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寻茶之路

找到约51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七彩云南寻茶记|被一种古老神秘力量吸引,他们入山寻找生命密码!

  春意的萌动,最直观的不是在都市,是在深山。当历经百年或千年以上的古茶树萌动出新芽,这种古与新的交织,焕发出一种神奇的力量,来自四海八荒的爱茶人,便开始踏着历史的痕迹,深入茶山腹地,只为触碰最古老的源头……
  2700多年前,在绵延逶迤的彩云之南,三地亘古绵延的生态环境,滋养出浩瀚无极的热带雨林,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孕育出了神奇的古茶树。

  它,珍贵稀缺灵动甘美。

  有人说,这股神秘力量是天、地、人的完美集合,是“活着的古董”;更有人说,它是无法复制再生的“活化石”
  古茶树一直深藏于大山之中,从未被世人发现,直到一次伟大的民族迁徙开始。

  布朗族的首领叭岩冷,他勇谋善战,曾率领同胞多次迁徒,在迁徙途中,疾病在族人中间蔓延开了,病中的叭岩冷在一棵闪着腊光的树下逗留,他掐了几芽树叶放在口中嚼,不久病竟痊愈了,于是,他把这种树叶分给了大家,族人的疾病渐渐痊愈。为了感恩,叭岩冷为这棵树取名为“腊”,叮嘱族人永远记住拯救他们生命的树。
七彩云南寻茶记|被一种古老神秘力量吸引,他们入山寻找生命密码!
  随后叭岩冷便在此处建立村寨,定居于山头之上。叭岩冷的杰出才能被景洪傣王发现,傣王将第七个女儿许配给他。傣王对七位女婿进行了测试,来确定继承皇位之人,最终叭岩冷赢得了傣王的赏识,但遭到其他几个女婿的嫉妒与谋害。

  叭岩冷死后不久化灵魂为神仙降落在芒景山头,为了给活着的人及后代留下光明和幸福,他托梦给他生前的官员角天露说:“我要是给你们留下牛马,又怕你们吃光用完,给你们留下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不完用不尽”。

  从此以后,景迈、芒景一带便长出了连片的茶树,世世代代相传下来,发展成为万亩规模。而这里世代繁衍聚居的民族,也因此免于疾病、战争,得以辈辈传承、生生不息。
  宇宙给予每个诞生的生命一组专属的密码,当这些密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就会透露出独一无二的生命信息。
  云南终年充裕的阳光、多元共生的森林生态系统、红土高原万年累积的酸性有机土质、千米高差的云雾润泽,经过千百年来的神奇演变、微妙交融,每一个山头古树茶都彰显出不可替换的山头印迹,形成了百山百味的独特韵味。回味绵长的易武,甘润持久的忙肺,高香纯净的冰岛,霸气雄浑的老班章……哪一个不是一身的故事,哪一个不是在茶坛拥有赫赫威名。
  千百年来,这独特的生命密码,经由数十代人的传承,源远流长,并随着以易武为集散中心的茶马古道将这真实纯净的茶山之味,在漫长的岁月里,由马帮源源不断运往滇藏及更远的地方,同时一直北上瑞贡进京。
  在茶马古道的兴盛时期,滇藏线的中心,一个古老的商号——庆沣祥诞生了。明清时,凭着独特的制茶之艺、识茶之技和优异的普洱茶品质,庆沣祥声名大振,并一跃成为辉煌于大清王朝的贡茗国礼。清代名士左文龙曾以诗为赞:“盖世佳茗谁得似,宇内唯有庆沣祥”。
  时至今日,历经宏大的历史长河洗礼,古树茶的力量不但没有被掩埋,反而历久弥新,愈加的灵动甘美、返璞归真。阅尽时光的古茶树,蕴藏着普洱茶真正的价值,古树茶与自然共生了成百上千年,在漫长的岁月汲取生命的养料,因着资源稀缺、不可跨越时间而再生、风味独特而丰富、陈韵变化神秘莫测、极具收藏投资价值等特点,古树茶渐渐成为了茶界品鉴的巅峰,受到爱茶人的追捧,成为现代高端品鉴、收藏品味的极致追求。
  而聚居于茶山,与古树茶共荣共生的少数民族,世代都以茶为生,敬茶如神,他们把一生都贡献给了这大山和祖辈留下的茶树,通过世世代代的看护、祖祖辈辈的传承,将茶树的神秘力量转化成醇厚饱满的时光见证,就如南糯山上的哈尼族汉子作三一般。

  2006年,作三与七彩云南·庆沣祥结缘于南糯山,这个哈尼汉子怎么也不会想到,全家,乃至全寨的命运,从此改变。和七彩云南合作后,三成家在全寨第一个买摩托,第一个买拖拉机,第一个买皮卡。辛劳半生的作三在花甲之年选择了退休,他把与七彩云南的交情传给了儿子三四。按照哈尼习俗,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作三,三四,生生世世……七彩云南·庆沣祥和古茶树的缘分,因着信仰的力量、坚守的力量、在这代代相继的传承中,相伴时光。
  2019年的春天,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的寻茶队伍一如既往踏上寻茶之路,他们将走遍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三大茶区的村村寨寨,寻真源、探真树、鉴真工,为世人寻找那一杯最真、最纯粹的古树普洱味,“七彩云南·庆沣祥寻茶记”就此开启,敬请期待···
  

遇见普洱 | 复兴之光,一个茶人的寻茶路(二)

剑气箫声:宁无心事对青山


我竟然不记得是怎样认识少烘兄的了,我想,唯一的可能就是那天我喝多了。
我是一个不懂得在短时间内和一个陌生朋友拉亲近的人,特别是商界人士。这可能是由于我和这个界别离得比较远,更多的可能是性格使然,毕竟我是个以书写为志业的人,大多时候面对的是自己的内心。

后来我又想,也许这些假设都是错误的。今年四月,我们去了一次云南采风,少烘兄陪我们去易武七村八寨拍摄和做直播,我刚好和他同车,其中他接了个电话,我却分明感知他要说的每句话,这让我有点害怕。
小时候读《红楼梦》,读到林黛玉进贾府,宝玉一见面,就大呼:“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人类的交往,真是个神奇的事情。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目的,每种遇见,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然而,我们终究是在某个场合认识的,没有那么多的玄妙。我们的手机备忘录有我们的诗歌的唱和录,只是大多背影已经模糊了。
那也好,像是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即使最终是空无一物,但那恰恰是生命的真相;其过程的艰辛刺激,回归本源后,就是生命的追问。
某一天,晚间翻朋友圈,读到郑兄的一首诗:

求田问舍为身安,

茶饭相伴愧杜康。

莫问廉颇能饭否,

宁无心事对青山。

不由大为感慨,这是一个大茶商应该写的吗?转而又感动了,一个能自问生命周期,安然静对青山的人,这需要多大的修为!禁不住和了一首:

草树烟供各自安,

寻香问道君亦难。

一壶花雨千般味,

洗尽铅华万仞山。

感谢少烘兄引以为知音,自此诗书唱和,时有往来,古人是纸上,我们却是微信。
而引起我兴趣的是郑兄诗中的“杜康”和“廉颇”,这两个典故几乎是中国古代诗人奋发和感叹岁月不居的最爱。
陶渊明《饮酒诗》其十二:

去去当奚道,

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

请从余所之。

分明就是少烘兄所要表达的“宁无心事对青山”,青山或许无语,但“请从余所之”,但问题来了,少烘的志业可是一个茶人,一个茶商,如此抒写,有多少人能理解呢?是不是有人觉得这又是一种卖弄或矫情?
至少我觉得不是的。后来我们在东莞的一次交集,印证了我的看法是对的。少烘兄给我看过他的一首五十述怀诗:
“2015年深圳秋季茶博会,是‘岁月知味’创品牌十年,又恰逢五十岁生日,回首第一个十年走过的路,颇有感慨,赋韵文一首以述怀。”

青衫皂帽过天南

碌碌生涯解命难

商海半生勤耕读

名山十载味苦甘

诗书老酒谁共品

琴剑江湖我独还

研墨添香人未老

无由一饼任流传

他写这首诗时,我们还不认识,我从诗中,试图去解读他前半生的经历,商海耕读,琴书诗酒是他人生的基本构成,但如诗序所述,“岁月知味创品牌十年”,他进入茶业,颇有感慨,但还是相信“无由一饼任流传”。
一饼要流传,实非易事。

郑少烘走的是一条知行合一的茶商路。有一次我专门问他:“你如何给自己定位?茶人,还是茶商?”
他云淡风轻地说:“首先我是个商人,我从事商业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商业经验和资本,是经过深思熟虑才选择了茶行业。茶叶作为一种商品,首先需要流通,流通才有价值。茶农需要有收入,才能维持生活,需要有更高的收入,才能发现茶树是个宝,得好好保护,这必须有个良性循环,所以我决定从事茶业,首先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茶商。”
“那茶人和茶商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茶人首先是个专业人士,对茶有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热爱,才能有毅力做下去。茶商既可以是从事茶叶买卖的人,也可以是从事茶行业的人,后者能成为茶商无疑要更有价值。”
“怎么说?”
“比方说,历史上有名的茶号,基本上涵盖了收茶、开厂、制茶、储存、品牌定位和销售各个环节,这既能保量保质,起到品牌效应,又具有定价权。”
“这么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之所以创立‘岁月知味’这个品牌,你之所以定位自己是茶商,其实是抱有深远的希望的。”
“可以这么说吧。”

郑少烘早年从事商业地产,法律专业出身,深知品牌的价值。由于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他是既做茶又藏茶,因为他相信好的易武茶会在时间里价值倍增,无论是饮用价值,还是金钱价值。
说到他是个知行合一的人,这不能不说他的人文情怀。
2005年郑少烘踏上了易武寻茶之路,为了他心中“易武复兴”的梦想。我没有仔细问他寻茶的艰辛,但偶尔他提起行走七村八寨的时候,都禁不住神采飞扬起来,刮风寨的飞尘漫天,茶王树的一线悬天,多依树的高杆孤单,所说的是茶,而历尽千辛万苦的是人,简直是一段段修行之路。
“好茶的获得是不容易的,某种遇见,是你矢志不渝后的因缘和合。不是贵的问题,是稀有,是一种天赐的礼物。”
如果有所谓的禅茶一味,这种探寻也应包含其中。
后来我陆续读到他寻找各个山头茶留下的诗句,这已是把茶的品质人格化,以茶喻人,化己为茶了:

寻香问味为哪般?

十载天南情不堪。

老眼春来观世路,

蛩鸣夜半独凭栏。

而他在多年寻茶、研究茶之下,逐渐形成他个人对易武茶的理解的理论体系。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易武茶的特质,他写了系列文章“易武解码”,深入浅出,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他提出的“花香带”、“蜜香带”、“原野香带”田野考察理论建构,无疑给后来的研究者以很多的启示。
从日常的接触中,我觉得郑少烘是个学者型的儒商,他骨子里是传统的文化人,研究杜甫,热爱苏东坡,笔下诗句更时时有“玉溪”(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号“玉溪生”)的深秀韵味。他更勤于临池,取法乎上,以苏东坡浑厚潇洒的面貌示人。
有一天晚上,我翻开他的朋友圈,一首《正在王观堂》,也许正能体现那一刻的心情:
山寺微茫背夕曛,
鸟飞不到半山昏。
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
偶开天眼觑红尘。
可怜身是眼中人。
本文节选自《遇见普洱》——复兴之光,一个茶人的寻茶路

七彩云南庆沣祥品牌掌门人寻茶记之临沧篇

  临沧茶区,一个被誉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地处北回归线,是被时间遗忘的世外桃源,是世界上茶树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被专家誉为「茶资源历史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勐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县县都有好山头,村村都有古树茶,被称为天下茶仓。
  四月初春,古茶树积蓄了一冬的力量,芽叶生长到了最佳季节,老任总顾不得连续多日的奔波辛劳,寻茶之路继续往临沧腹地深入,走遍了临沧的特色山头,品味了一座座个性鲜明的山头古树,感受了一山一味的独特魅力。


  老任总临沧寻茶记  邦东

  邦东,古茶树与岩石混生共存,孕育出独特“岩韵花香”,山野气韵,茶味独特。


  老任总临沧寻茶记  冰岛

  班章为王,冰岛为后,被称为“勐库大叶茶之始祖”的冰岛茶冰甜雅柔,独显“冰糖香”。


  老任总临沧寻茶记  昔归

  昔归,头顶大雪山脚踩澜沧江,刚柔并济,高锐馥郁,持久而不张扬。

  老任总临沧寻茶记  大雪山

  大雪山,醇厚劲足,野香中带兰香,香气饱满,沉雄霸道。

老任总临沧寻茶记  正气塘

  正气塘,爽健怡人,具阳刚之韵,劲扬浑厚。

  老任总临沧寻茶记  豆腐寨

  豆腐寨,沁香甜润,入口即有惊艳感,饱满甘淳。

  老任总临沧寻茶记  糯伍

  糯伍,延承了冰岛茶的主要特点,清扬甜蜜而独特,甜软顺滑,回味悠长。

  老任总临沧寻茶记  勐库

  勐库,香气强烈特久,汤质充满阳刚之气,浓郁饱满、气足韵长。

  老任总临沧寻茶记  忙肺

  忙肺,世界茶树发源地之一,滋味浓厚,绵滑饱满,甘润弥久。


  因着这份持续多年的匠心,今年七彩云南品牌成功入选了央视CCTV《中国品牌档案》栏目,成为CCTV匠心诚信品牌。借此寻茶记深入临沧之际,《中国品牌档案》节目的摄制组也跟随着老任总一同上山,用镜头真实地记录老任总寻茶路上的每一个细节,七彩云南品牌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也将会在《中国品牌档案》节目中揭开面纱,并在央视及500多个地方台中强势亮相。
  这个春天,年近七旬的老任总,亲自走过了三十多个山头的七彩云南挂牌初制所,寻茶、尝茶、收茶,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严苛每一片茶叶的品质,只为了在4月21日,将亲自甄选,匠心所致的云南茶山最美春光带到北京七彩云南庆沣祥“百山百味”正山古树茶发布会,与所有爱茶人一同,聆听来自茶山深处的故事,品味来自2019春古茶的纯正真味。


  七彩云南庆沣祥

  百山百味正山古树茶全球发布会

  4月21日北京

  我们不见不散
找到约49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