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方茶真假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上海警方破获18亿特大制售假冒普洱茶案,假冒名牌茶品为什么久打不绝

上海警方破获18亿特大制售假冒普洱茶案、杭州警方缴获假冒西湖龙井5000余斤,假冒名牌茶品为什么久打不绝

未经授权自行仿造品牌普洱茶

包装棉纸和内页,

普通新茶摇身一变

成为名贵老茶。

今年3月,

上海警方全链条侦破一起

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普洱茶案,

捣毁制售假窝点10处,

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

缴获假冒知名品牌普洱茶饼10余吨,

市场价值高达18亿元。

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庄莉强警官透露,

此案是近年来

上海警方破获的案值最大的

假冒品牌普洱茶案。

警方捣毁制售假窝点。警方供图(下同)

名贵老茶为何低价销售?

今年3月,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发现,一家名为“欧红诚意茶叶商行”的网店价格异常:其销售的多个品种知名品牌普洱茶饼,市场价上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但这家网店的售价却仅为200元到800元不等。其中一些名贵茶饼出厂量极少,但这家网店却能大量提供。

比如,最有名的一款2003年400克班章生态茶——六星孔雀青饼市场价一度超过百万元,该网店的售价却仅为200余元。经品牌权利方鉴定,这家网店出售的茶饼包装方式与正品不符,包装棉纸明显为后期仿制,无论是材质、主版面印刷要素、主体色彩还是字体文字标识均与正品有差异,是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

调查过程中,民警发现该网店还在某网络拍卖平台上架了多款茶饼,记录显示每次拍卖竞价都颇为激烈,价格上涨飞快,让人觉得这些热门茶饼不仅有价还有市,但仔细比对后可以看出,出价用户的用户名都极为相似,实际上是嫌疑人为了促销而进行的自我炒作。

缴获的假冒知名品牌普洱茶饼。

全链条铲除制售假团伙

长宁警方对网店背后的犯罪团伙开展侦查。经梳理分析交易及物流数据,警方掌握了涉案网店经营者欧某的身份、居住地等信息。3月8日,警方在广东省阳春市将犯罪嫌疑人欧某等人抓获归案。

3月11日,警方又转战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将为欧某提供货源的犯罪嫌疑人曹某、梁某等人抓获。3月13日,从欧某处购买假冒茶饼的犯罪嫌疑人熊某落网。至此,警方共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1名,缴获假冒品牌普洱茶饼10余吨,查获用于包装的假冒侵权棉纸2万余张,以及印刷套板、塑封机等大量作案工具。

经查,2019年7月起,犯罪嫌疑人曹某、欧某、熊某等人通过网店及实体店铺,大肆销售假冒品牌中高档普洱茶饼,销售金额200余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曹某、欧某等9人已被依法逮捕,其余2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中。

制假工具。

普通新茶变身名贵老茶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曹某及其母梁某在云南勐海经营一家茶厂,并在昆明开设了实体店铺,但一直销量不佳。看到市场上一些普洱老茶饼价格节节攀升,平时也有客户来询问是否有这些品牌的老茶饼出售,曹某动起了仿冒的念头。

为了吸引买家,曹某选择仿冒的茶饼都是名贵品种,他还特意购买专业书籍学习普洱茶知识,经过“刻苦学习”,他对名贵茶饼如数家珍。

真假对比

2019年下半年起,曹某定制了专门工具和纸张用来仿造品牌普洱茶饼的包装棉纸和内页,将自家茶厂生产的新茶饼包装成名贵老茶饼。为了让新茶在短时间内加速发酵,呈现出接近老茶的状态,曹某、梁某还不定时用喷水壶向茶饼喷水。按理说,茶叶储存场所需要保持干燥,本案中查获假冒茶饼仓库却极为阴暗潮湿,极易滋生细菌。

犯罪嫌疑人欧某获悉曹某可提供远低于市场价的品牌老茶饼后,明知是假冒还是先后多次购买并转卖。甚至随着店铺销量逐渐上升,欧某还根据市场需求向曹某定制茶饼品种。

——来源: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潘高峰)

编者后记:

为什么当今勐海茶厂假货泛滥?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时期留下来的老普洱茶存世量太少。卖家没货卖,买家又舍不得掏大价钱,市场需求量大,装逼还是必配品,所以就致使假货泛滥不绝,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

荧光剂检测笔是老普洱茶的照妖镜。因为改制前勐海茶厂包普洱茶所用的棉纸,是云南本地产的手工棉纸,不会出现任何荧光剂反应,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原包的八十年代勐海茶厂老茶真实价格,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有钱都难买到A货,便宜是不可能买到的!

这次上海警方查获的几个亿的勐海茶厂等假普洱茶,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改制前的勐海茶厂老茶才是B货泛滥的重灾区,保守估计市场上90%以上都是假的!

老茶市场乱象由来已久,要想市场得到真正的净化,任重道远!

——本内容来自新民晚报,编者后记来自老茶文摘。

萧山富阳丽水茶叶冒充西湖龙井,统统抓起来!杭州警方缴获假冒西湖龙井5000余斤

4月22日,在第21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杭州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期由市局环食药支队牵头全市公安机关相继破获的“3·18”制售假冒西湖龙井案、“9·22”特大贩卖走私假烟案、销售假冒胡庆余堂集团产品案、销售假冒知名品牌“ORNATE”轮胎案等4起民生领域知识产权重特大典型案件进行通报。

今年以来,杭州市公安机关围绕浙江省公安厅开展一系列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维护杭州知名品牌、老字号商标等合法权益。全市共破获相关案件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余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10余人,查获生产窝点和其他窝点79处,涉案价值约1.1亿元。

每年的清明前后是西湖龙井新茶采摘上市的关键期,也是制售假冒伪劣茶叶犯罪活动的活跃期。

今年3月,杭州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不法分子从省内外假冒包材供应商处大量进购印有“西湖龙井”等商标标识的牛皮纸、铁罐、礼盒等假冒包材,将萧山、余杭、富阳本地及绍兴新昌、丽水缙云、松阳等地的茶叶冒充“西湖龙井”灌入封装,通过杭州的茶叶市场、景区茶叶店等线下门店对外销售。

杭州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进行侦查,专案民警紧抓关键时段、紧扣关键环节、紧盯关键对象,深入开展线索排摸。

经进一步调查发现,其中刘某犯罪团伙在河北保定开办“一条龙”公司,专门从事假冒茶叶包装、仓储、销售,并招揽数十名员工在一些电商平台开设网店20余家,大肆低价销售假冒西湖龙井茶叶。

4月7日,杭州警方组织400余名精干警力,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在浙江,北京、上海、河北、福建、江苏、江西、安徽、山东等9省12地,对“3·18”制售假冒西湖龙井案等14起案件开展统一收网抓捕行动,共抓获涉案人员83名,捣毁制假窝点18个、售假门店32家、假冒包材印刷厂8处、仓库18处,缴获假冒西湖龙井茶5000余斤,印有“西湖龙井”等商标标识的假冒包材及各类茶标60余种30余万件,查扣大量塑封机、印刷模具、制版电脑等作案工具,涉案金额逾7000余万元。

截至目前,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2人,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本次专项行动是杭州警方历年来首次以保护本地“中国驰名商标”知识产权为主题开展的集中规模化打击,打击层级最全、范围最大、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

杭州警方将坚持“量质并举”继续对重点案件进行集中攻坚,全面震慑假冒“西湖龙井”品牌犯罪,整饬茶市乱象,维护本地茶企、茶农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本内容来自之江全知道

90年代明星茶,92方砖真假如何辨别?


92方砖号称“末代茶王”,具有兰香典范。92方砖已成经典,在这个假货满天飞的时代,92方砖也是众多老茶之中最乱的品种之一,市面上假货数量是真品的很多倍。今天小茶胡就通过此文,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下92方砖这款老茶,方便茶友对92方砖的真假多一些辨别能力。

92方砖,是中茶(勐海茶厂)1991年到1993年初出品的100克普洱茶砖统称。92方砖是当时那个年代里出品最优质的普洱砖茶,普洱茶当时是普通的百姓茶,当时好的原料都是生产了绿茶、红茶然后才是普洱茶,92小方砖则不同,它算是“中茶”的一款振兴茶,没有沿用剩余糟茶来制作,而是采用上等原料来制作(92方砖的茶菁较嫩,采用晒青毛茶一、二级为原料),比之前市面普洱茶都上档次得多。

早前坊间有传,92方砖是主要集中在1991年11月,1992年1月、2月、11月,1993年1月几个时间段由勐海茶厂生产,其中1992年生产量最大,故名为“92方砖”。

但当时主管普洱茶生产的原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特种茶经理昌金强否定了这一点,92方砖原来最早是1987年生产的,是广交会上日本上下订单的外销产品,一直到1990年,外销日本三年后停止出口,然后转内销。

1990年正值亚运会是92方砖生产量最大的年份,1991年,1992年都有生产,但1993年就没有下达生产计划了,1993年的1月份的批次是1992年生产的,所以92方砖的92不是开始生产的年份,也不是生产量最大的年份,恰恰是92方砖结束生产的年份。

图片来源:深邃的七子世界

92方砖本身没有内飞、内票,它是一片一片由纸盒单独包装。纸盒正面印着“普洱方茶”以及“PuerhFangcha”的中苵文字样,右上角则是惯有的“八中茶”图样,但字体有多种。

图片来源:小茶胡92方砖实拍图

勐海茶厂出产的方茶中,一部分的包装盒上贴了一张卷标,上面注明了制造日期批号、保质期、勐海茶厂的厂址、电话、电挂等资料,其中的制造日期批号,则用手工盖印的方式盖上了生产日期。

图片来源:小茶胡92方砖实拍图

重点来了,小茶胡教你如何辨别真假:

1.当时1992小方砖外包装纸均采用250g“韩松”灰底白板纸印刷,应为“勐海县印刷厂”产品,单色油印机印刷,故盒面有些配色会有移位的现象。(现市场上假货均为双色印,套色很准,很漂亮,反而露馅了)

2.92方砖均用同一批盒子,只是里面标示小票不同,前三批的电话号码为“2125-2172”,1992年11月的标示小票号码为“22125-22127”(西双版纳勐海县电话号码于1992年5月份由原来的四位更改为五位),生产日期批号后面是蓝色盖印,标示小票贴在盒子背面。  

图片来源:某商家在售商品

3.当时92方砖整个包装由一层玻璃纸包裹,因已过20多年,很容易碎裂。包装盒的侧面有红色错版印刷“净重100公分”,勐海茶厂所以砖茶印刷仅有这四批为印刷错版,也可断定这四批茶为同一批包装盒,故后面贴小标示的缘故。

4.包装纸盒正面开出一个扇形小孔,透过小孔可以看到砖茶的局部实体。特别注意小标示保质期,印有“18个月”,可以说明那时候根本没有“越陈越香”的理念,大家都是现买现喝的。

5.打开包装盒,里面方砖正面压有“普洱方茶”四字,背面压有“八中”包有一“茶”字。

92方砖茶正面

92方砖茶背面

根据上边5点,基本可以排除掉市面上90%的92方砖假货了,至于另外10%就需要更进一步的专业知识及品饮才能鉴定了,因为现在作假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看完此文,相信茶友对真假92方砖已经有一定判断了。

来源:老茶资讯,作者:小茶胡,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德丰昌学堂】 论普洱熟茶历史,鉴茶品年份真假

  普洱熟茶发展的背景

  民国之后,香港逐渐成为普洱茶最主要的消费地之一。而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运时缩短,到港的茶饼陈化期不够,而香港寸土寸金,茶商们不仅在讨论干仓与湿仓的孰优孰劣,也开始在尝试人工发酵普洱茶的原料——晒青毛茶,使原料熟化后再加工压制成饼。  

  熟茶发展——50年代

  香港供不应求的消息传回云南,云南省茶叶公司非常重视来自大客户方的需求信息,于1955年11月,通知下关茶厂对出口紧压茶进行后发酵实验,但实验不了了之。

  主要发酵技术:  

  以下关茶厂为代表

  蒸汽热发酵

  人工制冷发酵技术

  熟茶发展——70年代

  1973年4月,云南省召开茶叶加工会议。在长达7天的茶叶加工座谈会上,传达了李先念副总理和外贸部李强副部长有关国际形势和茶叶发展的重要讲话,李强副部长讲话中特别强调了要发展普洱茶。

  1974年后,省茶叶公司在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普洱茶厂、澜沧茶厂和宜良茶厂等国营生产厂家推行熟茶发酵技术。1974年以前,云南是没有熟茶生产记录的。  

  1975年,昆明茶厂研制成功普洱茶原料的发水渥堆技术,以此为基础制成普洱茶熟茶,由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自营出口,晒青毛茶停调广东。

  1976年,熟普发酵技术成熟。“熟普”散茶压制的沱茶7663、茶砖7581面市,从此以后,各种普洱茶熟茶产品风起云涌,普洱茶“熟饼时代”开启大幕。

  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业公司规范了普洱茶的唛号,饼茶用4位,头两位为该茶品创制年份,第三位为晒青毛茶原料等级,第四位为茶厂编号(1是昆明茶厂,2是勐海茶厂,3是下关茶厂,4是普洱茶厂)。散茶用5位,3、4位原料毛茶等级。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