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世界4大红茶

找到约3,210条结果 (用时 0.021 秒)

世界及中国红茶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红茶是全球生产消费分布最广的茶类,也是世界茶叶贸易中的主导茶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在2023红茶大会上就《世界及中国红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交流探讨,现将报告内容作简要总结:

当前世界及中国红茶发展情况,从三个部分进行阐述:1.世界红茶发展情况;2.中国红茶发展情况;3.中国红茶发展建议。

一、世界红茶发展的情况

1.世界红茶生产情况

红茶是世界第一大茶类,是全球生产消费分布最广的茶类,也是世界茶叶贸易中的主导茶类。

2016-2021年,世界红茶产量从313.6万吨增长至356万吨,增幅达到了13.5%。


红茶的产量占到全球茶叶产量的55%,亚洲红茶产量占全球红茶产量的75%,2021年亚洲的红茶产量为268万吨,亚洲尤其是中国红茶的产量增长为世界红茶产量稳定上升注入强劲动力。


2.各国红茶发展情况

世界红茶生产结构基本保持稳定。2016-2021年产量前十的国家常年为:印度、肯尼亚、中国、斯里兰卡、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乌干达与阿根廷。中国的红茶产量从2016年的全球产量的第五上升到2021年的全球产量的第三。

印度现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茶生产国,2021年的红茶产量为132万吨,红茶产量占到印度全国茶叶产量的98%以上,CTC红茶是印度茶叶主要产品,CTC红茶核心产区位于印度北部邦国。由于近年市场的逐步变化,印度开始逐渐提升传统茶的生产量,正逐步尝试制作红茶原叶茶。

乌干达是全球红茶交易市场上的一股新兴力量,乌干达政府大力支持当地红茶产业发展,给予企业优惠政策,使其成为近年来全球红茶产量增幅最大的国家。2021年红茶产量为8.2万吨,较2016年增长了46.4%。

二、中国红茶发展情况

1.中国红茶生产情况

中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中国红茶产量从2009-2022年保持连续十三年增长,2022年中国红茶产量达到48.20万吨。红茶产量位列前5的省份:贵州、云南、福建、湖南、广西;增幅超过20%以上的省份:山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

2021-2022年中国红茶产量变化情况


中国红茶生产区域可分为三大产区:传统产区、新兴产区、复兴产区。

传统产区:历史悠久,产品产业结构、标准体系完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接受度高,产品附加值大。新兴产区:政策扶持或市场热度已形成区域品牌但知名度有待提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品类型根据市场需求淘汰性较高。复兴产区:因历史原因工艺失传或产业凋零,品牌故事丰富但待挖掘整理,产业规模整体较小,市场接受度也有待考量。

2.内销情况

2022年中国红茶内销38.13万吨,同比增长12.54%,占总销售量的15.90%红茶在中国茶叶消费结构中地位提升,获得市场认可。

从消费的区域特点上看:众多茶企销售五成集中于华中、华东、华南三个大区;华北、东北、西北三个北方大区常年在茶企销售版图中垫底;东北地区市场开发尤其不足。

从产品结构、价位和类型上看:一二线城市高端产品集中在75-150克,单价在1000-2500元之间;平价产品集中在100-250克简装,单价在200-400元之间。三四线城市更关注价格,单价在300-500元之间。

3.出口情况

2022年中国红茶出口量3.32万吨,同比增长12.16%,出口额3.41亿美元,同比下降17.83%,由于出口地区调整,红茶出口价格下降,任高于茶叶出口均价。

三、中国红茶发展建议

传统红茶产区:我们应该探寻创新道路,保证区域公用品牌独特优势的同时,探寻创新维度,拓展市场深度;新兴红茶产区:梳理茶区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位,针对目标群体,开发符合调性的产品,并做好区域品牌形象建设;复兴红茶产区:重塑品牌形象,在还原历史的同时创造历史,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打造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品牌调性。

来源:利川市茶产业协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巨头立顿挥泪告别,世界第一红茶品牌终究还是人走茶凉?

  世界第一红茶,百年老品牌立顿,终于人走茶凉。立顿母公司,快消巨头联合利华,根据第二季度的财报,决定:剥离大部分茶业务,仅“保留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茶业务,以及在即饮茶合资企业中的合作权益”。也就是说,除了印度和印尼的茶业务,其他地方的茶业务,将会在2021年底前完成剥离,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如今,百年茶叶巨头立顿,被迫告别母公司。我国茶行业有句话:7万家中国茶企,敌不过一个不产茶的立顿。立顿红茶在中国的影响,可见一斑。

-01-、百年立顿,一代人终将老去

  “你的心脏每跳动一次,全世界就有1252杯立顿热红茶被饮用,119罐立顿冰红茶被消费;而立顿每年销售的茶叶净重量相当于约1.4万头成年非洲象的体重。”立顿,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红茶。在全球建立基地和茶厂,有肯尼亚、斯里兰卡,中国的原料,在英国的拼配中心拼出固定的口感,一年四季,永远一个立顿的味道。百余年来,不产茶的立顿,做到红茶世界第一,放眼世界茶叶,绝对算得上传奇。

  1890年,汤姆森立顿正式在英国推出立顿红茶。1892年,立顿开始了全球夸张,它率先在美国设厂,在芝加哥开分店,进一步开拓远东市场。1972年,立顿全球扩张80年之际,全球最著名的个人消费品集团联合利华,收购了立顿的全线品牌。从此,立顿在联合利华这棵大树下,开始了更为强势的扩张之路。1992年,不产茶的立顿终于进入茶叶始祖的中国。那时候的立顿,实力有点膨胀,它根本没兴趣了解中国茶文化,也对中国的茶叶传奇故事没兴趣,甚至对西湖龙井、铁观音都没啥概念。

  立顿看来,中国茶没那么复杂,不管你是什么茶,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一种能喝的饮料,对身体有好处,卫生、快捷、方便、实惠就好了。茶文化、茶故事,它通通不管,在中国采购茶叶原料,在中国销售立顿红茶。口号还是1890年的:从茶园直接进入茶壶的好茶(中国茶企今天打的旗号)。简单粗暴一句话,两个意思:原生态+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中国茶企一脸嫌弃的看着立顿:不讲故事、不讲茶文化,你也叫茶叶,呸,垃圾货。立顿用实力说话,5年之后,就做到了中国茶包销量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2008年,新华社记者发了一篇《七万家中国茶企不敌立顿一年》,让整个茶行业汗颜。2012年,立顿被爆出农残超标的新闻。那年4月23日的调查报告显示:“立顿”的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均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一石激起千层浪,到2013年,立顿结束了在华一直双位数增长的奇迹。到2019年11月,网上就传出联合利华因为茶业务增长缓慢,要卖掉立顿等茶业务的消息。当时被联合利华辟谣了。今年1月份,联合利华要根据年终财报才能做出决定。几天前,联合利华终于下定决心,剥离印度和印尼之外茶业务。换句话说,联合利华:立顿,别跟着我联合利华混了。你自立山头也好,跟别的茶叶组团也行,你自己干自己的,咱们就此分道扬镳。果然,一代人终将老去!

-02-、立顿中国市场,何去何从?

  没有常胜的茶企,只有时代的茶企!这几年,喝立顿茶的办公室白领的确少了,立顿红茶的市场也萎缩了,百年茶企走下坡路了。行业可能有人会感叹:中国茶企终于可以抬起头了。或许吧?立顿离开快消巨头联合利华,并不意味着立顿不在中国卖茶叶,130年的老品牌,中国市场28年的积累,注定立顿在未来几年,在市场依然有很大的占有率。

  立顿或单独上市?

  华尔街日报6月曾报道:联合利华曾表示,(英荷两地上市的)双重股权结构导致其交易过程更为复杂,而单独一家上市公司的架构则更方便,例如推动茶业务作为独立实体上市。联合利华透露,此次被剥离的茶业务,2019年收入20亿欧元,约占当茶业务收入的三分之二。由此推算,2019年茶业务收入30亿欧元。而2018年,全球茶类销售额454亿美元,联合利华以10.6%的份额位列第一,约40.9亿欧元。联合利华茶业务中,立顿绝对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如果上市传闻成真,世界茶叶市场,又将出现一个巨无霸茶企。

  大家关心的是,纵然出现一个新的巨无霸茶企,立顿在中国市场,还能有多大作为。想当年,立顿可是中国袋泡茶市场的大哥大。2012年,一度占到同类产品份额的80%。然而,立顿迅速发展的势头已经过去了,很难再出现往日的辉煌。

  时代发展大趋势。立顿1992年进入中国,正是市场经济火热开展的时候,那个年代,家乐福、沃尔玛等强势进入中国,国人对这些洋玩意比较好奇。立顿刚好搭上了时代的快车,这是立顿茶在中国迅速火爆的重要原因。这是时代给的,好运被立顿撞上了。如今,立顿依托的家乐福、沃尔玛等不景气,立顿茶当然也不好卖。

  新式茶饮增多。立顿茶时尚新颖,包装特立独行,以年轻人为主要市场,但如今,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最主要的是奶茶店。2017年,我国茶企还不到58万家,2019年,茶企数量已经超过102万家,三年增长75%,今年4月,更是出现新增茶企较上月增加34.16%的消息。这其中,绝大多数是新式茶饮。新式茶饮更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喝起来也更方便,一个外卖,直接送上门。有了更多的选择,立顿又被分走了一杯羹。

  同行竞争白热化。袋泡茶市场,中国近几年已经获得长足发展。打开某东某宝,国产袋泡茶,不仅有红茶,还有花茶,绿茶,普洱茶。价格各个层级都有,包装更是美的不要不要的。而立顿红茶,产品味道单一,时代变了,立顿却没有变。一个会喝茶的人,哪怕袋泡茶,也不可能一辈子只喝一个味道。国人感情。这一点大家不想承认,但心里都有。立顿是英国人创立品牌。如今,英国跟着美国到处打压中国,还打算开着炮船来中国南边转转,国人心里肯定不爽。出现的结局就是,袋泡茶市场上如果只有立顿红茶,那么别无选择。如果有国产袋泡茶价格、质量与之匹敌,当然选择国产袋泡茶。

  立顿在中国市场,消费人群在变,竞争对手在变,纵然推出花茶之类的新产品,短时间内销量暴涨,但立顿,很难在中国市场找回当年的风光,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未来几年,袋泡茶市场,立顿依然举足轻重。

-03-、立顿,不是中国茶企的噩梦

  立顿,一度是绑在中国茶企身上的魔咒。2008年,新华社记者指出7万家中国茶企不敌一个立顿。当年,中国茶业产值300亿人民币,立顿茶叶年产值230亿人民币。一个立顿,相当于中国茶叶产值的三分之二。(中国袋泡茶消费量仅占茶叶总量约3%-4%)更尴尬的是,立顿只做销售环节,300亿是中国整个茶产业链的产值。

  从此以后,7万家中国茶企拼不过一个不产茶的立顿,成了中国茶企的魔咒。就卖茶来说,2008年的时候,真卖不过立顿。时迁过境,到了2019年,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我国茶叶产量279.34万吨,干毛茶产值2396亿元。茶叶内销202.56万吨,内销均价135.25元/公斤。2019年内销额2739.5亿元,茶叶出口36.65万吨,金额20.2亿美元。而2019年的立顿,销售额大约28亿美元,近200亿人民币,比当年300亿的神话,萎缩了三分之一。7万家中国茶企拼不过一个不产茶的立顿?已经成了过去式!

  中国茶与立顿,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需求中国茶企与立顿,走的是茶行业的两条平行线。立顿是工业化快消品,味道基本都一样,这样的茶,比水更有味道,喝起来解渴。中国茶则讲究茶文化,慢工出细活。中国茶叶千百种,绿茶讲究鲜嫩,普洱茶讲究粗老……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追随者。这决定了结果,卖茶叶,挑出一家中国茶企,卖不过立顿,这是事实。但茶文化,是中国茶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需求,卖不过,也不必妄自菲薄。

  无论中国茶还是立顿茶,本质上都是一种饮料,都有茶的味道。立顿解渴,不能品味。中国茶则是一种享受,中国茶色香味俱全,茶有千百种滋味,茶可清心,茶有滋味,茶有香味,茶有韵味!茶能解渴,茶能生津,茶有回甘,品味一杯茶,是在品味自己的人生。喝茶使人明智、少私、寡欲、健康。

  在滚滚红尘中,你我凡夫俗子,能够得一隅茶室,放空自己,回归本心,坐下来喝一杯好茶,读一本好书,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乐趣,生命的真谛,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啊!

  文章来源于网茶会习茶社

茶界院士陈宗懋:喝茶80多年,研究茶60多年,喝茶的7大建议4大原则

生命时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他坚持喝茶80多年,研究茶60多年。他有句名言:“饮茶一分钟,解渴;饮茶一小时,休闲;饮茶一个月,健康;饮茶一辈子,长寿。”让我们看看如何喝茶能把其好处发挥到最大。

108岁是长寿

“‘茶’字拆开来,可变成几个数字,草字头是二十,中间人是八,木字拆开是八十,三者相加是108,人活到108岁称为茶寿。”

陈院士告诉记者,我国成年人喝茶比例为45%,有人喜欢其味道,有人为了养生,但具体茶分几种,有哪些保健功效,知道的人却不多。

陈院士介绍,根据制茶工艺不同,可将茶分为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白茶和黄茶。

我国绿茶消费量第一,红茶第二;但从世界范围来看,红茶消费量最高。

具体到每个地区对茶的消费又各具特色,比如江浙喝绿茶多,云南、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喝黑茶多。

健康喝茶七大建议

根据多年研究与实践,陈院士给出7条喝茶的建议。

1.不同体质喝不同茶。

绿茶性凉,建议胃不好的人喝红茶,新的绿茶放久一点再喝也可以;有肥胖问题的人建议喝乌龙茶、黑茶。

2.不同季节喝不同茶。

建议春天多喝绿茶,冬天喝暖胃红茶。但主要还要看个人喜好。

3.每天泡两三次茶。

不要一壶茶从早喝到晚,茶淡了应倒掉重新泡,一天泡两三次最好。

4.别喝太浓的茶。

不建议喝浓茶,尤其是睡觉前。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会影响矿物质吸收,对神经刺激也大。建议150毫升的水放3克茶叶。

5.黑茶、红茶用开水泡。

有人认为,泡茶时为了避免破坏茶多酚,应用80℃的水,其实未必。

陈院士建议,嫩的一芽一叶茶可用低水温泡,而黑茶、红茶完全可用开水泡。

6.不喝隔夜茶。

没有研究显示隔夜茶致癌,但是茶放了一夜,难免有微生物污染,卫生不能保证,所以不建议喝隔夜茶。

7.密封、低温存茶。

陈院士会把茶装满罐子,盖好再用密封袋密封,放到专门储存茶叶的小冰箱。密封、低温可避免茶多酚被氧化,并避免串味。这样保存半年到一年,茶味都不会减(这种储存方法比较适合保存绿茶)。

茶四大关键

陈院士认为,选出适合自己的好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个人喜好选茶。

茶叶越嫩越好,但越嫩,其口味越清淡。选茶要依个人口味,喜欢清爽的可选安吉白茶;喜欢浓厚的可选经过揉搓工艺的毛尖或毛峰。

陈院士不喜欢太清淡的茶,购买时基本不选一芽一叶的,常选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的茶。

2.袋泡茶不一定品质差。

常在酒店看到茶包,冲泡方便,喝茶时不用担心茶叶吃到口中,这种茶并不一定品质低。在国外,高品质的茶一般都用茶包,这样做只是为了方便,不能作为衡量茶品质的指标。

3.不被华丽包装迷惑。

有些包装精美的茶虽贵,品质却不一定好,因此贵并非茶叶品质的衡量标准,包装做到基本的防潮、防湿即可。

4.优先选择大品牌。

大品牌的茶叶品质更有保障。同一品牌的茶,尽量选择春茶、嫩茶,也可以选择春茶后期的茶。

茶可以放心喝

近年来,茶叶农残、铅、氟超标等问题时常见诸报端,让人们常纠结到底要不要喝茶。

陈院士表示,茶不安全的说法多被夸大,茶仍可以放心喝。

来源:茶情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161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