系卖茶,摆放的位置很显眼,只要路过,闻到茶香就会忍不住购买,几十块或者上百块都不会觉得贵,反正先买了尝试下,回去泡了喝喝看。
  但是这类茶反而更容易成为畅销品,因为价格有优势,购买也比较方便。

  为什么稍微贵一点的茶,放在超市也不会难卖呢?
  因为超市有个专门固定的区域卖茶,如果茶叶有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拿来换货(这里不一定能退货,但是绝对可以换货),固定人员看管,有问题可以当面解决。
  比起线上茶店来说,超市卖茶就相当于无形中更有保障。
  无论是什么包装的茶,在超市都会有特定的消费人群

  不能说小袋包装的茶就不好,但是大多数袋泡茶或者小袋包装的茶为了降低成本,有可能是用一些比较碎的茶加上简易包装,然后就开始出售了。
  这些速销茶的制作标准就是不难喝,能入口,目的就达到了。
  总之,如果对茶叶品质有一定要求,建议买茶还是要到靠谱的茶店,或者品牌旗舰店购买,售后服务至少是到位的。
  (文来源:说茶网,图来源:茶友网图库)


欧洲茶语:了解茶性 对茶尊重

旅居欧洲的华人萧美兰女士从1995年开始在欧洲教授中国茶的冲泡,推广中国茶文化,开设这个专栏,是想把她直观感受到的一些现象和总结理解到的经验,告知国内的茶界同仁,与大家共同奋斗,为中国茶在国际市场得到更多的认同而努力。

萧女士的一些观点仅代表她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意见。欢迎大家留言沟通交流,百家争鸣。

茶无言又无语,所以我我不舍得茶,尤其是中国茶,被市场误解、误用与误传。在最艰难的时候我对茶许了愿: 有生之年,我必无怨无悔为茶代言,让更多的人体验到茶的至美,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润厚。

这么多年来,我时时刻刻告诉自己,要对茶抱以万分尊重的心态,而要尊重茶,首先就要了解茶性。

对茶文化的敬畏

茶泡起来简单,但把茶搞清楚真的不简单。

茶是我们中国人的国饮,但是中国人就真的懂得如何正确泡茶、如何正确喝茶吗? 或许有许多人是无茶不欢,但是那就代表他们就真正尊重茶、敬畏茶文化吗?

茶是中国的文化根,我们可以很便捷地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深入学习茶知识, 在国内也有许多机会品尝到各地方的特色好茶,跟茶学茶。因此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到西方学茶呢?我们又怎么能够过度强求一个外国人对中国茶的内涵了解得多么透彻呢?

但是很多外国茶友们那种爱茶的坚持与投入是真的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访问外国友人中,有一位叫老盖的人,他用养老金来养茶,来推广茶文化。那一份对茶以及茶文化的情与爱、投入与努力,我只能说是心服口服。

但是在国外的中国媒体有没有想到我呢? 他们真的了解在国外宣扬中华茶文化与推广中国茶的海外茶人的心酸与困难吗? 当然不会,这么多年,我也不再期待!就像前几年他们希望我回去参加茶博会,最关心的是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里面有没有外国人,而不重视我是否能够把国外的资讯客观及时向国内报道的重要性,只因为我不是外国人!

这么多年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中立,从来不期望使馆给予任何帮助,更不允许自己让台湾代表办事处利用,利用茶来制造文化分离; 所以端正内心,保持公平中立就是必须的一步。这么多年推广中国茶的投入,设立非盈利的中华茶文化协会,在协会架构下成立中华茶学院的一切努力对国内媒体驻外人员来说也仅仅是“不具有被国内报道的吸引力”。

其实,会不会被国内报道不会影响我在国外努力推广中国茶文化正知正识的决心。这一切只源于我至始至终都相信中国生态茶和中华传统茶文化值得被尊重,值得我为之努力。

对茶产地的保护

云南是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茶树最初的发源地,云南有对古树的保护政策吗?

曾经有人跟我讲,一些古树区在采茶时有规定说是汉人可以买茶但是不能够参与采茶,目前古树区的真实政策与状况又是如何呢?

前几年去临沧参加茶博会,有机会去了临沧冰岛与昔归。当时立于茶园,我深刻的感悟采茶和做茶时的艰辛。茶商进去茶园买茶是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要有措施来保护古树能够平静生长,当地百姓生活不会受到太多利诱而走偏。这是一件很严肃的社会人文与经济发展如何平衡的议题。

许多茶区在推广茶旅活动。茶旅是可以推广,但是是否应该对进入古树茶区的人在时间与人数上有所管制规定。一来,物以稀为贵,有限制的情况之下,可以激发出想去会买茶的茶客的欲望;二来,茶旅与众不同的重点应该是进入茶区,能够听风声、听鸟鸣、观生态自然、闻茶香花香的同时,体会大自然的温和仁慈。

自律与敬重应该是大家对古树茶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尊重。

对茶产品的尊重

多年前比利时茶叶进口公司“慷慨”地把随意丢弃在地上的米砖茶送给我的时候,问我“你有这么多好茶,为什么对这个便宜的低档茶有兴趣?”

在当时我没有想太多就直接回答:“”这款茶,不要用一般茶叶品质的标准来看它,而要从中西文化交流,从历史与人性这个角度方面来了解和看待它。“”

我欢喜地把它拿回家,但是怎么样破解它则成为我这么多年来非常伤脑筋的一个挑战。

今天天阴看似将要下雨,喝咖啡的时候,突然想到很多年以前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在市集上看到一位背着大茶壶卖奶茶的先生用高冲入杯的手法。我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煮黑茶高冲奶茶呀。今天就不用伏砖或青砖,就用米砖茶来玩茶吧。

米砖茶在强调茶叶品质的茶人眼里面并不是什么高档茶,但是它代表了中国茶出口所经历的艰辛岁月,标示了中国茶在普惠大众的前提下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本质。而且,经过岁月沉淀,依然可以冲泡出更多有趣的茶饮,可见中国茶为今天世界茶文化贡献了一份精彩。

原始的初心,不是不能改,而是不敢、不愿改。如果初心都可以轻易丢弃,许下的愿都可以否定,那么过去我的努力不就全然的浪费了,一切的痛苦不是都白受了?

我始终认为了解茶性、对茶尊重,是每一个爱茶之人所必备的品质。对茶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在国内或是国外有人对我有质疑、批评,我都无言地受了。但是我时时警惕自己,若自己都不尊重甚至轻视自己,那么我又有什么本事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呢?每思及此,以往任何时候内心因为质疑或是诱惑而浮起的波澜,都被我自己的良知平息掉了。

作者简介

萧美兰,生于台湾,1991年移居比利时。1995 年开始在比利时教欧洲人学泡中国茶,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市成立了比利时中华茶艺中心。2001年在当地政府注册完成“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2020 年因疫情影响,茶与茶文化的推广由线下活动改成线上社交媒体推广。

多年来,萧美兰女士一直致力于参与比利时各区政府与民间单位所举办的文化活动,为推广中华茶文化不懈努力。

来源:茶馆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