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台湾茶乡园

找到约5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回顾:全国媒体聚焦安溪“晋级百强”之路,茶乡大地展现安溪气象璀璨画卷

12月3日至6日,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安溪县人民政府、泉州晚报社联合主办的“跨越四十年 晋级百强路”全国媒体总编(记者)看安溪大型采风活动在安溪举办,全国近40家媒体的50多位社长、总编、主任、记者参加活动。

  采风团实地走访了聚丰工艺品公司、中科生物植物工厂、天电光电、李光地故居(传统文化园区)、尚卿乡灶美村(中国淘宝村)、藤云驿站创客空间(国家级星创天地)、尚卿乡物流集散中心、合兴工艺品公司、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EC产业园、智造产业园、弘桥智谷(泉州)电商产业园、云岭茶庄园等地,感受安溪发展巨变和茶乡之美。

千年古县  名茶之乡

  一提起福建泉州安溪县,很多人立刻会联想起“一古三乡”来。“一古”指安溪是千年古县,其置县于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里通山达海,地处“泉州厦门半小时经济圈”,地理优势明显。“三乡”,一指“名茶之乡”,二指“藤铁工艺之乡”,三指“著名侨乡”。安溪旅外侨、台港澳同胞400多万人,其中台湾安溪籍乡亲278万人,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11.8%。

安溪全景

  熟悉安溪的人都会知道,安溪还是个“人文大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清代名相李光地,《口技》作者林嗣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庄希泉、罗豪才,全国侨联原主席庄炎林、林军等,都是安溪人的杰出代表。同时,安溪也是全国百强县,这个曾是福建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1985年安溪全县人均工农业产值2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元,1/3人口的温饱成问题),历经改革开放的多年发展,从2002年起就迈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门槛,而且排名逐年上升,厚积薄发。2017年,安溪位列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第65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第25位。

参观清代名相李光地故居

  如今穿行在茶乡大地,你能感受到的是项目推动大发展带来的劲风热潮,是千帆竞发、进位赶超的信心和力量,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乡均衡发展带来的“聚变”。

俯瞰安溪云岭茶庄园

转型升级  “双铁”齐飞

  就全国而言,改革开放40年有着“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迈。而对于安溪来说,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土里刨食”,而是立足地域优势资源,“双铁”齐飞。

  茶业、家居工艺业是安溪的两张名片,也是安溪的富民之本、民生之基,安溪始终把“双铁”产业作为安溪发展的重要工程抓紧抓牢。

与会嘉宾参观云岭茶庄园

嘉宾向铁观音制茶大师请教制茶技术

  茶业方面:面对消费环境变化、多茶类激烈竞争、全国茶叶产能过剩等诸多压力,安溪县坚持以市场诉求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四心”为指引,以茶产业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内提品质,外塑形象,推动品牌国际化,构筑大产业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推进茶产业“二次腾飞”。比如,开全国茶界先河,百万重金奖励制茶工艺大师,营造匠心制茶浓厚氛围。比如,在全国首创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得到农业部肯定和推广。比如,创建全省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安溪县茶业供给侧改革。比如,在全国最早探索茶庄园业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已建成茶庄园22座,目前正在全力推进首座国有茶庄园——云岭庄园,打造高端、典雅、自然、现代的茶叶庄园典范,引领茶产业发展。比如,品牌国际化步伐走在全国前列,安溪铁观音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目录,在35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商标注册,频频惊艳国际政要舞台,成为厦门金砖会晤、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法建交50周年和中英、中印、中朝领导人会晤等重大外交活动用茶。

云岭茶庄园

众嘉宾在云岭茶庄园品茗交流

云岭茶庄园的茶艺表演

  家居工艺业方面:坚持紧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做足品牌、技改、人才“三项提升”,突出培育上市、搭建载体、营销宣传“三大重点”,目前全县家居工艺业已形成“国际国内齐头并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获评中国家居工艺产业基地、中国藤铁工艺之都。2017年全县家居工艺产业总产值超130亿元,至2020年将达到200亿元规模。

藤铁成为安溪第二大民生产业,图为聚丰工艺品公司样品展厅。

聚丰工艺品公司的藤铁工艺制品和家具

新兴产业 千帆竞发

  尽管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扩大了安溪茶产业的经济规模,使其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但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为此,当地政府正大力改变“唯茶是农”和“一茶独大”局面,加速产业转型步伐。

在智造产业园正丰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参观新型炭纤维材料

  安溪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全省率先实现石材、黏土砖、造纸等全行业退出。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一步到位、抢占高端”的思路,成功引进并打造了湖头光电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厦门泉州(安溪)经济合作区湖里园、思明园、弘桥智谷电商园以及安溪智造产业园、中国南方水产城、安溪卫浴新城等现代专业园区,着力构建光电、生物科技、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水产物流加工等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智造产业园正丰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参观新型炭纤维材料

  目前,湖头光电产业园是省级高新区福建(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16家企业入驻,其中晶安光电是全球最大的蓝宝石衬底厂商,天电光电在EMC LED封装上排名全球第二,中科生物拥有全球最大最先进的LED照明植物工厂,是全国唯一具有特种药物生产资质的企业,植物工厂生产设备远销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属于商务部与省政府共建项目,系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在华东地区布局的国家信息技术产业战略节点,已建成福建省目前最大数据中心,投入使用标准机柜4600个,入驻新华社大数据中心等50多家单位。湖里园、思明园是省政府正式批复的厦门泉州经济合作区,已建成标准厂房21万平方米,首期用地均招商完毕,23家企业入驻,5家企业投产。安溪智造产业园形成“一园三区、共舞并进”的园区新格局,在龙门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官桥区、湖头区,目前拥有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智能制造等32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今年,引进大成智能区(园中园)项目,建成后将带动13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开创“组团式全产业链进驻”新模式,有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此外,南方水产城已有7家企业入驻,渔百惠、万寿谷、福建澳牛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卫浴新城首批18家企业入驻开工;弘桥智谷电商园已有420家企业入驻,弘桥智谷在新三板挂牌上市。预计“十三五”期间,几大现代专业园区可带来20-30亿元财税增量。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十九大之后,安溪县经济形势也延续近年来发展势头,总体呈现指标增长较快,项目攻坚、招商选资“热火朝天”,产业、环境、民生三方面呈稳中向好、积极向上良好态势。为保护青山绿水,安溪还率先完成石材行业退出,关停全县所有涉石企业;立窑生产线、黏土机砖厂、造纸生产线、小水泥线全部淘汰……安溪发展模式,正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守住青山绿水,就是守住金山银山。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安溪人懂得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绝不急功近利。据介绍,安溪在全省率先推行山长制,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与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融为一体,从“山头一滴水”到“河里一朵浪”,持续深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今年以来,全县下达各种造林绿化任务22150亩,新增完成荒山或疏林地造林补植10500亩,完成造林任务32650亩。

  千百年来,茶乡人民感叹山险路艰。30年前,安溪400多个行政村还没有一寸水泥道路。现在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去县城还有高速公路。驱车行走在安溪境内的深山僻谷当中,群山连绵起伏,坡连坡,岭连岭,满目青翠,溪瀑潺潺,更有牧歌四起,茶园飘香,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990年以前,安溪城区面积仅0.8平方公里,且“横直三条街、一间小百货、两处饮食店、最高四层楼”,可谓有县无城。近年来,随着县城中心城区“东拓、西进、南扩、北提”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民广场、宝龙城市广场、金融行政服务中心等一批现代商圈、场馆所相继建成,30平方公里城区体量是30年前的38倍,300多幢18层以上高楼展示着安溪的形象之美。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安溪正在努力走出一条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据悉,围绕“慢生活”理念,安溪目前已投入5亿多元,新增城市慢道22公里和建设休闲广场14万平方米;先后投入10多亿元,建设一批公园,公园绿地231万平方米;投入3亿多元,建设大龙湖诗词长廊、茶都木栈道、湾美景观长廊、茶文化长廊、自行车道、步行道。而今,全长约20公里的绿道山线首期工程绿道北线建设施工顺利推进,预计明年春节前部分绿道就可以向市民开放。

  再次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感受着梦想的温度,安溪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勇当先锋,努力成为福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幅具有“安溪气象”的璀璨画卷已在茶乡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济南时报《茶报》

丝路首城·醉美邛崃茶乡避暑之旅

5月20日,2023年第四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国博中心举行。大会以“非遗”与茶乡旅游的融合发展作为大会的主题,通过发布“中国茶技·忆之非遗”为主题的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案例以及主旨演讲等环节,推动茶乡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茶文化保护与传承。

本期为您推介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丝路首城·醉美邛崃茶乡避暑之旅。

申报单位:邛崃市农业农村局

所在地区: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

包含景点:天府现代种业园、中国酒村·田园乐翻天、平乐古镇、金川茶业、源窝子酒庄、红军长征纪念馆、天府红谷。

旅游时段:3-11月

推荐茶叶:邛崃黑茶、金川春竹、碧螺春、茉莉红茶、花香露、绿毛峰;

01

天府现代种业园

天府现代种业园位于邛崃“国家级杂交水稻种业生产基地”重点区域,是成都市都市农业生态圈中唯一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功能区,辐射面积95平方公里,其中总部核心区3.8平方公里,重点打造集科技研发、双创孵化、成果转化、博览展示、社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社区,同时规划包括种业科创空间的1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

天府现代种业园功能区以现代种业、优质粮油、农商文旅体融合产业为主导产业,立足“西南种业中心”的近期目标,按照“一核一区多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以杂交水稻、油菜种业为基础,畜禽、水产、蔬菜等种业为突破的“大种业”发展格局。

中国酒村·田园乐翻天

中国酒村·田园乐翻天以“嬉戏田园一天,穿越时空千年”为定位,打破固有的“就农业而种庄稼”的思维,在不破坏土地的基础上创意休闲农业发展,以酒村古文化为背景、以稻草艺术为主题、以灯会的制作手法、以迪士尼的游乐方式,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民俗文化、老成都童趣文化、川西农耕文化、天工开物等非物质文化活化于田间地头,将田园变乐园,将农业园区变旅游景区。

平乐古镇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西南18公里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古镇。平乐古镇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发源于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平乐古镇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千百年来共同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涵养着平乐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

金川茶业

成都市金川茶业有限公司位于邛崃市“水寨茶乡·千年古镇”——夹关,成立于2007年9月,是一家集茶业种植、生产加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以建设生态茶业基地为基础,精深加工茶叶为重点,建成标准化生态茶园10000亩,辐射周边名山、蒲江茶园18000亩。

成都市金川金川茶业公司,可体验采茶制茶、自助烧烤、临河垂钓。邛崃市天台山必经之路寿高路旁,离夹关镇上300米。酒店后是数千平米茶文化游览园,酒店旁为四川茗茶生产企业金川茶业有限公司(自有品牌金川春竹、碧螺春、茉莉红茶、花香露、绿毛峰),可品茶。

源窝子酒庄

源窝子酒庄创建于1978年,酒庄占地800亩(700亩森林),毗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台山,酒庄采用台湾建筑师的设计概念和美学,融入传统文化“金、木、水、火、土”元素,历经7年打磨,创建全球首家森林藏酒酒庄酒庄分为民宿酒店及养生、酿酒有机原料种植区、传统酿造工艺展示区、森林藏酒区(5000坛)、法式品鉴区五大核心功能区。2019年6月荣获“中国名酒庄”称号。

红军长征纪念馆

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位于邛崃市区西南45km高何镇。纪念馆包括“石塔寺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新建“陈列馆”两大部分。占地面积25亩。2003年批准为四川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长征纪念馆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建立的第四区苏维埃旧址,现为成都市唯一的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五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全国经典红色旅游区,成都市唯一的红色旅游区,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进行红色教育的理想课堂。

天府红谷

天府红谷位于邛崃市天台山镇,三山(天台山、南宝山、镇西山)围绕,是国家4A级景区天台山的门户,文井江穿镇而过,苗溪沟、楠木溪、莲花溪等8条溪流分布两岸,水资源丰富。

森林覆盖率达83%,具有优美的风光、良好的植被、宜人的气候。年平均气温13℃,降雨量1659毫米,无霜期230天,非常适宜农作物及自然生态类中草药生长,也是最具天府原乡气质的国际乡村休养度假旅游区。

园区位于邛崃市天台山镇靖口村,成都2h自驾圈内的静谧村落,距离邛名高速公路约半小时车程。这里是一座藏于四川成都天台后山的缓缓院子,都市人寻觅的山居秘境。园区内建筑是由传统川西民居改造而成,与自然相互融合。园区由幸福愿景区、农养乐活区和森活养生组成,提供度假民宿、川意料理、耕读茶道、会议接待、创意手工等产品和服务。

注:图文由邛崃市农业农村局提供,转载请标明出处。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跟着茶邦走茶乡,走进云顶筑巢茶庄园

导读

6月7日,今天端午节,祝福茶友们端午安康!

二年前我跟随茶邦游走云南茶乡,登茶山、走茶园、访茶企,收获满满!今年再次通过茶邦报名,有幸参加云南普洱茶学习之旅。这次我们将从云南普洱茶最大的茶区临沧开始,今天走进云顶筑巢茶庄园。

地处临沧的双江县隐匿着一座独一无二的以乌龙茶为主题的庄园——云顶筑巢茶庄园,这里宛若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让你可与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的纯与真。

地处北回归线上的云顶筑巢茶庄园,就是一个集茶叶种、养、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茶庄园,据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机乌龙茶庄园。

当我听到李总介绍他们从2010年开始,致力于有机乌龙茶庄园的打造,选择了与台湾阿里山同纬度,同海拔的高山茶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用鸡蛋、牛奶、豆浆,自己培养复合微生物菌种,用植物源的原料自制微生物有机肥,当我闻到他们那发酵培养了六个多月的微生物菌剂,感觉是酒香扑鼻。

我们大家体验了采摘,我感觉这个有机茶园小绿叶蝉危害不轻,据说他们庄园的东方美人品质上乘,估计和这满园的小绿叶蝉功不可没……

这个云顶筑巢茶庄园的模式引起了阿里巴巴的关注,该庄园已经获得阿里太极禅苑的认可,成为了阿里巴巴太极禅苑认养茶园,他们已经获得中国、欧盟、日本、美国四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有机食品认证。

完成上午的参观,我们在这全国十佳民宿酒店用完午餐,下午聆听了李总的精彩分享,李总从公司发展的初心到目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让我们感受了他们近十年的发展之路是多么的不易,生态有机食品的发展之路是多么的艰难和漫长,我通过今天的游学,感受了我们安吉茶产业生态发展之路也将是漫长的,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守坚持,肯定会闯出一条适合当地茶产业发展之路。

离开云顶筑巢茶庄园,我们前往茶旅游学第二站年兴茶厂,和二年前的游学一样,摆开架势一款一款的逐一品鉴,目的是通过大家的共同的参与,通过大家的互动交流,让大家对不同山头、不同海拔、不同管理方式的生普毛茶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一口气喝了6款,开始还能感觉每个茶的特点和优劣,可后来还是喝不动了,通过这样的品鉴我只能说,我只是对普洱茶有初步了解。

这双江拉祜族的晚餐很有特色,烤肉是我最喜欢的,可是我这减肥计划再次的泡汤了,晚上的炒茶活动让我们亲自体验了普洱茶的加工,自己亲自动手的感觉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篝火晚会让我们大家过了一个一生中最有记念意义的端午节。

这一天应该是我们参加这次游学的茶友们一生中难忘的一天,感谢茶邦姐夫和秘书处的精心安排,感谢茶邦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开始很完美,期待后面的每一天,天天有精彩……


后记:我在今天日记的后面,搬来两年前游学的日记,记得那一年我同样的是在双江县,在勐库,在大雪山,我们寻访了那千年的古茶园!

跟着茶邦走茶乡,走进大雪山探寻古茶园

导读

勐库大雪山位于云南临沧双江县城的西北部,是孕育勐库大叶茶的摇篮,主峰海拔3233.5米, 在人迹难至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目前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 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的鉴定,双江县大雪山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


发现:大雪山的植被非常茂密,特别是生长在山里的一丛丛竹林像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挡着人们对大雪山更深处的探索,别说是人,就连野生动物都很难在这些竹林里穿行。正因如此,隐藏在山上的古茶树群落始终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1997年的一场干旱,给这些竹林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由于严重缺水,竹林逐渐干枯死亡,大雪山原本密集的植被也慢慢出现了空隙,周边的村民开始更为自由地在山上活动,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发现了除了单株的古茶树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大量的古茶树,分布面积达到了1.2万亩。这个重大的发现很快传遍全球,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被专家一致认为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


今天早上我们8点出发,一路颠簸在新建的土路上,11点多到达海拔2000多米的护林站,一行55人,12点开始徒步探寻古茶园的神秘之旅。

我开始很担心这次的探险,因为据了解,那几棵古茶树都在还拔2600以上,徒步来回需要6个小时,我当时想能走完全程的估计不会到一半。

可当您走进那原生态的原始深林的时候,您的心情马上为之一跃,呼吸着那负氧离子极其丰富的空气,当您感觉稍稍累的时候,休息一会,马上就能恢复,根本没有爬山缺氧的劳累感觉,加上爱茶人对那神秘古茶园的心之向往,来回的6个小时,在一路歌声和欢笑中不知不觉的度过了。

我要为完成这次神秘之旅的茶友们点个赞,你们个个都是好汉,也包括我自己哈。


在发现的古茶树中,树龄为2700年的1号大茶树无疑最为抢眼,这也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树龄最大的古茶树。据专家考证,这棵古茶树位于海拔2720米处,株高16.8米,基围3.25米,胸围3.1米。"站在树下抬头望着茂密的茶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在临沧大雪山,据考察,在方圆一万亩的范围内,现己发现和一号古茶树差不多的古茶树300多棵,我们见到了一号,二号,三号,还有三十七号,在原始森林里,那小小的古茶树随处可见。

这几棵古茶树我们之前到的南糯山,班章,贺开所见到的茶王古茶树完全不同。因为那些茶王古树毕竟都是和当地的人们一同生活存在下来的,所以比较迎合人们容易采摘的需求,比较矮小,但是这原始森林野生就不一样了,脱离了人群,自然生长,高大伸天的树干,想要采到他们的鲜叶并不容易……政府已经规定除了科研需要以外,勐库野生古茶树不允许任何形式的采摘行为。


后记:我今天看到了那原始森林里的古茶树,这样的古茶树才是我心中古树的模样,我看到那一号、二号、三号和三十七号古茶树时,发现一个问题没明白,我去过凤庆县,看到那里有棵叫香竹箐的茶王古茶树,据介绍还是栽培型的,据说树龄有3200年。这里的古茶树明显更加高大、视乎年代久远,可这里的考证的树龄只有2700年,我感觉要拿凤庆的3200年比对,好像少考证了1000年,应该在3700年哈。


找到约5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