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想做茶叶生意不知道如何着手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贵州省人大代表晁忠琼:小茶叶产生大能量 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幸福

时至白露,秋高气爽。普安县罗汉镇戈汆村五千多亩茶园,历经春夏,此刻又在秋风中吐露出嫩芽,成为秋日里独特的一抹绿。错落有致的茶园里,省人大代表晁忠琼正带着一群身着布依服饰的妇女,在袅袅晨雾中采茶。只见她轻摘一片嫩芽,举在空中,静静凝望,福娘茶传承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晁忠琼在审评茶叶等级

晁忠琼祖籍山东菏泽,爷爷晁万奎是一名红军,1935年,晁万奎随部队辗转到普安县泥堡村驻扎宿营,热情的老乡用铜壶熬制福娘茶为他们解渴。

一碗热茶,消除了战士们长途跋涉的疲惫,也表达了乡亲们拥戴红军的浓浓鱼水情,晁万奎对此记忆深刻、感念在心。

红军长征胜利后,晁万奎抱着那碗热茶的记忆,主动申请到普安工作,并在普安安了家。很快,便有了晁忠琼的父亲晁秀安。

晁秀安12岁就被父亲送到普安农中读书,他一边学文化一边学制茶。凭借刻苦钻研、勤奋工作,晁秀安顺理成章进入普安县新寨国营茶场上班,在茶场与女工刘兰相识相知相恋组成家庭,在1971年1月,生下了晁忠琼。

晁忠琼自幼在茶园里长大,对茶的特殊情结慢慢在心里生长发芽,最后开花结果,一生为茶。采茶的过程是漫长枯燥的,母亲总会一边采茶一边跟晁忠琼讲述福娘茶的故事。只要母亲讲起故事,晁忠琼就会停下采茶的手,坐在田坎上,双手托腮歪着小脑袋,认真听母亲讲述“福娘”的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布依姑娘痴身爱茶,钻研茶叶制作,采用清明前,幼嫩的一芽二叶,以半发酵的工艺自作一款茶,香气扑鼻,谁家娃娃生病,只要喝上一碗疾病就消除,久而久之,来向她讨茶的人越来越多,凡是来者,从不拒绝,只要乡亲需要,她都赠与。

后来布依人家就把这款茶作为供奉、待客珍品。尊称制茶姑娘为“福娘”,就是造福于人民的人,为她制作的茶叶取名为“福娘茶”,意为有福气的人才能喝到这款茶。慕名来向“福娘”学做茶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她都毫无保留地传授,因此“福娘茶”才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晁忠琼憧憬着能够成为福娘那样的人,既心地善良,又美丽聪慧。有了这份期待,晁忠琼干劲更足。母亲见她兴致满满,更是将毕生所学的采茶、炒茶、揉茶、制茶手艺倾囊相授。

星辰交替、四季更迭。原来踮起脚尖才能采摘到茶叶嫩芽的晁忠琼,已渐渐长过茶树,出落成亭亭玉立的豆蔻少女,并熟练掌握了古法制茶技艺。1988年,晁忠琼高中毕业。为了更进一步系统学习茶叶专业知识,她填报了几所与茶叶相关的院校,但遗憾未被录取,反而阴差阳错录取了河北医学院。

拿到通知书那天傍晚,晁忠琼心烦意乱走在茶园的小路上,一遍遍叩问自己的内心:难道真的要放弃梦想,去河北医学院学医吗?望着脚下的茶园小路蜿蜒曲折,但始终向前延伸。晁忠琼心想,眼前的小路虽然泥泞,但总归是有一个目的地。虽然学医的路,不一定会有成为福娘艰辛,但小路都有自己的坚持,我岂能轻言放弃。可不上大学,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晁忠琼陷入彷徨,一连几天都在为今后如何打算烦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晁忠琼无意间听寨邻闲谈时说起,新成立的万亩茶场招工。晁忠琼一拍脑门,有了主意。

“什么?你不去读大学?要去参加茶场的招聘考试?”晁忠琼把不上大学去茶场应聘的想法告诉父母,二老满脸诧异,惊呼不可思议。

“你们都知道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福娘,把福娘茶做好、做出特色,学医我是完全不感兴趣的,去大学浪费4年的时间、精力、金钱,不如在茶场潜心学习炒茶技术。”晁忠琼轻描淡写的说道。

回想起这些年,晁忠琼用异于同龄人的毅力和耐心,废寝忘食的跟着他们学习制茶,父母面面相觑,无语凝噎。

过了半响,父亲才长叹一声,哀怨的说道:“可是上大学是大好前程啊,在茶场当工人能有什么出息?”

“爸,如果当茶场工人没有出息,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茶场?为什么还坚守在这里?”在晁忠琼的眼里,父亲一生爱茶,父亲的答案就是她的回答。

看着晁忠琼坚毅的眼神,父亲像是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虽然内心为她遗憾,但也只能用沉默代替回答。

晁忠琼看着父母一脸担忧,揶揄的笑说道:“你们爱茶,我也爱茶,只要能跟茶天天在一起,我什么都不在乎。我心意已决,你们就别劝我了!”

“我知道你喜欢茶,想做大做强福娘茶,但是做茶并不像你说的那么轻巧,我和你娘都是过来人,我们是担心你吃苦啊。”父亲满眼心疼。

“既然喜欢,我就不怕辛苦,你们宽宽心吧!”

听晁忠琼这么一说,母亲无奈地摇了摇头:“唉,女大不由娘,她爸,就依了孩子吧!”

就这样,晁忠琼放弃上大学,成为了万亩茶场的一名普通女工,从种茶、采茶、制茶最基础的工种做起,开始了异常艰辛的追梦人生。

秋末冬初,晴普高原已是万物凋零,寒风凛冽。刚满十八岁的晁忠琼和茶场里的工人,不惧寒风,日复一日的在茶园种植茶苗、修剪枯枝。几日下来,晁忠琼的双手生出了冻疮,细嫩的脸颊也被寒风吹得皲裂。

“小晁啊,你是有大学不上,非要来茶场风吹日晒,这是为什么啊?”工友看着鼻子冻得通红晁忠琼很是不解。

“我从小在茶园长大,就喜欢茶树抽出嫰芽,经千锤百炼成一碗历久弥香的佳茗。”晁忠琼一边坚定地说着,一边双手捧土为茶苗培土。

寒冬渐远,暖春缓归,万亩茶场坡坡岭岭上的茶树渐渐吐出新芽。

“清早起来上茶山,云雾茫茫把路拦,哪个认得茶山路,边路采茶边路玩。”

“清早起来上茶山,不怕云雾把路拦,云雾拦路也要去,不能丟哥在茶山。”

晨曦初露,晁忠琼会跟工友唱着布依山歌爬上茶山,赶在太阳还未把茶叶上的露珠晒干前,将一芽芽鲜嫩欲滴的春芽摘入篓中。

直到太阳爬上山头,晨雾散尽,晁忠琼才和工友们背着满满一背篓的茶青,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

回到加工车间放下背篓,晁忠琼顾不得休息,又与制茶的工人们忙碌起来,帮着择茶、炒茶、揉茶……等到将一天采摘的茶青制作成干茶,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住处。

晁忠琼能吃苦、好学习,不论是种植管理、生产加工,还是审评拼配、评级,她都信手拈来且干得出色。场领导信任,工友认可,在这期间,她也被推选为多岗位的班组长。

万亩茶场每年生产的干茶数以万计,这些浸透着全场上千职工心血的茶叶要卖出去换成票子,它才发挥它的价值。

这天,茶场场长陈万祥把晁忠琼叫到办公室,与她促膝长谈。

“小晁,我看你很喜欢茶,也很懂茶,客观来说,你觉得我们的茶叶品质如何?”场长呷了一口茶问道。

“场长,我们的茶叶生在高山云雾之中,茶青质量高,再经过这么多拥有丰富制茶经验和技艺的师傅加工,品质没得讲的嘛。”晁忠琼如是说。

“茶叶品质好,但是销量并不好,这两年茶场效益每况日下,你也是知道的,我想来想去,还是得拓宽销路啊!”说着,场长从椅子上端坐起来,看着晁忠琼的眼睛,诚恳地说,“你进来这十年,我是看着你成长的,无论是哪个岗位你都干得很好。你年轻有活力,有文化有口才,我准备把你调来干销售。”

在这之前,晁忠琼完全没有想到场长会找她来干销售。虽然场长信任,但销售与大家的利益挂钩,卖得好就罢,若是卖得不好,岂不是辜负了场长的信任。想到这里,晁忠琼连连摆手婉拒:“场长,我还没得销售经验,需要磨炼,怕不能担此重任啊!”

“以你的能力,我相信在销售岗位上,你也会干得出色。”场长坚信自己的眼光。

场长的话点醒了晁忠琼,这些年,自己一直忙于研究茶叶生产前端工作,但对后期销售并不了解。如果有机会能够走进市场,了解市场需求,找准茶叶的缺点和不足,再对症下药改进,福娘茶岂不是能做得更好。晁忠琼看着手中的茶杯思虑片刻,站起身来看着场长:“既然场长信任,那我就尽力一试。”

自那时起,每到县城集日、乡场赶集,晁忠琼都会带着三四名工友,驾着拖拉机拉着茶叶进城下乡赶“转转场”销售茶叶。但销售情况不尽人意,有时候辛苦吆喝一天,还卖不出一斤茶,这让晁忠琼陷入困顿。

“晁班长,这样跑下去不是办法啊,你看,跑一趟才卖得两斤茶叶,油钱都捡不回来。”工友不满地嘟囔。

工友的话,让晁忠琼陷入了沉思,茶场的茶叶品质虽好,但受众群体有限,要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才物有所值。更何况赶“转转场”没有固定的摊位,难以积攒客户,还是得想办法整个固定的对外销售窗口啊!

想到这里,晁忠琼赶紧跑回场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场长:“场长,我想开个体验店,让福娘茶有个固定的对外销售窗口,借助这个窗口,不仅可以销售,还能宣传推广福娘茶,扩大市场影响,逐步占领市场。”

“不愧是我钦点的销售经理,这个想法好,你展开说说。”见场长来了兴趣,晁忠琼赶紧补充:“来赶‘转转场’的人,都是附近的老百姓,他们自家都有茶,基本不会花钱再买我们的。更何况福娘茶的受众群体是对品质生活有要求的人,我还是想到人更多、更集中的县城开一家体验店,让更多的人认识福娘茶!”

“小晁啊,我明白你的想法,也知道你的初衷是为茶场好,但你是茶场的销售经理,你父亲又是新寨茶场副场长,这样传出来,影响不好。如果真的要开,还是得以你个人的名义开,厂里给你提供其他方面的支持!”场长开诚布公地告诉她。

场长的话不无道理,体验店要开,但是得凭自己。于是,晁忠琼跟场长约定,创业初期,厂里允许晁忠琼赊购茶叶,等销售出去,再按约定价格付清茶款。

这对缺乏创业资金的晁忠琼而言,已经足够值得欢喜。得到厂里的支持,晁忠琼回家把想法告诉父亲,希望征得父亲的同意。

得知晁忠琼的想法后,父亲二话不说,拿出自己一万多的积蓄交给晁忠琼,全力支持晁忠琼。

1998年,晁忠琼在茶场办理了停薪留职,转而在普安县文化中心旁边,开办了自己的茶店——怡雅茶庄。

茶庄开业初期,县城的人并不了解福娘茶,所以很少有人光顾她的生意。

看着来去匆匆的行人,晁忠琼想不通,每天这样多人走过茶庄,为什么就是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进来喝一杯茶。想起当初赶“转转场”时,吆喝叫卖能够引人注目,晁忠琼干脆把茶桌搬到了店门口,每天泡上一缸福娘茶,站在台阶上,大声吆喝邀请路人品鉴。

“叔,进来喝杯福娘茶嘛!”

“嬢嬢,我们福娘茶是万亩茶场的茶青做的,味道好得很,快来喝一杯。”

……

在晁忠琼一声声的吆喝中,不少路人驻足细细品尝,若是迎合了口味,还会进店转一圈,提上两斤茶叶,兴高采烈回家。

这天,晁忠琼像往常一样,站在店门口热情邀请路人品茶,一位中年男子不等晁忠琼招呼,就自顾自地抬起茶杯,小口品尝起来。一杯下肚,客人赞不绝口:“妹!你这个茶真的好喝!我免费帮你宣传了!”说罢,放下杯子就离开了。

看着客人远去的背影,晁忠琼心想,他真的会帮我宣传吗?可是他就喝了一杯,是什么茶、产自哪里他都没问,怎么会帮忙宣传?想到这,晁忠琼自嘲似的笑了笑:估计是来调侃取乐的吧!

岂料,第二天晁忠琼刚开门营业,就有好几家单位来到茶庄,向晁忠琼订购办公用茶。晁忠琼不解,在此之前,自己多次带样品到政府单位,寻求长期合作,但基本上都被回绝了,这次多家单位一起采购,实在奇怪。揣着疑虑,晁忠琼向采购人员打听才知道,昨天说帮她免费宣传的中年男子,竟是县领导。

晁忠琼亲手加工的福娘茶品质高、口感好,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原本生意冷清的茶庄变得非常火爆。普安县城几十家单位都找她采购办公用茶,还培养了很多固定茶客。

茶庄的生意蒸蒸日上,为了让茶客们品尝到品质更佳的福娘茶,晁忠琼常常带着茶叶外出学习,同时,借学习推荐福娘茶。

有一年,晁忠琼像往常一样,带着自己手工炒制的福娘茶,到广东省广州市参加产销大会。

产自高山云雾的极品福娘茶,加上晁忠琼纯熟的泡茶技艺,在沸水冲入茶壶的瞬间,整个房间忽而弥漫起茶叶的清香。在座的客商,都忍不住来到晁忠琼的茶台前,要一杯茶来品鉴。

喝罢,众人异口同声叫好:“你这茶太香了!我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这是哪里的茶?”

晁忠琼自豪地回答:“贵州普安。”

“贵州?贵州是哪?普安又是哪?我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地方。”众客商一脸茫然,浑然不知在祖国的西南方,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晁忠琼正想向大家正式介绍家乡贵州,谁知,一旁的同行不屑一顾地抢先说道:“贵州?那不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野蛮之地吗?那些地方这么贫瘠,怎么可能产出这么好的茶。”

众客商听他这么一说,纷纷质疑晁忠琼和她的福娘茶。人群中,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议论着,这么好的茶估计是晁忠琼从其他地方买来,再冠其名忽悠大家的。

客商们越说越离谱,本以为能拉到订单的招商会,被彻底搞砸。晁忠琼心有不甘,当即拿出地理标识证明自证清白,但于事无补。客商们心存芥蒂,不等她介绍完,人群就慢慢散开,只留下被言语中伤的晁忠琼,独自伤怀。

这次招商深深刺痛了晁忠琼的心,从广州回来的路上,晁忠琼心想,为什么这么好的茶不被人认可,说到底还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于是她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让把福娘茶打造成贵州的知名品牌,全国的知名品牌、世界的知名品牌。

这个信念亦如灯塔,支持她一路向前,也让她坚持至今。

从广东招商回来,晁忠琼开始为打响福娘茶品牌谋篇布局。

2008年,晁忠琼看准了普安县罗汉乡戈汆村的大山,那里海拔高,常年被云雾笼罩,十分适宜种茶。

为此,她多次孤身前往戈汆村,与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商议,希望村民们参与进来,共同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茶山。

种茶不比种庄稼,庄稼当年就能见效,而茶叶需要三年。为了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参与进来,晁忠琼白天找不到村民,索性晚上来村民家门口蹲守,挨家挨户敲门,与村民坐在火灶边,细数种茶的益处。

前前后后跑了将近两年,她的真诚终于打动了村民,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流转到五千亩土地种植茶园。

2009年的初冬,寒风呼啸,细雨绵绵,属于晁忠琼的五千亩茶园正式开建。晁忠琼带着整车整车的茶苗赶往戈汆村,与村民一道在寒风冷雨中将茶苗种下。

放眼望去,整个戈汆山坳挖坑的挖坑,运苗的运苗,栽种的栽种,大家不惧风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栽种只是起步,后期管护至关重要。在晁忠琼看来,福娘茶不仅仅只是一杯茶那么简单,她有文化,有生命力。要做一杯干净的福娘茶,就坚决不能喷农药、施化肥。

三年时光转瞬即逝。2012年开春,晁忠琼的茶园正式开采。三年管护终于要见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们乐此不疲地上山采来茶青卖给晁忠琼。

但由于茶农重视程度不一,管护效果参差不齐,导致采来的茶青品质忽高忽低,一定程度影响了福娘茶的整体品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晁忠琼彻夜难眠。如何把控品质,成为她最焦头烂额的事情。茶农重视程度不一致,是因为茶树是公司的,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当然不会尽心尽力管护。既然如此,不如让他们重视起来,自己管自己的地。

于是,晁忠琼先是申请成立贵州怡丰原生态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将厂址建在罗汉乡,专门负责收购、加工、生产戈汆村的茶。同时,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方式,让村民作自家茶地的主人,只要按照企业标准化管理,公司就以高于市场价3到5元的价格,收购茶青。

这样一来,茶农的管护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不仅增加了茶农效益,又保证了福娘茶品质。

至此,晁忠琼的福娘茶已经初具集茶叶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茶业全产业链发展雏形。

2012年,晁忠琼投入大量资金在普安县普天大道开办了面积600平方米的清怡茶楼,并将茶楼作为福娘茶对外宣传窗口、全县茶文化宣传平台进行打造。

为了更好的展现福娘茶和布依族的良好形象,晁忠琼招来7个女孩,为她们系统培训茶艺,并支持她们报考茶艺师,女孩个个争气,都拿到了茶艺师资格证。晁忠琼将她们培养成专业的茶事接待,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茶事活动。

从那之后,凡有外商来普安洽谈合作,县里就会将他们带到清怡茶楼,请晁忠琼全面、系统地向他们推介普安茶。晁忠琼也会主动邀请外商朋友,到茶楼品茗,体验茶文化。

之前帮晁忠琼宣传福娘茶的县领导,再见到晁忠琼时,笑说道:“晁总,我们以前对茶的认知,就是一个大口缸,一把茶叶,沸水一冲,抬起就闷。现在才知道,原来茶还可以用小杯子一口一口的品。”

“领导,我们喝茶喝的是文化。”晁忠琼从容应答。领导看着晁忠琼坚定的眼神,点头表示认可。

得到了县领导的认可,更激发了晁忠琼宣传茶文化的决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为了维持清怡茶楼的运转,更好地对外推介福娘茶,晁忠琼总是把怡雅茶庄的盈利,拿来贴补清怡茶楼。

身边人对此表示疑惑,明明靠怡雅茶庄的收益就可以悠闲自在赚钱,为什么还要铺下清怡茶楼这么大一个摊子,不仅不赚钱,还要靠茶庄贴补。

“只谈情怀不谈钱的老板都是耍流氓。”

“推广茶文化?文化值几个钱?谁来为你的文化买单?”

“晁忠琼这个人做事虚无缥缈的,一点都不务实。”

一时间,各种风言风语充斥在晁忠琼耳边。

一天,茶楼一位茶艺师闷闷不乐,做事心不在焉。晁忠琼见此,将她拉到一旁小心询问,“小琴,你是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

“昨天来喝茶的客人,讲你坏话,说你是傻子,本来开茶庄挣了钱,可以安安逸逸享受,却为了什么理想,把钱全部花在推广茶文化上了。”茶艺师委屈道出原委。

这些风言风语,晁忠琼早已见怪不怪,但茶艺师们单纯,看自家老板被议论,难免心生不悦。晁忠琼轻拍茶艺师的肩膀,宽慰她:“妹妹,这个话我不是第一次听说,人要有信念,没得信念就没有骨头,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都要坚定走下去。”晁忠琼的大姨妈听旁人众说纷纭,也跑来店里指责晁忠琼:“你真的太傻了,你看你做的这些事,没有未来,有什么意思?”晁忠琼拉着姨妈的手,耐心解释:“姨妈你放心,我就是想发扬福娘茶的传统文化,把福娘茶推广出去,现在大家不理解没关系,以后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的。”

姨妈将信将疑,但看着晁忠琼一脸毅然,还是不放心的劝说:“要适可而止,不要到最后竹篮挑水,落得两头空。”尽管杂音纷飞,晁忠琼还是坚定自己的信念,按照既定目标,着手申请布依福娘茶商标。

2015年,“福娘茶”商标到手,晁忠琼也在一步步用行动告诉众人,自己选择和坚守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晁忠琼也并没有满足于从父母、茶场那里学来的传统布依“福娘茶”制作技艺,而是在传承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研制各类名优茶红茶、绿茶、白茶、半发酵的福娘茶等等。

2016年,晁忠琼还申请成立了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那一年,恰逢“普安红”诞生,晁忠琼看准“普安红”的发展前景,也知晓布依福娘茶单打独斗开拓市场难度大,于是决定借船出口、借梯登高,带着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加入了“普安红”集团,参与“普安红”全产业链扶贫项目建设,吸引了634户茶农入股公司,入股茶地1万多亩,重点打造“福娘茶·普安红”。也就是说,借助“普安红”,“福娘茶”拥有了万亩茶园基地。

在她的带领下,公司先后研制出“普安红茶”“福娘茶”和工艺白茶等系列茶产品,以及茶酒、茶皂、茶多酚喷雾、茶叶氨基酸洗发露、茶叶面膜等绿色食品和洗护系列茶衍生产品。

晁忠琼也因此成为第三代福娘茶的“非遗”传承人,还取得了国家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师资格。

刚成立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不久,普安县城就遭受百年不遇的暴雨,晁忠琼两百平方米的库房,恰好在县城最低洼的地方,里面堆放有五百多万元的货品。

正在茶庄盘点的晁忠琼看着门外的暴雨,起初并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恍惚听躲雨的路人说起下方被淹,才想起自己的库房在县城最低洼的地方。顾不得外面狂风暴雨,晁忠琼抓起车钥匙就往库房赶,想尽己所能抢回货品。

等她来到现场,水已淹及腰间,但库房是老百姓民房,年久失修,杂乱无章的电线浸泡在水中,如若贸然抢险,极有可能再次发生灾害,造成生命危险。

晁忠琼纵然心急如焚,但想到这里,即便心在滴血,晁忠琼还是制止了所有人,眼睁睁地看着雨水灌进仓库。

等第二天雨水褪去,晁忠琼打开仓库,所有的货品无一幸免,全部浸泡在水中。多年的的积累、财富一夜之间全部化为泡影。

晁忠琼虽然内心悲痛,但想起昨天及时赶到现场,制止抢险,没有人员伤亡,又心有余悸地感叹: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站在潮头,又跌入低谷。为了维持公司运转,完成外商订单,晁忠琼只能到处借钱重新创业。

可是亲戚朋友总认为她做事不务实,怕借出去的钱打水漂,所以都不愿意借钱给她。

求借无门,晁忠琼只能跟银行贷款,奈何贷款需要有人担保,无奈之下,晁忠琼找到自家兄弟,几次三番承诺,兄弟才愿意为她担保20万,作为起步资金,让晁忠琼从头再来。

好在有之前的基础,晁忠琼再起步,比起之前相对容易。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晁忠琼又重站潮头,仰首阔步向前。

作为省人大代表,晁忠琼也在力所能及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做着努力。

残疾妇女王晓丽,因丈夫身体不好不具备劳动力,而独自承担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在得知布依福娘公司要在全州大范围开设门店后,王晓丽找到晁忠琼,希望得到她的帮助,让自己在老家青山经营一家茶店。晁忠琼了解到她家的基本情况后,毫不犹豫支持她,帮助她在青山选取店址、装修设计,开设茶店。同时,通过赊茶的方式,让她先卖后结账。

王晓丽身残志坚、勤奋老实,在晁忠琼的帮带下,很快便将茶店带入了正轨,养家糊口不成问题,甚至还有了积蓄。

看到王晓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残疾人都来找晁忠琼帮忙,她都来者不拒,给予帮助,到目前,已通过扶持就业、产业带动、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她还实施了“培优计划”,从2022年开始,每年从残疾人子女中,选取5名品学兼优的学子作为资助对象,一直资助读完大学。

2020年,晁忠琼自发组织到疫情防控宣传点为坚守在此的老百姓送茶、防疫物资、干粮等价值10万元的物资。

2022年,贵阳封城,晁忠琼采购10万元的新鲜蔬菜,为贵阳市民送去温暖。

……

令晁忠琼欣慰的是,受她多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女儿龙泓霖大学毕业,也加入了布依福娘茶公司,承担销售工作。女儿的到来给公司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她应用科技知识,将大数据融入产品的销售之中,开启布依福娘茶的蓝海市场,推进布依福娘茶走向全国,进入世界。29岁的女儿,俨然也成为了新时代的“福娘”。

提及未来,晁忠琼信心满满,有女儿技术加持,她坚信,这片小茶叶将会产生更大的能量,普安茶叶走向世界的道路会越来越宽广,美丽的家乡将会更加美丽富饶,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

供稿: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

作者:岑大明  陶溪

来源:贵州人大,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行业今年的双十一战况如何?我们研究了100家店铺

01、史上最长的双十一

11月11日凌晨3点,某茶叶品牌天猫店长小郭发来信息:今年双十一第一波洪峰已过,成交量是11月1日的3倍。随后又补上一句:明天上午晚点进公司。为了备战双十一,小郭的团队从国庆节之后就开始着手产品布局和店铺精装修。在很多茶企看来,今年的双十一是年底的一场“翻盘”之战。

2020年11月1日和11月11日的双档期将各大茶企电商品牌拉入一场持久战。最终,在11月11日0点30分,阿里巴巴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成交额突破4982亿。

如果说今年的双十一和往年有什么不同,那么应该是今年天猫把双11战线分成了4个波段:2个“预热期”+“2个双11”的关键节点:

●先从10月20日开始做预售,到11月1号当天付尾款发货;

●11月1日~3日是一个“小双11”;

●紧接着3号结束之后,4号到10号又有为期7天的第二波预售;

●11月11日当天。

由于“双十一“档期的整体提前,几乎所有品牌10月份的店铺销量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平台方的操作无疑让各大商家拉长了战线,此时也无比考验各个商家打仗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充分一定会收到一个不错的战报。平台有了节奏,商家们更要有节奏。平台借助自己建立的运营规则,在向消费者选择更加优质的商家。持久战,说到底拼得还是商家的硬实力。一个毫无准备的商家注定被淹没、抛弃。战前,你准备好了吗?

02、茶行业的双十一

茶行业在这次双十一中表现如何?我们从中调取了茶行业前100的淘系店铺,并将11月11日的交易数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数据来源:生意参谋

双十一当日,排名淘系(天猫+淘宝)前100的茶行业店铺交易总额为425,470,748元,其中Top10的店铺的交易总额为229,907,786,占前100店铺成交总额的54%。连续六年蝉联双十一茶类目榜首的大益茶叶旗舰店,以超过1.3亿的当日成交量一骑绝尘。

根据天猫的官方数据,2020年双11期间(11月1日-11月11日),买家数(支付人数)前十店铺依次为:艺福堂茗茶旗舰店,ChaLi旗舰店,大益茶叶旗舰店,八马旗舰店,小罐茶旗舰店,中茶旗舰店,小茶婆婆,澜沧古茶叶旗舰店,馥益堂旗舰店,晒白金旗舰店。

在茶也的电商数据分析团队看来,大益和中茶“与我们无关”,同样是茶企,我们平时谈起的品牌一定不是大益和中茶他们是如何运作、布局市场。相反我们可以将目光放在排名第三的ChaLi,销量仅次于大益、中茶1800万。此时的你可以掏出手机打开淘宝搜索这个品牌进入它们的官方旗舰店。

茶也电商启示录:

CHALI茶里品牌简介:CHALI茶里品牌,创立于2013年,是广州茶里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总部设在广州。

CHALI茶里是中国高端茶饮品牌,也是专业的茶服务提供商,核心产品是原叶三角袋泡茶。

●通过搜索茶里,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淘系产品关键热词,它们已经通过店铺以“品牌+产品名称”方式造词并养出了属于自己的热词。你的店铺造词了吗?养词了吗?

●CHALI茶里不是传统茶产品形式,而是以袋泡茶形式切入了市场。

●CHALI茶里没有讲大师,没有金融概念,没有门店,它是通过什么杀出了自己的市场?

(后续我们会还原CHALI茶里这个优秀的案例,敬请期待。)

Top100的店铺中仅有3家店铺为淘宝店铺,而非天猫店铺,其中小茶婆婆店铺以当日9,848,805的交易金额位列茶行业双十一排行榜的第四名。小茶婆婆的属性偏向于传统茶形式全品类严选,位列第四。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今年不久前入驻天猫的喜茶也进入了前100,名列98名,销量为81万。比喜茶早一步入驻天猫的茶颜悦色位列73名,销量为126万。说起茶颜悦色和喜茶我认为他们是对手也是知己吧,英雄除了所见略同也总是惺惺相惜。

从品类上来看,茶行业Top100店铺中有32家店铺以黑茶(主要是普洱茶)为主营品类,其次是经营全品类茶叶的店铺22家,乌龙茶、红茶位列其后。

黑茶中的七子饼、碎银子、老茶头,乌龙茶中的:铁观音、大红袍,红茶中的正山小种、金骏眉、滇红则为最受欢迎的子品类。

03、双十一的启示

全民的消费狂欢节是对品牌力的考验

双十一不是一场“翻盘战”,品牌不能单点发力。

如果缺乏日常的品牌运营,而指望销售额在“双十一”得到爆发式增长,这对于品牌来说是不健康且不现实的。

就如同今年大火的直播带货,不少品牌将自己的产品进入头部主播的直播间看作是品牌爆发的方式,殊不知能通过头部主播严苛的选品规则是由成熟的品牌力和产品力带来的结果。

头部主播也好、电商平台也好,本质上还是渠道。并不是“薇娅们”和“李佳琪们”带火了某品牌,其本质还是品牌与渠道之间的相互成就。

从10月和11月的茶行业全淘店铺的排名变化可见,全渠道布局完备的成熟品牌在双十一期间发力明显,比如大益(连续六年蝉联天猫茶类目销量冠军)、澜沧古茶、艺福堂、八马等等成熟的茶品牌在双十一期间力压新秀。

正如我们在电商启示录里提到的,电商+终端才能塑造真正的品牌。品牌在双十一的销量表现也不是单由电商的运营手段决定。

自2009年以来,“双十一”这个营销节点已经进入了第十二个年头。这十二年来,各大平台在具体营销玩法上会不断升级加码,但对于大部分有过电商运营经验的品牌来说,各种运营工具并谈不上新鲜。

每年国庆假期过后,天猫会发出一套官方的“双十一作战图”来指导商家进行大促的筹备。这样的信息是公开、透明、且人人可得的。

然而,使用同样的运营工具,接收同样的讯息,遵循同样的平台规则,就代表所有的商家都可以做“好”双十一吗?

工具永远只是工具。知道和做到之间是由无数的细节构建起来的鸿沟。

茶行业电商到底要不要做?

有不少茶品牌依然独身于双十一的全民狂欢和热闹喧嚣之外。因为在不少传统型茶品牌看来,官方的电商渠道只需完成标价功能即可。

从我们收到的来自茶行业的反馈来看,不少茶品牌早在四五年前就已布局电商,天猫上也不乏“不温不火”的8年老店。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第一,缺乏品牌运营的思维和系统的产品规划;第二,重度依赖传统渠道并受其制约;第三,缺乏电商运营的基因。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茶也启示录(品牌启示录、新零售启示录和电商启示录)主要探讨的内容,希望可以与茶行业共同成长。

现在入局天猫是不是太晚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来看看同属饮品的咖啡行业。曾经也是重度依赖线下场景的咖啡行业在今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11月1日~3日,咖啡类目同比增长1900%,领跑食品生鲜,其中挂耳/咖啡液/胶囊咖啡超5000%增长,3天销量已全部超越去年双十一。

除了已经获得多轮投资的明星品牌三顿半、永璞和隅田川,线下咖啡馆今年也在电商领域收获颇丰。

随着精品速溶崛起,肯德基、瑞幸、Costa、Greybox、Seesaw、鹰集、鱼眼等线下大牌开始纷纷入局天猫,上线精品速溶产品。

据Seesaw公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1月1日的销量就已经超过去年双11当天,之后的10天生意就是今年的纯增长,保守预估,今年11月份,电商的销量能占到公司整体营业额的20~30%。”

不管是咖啡还是茶饮,电商渠道正在成为线下饮品品牌,实现增长的新阵地。

线下品牌做线上的优势在哪里?

线下品牌有客户粘性高于线上

传统的茶叶销售场景天然存在人与人的之间的深度联结。建立自有品牌的线上渠道增加了与C端消费者触点,可以围绕同一拨顾客,满足他们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线下运营沉淀下来的运营数据可以开拓线上市场的支撑

零售的本质在于数据,线上零售更是如此。

传统线下品牌可以依托已有的经营数据,为线上1.0的阶段提供参考。品牌的线上化动作本身也可以使经营数据和客户数据(尤其是C端客户)放大一个量级。

关键在于品牌在经营的过程中是否会刻意收集并将数据为我所用。

新品牌处于红利期,各平台都为新品牌都提供了流量扶持

今年的11月1日,天猫双11开售第一天,357个新品牌成交额登顶细分类目TOP1,这在以往双11是从来没有过的。其中,完美日记、花西子、Ubras、蕉内、添可,5个新品牌率先破亿,迎来开门红。添可一个小时的业绩,突破了2019年双11当天24小时的业绩。

2019年天猫上线小黑盒板块,目前已经成为众多新产品首发的必选渠道。

天猫将孵化、扶持新品牌,当作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平台核心战略,这是天猫很迫切想传达给外界的明确业务信号。

04、中小型茶企应该怎么做电商?

空间巨大,但存在一定门槛——对于中小品牌来说,在线上卖茶面临的是更多来自未知世界的挑战。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竞争不只来自于已知世界,而来自于未知世界。

如何从稳步过渡到未知到线上,我们有以下建议:

选对平台,最好是1+N模式

如果是有一定基础的自有品牌,天猫旗舰店仍是首选。我们看到的茶行业新物种的发展历程,例如:Chali、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等,天猫仍是主要的利润贡献来源。

如果想做一个小而美的事情,淘牌也是不错的选择,小茶婆婆、茶香记就是依托自身的优势而在淘宝中成功突围。

目前的互联网平台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之争,各平台纷纷筑起的高墙阻拦用户在平台之间跳转。

因此,在拥有一个主要的线上阵地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品牌的优势和资源铺设营销阵地及“货架”。京东、有赞、抖音、快手以及各种细分优选电商。

线上的流量正在被分化,茶品牌要尽量寻找更多被消费者看见的机会。

颜值很重要,产品更重要

在电商的世界里,视觉具有极高的权重。

“产品”的概念不只再是干茶本身,而是消费者从收到快递那一刻起的完整体验的集合。这对于产品的打造和设计来说会为品牌带来更多维度的挑战。

如何从茶这一品类中打造出差异化产品?就拿在线上广受欢迎的小青柑来说,有“航天级”的茶妈妈小青柑、有“只做正一品”的吉普号小青柑、更有将单品类延展出一个品牌的黑马——森晒。这都是值得茶行业学习的案例。

除此之外,如何将产品和品牌通过优质的内容表达出来也至关重要。

视觉影响转化率,产品决定复购率。

客户管理(CRM)极其重要

在本次双十一中,位于榜单前十的品牌纷纷把店铺关键的资源位给到了“会员”板块。

将平台上的客户转化为自己的品牌客户,所带来的不仅是流量成本的降低还能提供更直观的数据分析。

电商的大促活动有迹可循

正如一开始提到的,品牌在双十一期间的销量爆发一定来源于日常的品牌运营。

对于刚刚涉足电商,还不知从何做起的品牌商家,我们以“双十一”为例提供了一份电商运营指南。

《双十一活动运营的全思路》

1.搭建活动模型

2.活动方案指南

3.活动工具及模板

……

如果说我们一时无法企及这个榜单的前10名,那么请先向“倒数10名”学习,显然这不是百米冲刺,是场长跑得先超过你前面的人,再继续超越。

茶也电商启示录会持续关注优秀的电商店铺,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更深入的案例分享。

原标题:茶也启示录|茶行业今年的双十一战况如何?我们研究了100家店铺

注:内容来源茶也产业加速器,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东海之滨的白茶故事

这几年,白茶挺火,喝白茶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改十几年前白茶在市场上默默无闻的局面。在中国的六大茶类中,白茶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茶,通常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土种菜茶等茶树品种,不炒不揉,通过萎凋、干燥的工艺制成。喜欢它的人大多喜欢它近乎天然的气质。

福鼎人爱白茶,他们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离不开白茶。福鼎有民谚:“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询牡丹与银针。”牡丹和银针都是白茶的等级,即白牡丹和白毫银针。其中白毫银针为芽茶,品质最高。叶茶则分为白牡丹、贡眉和寿眉三个等级。

△ 白茶的汤色会随着年份增加而变化

白茶的茶汤颜色较淡,尤其是新茶。三年的白茶茶汤则是明亮的黄,闻起来有幽幽的花香,喝一口舌尖和喉咙感到甘甜。这些特点,让初次喝茶的人容易接受。它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精神:恬澹,隽永,不急不躁,又暗含内力,颇有君子之风。

茶如其人,福鼎人的性格和这里产的白茶一样,温和朴实,聪慧敏感,清白富贵。

大茶无味。在福鼎,从来不缺茶与人的故事。

2005年,在北京马连道做茶叶生意起家的林振传,为了寻找事业上的新突破,拿着自己挣到的800万元跑回福建福鼎老家,在管阳镇河山村承包了一座荒废已久的茶园,建立了自己的有机茶基地。而同时期在马连道做茶的福建老乡则显得更为实际,用挣的钱在北京买下了12套房子。林振传近似疯狂的做法,被朋友嘲笑成神经病:“挣了钱不买房子享清福,却跑回家来修理地球。”

林振传不太在意别人的说法,他的心思都在茶上面。这次承包茶园,他想做白茶。那时候的福鼎白茶在蓬勃发展的茶行业里,份额小得可怜。

△ 位于管阳镇河山村的有机茶园

其实福鼎的白茶早早就走出了福建。福鼎的白琳镇在历史上曾有过36家茶馆,兼做茶叶生意,让这里成为了著名的茶叶集散地。茶叶通常从这里出发,沿海路运往福州。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曾在沙埕港设立贸易港和白茶出口厘金局,专门负责白茶的出口管理与税收。乾隆十年(1745年),大茶贾吴应卯花费64万两白银,历经13年,在今天的福鼎市白琳镇建了元、亨、利、贞四座大宅,他的后代也大多以茶为生。林振传的祖上从安溪迁至福鼎安居,就住在吴氏大家族旁边的村子里。这里有个浪漫的名字,叫做茶洋里,意为“茶的海洋”。林家世代以种茶、制茶为生,祖父给长孙起名为“振传”,期盼着他能“振兴白茶,薪火相传”。

△ 茶洋里老照片

1974年,6岁的林振传开始跟着母亲在生产队的茶园里采茶,挣工分贴补家用。十二三岁时,他就开始跟着家里学习制茶。每逢周末,他会挑着自家做的茶去集市上卖。然而当时的白茶没有市场,卖的多是红茶。到了采摘的尾期,茶农家通常会做点白茶自家存着——当地家家都将老白茶视作药,家里人若上火或者染上轻微的感冒,会加蜂蜜或者冰糖煮老白茶来喝。

改革开放初期,林振传做过绿茶的粗加工。由于当时流行赊账,经历一整年的辛苦不但没赚到钱,账面上反而亏了好几万,欠了一屁股债。不甘心的林振传自己跑到福州去找茶商,偶然发现自己的茶叶被加工成了花茶卖往北京。这反倒为林振传打开了新思路,他一不做二不休,凑了一千三百斤茶,找厂家加工成茉莉花茶,又买了一张火车票,带着货去北京,自己卖花茶!

这次的危机反而成就了林振传。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次的北上之旅将为他日后建立自己的白茶品牌打下渠道基础。他更想不到,自己将从福鼎本地的一个茶农,变成把茶叶卖到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的茶商。当年的他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把茶叶卖了,把债还了。

那是1993年的7月份,林振传提着大包小包的茶叶来到北京,开始找福建老乡的茶叶店挨家挨户推销他的花茶。闽商传统的同乡之谊成了最好的敲门砖。当年年底,所有的茶都卖了,挣了一点钱,还清了大部分欠款。更重要的是,在北京跑了半年茶叶市场让林振传看到了希望。他发现,在北京只要茶叶质量好,就可以卖出好价钱。

△ 林振传1998年在北京马连道开起了茶叶店,当时起名为一品香茶庄。图片拍摄于2002年。

为此,他回到家乡,在贯岭镇承包了茶园,在点头镇建起了茶叶加工厂,形成自己的供应链,并且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制茶专家,希望提高自己的制茶水平。后来通过岳父的介绍,他拜了当时福鼎茶厂分管技术的副厂长王亦森为师,专心学习花茶、白茶的制作。这也为他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 林振传和师父王亦森交谈中

90年代末,白茶的出口开始走俏。当时的林振传也已经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事,成为了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从师父王亦森那里学来的白茶制作技艺发挥了用处——白茶制作时间短,做完立刻卖给外贸公司,虽然利薄,但回款快,收益快。凭着扎实的制茶技艺和多年的销售经验,他的白茶大量出口到欧洲和东南亚地区,白茶也成为当时著名的“外销茶”。然而,白茶虽然赚到了外汇,但大多只作为原料出口,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市场更是寂寂无名,无人问津。

做外贸,让林振传发现了白茶市场的潜力,但作为福鼎人,他内心深处认定自己应该把家乡的茶叶发扬光大——更何况他林家的祖祖辈辈都种茶、制茶。这时的林振传早已解决了生计,他决定要把白茶当成一项事业来做。于是,他成立了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 位于福鼎市郊的品品香茶厂旧貌。林振传的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就在这里成立。

彼时的福鼎白茶,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品质参差不齐,有些白茶即便是同款产品,也由于批次不同,在口感、香气、滋味上的差异极大,损伤了“福鼎白茶”的公共品牌形象。看到这个情况的林振传,认定只有做好“福鼎白茶”这个公共品牌,才能真正地做活一个产业。林振传深知自己的理想和使命,他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白茶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更要振兴家乡的白茶事业。从建茶园到建工厂,从组建团队到完成白茶的生产和销售,他走了很长的路。

在这条充满艰辛的品牌化发展道路上,首要任务是制定白茶的标准。

林振传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人的身份,作为主要推动者参与了白茶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标准的建立成为白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时间点。

△ 白茶的分类

一款好白茶,要满足色、香、味、形俱佳的标准。新茶茶汤清亮,晶莹剔透,五六年后的老茶呈现琥珀色。新茶闻起来有淡淡的兰花香,而存放了五到六年的老白茶,可以闻到荷叶香,存放十年到十五年的老茶会有枣香。闻香完毕,端起茶杯,轻呷一口白茶,感到清甜,绵柔,醇厚。而形,则根据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判断,比如白毫银针要白毫满披,银芽粗壮,白牡丹则要一芽一二叶。

△ 白茶不同等级的品质特征

在白茶的传统工艺基础上,林振传总结出白茶的“开合精成”四个关键性步骤:“开”即开青、萎凋。萎凋的意思是将采下来的茶鲜叶均匀地摊凉在竹筛上面晾晒;“合”即合筛,先两筛拼一筛,后多筛拼一筛,均匀走水,让茶叶均匀地微发酵;“精”即精制,将毛茶中过长、过短、过碎、老叶、红张、黄片、粗梗和非茶类夹杂物挑选出来;“成”即成香,通过炭火低温干燥,让茶叶的香气固定下来。如此,一款合格的白茶就做好了。

△ 白茶精制过程中的人工筛选环节

而在这四个关键性步骤中,萎凋和干燥是白茶制作过程中的核心工艺。福鼎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气候潮湿多雨,传统白茶制作的日光萎凋方式不能满足标准化的生产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振传联合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经过长期的试验,研制出了LED光源萎凋生产线,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控温控湿,比人工操作更精准,品质稳定,生产效率高又节能环保,因此获得了市级科技进步奖,省级专利奖和国家专利。核心工艺的问题解决之后,林振传又带着技术团队攻克了自动化挑选杂质、静电除尘、压饼成型等技术难关,自此,白茶的生产拥有了完备的自动化生产线。林振传将白茶从简单原始的手工作业,推向了自动化、标准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 LED光源萎凋生产线

然而,新的问题摆在了眼前。由于白茶的口味清淡,香气较弱,无法撼动当时市场上流行的高香型茶叶。在距离福鼎较近的江浙沪市场上,依旧是绿茶的天下。如何让清淡幽雅的白茶也能拥有更多的香气?林振传受到了师父王亦森在福鼎茶厂时研制的新工艺白茶的启发,用了三年时间,研发出了全新的白茶品类:花香白茶,成为了白茶行业的突破,因此获得了国家专利。

△泡饮花香白茶

花香白茶一经推出,首先获得了江浙沪地区消费者的认可。慢慢地,喝白茶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而随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说法的流行,各地的消费者开始追求老白茶。老白茶的确有长期保存的优势,是六大茶类里和黑茶“唯二”可以长期保存的两类茶。但市场上的老白茶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同样缺乏一个公认的行业标准。

怎么办?林振传将消费者对老白茶的疑惑归纳为三个方面:年份是否真实,等级是否明确,产地是否正宗。另外,老白茶应该怎么喝?针对这些问题,他果断推出了老白茶的标杆产品“晒白金”:紧压成巧克力状的梯型小砖,5克为一粒,方便携带,便于泡饮,拥有年份、等级和产地的标准身份证。他还提出了“老白茶煮着喝”的品饮方式,并修订了老白茶的企业标准。“晒白金”一经推出,就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2020年,老白茶的企业标准被升级为行业的团体标准。

△林振传推出的老白茶产品:晒白金

今天的白茶产业日趋良性发展。最初,福鼎只有十几家做白茶的企业,现在已经发展到几百家。福鼎的街道上,卖白茶的商铺一个挨着一个,每个招牌上都挂着著名茶学家张天福老先生手书的“福鼎白茶”四个大字,体现着福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和“中国茶叶地理标志产品”的身份。

林振传不仅参与制定了白茶生产的诸多标准和规范,还为福鼎白茶行业的发展奔走。从2004年至今,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组织的,只要涉及白茶品类的活动,林振传都冲在最前面。他赞助行业论坛,自费宣传白茶,广告里甚至不添加自己的品牌。他就是想告诉所有人:白茶是自然、健康的茶饮品,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

基于利益共享,振兴白茶行业的理念,拥有白茶现代化生产线的林振传从来不把自己辛辛苦苦、投入了大量经费和精力建立起来的自动化生产线雪藏起来。相反,他欢迎所有的同行前来参观。因为他知道,白茶的“火”,绝不是因某个品牌做大做强,而要依靠福鼎茶人共同的耕耘和沉淀,共同塑造公共品牌,才能推动整个白茶行业的发展。

福鼎白茶慢慢发展起来了,品牌和市场都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但林振传居安思危,认为福鼎白茶若想立足原产地,做得长久,最重要的是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无法复制,好茶需要生长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只有拥有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才能让整个白茶产业持续兴旺。

于是,林振传将目光投向了茶农。

福鼎到处都产茶,但此地多山,茶园比较分散。林振传带着公司的技术团队,跑遍了福鼎的村村寨寨,组建产业联合体,培训茶农,链接茶园,实施标准化管理。在茶园管理中,实现有机化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林振传常和茶农们讲,品种可以引进,工艺可以学习,但是环境无法复制。只有好的环境,才能种出自然健康的好茶,才能赢得客户的口碑。有了口碑,福鼎白茶产业才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 林振传在茶农家里

更重要的是,林振传是茶农的儿子。他深切地了解茶农的苦衷。他的企业有了规模和效益,就着手反哺茶农,提高他们的收入。过去,茶农要挑着茶青(从茶园里刚采摘下来的叶子)走很远的路,到村镇上去售卖。但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没有办法保证稳定的收入。随着联合体的建立,村里修了路,建立了茶叶初级加工厂,茶农在家门口随时可以卖掉茶青,不用再担心价格。渐渐地,茶农和林振传建立起了互信的关系。茶农种茶的标准提高了,都能卖出好价钱,荷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

联合体的建立,获得了双赢的局面。这也是林振传站在自己行业龙头企业的位置,振兴乡村,惠及茶农的重要一步。这也改变了白茶曾经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难以形成产业规模的局面。

十五年前,福鼎茶农一亩地的年收入仅为3000元。现在由于联合体的建立,茶农一亩地收入提高到了15000元,是原来的五倍。在林振传公司周边,高档的小区逐渐形成规模,主要购房者是茶农。

△ 林振传进村为茶农普及茶园质量安全管理的知识

林振传目前已经成立了41个联合体。联合茶农的目的,就是要打造茶农和茶商的利益共同体。未来他要做更多,他管自己的计划叫“乡村振兴3116战略”,即3年时间联合100个村庄,造福1万户茶农,覆盖6万亩茶园。

茶园里的林振传,身穿看不出牌子的polo衫,脚踩旅游鞋,戴着草帽,走路还有点驼背。他看看这棵茶树,摸摸那片叶子,俨然一副茶农模样。但就是这个茶农,连续多年纳税占福鼎白茶行业30%以上,五百多名员工创造了人均百万的GDP。他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坐长途车,睡床板,为了还钱而卖茶的穷小子,而是成为了一位愿意为福鼎白茶创造美好未来而努力的企业家。林振传对自己很有信心,对福鼎白茶的未来很有信心。他觉得自己的使命是“做好人,做好茶,一杯好茶美好千家万户”。而他的愿望依旧是整个福鼎白茶行业的振兴,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让福鼎白茶走向世界,让世界品味福鼎白茶。”

白茶背后链接的是民生和责任,做好这一步,才能成为真正的茶之大者。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