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湄潭县文化馆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贵州茶叶高质量出海论坛暨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启动仪式在遵义湄潭举行

10月27日—28日,粤黔协作工作队珠海驻遵义工作组、遵义市农业农村局、湄潭县人民政府主办,湄潭县农业农村局、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协办,珠海市设计中心承办的贵州茶叶高质量出海论坛暨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启动仪式在“中国茶叶百强县”第一名遵义市湄潭县举行。

贵州茶叶高质量出海论坛暨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启动仪式在湄潭县举行(摄影记者汉晓)

贵州省人大原副主任、贵州省茶叶协会会长禄智明,贵州省茶叶协会副会长马瑛,遵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珠海驻遵义工作组组长赵亮,遵义市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田维祥,湄潭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杨懋舜,湄潭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竹青,湄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秀军,湄潭县政协副主席徐才忠,湄潭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代强,遵义市商务局办公室副主任、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成员王栋,湄潭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冬,珠海市设计中心副主任俞彬,澳门国际青年智库理事长、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中华茶文化(茶产业)专委会秘书长徐浩,澳门国际青年智库执行主席张瑜,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国别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联合国贸发会议全球特殊经济区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任以锋,全国供销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和法涛,雨林联盟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胡新艳,正高级工程师、广东三茶健康科技研究院院长高林瑞,SHC认证副总经理张涛,中英茶文化专家、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院助理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张弛,澳门国际青年智库研究员宋汉晓,澳门国际青年智库副秘书长、广东三茶科技研究院办公室主任、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副秘书长闫洪纲,广东三茶健康科技研究院研究员陈丹丹等相关专家学者出席启动仪式。

湄潭县农业农村局、经贸局、税务局、投促局、茗城农商旅、县茶产业中心负责人,各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及兰馨茶业、栗香茶业、阳春白雪茶业、盛兴茶业、七味茗香、越崎茶业、京贵茶树花、琦福苑、画春茶业、和泰茶业、汇恒达茶业、春水堂茶业、逅唐茶业、德越闽黔等茶企负责人100余人出席会议。

贵州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茶叶协会会长禄智明致辞(摄影记者汉晓)


河北省政协常委、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唐嘉乐视频致辞(摄影记者汉晓)

唐嘉乐先生表述,非常荣幸能够见证此次论坛的圆满举办,和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的成功启动。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非常开心看到粤澳与贵州因茶“手牵手,心连心”。茶产业是贵州的优势产业也是特色产业,澳门虽然不生产茶叶,但自古以来有着丰富的饮茶文化,更是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起点港口和重要节点。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充分发挥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基础上,加强推动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服务平台功能,发挥澳门区位优势,制度优势,以澳门所长服务国家所需。随着粤黔携手共建《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希望我们能在茶文化引领、茶科技驱动、茶产业支撑的思想框架下,用好澳门在横琴深合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助力贵州的茶产业实现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提升。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实现茶叶的高质量转型。为遵义乃至贵州出海茶企的合作搭建桥梁,在推动黔茶优品高质量走出去的同时,也让茶产业能够成为澳门产业多元化探索道路上的坚实一员。

中国果蔬贮藏加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供销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吴茂玉院长视频致辞(摄影记者汉晓)

吴茂玉通过远程视频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黔茶的高质量出海,必然绕不开茶叶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努力提升黔茶的科技含金量,才是推进黔茶高质量发展让干净黔茶品牌做响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澳门都是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借助此次活动的契机,真诚的希望能有机会可以让我们单位的技术、澳门的平台和珠海的协作融合起来,为黔茶高质量出海贡献一份力量,一起将“科技黔茶、绿色黔茶、质量黔茶、品牌黔茶”打造成中国农产品国际品牌最亮的名片之一!

由左至右是徐浩、高林瑞、禄智明、赵亮、田维祥、徐才忠,共同为研究院启动揭牌(摄影记者汉晓)

领导与嘉宾合影(摄影记者汉晓)

据悉,茶产业是遵义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200万亩,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茶叶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超160亿元。湄潭县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茶业百强县”第1名。自珠遵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遵义茶产业发展,珠海累计投入协作资金7946万元,从金融、设计、文旅、科技等多个维度赋能遵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解决茶企融资难题,2022年在湄潭等地试点开展“茶叶担保贷”项目,利用1499万协作资金成功撬动1.12亿“金融活水”,帮助当地40余家重点茶企开拓市场、做大做强,有效助力湄潭县茶叶出口额实现十倍增长,达到5600万美元,占全省80%。

遵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珠海驻遵义工作组组长赵亮在会上致辞(摄影记者汉晓)

遵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珠海驻遵义工作组组长赵亮表示,接下来,还将积极扶持春水堂、逅唐等新式茶饮优质企业,帮助遵义茶产业拓展新赛道,带动当地茶农增收致富。与此同时,还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遵义“土特产”品牌化营销,创新开展“设计券”制度及设计师驻地等项目,以“设计赋能珠遵协作”为目标,发起并运营“设计券补贴计划”及“设计师驻地计划”,推出“设计品牌赋能珠遵协作”服务包,以设计综合服务解决乡村振兴中的痛点难点。截至目前,已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设计机构达40家,累计补贴25个遵义企业设计项目,帮助提升当地茶叶等“土特产”品牌和包装130余款,协议金额近400万元。

珠海市设计中心副主任俞彬介绍设计赋能珠遵协作的情况(摄影记者汉晓)

珠海市设计中心副主任俞彬表示,珠海市设计中心持续打造设计产业创新平台,整合全国优秀设计资源。全力打造以“设计券补贴计划”、“设计品牌赋能服务包”和“设计师驻地计划”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遵义模式”,乡村高质量发展贡献湾区力量。在刚刚结束的第28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上,珠海市设计中心携手珠海横琴和天下茶科技平台及澳门国际青年智库共同启动的“珠遵协作赋能科技黔茶高质量出海”项目,获颁“中国茶出海先锋集体奖”。该项目旨在通过用好用足澳门区位优势为遵义乃至贵州茶企出海搭建桥梁,以茶为媒,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澳门国际青年智库理事长徐浩表示,2023年,由珠海市设计中心牵头,协同澳门国际青年智库及和天下茶科技平台在遵义展开了为期3个月的深度调研,对“遵义地区后发酵茶加工”“夏秋茶高效利用”“正安白茶茶氨酸提取”等课题进行了专门的实验和技术攻关,取得了可喜成果。作为珠遵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贵州茶叶高质量出海论坛的召开及“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在湄潭县正式挂牌,旨在发挥智库作用,群策群力,为黔茶高质量出海聚众智、合众力、开新局。

在贵州茶叶高质量出海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分别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个方面为遵义茶产业出海开拓了新思路,在企业运营及产业升级上指明了更多新的方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让与会者获益良多。遵义茶企与专家积极交流,表达了在设计提升、科技研发和产品认证等方面的合作意向。

任以锋、徐浩、和法涛、胡新艳、高林瑞、陈丹丹、张涛、张弛分别以《与参赞同行,贵州茶叶的出海新方式》《在世界与中国之间,贵州茶叶的再思考与再定位》《技术创新——中国农产品品牌高质量出海的核心驱动》《国际市场的敲门砖——可持续茶叶认证与贵州准备》《当夏秋茶遇到微生物——微生物物科技时代背景下贵州茶的价值再造》《夏秋茶开发——贵州茶叶资源价值再造》《国际Halal认证简介》《从中英茶文化交流兼论新饮茶时代的全球化设计》进行授课。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国别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联合国贸发会议全球特殊经济区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任以锋(摄影记者汉晓)

任以锋表示,全球140个国家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茶作为强文化载体再扬帆启航恰逢其时。且饮茶与健康息息相关。他举例说,2021年,全球有5.29亿糖尿病患者,年龄标化患病率为6.1%。预计到2050年,全球预计有13.1亿糖尿病患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研究团队近日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与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黑茶(如普洱茶、茯砖茶)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可大幅降低,且红茶、绿茶、乌龙茶也有类似效果。就黔茶出海,他建议要通过科技的力量,创新引领新赛道,拥抱时尚拥抱市场,尽快建立健全从产品定位(+文化)、品牌、科技创新到分销模式、包装、推广等完整体系,实现黔茶“航母”出海。

澳门国际青年智库理事长、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中华茶文化(茶产业)专委会秘书长徐浩(摄影记者汉晓)

徐浩详细分析了在中国茶叶新全球化的贵州机会与可能。他建议黔茶要从“七新七大三面向”(新技术-大发酵、新功能-大健康、新形态-大抹茶、新价值-大文化、新视觉-大设计、新装备-大认证、新国际-大市场,面向未来生活、面向未来健康、面向美好世界)入手推动黔茶实现规模立得起、生态稳得住、技术沉得下,文化立得起、技术稳得住、产业沉得下,技术立得起、品质稳得住、品牌沉得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路子。

全国供销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和法涛(摄影记者汉晓)

和法涛表示,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增幅稳步收窄,盲目扩张趋势已得到扭转。中国茶叶出口呈现出“量增价跌总额减”的态势。但贵州省多年来重点拓展中档名优茶市场,致力打造“干净黔茶”名片,取得较好的出口销售。针对茶类农产品品质不稳定、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他建议要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架构、新加工标准的推广应用,筑牢优质茶原料基础;加大目标市场与人群调研:把握好传承与创新、品饮与健康、标准化与个性化;发挥中国茶饮的品类优势,做好茶产品市场资源的全球配置。

雨林联盟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胡新艳(摄影记者汉晓)

胡新艳表示,在可持续的意识和体系方面,欧美国家比我们早20-30年。可持续认证是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是国际市场的通行语言。未来各行各业谋求最低的环境和社会代价,实现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大势所趋。因此建议黔茶在战略性策略方面,应放眼长远,提升并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尽早占领制高点,谁占领先机就更容易获利。

正高级工程师、广东三茶健康科技研究院院长高林瑞(摄影记者汉晓)

高林瑞表示,茶叶作为一款天然健康饮料。茶叶应由泛健康功效概念转向开发具有特定具象功能的产品——功能性含茶制品;茶叶由工夫茶品饮慢生活消费形态转向开发便捷、不同消费情景下的快节奏生活产品;茶叶由较为单一的原叶茶转向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茶叶由较为单一的品饮价值转向茶叶工业原料开发,使其广泛应用在食品,保健品、日化品,建材等领域。

广东三茶健康科技研究院研究员陈丹丹(摄影记者汉晓)

陈丹丹针对黔茶附加值整体较低,很难孕育出较强品牌的现状,建议科技赋能茶产业升级,大力开发挖掘夏秋茶,释放贵州茶叶资源优势;提升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开发,加大茶叶多场景应用研究开发,相信黔茶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SHC认证副总经理张涛(摄影记者汉晓)

张涛表示,近年来,各国的食品制造商和加工商越来越意识到国际Halal产品市场的巨大商机。黔茶出海通过Halal认证,可以确保经过认证的产品符合清洁度、纯度和卫生的具体标准。可以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中英茶文化专家、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院助理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张弛(摄影记者汉晓)

张弛表示,黔茶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提升自身价值:商业角度,即文创逻辑下的“第三空间”体验式新零售模式;用户角度,制造出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的,简化版茶叶品饮方式与当代茶文化;渠道角度,融入商业、美学、社交、体验、消费于一体的茶渠道新范式。

启动仪式结束后,专家们在湄潭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竹青,以及湄潭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冬的陪同下,赴兴隆镇小茶海及栗香茶业公司开展调研工作。

珠海市设计中心副主任俞彬、澳门国际青年智库执行主席张瑜在共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珠海市设计中心会继续携手澳门国际青年智库,帮助遵义地区引入拥有生物技术研发能力的澳门科研机构、企业,帮助贵州茶开展新产品研发,开发更多更好的功能性健康新茶饮。继续推动遵义地区开展雨林联盟认证、国际Halal认证等多国际认证,丰富黔茶的国际市场准入证。以设计推动茶产业品牌会、时尚化、潮流化,开展跨界合作扩展茶产业应用场景。通过参赞茶会等新方式开展茶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引入国际合作机构拓展茶产业朋友圈,精准开拓别国市场。

与会嘉宾参观中国茶工业博物馆(摄影记者汉晓)


与会嘉宾参观栗香茶业公司(摄影记者汉晓)


与会嘉宾参观春水堂茶业公司(摄影记者汉晓)

来源:澳门市民日报

本报讯(记者 汉晓)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启动仪式在湄潭举行

10月28日,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启动仪式在湄潭县举行。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茶叶协会会长禄智明,贵州省茶叶协会副会长马瑛,遵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珠海驻遵义工作组组长赵亮,遵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遵义市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田维祥等参加。

仪式上,禄智明致辞,对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落户湄潭表示祝贺;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唐嘉乐、中华全国供销社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所长吴茂玉分别进行了视频致辞。珠海市设计中心副主任俞彬就设计赋能珠遵协作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赵亮对远道而来的嘉宾朋友们表示欢迎。他说,茶产业是遵义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约200万亩,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茶叶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超160亿元,湄潭县更是连续三年获得“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自2021年珠遵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遵义茶产业发展,珠海累计投入协作资金7946万元,从金融、设计、文旅、科技等多个维度赋能遵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解决茶企融资难题,2022年在湄潭等地试点开展“茶叶担保贷”项目,利用1499万协作资金成功撬动1.12亿“金融活水”,帮助当地40余家重点茶企开拓市场、做大做强,有效助力湄潭县茶叶出口额实现10倍增长,达到5600万美元,占全省80%。“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在中国茶业大县湄潭落户,是珠遵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衷心希望各位来宾通过本次活动增进了解、互相借鉴、凝聚共识,达成更多的合作意向,为黔茶高质量出海聚众智、合众力、开新局。

随后,与会领导共同为“黔茶高质量出海研究院”启动揭牌。

澳门国际青年智库理事长、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中华茶文化(茶产业)专委会秘书长徐浩,澳门国际青年智库执行主席张瑜,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国别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联合国贸发会议全球特殊经济区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任以锋,全国供销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和法涛,雨林联盟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胡新艳,广东三茶健康科技研究院院长高林瑞,SHC认证副总经理张涛,中英茶文化专家、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院助理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张弛,澳门国际青年智库研究员宋汉晓,澳门国际青年智库副秘书长、广东三茶科技研究院办公室主任、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副秘书长闫洪纲,广东三茶健康科技研究院研究员陈丹丹等相关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湄潭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杨懋舜,县委常委、副县长郑竹青,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秀军,县政协副主席徐才忠,县政府党组成员陈代强;县直有关部门、县属国有企业、各镇(街道)分管负责人以及县内部分茶企代表等参加。

当天,与会嘉宾还来到兴隆镇小茶海、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贵州春水堂茶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考察,实地了解湄潭茶叶基地管护、茶叶生产加工及出口情况等。(融媒体记者刘越 仇正腾 见习记者胡艳)

来源:微美湄潭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12届北京茶博会农展馆开幕 京城百姓享“国际范儿”茶盛宴

贵州展团、云南展团、陕西安康展团、安徽舒城展团……11月20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马连道建设指挥部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北京京港环球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简称“北京茶博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3、11号盛大开幕。八方茶友齐聚全国农业展览馆,共同参与这一场京城盛会。

开展当天,展馆外排起了长队,茶友们有序入场,预约、量体温、过安检、兑换纸质门票,严格的防疫流程虽有些繁琐,也令观众们更安心。

北京茶博会展览面积达20000㎡,汇聚了全国21个名茶产区的800余家品牌茶企。贵州展团、云南展团、陕西安康展团、安徽舒城展团、四川名山展团、湖北鹤峰展团、海南五指山展团等齐聚,采花毛尖、大益、中茶普洱、英妹子红茶、老曼峨、龙园号、梧州茂圣六堡茶、大佬号、金钥匙老树白茶等荟萃。

除了品不完的佳茗,还有淘不尽的雅器。景德镇陶瓷、源森竹木、龙泉青瓷、世福堂银器、宜兴紫砂大师等携匠心巨作闪亮登场,为前来参展的茶友们带来一场精妙绝伦的茶器视觉盛宴。

除了展示,第12届北京茶博会还举办了精彩纷呈的茶事活动,为茶人缔造了一场国际范儿的茶文化盛宴。

在这里,你能和国际茶专家连线对话,跟着澳洲茶专家学拼配茶,还可以亲眼见证中国茶迈向2020迪拜世博会。

20日下午,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全国茶区行启动仪式、工行融e购·茗茶商城上线仪式、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论坛在茶博会现场举办。

“2020迪拜世博会”是历史上首次在中东地区举办的世博会,举办时间为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迪拜已先后投入超过600亿人民币建设了一座占地438公顷、由全球顶级建筑师打造的190个国家和地区馆组成的“展览城”,预计将接待游2500万人次。

为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沟通与交流,推动中国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向世界,中华文化促进会以“文化·民心相通的桥梁”为主题组织建设的中华文化馆将首次亮相2020迪拜世博会,这也是我国参展世博会以来首次建设中华文化馆。

中华文化馆以“一叶千年·与世界共享一杯中华好茶”为主题专门成立“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华茶文化(茶产业)专项委员会”。

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表示:“我们要以一带一路茶文化交流和茶生活方式传播为纽带,以推动茶产业升级为目标,积极促进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新时代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未来智能茶产业“优·善·美”新时代。”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魏有表示,接下来将举办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全国茶区行系列活动,通过世博会的国际影响力为茶叶区域名牌走出国门助力。

专委会秘书长徐浩表示,为了能在本次世博会上讲好中国茶故事、成功地将中国茶叶推向全球,将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遴选一批“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优选茶”。

现场还以围绕”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进行了探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园艺处副处长冷杨、中国政法大学地理标志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艳、贵州省湄潭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勰等专家就中国茶产业的优劣势、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国茶如何获得更大的国际市场、湄潭茶产业如何做到全球共享、中国茶叶的出口优势等话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实时答疑解惑,为中国茶叶出口出谋划策。

据冷杨透露,今年我国茶叶产销总体上是稳定的。今年18个主产省茶园面积约4640万亩,春季干毛茶总产量133万吨,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销售方面,总体看鲜叶价格比上年略增,保证了茶农增收。尤其是521“国际茶日”宣传效应、电商带货、消费扶贫等措施促进了茶叶销售。据估算,全国春茶产值达到1700亿元左右,比上年略增。出口方面预计今年茶叶出口量基本保持上年水平,出口额小幅上涨。

接下来三天,“莎琳假日新品上线发布会”、“第五届亚太茶茗大奖颁奖仪式”、“云茶走天下,云茶醉天下北京推介会”、“中国茶冲泡大师精英赛【北京站】颁奖暨2020南北茶业合作【北方市场】开发高峰论坛”、“兰亭之乐——东西方文化音乐茶会”等多场茶事活动将一一上演。

此外,组委会还联动大益、老曼峨、恩施爱森农业、海南五指山红茶、俊仲号、残剑飞雪等名优茶企为观众们精心打造了积分兑茶礼的活动,吸引了众多茶友互动。

本次茶博会将持续至11月23日,展会期间,茶友可以到展会现场登记免费获得门票,也可关注“北京茶博会”公众号领取电子门票入场。(记者 鲍聪颖)

原标题:第12届北京茶博会农展馆开幕京城百姓享“国际范儿”茶盛宴

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全国茶区行正式启动

注:内容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