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深山茶客

找到约23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妙贡堂:源自深山,野性天养——天养野

荒野白茶,近几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喝茶人提起。发烧级茶友,如果没有喝过荒野白茶,那会是一种遗憾。荒野林中生长的白茶,是最本真的味道。然而除了最天然的风味,荒野白茶究竟有什么突出的品质,令它得到资深茶客的追捧呢?

荒野白茶量极有限,尽管价格因之不断攀升,但是茶友们对它的热情不减。

如果说荒野二字就是品质,那么这个品质其实也来之不易。

树龄

光阴深厚有力,老树龄的茶树在茶圈中一直深受青睐,而生长几十年以上的老树茶在福鼎并不易寻获。经由原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队或大队遗留下抛荒的茶树与在福鼎被找到的更早的抛荒茶,是荒野白茶的主要来源。老树根深叶茂,更易于汲取更多的养分与微量元素,带来异于普通白茶的品质。很幸运的是,妙贡堂在历史的原因中,意外拥有着众多的荒野茶树资源。在为数不多的1000米深山中,甚至有着超百年树龄的古茶林。

环境

妙贡堂的荒野茶,讲究“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深山环境,荒野茶树不规则的生长于森林中。这些茶树在失去了人工管理后,仅有部分存活,因此造成了这种不规则的分布情况,而这也是它们更有生命力的体现。在深山中需要与林木花草争取养分,没有人工施肥与养护,自然需要靠茶树“锻炼”自己的吸收能力,其野性由此而来。茶树喜阴耐湿,深山环境高大树木的遮阴和霜雾天气也在更好的提升了荒野茶的品质。

采摘

好茶的采摘要选择对的时间,一年中采摘的季节需要把握,一天中采摘的时间也需要把握。扛上梯子,步入深山,寻找生于山间、谷底、林涧旁的茶树。生于这样的环境是它们得以存留且不被人工干预的原因,却也是采茶工序的艰难所在。采茶的人往往要及早出发,进入林中就就要花去好几个小时,踩在梯子上进行采摘也十分不易。更麻烦的是一棵一棵茶树之间相隔着一定的距离,使得采摘过程中辛苦非常。

产量

没有人工的培育,荒野茶树的产量要比一般茶树低得多,鲜叶整体也要更为细小,加上对于茶树的保护需要限制采摘程度,荒野白茶的产量整体就少得多了,而其优越的品质却是一般白茶难以拥有和达至的。

制作

生态无法复制,工艺唯有传承。从1994年,妙贡堂始终对制茶技艺保持探索,在其中不断优化提升,成就品牌独家工艺。好的原料与好的工艺结合,让荒野白茶的韵味得到完美的发挥,齿颊中的清凉感,舌尖的浓郁,品过方知难得。

背后

对于好茶有着热爱和追求,也意外让妙贡堂收获了众多高品质的荒野茶资源。在白茶远未出名的那些年头,妙贡堂收藏了一批又一批上乘品质的荒野白茶。起初只为取悦自己,无想却因此成荫,这些原料与荒野基地,成就了妙贡堂天养野的高度。

荒野茶令广大茶友心醉的秘密,正在于其独特的野韵,温和的白茶中少有的馥郁与气劲,富有张力,尤为的清新与饱满,在茶客口中都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4年来,妙贡堂发布了共计10款荒野茶产品,荒野茶为妙贡堂品牌特色高端系列,凭极具个性的野韵气息牢牢获得市场的青睐。

▲妙贡堂过往荒野白茶产品

为了更好的体现荒野白茶的特性和文化内蕴,接下来,我们决定将原有的荒野茶升级为“天养野”系列,取“源自深山,野性天养”之意,为荒野白茶爱好者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与更清晰的认知。

妙贡堂过往荒野白茶产品

▲妙贡堂过往荒野白茶产品

天养好茶,成就它的每一步里其实都凝结着人的参与,一分辛苦一分收获一分价值,天、地、人,每一个因素都达到最好的状态,于是这一杯的滋味也就格外的丰饶!近期,妙贡堂天养野系列首款重磅产品即将上市,2007年至陈至野的天养野·知青林新品,风味无两,荒野好茶这一杯即是高峰,敬请期待!

普洱茶投资分析:从茶农到茶商 原产地直销能否惠及茶客

茶农亲自下场做茶,原产地直供、原料保质保量、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用最少的钱喝到最好的茶.....

以上就是近年来对茶农直接下场做茶,市场普遍存在的一些看法。茶农做茶,看起来确实很诱人,茶树是自己的,茶农亲自为自家茶正名,理论上确实可以实现砍掉大量中间环节,让消费者享受最大的实惠。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茶农做茶绝大部分依旧停留在家庭作坊的规模,尤其是近两年市场行情相对低迷,不少茶农还放弃了自己做茶的业务,又重新回到原来的生产方式上——种茶、采茶、卖毛茶。

茶农转型当茶商之所以大多以失败告终,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原料供应问题,在云南地区茶树资源分配比较均匀,根本不存在某位茶农坐拥数千亩茶园这样的情况,而作为茶商想要打造能够广泛销售的产品,就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原料储备,而作为茶农在自家原料无法满足实际产能的情况下,就只能从别的茶农手里进行收购,在原料价格完全市场化的今天,茶农收购价也不会比茶商便宜。在原料这块,茶农只有自家的原料成本优势,可要分摊到具体产品上面,每一片茶省不了多少钱。

第二营销环节,茶农大多时代在深山务农,想要做茶商就得走出深山,来到繁华的大都市。虽然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发展给茶商提供了一个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茶卖出去的机会,可硬件的完善并不代表可以无视软件的存在,从产品的包装设计再到营销方案的策划,这都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对市场有着充分的了解,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可一名茶农一旦拥有了上述技能,他就不再是茶农了,而是拥有原料生产基地的茶商,只是这个原料基地实在是太小了,小到对于一家现代化的茶企可有可无的状态,等到了这一步这样的茶农也跟市场中的茶商没有什么区别了,说了大半天那还是茶商在做茶。

综上所述,茶农直销只能是普洱茶市场的一个补充,它可以成为茶山行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小众茶客的一种选择,但要其挑起市场的大梁,实在是难以胜任啊!

文:天火


永泰“深山绿”摇变乡村振兴 茶变“黄金叶”

福州市永泰县位居闽中腹地,地处闽江支流大樟溪中上游,戴云山脉东北麓,县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6.8%,大片的茶山便依偎在这云雾缭绕的高山中,呼吸着山野间的灵气。


永泰县曾是福州市唯一的省级山区贫困县。历史上,永泰只种绿茶,茶农只卖茶青,皆以低于市场平价的价格将产品销往青岛、南宁一带,或是作为福州茉莉花茶的茶坯。整个永泰县的茶产业缺乏深加工,导致茶叶附加值低。

但偏偏永泰拥有丰富的绿茶资源,全县境内茶园面积超万亩,其中的价值远远不止于单卖茶叶换得的低附加值微薄收入。怎样把这一片“深山绿”变成有更多价值的“黄金叶”,已然成为当地政府通往乡村振兴之路上的一门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永泰县政府深入研究挖掘本土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出各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永泰已从当年的偏远贫困山区县变成今天的绿色发展先行区,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特色化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以茶助民,助力永泰脱贫致富

如今,永泰不仅有绿色的山,绿色的水,还有“绿色的空气”,“绿色的人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加上历史的积淀,让茶产业逐渐成为永泰的特色优势产业。

在70年代至80年代末,永泰茶叶产量已占据福州地区的1/3。而永泰县作为福建十大有名的茶叶种植地之一,尤以绿茶盛名远扬。2015年,“永泰绿茶”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拥有2个绿色食品认证,17个有机食品茶叶认证。目前,永泰全县年产绿茶4千多吨,绿茶产业产值5亿多元,无公害茶园示范面积近0.7万亩,是全省第一批创建无公害茶叶生产七个示范基地县之一。1999年永泰县茶叶协会成立至今,已有会员86个,其中企业30家,会员茶叶种植面积达1.8万亩,年再加工茶叶0.2万吨,产值达1.2亿元,其中规模企业有12家,获得“有机茶叶”认证基地1个,基地面积350亩,按有机茶标准建设基地2个,基地面积1330亩。绿茶产业正成为该县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成为永泰县农村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品牌兴农,发展优质特色产业

作为典型山区农业县,永泰县独特的天然气候孕育了山区的特色农业,永泰通过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也拓宽了山区农业优质高效发展之路。

经过三十多年的辛勤耕耘,永泰农业已经拥有“永泰芙蓉李”“永泰柿饼”“永泰李干”“永泰绿茶”等一大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了具备品牌效应的产业联盟。截至2023年,永泰县获得“有机茶叶”产品17个、“绿色茶叶”产品2个。优质的绿茶受到全国各地茶客们的认可,远销世界各地。


绿色永泰,清新茶文化

回归山野,目光所至皆是层层叠叠的绿茶叶,空气中夹杂着明前茶的清香,与大自然的深入交谈便藏在这一呼一吸之间。

从2019年的明前茶祭开始,永泰县开始多维度打造“永泰绿茶”品牌,并通过运营该品牌,把永泰县一、二、三产业联合起来,综合开发当地农业生产、乡村休闲、农耕文化与庄寨文化等所涵盖的旅游生态资源,努力达成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大战略目标。

围绕“永泰绿茶”区域公用品牌,永泰正在按照建设茶园风光观赏区、茶叶生产示范区、养生健身度假区、茶文化体验区、茶乡民俗体验区、户外运动休闲区、科普教育展示体验区的目标,加快推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大力挖掘、弘扬茶文化。

永泰县政府还鼓励茶企、茶人、茶叶协会创新茶事活动,如茶叶开采节、制茶体验、茶叶品鉴活动等,构建茶馆、茶庄园、工坊等新模式、新业态,延伸茶产业链条,推动“茶旅融合、产业互动”,引进社会资本,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茶旅小镇。依托人文、自然景区资源,突出茶园、茶人、茶文化特色,培育开辟了福州—永泰城关—岭路(藤山茶)、福州—永泰城关—白云(姬岩茶)、福州—永泰城关—梧桐(茉莉花茶、古茶树)、福州—永泰城关—同安联坪(有机红茶)、福州—永泰城关—同安芹草(绿茶、铁观音)、福州—嵩口—盖洋(有机茶园)等6条茶旅精品线路。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永泰县在茶产业经济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以多种形式延伸茶产业链条,真正实现了将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品牌产业深度结合,向经济社会效益的高效转化。

永泰政府引导广大茶农创新、创业、创造,共同参与到山区产业经济的发展中并受益,既为群众谋福祉,又为山区发展添动力,让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完)

来源:中新网福建,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3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