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找到约1,504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白茶标准工作研讨会暨2021年度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年会顺利召开

12月7日,白茶标准工作研讨会暨2021年度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年会在福鼎市名京大酒店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华,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绍文,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柯家耀,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李步泉,宁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宁德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李辉,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一级调研员王国荣,福建省茶叶协会原秘书长陈金水,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副组长孙威江,福建省农业厅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副组长苏峰,宁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林阿禄,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福鼎市茶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组长陈兴华,市部门领导、专家、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成员、茶业企业家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福鼎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福鼎市茶业协会主办,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承办。

会议由福鼎市茶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组长陈兴华主持。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华,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绍文先后致辞。

刘仲华表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福鼎白茶展现了一个很好的产业景象,福鼎市政府、行业、企业都高度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标准化有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福鼎白茶既要有完善的文字标准,也要有实物的标准,提升标准执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让企业能够更快速提升生产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华致辞

蔡梅生表示,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设在福鼎市十多年,先后制修订了《白茶》国标、《紧压白茶》国标、《白茶储存技术规范》地标、《白茶 品种》地标等多项标准。因《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福鼎白茶》福建省地方标准制订的时间较久,当时的标准产品类别中未覆盖贡眉、寿眉和紧压白茶等,制约了福鼎白茶的发展,因此该标准的修订至关重要。

△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致辞

刘绍文表示,产业发展,标准先行。标准的制定与实行,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支撑,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推动福鼎白茶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推进标准化发展。未来白茶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制定更完善的标准,构建更高水平的标准体系,更要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落地执行,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品质优异,从而优化产业,提升竞争力,实现白茶产业的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绍文致辞

福鼎市茶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组长陈兴华作2021年度工作汇报,陈兴华组长围绕积极组织制修订地方、团体标准和推进福鼎白茶生产标准化、品质提升两方面总结2021年度白茶工作组工作情况。

△福鼎市茶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组长陈兴华作2021年度工作汇报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副组长孙威江介绍下一年度标准修订推进意见,孙威江教授表示,工作组应围绕四个方面开展标准化工作:一、加快白茶标准化宣传与贯彻;二、积极开展老白茶年份、产地等基础应用研究;三、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鼓励自主创新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四、推动白茶国际标准的立项。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孙威江介绍下一年度标准修订推进意见

随后,在白茶标准工作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福鼎白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建省地方标准修订展开交流,围绕标准条款、工艺要求、理化指标等方面,对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与会代表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秘书处将根据与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修订和完善福鼎白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建省地方标准,整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根据要求,有计划地推进标准化工作,以标准规范白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以标准引领和促进我国白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来源:福鼎市茶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品品香参加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二次工作会议

5月1日,备受业界关注的GB/T 22291—2017《白茶》国家标准刚刚正式实施。5月3日上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二届二次工作会议就在福鼎市召开。作为工作组成员之一,品品香邵克平总经理代表公司参与了本次会议。

品品香茶业总经理邵克平(左一)参会

会议邀请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翁昆,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刘绍文、福建省农业厅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苏峰、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威江等专家学者以及省、市质监局、白茶工作组成员,共同探讨白茶产业发展形势及标准化工作。

会议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组长、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陈兴华主持并致欢迎辞;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翁昆、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刘绍文先后肯定白茶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成效。翁昆表示,希望白茶工作组继续做好标准化工作,做大做强白茶产业,福鼎白茶产区要加强管理,进一步巩固白茶类产区的中心地位。

为了让标准化工作更好地在白茶领域发挥作用,加强标准的宣贯和实施,会议一致通过了增加福建省农业厅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苏峰、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威江为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副组长。

会上,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翁昆向工作组成员介绍团体标准制定相关知识,全体审议通过了白茶工作组2017年度工作总结以及2018年度工作计划,围绕《紧压白茶加工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初稿展开讨论。会议中,工作组成员纷纷发言,对白茶产业发展情况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并表示要积极做好今后的工作,推动白茶标准化事业的发展。

品品香作为成员单位,一直以来通过参与起草、制定白茶相关标准、参与制作、审核白茶标准样等方式,以企业自身茶叶标准体系,助力行业标准化建设。未来,品品香还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发挥行业龙头示范作用,加速推进行业标准化进程。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于2010年7月批准成立的,主要负责白茶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白茶工作组的成立对白茶产业的发展,品质的提升,附加值的增加,在国内外市场的拓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茶工作组成立会议在安溪召开

10月9日在安溪召开了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茶工作组一届一次会议暨有机茶工作组成立会议,会议明确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茶工作组设在安溪,并设置秘书处,将开展有机茶国家标准制定等相关工作。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茶工作组成员及企业代表、大学科研院校、安溪有机茶叶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及政府代表等100多人。

有机茶工作组设在安溪

“有机茶工作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健全了从茶园到茶杯的有机茶标准体系,助推了安溪有机茶的发展。”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给安溪关于成立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茶工作组的批复中如是肯定。


会上,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尹祎向有机茶工作组秘书长汪健仁授牌,同时与会领导给有机茶工作组委员颁发了证书。


审议《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茶工作组章程》《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茶工作组工作计划》及《有机茶标准体系表》。有机茶工作组副组长杨秀芳、有机茶工作组副组长福建农林大学孙威江分别就有机茶现状与发展和工作计划、中国有机茶发展与乡村振兴进行了专题辅导。

有机茶是指在原料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的茶叶产品。有机茶叶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茶叶,是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在茶叶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中等级最高。

国际上有机茶最早于1983年在斯里兰卡开始生产,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有机茶的生产。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通过有机茶认证的茶叶生产企业1282家,认证有机茶园面积超过166万亩,年产有机茶19.3万吨。福建省茶叶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面积全国第五。当前福建全省通过有机茶认证企业112家,认证面积4.7万亩,年产有机茶15.89万吨。

与会专家表示,成立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茶工作组,有利于宣传贯彻和引导有机茶知识,提升茶业绿色发展水平,对开展有机茶相关标准的研讨与制定工作,完善有机茶标准体系、推进有机茶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下一步,有机茶工作组将抓紧有机茶国家标准制定,扩大标准的宣贯,做好标准资料的收集、翻译,建立标准资料档案室,加快有机茶数据库的建立,组织标准化人员的培训,积极参与相关标委会的活动等七方面工作。


期间,与会人员还将在安溪县桃源有机茶园召开有机茶国家标准交流座谈会,审议《有机茶园管理操作规程》《有机茶加工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制定全体会议,并参观桃源有机茶园标准化建设。



有机茶工作的“安溪模式”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截至2018年,安溪县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5万吨,涉茶总产值175亿元,直接或间接出口茶叶超过1.6万吨。目前,安溪县已连续10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安溪铁观音连续四年蝉联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入选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安溪始终把质量安全作为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重视茶叶领域标准制修订,有效促进标准实施推广。一直以来,制定、推行了《地理标志产品安溪铁观音》等“四个标准体系”,实施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铁观音产品标准。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乌龙茶)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国字号”平台,拓展茶叶标准化试点,广泛开展标准化示范工作,构建追溯、生态、科技等标准化综合推广体系,提升源头控制、标准化生产、品牌带动、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保障了茶叶质量安全,推进茶业发展绿色化,提升对外合作水平。近三年安溪茶叶抽检合格率达到99.5%以上,出口茶叶连续13年通过输入国官方检测。


为了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安溪有机茶的发展,安溪成立了安溪县茶叶协会有机茶分会,每年投入资金,举办有机茶培训班、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等,引导、支持企业走有机之路。同时,倡导“提生态、提质量、减面积、减主体”,做足茶业“加减法”的发展理念,带动了安溪有机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全县形成“待茶以人、精细农业、有机生产”的发展热潮。


此外,安溪还大力推进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建设,打造以“强化源头管理,突出中间自律,加大终端追溯”为工作主线的“安溪模式”, 不断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截止目前,安溪县共有机茶叶生产企业23家,认证茶园面积38358亩,有机茶产量2407吨,认证面积居全国产茶县第一位。目前示范区出口茶叶连续七年全部通过输入国官方检测。


会议现场

领导讲话


当前安溪铁观音面临全国其它茶类的有力竞争,也面临我国茶产业转型升级、消费市场追求健康有机产品的关键时刻。茶叶质量安全民生所系,关乎安溪铁观音品牌形象,关乎安溪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大局。


“当前,‘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我们将以此次在安溪成立全国有机茶工作组并设置秘书处为契机,积极参与涉茶各级规则、标准制定,承担标准化组织等工作,引领全国茶叶标准的至高点,掌握有机茶标准的发语权。”安溪县领导表示,一方面助力安溪茶产业二次腾飞,切实促进安溪广大茶农增收致富,一方面促进我国茶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步伐,从茶叶大国迈向茶业强国。




找到约1,497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