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小瓷杯泡茶好吗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茶知识》各类茶的冲泡方法,你知道吗?

茶叶的冲泡,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据茶的不同特性,应用不同的冲泡技艺和方法才能达到。

1. 名优绿茶的冲泡

细嫩绿茶的冲泡,要求茶具(茶杯或茶碗)洁净,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茶碗冲泡。杯、碗内瓷质洁白,便于衬托碧绿的茶汤和茶叶。泡茶的水质要好。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沏茶的水温,要求在80℃左右最为适宜,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使茶汤很快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水之比为1:50~1: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冲泡的手法很有讲究,要求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势,使注入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水至离杯沿1厘米~2厘米处即可。若待客,可将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盘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意,请客人品饮。

2. 红茶的冲泡

红茶的饮用方法,归纳起来大体分为清饮法和调饮法两类。

清饮法,就是将茶叶放人茶壶中,加沸水冲泡,然后注入茶杯中细品慢饮。好的工夫条红茶一般可冲泡2次~3次,而红碎茶只能冲泡1次~2次。

调饮法,是将茶叶放入茶壶,加沸水冲泡后,倒出茶汤在茶杯中再加奶或糖、柠檬汁、蜂蜜、香摈酒等,根据个人爱好,任意选择调配,风味各异。调饮法用的红茶,多数用红碎茶制的袋泡茶,茶汁浸出速度快,浓度大,也易去茶渣。

一般来说,品饮红茶,选用茶具也很重要,以选用咖啡茶具较为适宜。近年来在市面上流行一种台式泡沫红茶,其制法是红茶经冲泡后将茶汤倒人调酒器中,加上蜂蜜等配料,然后上下、左右摇动几十下,再倒人透明玻璃杯中品饮。由于茶汤含有皂素,形成泡沫,在透明杯中层次分明,十分美观,品饮泡沫茶,别有情趣,特别是青年人更为喜爱。泡沫红茶始于台湾,近期传入大陆。

3. 乌龙茶的冲泡

乌龙茶的品饮特点是重品香,不重品形,先闻其香后尝其味,因此十分讲究冲泡方法。从茶叶的用量、泡茶的水温、泡茶的时间,到泡饮次数和斟茶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茶叶的用量

冲泡乌龙茶,茶叶的用量比名优茶和大宗花茶、红茶、绿茶要多,以装满紫砂壶容积的1/2为宜,约重10克。

(2)泡茶水温

乌龙茶采摘的原料是成熟的茶枝新梢,对水温要求与细嫩的名优茶有所不同。要求水沸立即冲泡,水温为100度。水温高,茶汁浸出率高,茶味浓、香气高,更能品饮出乌龙茶特有的韵味。

(3)冲泡的时间和次数

乌龙茶较耐泡,一般泡饮5次~6次,仍然余香犹存。泡的时间要由短到长,第一次冲泡,时间短些,约2分钟,随冲泡次数增加,泡的时间相对延长。使每次茶汤浓度基本一致,便于品饮欣赏。

(4)、冲泡和斟饮

冲泡乌龙茶有专门的茶具。广东、福建人喜爱用"烹茶四宝"------潮汕烘炉、玉书、孟臣罐、若深瓯.潮汕烘炉是烧开水用的炭火炉;玉书为烧开水的水壶,一般是扁形的薄瓷壶,约能容水2O克 ;孟臣罐为紫砂壶;若深瓯是微型精制的白色小瓷杯。冲泡前先用开水将茶具(茶壶、茶杯、茶盘)淋洗一遍,以保持茶具洁净,又利于提高茶具本身的温度。当壶中置茶以后,沸水沿壶内壁缓缓冲入,在水漫过茶叶时,便立即将水倒出,称之为"洗茶",洗去茶叶中的浮尘和泡沫,便于品其真味。洗茶后即第二次冲入沸水,水量以溢出壶盖沿为宜,盖上壶盖。文章来自微信号:cha567 。冲水的方法应由高到低,且在整个泡饮过程中需经常用沸水淋洗壶身,以保持壶内水温,充分泡出茶叶的香味。

斟茶方法也与泡茶一样讲究,传统的方法是用拇、食、中指夹着壶的把手。斟茶时应低行,以防失香散味。茶汤按顺序注入几个小茶杯内,注量不宜过满,以每杯容积的1/2为宜,逐渐加至八成满,使每杯茶汤香味均匀。

4. 花茶的冲泡

花茶是融花香、茶味于一体的茶类,花茶的品饮虽重于香气,但高档毛峰花茶其形状仍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品饮高档名优花茶,通常选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茶叶用量与水之比为1:5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宜用85℃左右的沸水冲泡,时间3分钟~5分钟。冲泡次数以2次~3次为宜。可透过玻璃杯欣赏茶胚精美别致的造型,如冲泡的是特级茉莉毛峰花茶,可欣赏到毛峰芽叶在杯中徐徐展开,朵朵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的景象,别有情趣。泡好后,先揭盖闻香,鲜灵浓纯,扑鼻而来。再尝其味,花香茶味,令人精神振奋。中、低档花茶,主要是闻香尝味,一般选用洁净的白瓷杯或白瓷茶壶冲泡,水温要求100℃,冲泡5分钟后即可斟饮。北方居家品饮花茶,常采用茶壶共泡分饮法,具有方便、卫生的特点,家人老小团聚,泡上一壶茶,一边品饮,一边拉家常,会给家庭增添温馨气氛。四川人品饮花茶,很有地方特色,常用一套三件头茶具(茶碗、茶托、茶盖)泡茶,边饮品,边摆"龙门阵",悠然自得。

5. 紧压茶的冲泡

紧压茶冲泡至今仍沿用古老的传统方法。我国生产的紧压茶大多为砖茶,较为坚实,加之原料较粗老,所以用开水冲泡难以浸出条计。饮用时必须先将砖茶捣碎,在铁锅或铝壶中烹煮,而且有时在烹煮过程中,还要不断搅拌,以使茶汁充分浸出。饮用紧压茶的,多半是西藏、内蒙、新疆等地的兄弟民族,那里多属高原地区,气压低、水不到100℃就沸腾,如果用冲泡法冲泡砖茶,茶汁便不易浸出,所以紧压茶需用烹煮法才能饮用。

由于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也有所不同。 从各地区少数民族饮茶习俗可以看出,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与众多其他茶的冲泡法至少有三点不同:一是饮用时先要将紧压茶打碎;二是不宜冲泡,要用烹煮方法才能使茶汁浸出;三是烹煮时,大多加上佐料,采用调饮方式饮茶。

6. 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泛指云南原思普区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杀青、揉捻、晒干而制成的晒青茶,以及用晒青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沱茶、普洱方茶、七子饼茶、藏销紧茶、团茶、竹筒茶等。

普洱散茶外形条索肥硕,色泽褐红,呈猪肝色或带灰白色。普洱沱茶,外形呈碗状。普洱方茶呈长方形。七子饼茶形似圆月,七子为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

通常的泡饮方法是:将10克普洱茶倒入茶壶或盖碗,冲入500毫升沸水。先洗茶,将普洱茶表层的不洁物和异物洗去,才能充分释放出普洱茶的真味。再冲入沸水,浸泡5分种。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分斟入品茗杯,先闻其香,观其色,而后饮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心旷神怡。普洱茶饮用方法有用特制的瓦罐在火膛上烤后加盐巴品饮;有加猪油或鸡油煎烤油茶;有的打成酥油茶。

各类茶的冲泡方法与技巧,你知道吗?

导读:茶叶的冲泡,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据茶的不同特性,应用不同的冲泡技艺和方法才能达到。

1. 名优绿茶的冲泡

细嫩绿茶的冲泡,要求茶具(茶杯或茶碗)洁净,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茶碗冲泡。杯、碗内瓷质洁白,便于衬托碧绿的茶汤和茶叶。

泡茶的水质要好。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

沏茶的水温,要求在80℃左右最为适宜,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使茶汤很快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水之比为1:50~1: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冲泡的手法很有讲究,要求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势,使注入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水至离杯沿1厘米~2厘米处即可。若待客,可将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盘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意,请客人品饮。

2. 红茶的冲泡

红茶的饮用方法,归纳起来大体分为清饮法和调饮法两类。

清饮法,就是将茶叶放人茶壶中,加沸水冲泡,然后注入茶杯中细品慢饮。好的工夫条红茶一般可冲泡2次~3次,而红碎茶只能冲泡1次~2次。

调饮法,是将茶叶放入茶壶,加沸水冲泡后,倒出茶汤在茶杯中再加奶或糖、柠檬汁、蜂蜜、香摈酒等,根据个人爱好,任意选择调配,风味各异。调饮法用的红茶,多数用红碎茶制的袋泡茶,茶汁浸出速度快,浓度大,也易去茶渣。

一般来说,品饮红茶,选用茶具也很重要,以选用咖啡茶具较为适宜。近年来在市面上流行一种台式泡沫红茶,其制法是红茶经冲泡后将茶汤倒人调酒器中,加上蜂蜜等配料,然后上下、左右摇动几十下,再倒人透明玻璃杯中品饮。由于茶汤含有皂素,形成泡沫,在透明杯中层次分明,十分美观,品饮泡沫茶,别有情趣,特别是青年人更为喜爱。泡沫红茶始于台湾,近期传入大陆。

3. 乌龙茶的冲泡

乌龙茶的品饮特点是重品香,不重品形,先闻其香后尝其味,因此十分讲究冲泡方法。从茶叶的用量、泡茶的水温、泡茶的时间,到泡饮次数和斟茶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茶叶的用量

冲泡乌龙茶,茶叶的用量比名优茶和大宗花茶、红茶、绿茶要多,以装满紫砂壶容积的1/2为宜,约重10克。

(2)泡茶水温

乌龙茶采摘的原料是成熟的茶枝新梢,对水温要求与细嫩的名优茶有所不同。要求水沸立即冲泡,水温为100度。水温高,茶汁浸出率高,茶味浓、香气高,更能品饮出乌龙茶特有的韵味。

(3)冲泡的时间和次数

乌龙茶较耐泡,一般泡饮5次~6次,仍然余香犹存。泡的时间要由短到长,第一次冲泡,时间短些,约2分钟,随冲泡次数增加,泡的时间相对延长。使每次茶汤浓度基本一致,便于品饮欣赏。

(4)、冲泡和斟饮

冲泡乌龙茶有专门的茶具。广东、福建人喜爱用"烹茶四宝"------潮汕烘炉、玉书、孟臣罐、若深瓯.潮汕烘炉是烧开水用的炭火炉;玉书为烧开水的水壶,一般是扁形的薄瓷壶,约能容水2O克 ;孟臣罐为紫砂壶;若深瓯是微型精制的白色小瓷杯。冲泡前先用开水将茶具(茶壶、茶杯、茶盘)淋洗一遍,以保持茶具洁净,又利于提高茶具本身的温度。

当壶中置茶以后,沸水沿壶内壁缓缓冲入,在水漫过茶叶时,便立即将水倒出,称之为"洗茶",洗去茶叶中的浮尘和泡沫,便于品其真味。洗茶后即第二次冲入沸水,水量以溢出壶盖沿为宜,盖上壶盖。

冲水的方法应由高到低,且在整个泡饮过程中需经常用沸水淋洗壶身,以保持壶内水温,充分泡出茶叶的香味。

斟茶方法也与泡茶一样讲究,传统的方法是用拇、食、中指夹着壶的把手。斟茶时应低行,以防失香散味。茶汤按顺序注入几个小茶杯内,注量不宜过满,以每杯容积的1/2为宜,逐渐加至八成满,使每杯茶汤香味均匀。

4. 花茶的冲泡

花茶是融花香、茶味于一体的茶类,花茶的品饮虽重于香气,但高档毛峰花茶其形状仍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品饮高档名优花茶,通常选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茶叶用量与水之比为1:5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宜用85℃左右的沸水冲泡,时间3分钟~5分钟。冲泡次数以2次~3次为宜。

可透过玻璃杯欣赏茶胚精美别致的造型,如冲泡的是特级茉莉毛峰花茶,可欣赏到毛峰芽叶在杯中徐徐展开,朵朵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的景象,别有情趣。泡好后,先揭盖闻香,鲜灵浓纯,扑鼻而来。再尝其味,花香茶味,令人精神振奋。中、低档花茶,主要是闻香尝味,一般选用洁净的白瓷杯或白瓷茶壶冲泡,水温要求100℃,冲泡5分钟后即可斟饮。

北方居家品饮花茶,常采用茶壶共泡分饮法,具有方便、卫生的特点,家人老小团聚,泡上一壶茶,一边品饮,一边拉家常,会给家庭增添温馨气氛。四川人品饮花茶,很有地方特色,常用一套三件头茶具(茶碗、茶托、茶盖)泡茶,边饮品,边摆"龙门阵",悠然自得。

5. 紧压茶的冲泡

紧压茶冲泡至今仍沿用古老的传统方法。我国生产的紧压茶大多为砖茶,较为坚实,加之原料较粗老,所以用开水冲泡难以浸出条计。饮用时必须先将砖茶捣碎,在铁锅或铝壶中烹煮,而且有时在烹煮过程中,还要不断搅拌,以使茶汁充分浸出。

饮用紧压茶的,多半是西藏、内蒙、新疆等地的兄弟民族,那里多属高原地区,气压低、水不到100℃就沸腾,如果用冲泡法冲泡砖茶,茶汁便不易浸出,所以紧压茶需用烹煮法才能饮用。

由于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也有所不同。 从各地区少数民族饮茶习俗可以看出,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与众多其他茶的冲泡法至少有三点不同:一是饮用时先要将紧压茶打碎;二是不宜冲泡,要用烹煮方法才能使茶汁浸出;三是烹煮时,大多加上佐料,采用调饮方式饮茶。

6. 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泛指云南原思普区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杀青、揉捻、晒干而制成的晒青茶,以及用晒青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沱茶、普洱方茶、七子饼茶、藏销紧茶、团茶、竹筒茶等。

普洱散茶外形条索肥硕,色泽褐红,呈猪肝色或带灰白色。普洱沱茶,外形呈碗状。普洱方茶呈长方形。七子饼茶形似圆月,七子为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

通常的泡饮方法是:将10克普洱茶倒入茶壶或盖碗,冲入500毫升沸水。先洗茶,将普洱茶表层的不洁物和异物洗去,才能充分释放出普洱茶的真味。再冲入沸水,浸泡5分种。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分斟入品茗杯,先闻其香,观其色,而后饮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心旷神怡。普洱茶饮用方法有用特制的瓦罐在火膛上烤后加盐巴品饮;有加猪油或鸡油煎烤油茶;有的打成酥油茶。

闲话泡茶——每个人都可以轻松上手

喝茶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说起泡茶,则可能又是让不少人觉得蹙眉的事情。

 经常有朋友跟我说,“我不会泡茶”。

 真的是这样吗?

以下内容,是针对“我不会泡茶”的情形来略述一二,泡茶小能手们和老泡手们可自动略过。

 一  什么叫做泡茶? 

日常喝茶的时候,许多人还是直接将茶投到茶杯中,在加水冲泡后饮用。在交流中发现,许多朋友眼中的“会泡茶”,大概是等于了“茶艺表演”中的泡茶,以至于总是下意识的认为自己不会泡茶。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理解。

 什么叫做泡茶?

 在笔者看来,就日常品饮而言,所谓泡茶,就是以合适的器具和方式,将茶里面能溶解于水的滋味物质和释放出来的香气物质“冲泡出来”,并获得适合自己口感的茶汤。 

这样说,可能就简单了些。虽然这样界定下的泡茶,仍然可以区分为若干动作,但显然就不必过于拘泥了,同时也更没有必要将一种类似“演艺”的程式当做重点了。而一些茶修场合中的冲泡,也不在日常冲泡的探讨范畴。

二  茶叶中主要有哪些物质?

笔者在此前推送的一篇文章《一片神奇叶子里的吃喝玩乐与健康!》中写到,一片茶树鲜叶中,水分约占75%左右,其余约25%是干物质。干物质中,有机化合物约占95%左右,另有约5%为无机化合物。

 

在鲜叶采摘后的加工过程中,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各种化学变化,形成了茶叶成品更为复杂的物质及结构。我们在日常饮茶的时候,重点关注的是常说的滋味物质、香气物质和呈色物质。这些不同的物质及其在水中的浸出速度与程度与温度和冲泡手法密切相关,香气物质的挥发与呈现与温度和器具等因素紧密相关。所以,泡茶的时候,如果对于所冲泡茶叶的品质特点已较为熟悉,那就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冲泡方式,来冲泡出可口的茶汤。

 三  常见的泡茶器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泡茶也是如此。

 多年以前,常见的泡茶用具是这个:

现在,常见的泡茶器具包括玻璃杯、陶瓷杯、飘逸杯、盖碗、紫砂壶等。

茶水分离是泡茶时紧要之处,但这恰恰是平时泡茶最为被忽视的地方。

有些茶,比如滋味不算很浓酽的茶,或者协调性比较好的茶,比如安徽的绿茶,直接抓一把放到玻璃杯或瓷杯中冲泡,通常喝起来口感也还好。当然,以这种方式冲泡时,通常会建议先喝三分之一左右,再续水,如此反复,而不是一次喝完杯中的茶汤再续水,那样容易前面喝起来浓而很快喝起来就觉得淡。

而有些茶,比如云南茶普洱茶,如果撬一块放到玻璃杯里冲泡,就往往很难喝到合适的茶汤,生茶容易被泡得又苦又涩,熟茶则很容易被泡成酱油汤。

于是,便于做到茶水分离的泡茶用具,如飘逸杯、盖碗和紫砂壶越来越普及了。对于相对快捷的场合,飘逸杯可作为一个很好的选择。而盖碗和紫砂壶,则可作为功夫泡时的利器。

玻璃杯

双层玻璃杯

瓷杯

 

飘逸杯

 

飘逸壶

 

三件杯

 

青花瓷盖碗

 

德化瓷盖碗

 

盖碗与品茗杯

 

汝窑品茗杯

 

紫砂壶

 

此外,还有适合外出时用于随身携带的各种茶杯。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示意,

不代表具体品牌的推荐建议)

 各种功夫茶具套组,以及其它更为讲究的泡茶器具就不在这里介绍了。

四  泡茶的四个要素

 通常说的泡茶四要素,包括:投茶量、用水、水温和冲泡时间。同样一泡茶,可以通过这四个因素的不同把握与控制,冲泡出口感不同的茶汤。

 日常泡茶用水,较为常用的是纯净水和农夫山泉。有些城市的自来水,因为水源来自生态较好的山区,总体水质不错,也可用于日常泡茶。

 有些讲究一些的茶友,也会选择在经过自己多次使用的情况下选择特定的山泉水来冲泡特定的茶叶。

 不过,在通常情况下,不建议盲目追求用矿泉水泡茶,因为所谓矿泉水,也就是含有特定矿质元素的水,但有些矿质元素可能对茶叶的汤色、滋味与香气有增益作用,但有些则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并不见得矿泉水泡茶就是好。

 古人关于泡茶用水的评价,主要还是基于经验基础之上的总结。而现代对于水质的认识,早已经可以从软硬度和所含矿质元素等方面来进行更科学和深入的认识。此外,现在的自然环境与古代相比也早已差异巨大。所以,我们现在也大可不必执着于古代茶书中关于水的认识来选水泡茶。

 

在泡茶用水既定的情况下,通常泡茶是投茶量、冲泡时间和水温三个指标之间因因人而异进行灵活调整的艺术。

 第一、投茶量:1-2人时,通常3-5克;3-5人时,通常5-8克。具体可根据品饮人数及冲泡用具是茶杯还是茶壶进行适当调节。当然,假如你在广东地区,一泡普洱茶8-10克也是常见的。有些茶叶的最小包装就是4克,则可无需称量直接取用;有些则需要凭经验取茶,或者用小秤计量。

可用于泡茶时称量的小秤

第二、茶水比例:按照国际上审评茶叶时的标准杯泡法,茶水比例掌握在1:50,比如3克茶则用150克水冲泡。但在日常品饮中,通常是分泡多次出汤,所以每次注水宜根据个人认为合适的口感以及冲泡次数来掌握。

 第三、冲泡时间:在十秒至3分钟之间,根据投茶量、茶叶的叶子的老嫩、茶叶的形状和紧结度、茶叶的揉捻和发酵程度、以及水温灵活掌握。此外,第1泡、第2泡、第3泡等不同泡次间的冲泡时间可视茶叶情况适当调节,通常前两泡因为叶子的浸润和张开需要时间,所以冲泡时间会略长,第3-5泡则略短,随后又逐渐适当延长。

 第四、水温:水温影响到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茶汤温度影响到香气和滋味的呈现。通常情况下,芽叶细嫩者,水温宜低,在90摄氏度上下;如果是单芽类的绿茶,常常会选择85-90摄氏度;叶子偏成熟者,水温宜高;焙火类的茶,年份较长的老茶,水温宜高,以利于香气的发挥。

以上数字,仅作示意,具体的参数,大家可以结合自己常泡的茶品和自己的品饮习惯与口感偏好来掌握。

 结语

 喝茶,可快可慢,可动可静,可饮可品,可清可调,可独可群。

 对于日常家居或办公场合的茶叶冲泡,建议大家对泡茶器具稍加注意,尽量能做到茶水分离;然后,拿捏好投茶量、冲泡时间和水温这三个因素。这样,泡茶就不再是令人生畏或者麻烦的事情。在一杯杯可口的茶汤中,你会逐渐感受到冲泡与品饮的乐趣,泡茶能手也将在此过程中慢慢养成,因为熟能生巧。

 如此,生活中自然也就可能增添了不少乐趣。

 诚如朱权在《茶谱》中所言,“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谈而万象惊寒,茶之功大矣!”

 且泡一杯茶。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