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益阳茶厂官网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刘杏益:匠心三十载,茯茶誉三湘

【工匠档案刘杏益湖南益阳人,1985年湖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毕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首批中国制茶大师(黑茶类),高级评茶师,全国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茯茶工作组副组长。现任湖南省益阳茶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读大学,一跃龙门从此改变命运”,这或许是不少农村百姓最朴实的愿望。而偏偏有这么一位80年代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坐进办公室,过上一杯茶一张报纸的悠闲生活。而是一辈子忙忙碌碌,穿梭于茶园、烘房、生产车间,肤色变得和父辈一样黝黑。这位曾经的大学生就是今天的主角——刘杏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首批中国制茶大师(黑茶类)”、“高级评茶师”……这些耀眼的光环成为刘杏益34年制茶人生的浓缩。“如果说改变命运仅狭隘的理解为从田头地间到坐办公室,那么我或许并没有‘跃过龙门’,但从此改变命运却是真的。”聊起他与黑茶的故事,年过半百的刘杏益说终于关不住话匣子。三十年如一日,刘杏益对工作精益求精与茶结缘,三十年终不悔“一开始没有过犹豫是假的。”刘杏益说话直爽而诚恳。原来本就出生在益阳农村,读书时非常刻苦,一心想跳出农门,却因为当时高考估分不准,被调剂到湖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不读又可惜了,没有办法,刘杏益还是背上行囊出发了。直至有一次下乡去茶叶基地实习,看到茶叶对当地经济、农户帮助还蛮大的,刘杏益突然就觉得自己在做的事何其有意义啊!就这样,刘杏益与茶有了不解之缘,与茶深深地捆绑在一起了。1985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益阳茶厂。先后任生产技术科技术专干、车间副主任、主任、质量管理科科长、新产品研究室主任、茯茶公司策划部经理、茶厂副总经理。一步一个脚印,刘杏益担任过7个部门的负责人,其中有6个部门是首任负责人。岗位变化虽多,但不管是什么岗位,他都是技术带头人,产品创新的领头羊。34年,刘杏益致力于茯茶生产工艺及功效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为茯茶的发展与推广探寻方向。为“花”而痴,打造专属“湘益味”“茶好不好,喝了就知道”对于湘益茯茶,刘杏益是藏不住的骄傲。回甘快,没有杂质,即使算不上品茶高手的我们也被这款茶折服。刘杏益告诉我们,湘益一品茯茶是他的得意之作,益阳茶厂也是专注于茯茶加工及研究的黑茶企业。刘杏益介绍益阳茶厂的悠久历史说到茯茶,离不开“金花”。刘杏益向我们说起一段历史趣事。时间要倒回至百余年前,一次黑毛茶从安化运往陕西泾阳的过程中,被雨打湿了,制成茶砖运往西北后发现茶叶里边长满了金黄色的点点。可当时的黑茶是官茶,数量不够是要掉脑袋的,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交,没想到这批茶却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受欢迎。后来,通过检测,这些金黄色的点点,名字为冠突散囊菌,此乃益生菌种,自发酵过程中产生。而茯砖茶因为拥有“金花”而成为了黑茶上品。“历史趣闻更有利于向大众普及金花知识,但真正制作一款好的茯茶,一定是层层工艺的严格把关。”说完故事,刘杏益将话题拉回制茶的正题。好茶离不开好原料。益阳茶厂收购的黑毛茶均来自雪峰山脉高山产地的中大叶茶,内含物丰富。黑毛茶粗制过程中,渥堆很重要。存放时间过长,有酸味甚至茶叶会烂掉,若时间不够,黑茶风味又不足。而存放时间、存放条件,又根据每批毛茶和当时天气状况都有所不同,靠的就是制茶师的鼻子闻和嗅。“这一闻就是30年。”刘杏益打趣说到。一款滋味厚重、香气醇正的茯茶,发花是关键。“作为一种益生菌,‘金花’自然产生通常耗时一年。现在借助科技,也可实现菌叶接种,但口感却相差甚远。”制茶30余年,刘杏益秉承传统技艺,坚守自然发花。刘杏益来到生产车间检验产品质量对于于湘益茯茶,如果说“金花”是灵魂,金花酵库则是品质之源。公司通过多年的生产经验与质量管理,建立了行业内最具特色、独一无二的湘益品质精髓之库一一金花酵库,湘益茯茶的灵魂金花(冠突散囊菌)在此形成。其内所形成的有益微生物群体、金花繁衍指数、工艺指标均达到了茯茶尖端品质内涵所需要的稳定性,奠定了湘益茯茶产品最纯正、最不可复制的品质基础,造就中国茯茶最经典的天然本色。专属“湘益味”由此而生。金花茂盛、汤色明亮、茶香浓郁得湘益茯茶茶味人生,见证边销茶的内地畅销史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刘杏益最后领我们来到博物馆。这里记录了“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的传奇,1958年建厂后的辉煌以及更名为“益阳茶厂有限公司”后的众多荣誉:中国最大的茯茶生产标杆企业;中国黑茶(茯茶)标志性品牌企业;湖南省黑茶行业第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黑茶行业第一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之一;黑茶领导品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益阳市市长质量奖……益阳茶厂经典茯茶产品一路走来,我们不禁好奇:全省大部分老茶厂都曾面临过停产、破产的情况,为什么益阳茶厂能历经61年从未间断生产,依然红红火火?从未遭遇逆境当然不可能。但在历史关键点,以刘杏益为代表的益阳茶厂人找到了突破口,选准了方向。2000年,边销茶产销跌入低谷,于是公司以敏锐的视角不断进行产品科技研发创新。2004年,一纸委任状交到了刘杏益手中。益阳茶厂的内销市场逐渐启动,可作为边销企业转做内销,产品、技术、推广都需要跟上来,于是刘杏益开始了新产品研发之路。“接到任务,我心里其实是没有把握的,因为要做内销市场,肯定要在原材料的等级上相应提高,以一芽二叶为原材料的茯茶发花需要突破多重技术瓶颈。”可刘杏益还是接下了这个重担。为了尽快研发出来,他干脆吃住都在厂里,不断试验,短短三个月,新产品成功研制,创新了茯茶发花工艺。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茶学专家刘仲华甚至发出了“有了此项技术,湖南黑茶前景可观”的感慨。一年时间,该款命名为湘益“一品茯茶”的产品推出市场,改变了茯砖茶以边销茶为主的局面,全面进入内销市场,开辟湖南黑茶全面兴盛的新纪元。“当时我们这款产品一运到各地,都不用卸货,就被各地的分销商分走了。”刘杏益自豪地说。34年来,在益阳茶厂,刘杏益参与研发了上百款产品,每款产品均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成为了行业内响当当的金花茯茶大师。博物馆里陈列的由刘杏益牵头研发的产品在黑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力推进的良好机遇,刘杏益带领团队大力拓展了以北京、长沙、广州、上海等为中心的国内市场。同时,积极开拓以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新兴国际市场。大师之茗 传承文化凝聚匠心今天的益阳茶厂早已褪去旧时“作坊”的印记,唯一被保存下来的旧传统是——师徒技艺传承。“在祖辈、父亲的培养下,现在企业拥有众多‘厂二代、厂三代’传承团队,这是湘益茯茶传承与发展的核心优势。”刘杏益告诉我们,他的学生里就出了两名非遗传承人。作为一代大师,无论是嫡传弟子还是上门讨教的,数不胜数。采访当天,恰好有一群慕名而来的客人请求刘杏益答疑解惑。“基本知识学校都有教,能不能做出好茶首先要有一颗做好茶的心。”刘杏益的这句话想必所有徒弟都烂熟于心。
刘杏益手把手指导学生学习制茶技艺什么是一颗做好茶的心?2018年12月12日,在湖南省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30周年之际,由刘杏益率核心团队研制的“大师益品”茯砖茶惊艳面市。此款产品甄选益阳茶厂“国家万吨原料储备库”存放三年以上的一级黑毛茶为原料,经湘益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清洁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线压制成型,在具有六十年生产历史的“金花酵库”中发花干燥而成。金花茂盛、均匀,汤色橙黄明亮,菌香浓郁,香气纯正,滋味醇和……细细品来,刘杏益三十年匠心与心血尽在茶中。“大师益品”茯砖茶“匠心匠茶卅年功,非遗传承菌香浓。天下茯砖有几许,手段如何看正宗。”这是潇湘茶网总经理、怡清源茶业创始人简伯华作为同行和一个老茶人对刘杏益大师的高度赞誉。茶人推崇、晚辈爱戴,同行尊敬,刘杏益,30年茶味人生,妙哉!(来源:湖南茶业)

安化黑茶无可“TEA”代 茶旅融合再谱新篇

茶香四溢,赏不尽梅山雅韵;纸短情长,诉不尽资水涟漪。先有茶、后有县,翻开安化的历史,每一页都浸润着茶香。

近年来,湖南省安化县委、县政府紧扣“天下黑茶、神韵安化”主题,充分挖掘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坚持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在黑茶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同时,强势带动区域内文化、旅游、体育、康养(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全力构建“龙头引领、双核(黑茶小镇旅游度假区、主要景区)互动、多点支撑、区块协同”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演绎了“一片叶子”造福一方百姓的传奇。今天,安化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茶乡、“茶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健康茶生活喜迎八方客

茶乡花海花开四季,万里茶道马蹄声声。

年年中秋节,又见中秋月。今年中秋节,新建的安化云台山星空露营公园成为宜人的赏月胜地,大小不一的帐篷在公园内有序搭建,为朦胧的夜色增添了几分姿色。

夜幕拉开,一轮玉盘悄然升起,高挂山间,云台山光影斑斓、夜色撩人。习习清风吹过碧绿茶田,送来阵阵茶香,不远处鸟儿轻啼与山林风声合奏,演绎大自然的绝妙神曲。

益阳游客李先生一家在帐篷外支起餐桌,煮了杯黑茶,遥望皎洁月色轻叹道:“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我们忘了本真,少了快乐。此情此景,让人放松身心,拥抱自然,重归自我。好久好久没有这么轻松地欣赏月色了。”

“2006年以来,安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茶旅产业确定为富民强县主导产业,不断挖掘特色资源,深度推进‘茶’为基础、‘旅’为媒介、‘文’为内涵、‘体’为活力、‘康’为延伸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网红打卡地。”安化县委书记石录明对安化“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如数家珍。

“来安化,必须感受一下我们安化24小时健康茶生活,喝的是黑茶,吃的是茶食,走的是茶道,赏的是茶故事。”为让游客切身感受安化“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的浓郁氛围,2020年,安化发布“24小时健康茶生活”安化精品旅游线路,串联起安化黑茶特色小镇、安化云台山风景区、中国黑茶博物馆、中茶安化第一茶厂、白沙溪茶厂、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等地,游客在这里可亲身全面体验“美茶颜、品茶点、走茶道、游茶园、食茶宴、赏茶戏、宿茶庄、忆茶事”为主题的安化24小时健康茶生活。

现在来安化旅游,可用黑茶元素的护肤水妆点芳容,品尝20多种一口酥、蜜饯、曲奇等茶点,在“万里茶道”观赏古朴茶作坊、茶亭,倾听马帮的驼铃声,在茶园唱茶歌、茶调……

在安化,问茶之行、寻茶之旅、品茶之路,令人流连忘返,“走茶马古道,品安化黑茶”的游客日益增多,2021年,全县年接待游客85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90亿元,安化茶旅产业及关联产业从业人员近40万人。

茶旅融合擘画新蓝图

安化因为一片叶,有了一个大产业;因为一个产业,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据介绍,自2007年起,安化黑茶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到2021年,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36万亩,茶叶加工量增至8.5万吨,综合产值达230亿元,茶叶加工企业共141家,年纳税近1.5亿元,已累计纳税近16亿元。安化把小茶叶做成了大产业,实现了黑茶领跑全国的瞩目成就。

基于良好的黑茶产业基础,近年来,安化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借助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以茶促旅,以旅兴茶,以“黑茶+”的思路开展跨界融合,着力推进创新激发产业新活力,打造“茶”为基础、“旅”为媒介、“文”为内涵、“体”为活力、“康”为延伸的茶旅文康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延伸黑茶产业链条。

石录明表示,安化要担当起“千亿湘茶”领头羊的重任,推动建立安化黑茶产业三大体系,做好行业、企业、产业三篇文章,实现市场拓展和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力争将安化打造成世界黑茶之都。

在推进茶旅融合的过程中,安化注重打造茶园观光项目,推广茶园景观化,园中种花、园中设景,连续开展最美茶园评选,打造出几十座安化最美生态茶园。同时,着力推进茶山、茶湖、茶带、茶路建设,处处彰显“茶”特色,形成“以点集群、连群成廊、走廊带区、片区发展”的全景旅游体验格局。借助天然优势,将茶产业发展与茶园观光、民俗风情、林旅融合、森林康养等有机结合,大力推广茶园景观化,园中种花、园中设景,丰富茶旅内涵,加深茶旅文体康产业融合。

2018年始,安化县委、县政府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以资江水域及两岸10个行政村规划布局“一江四区,十里画廊”,发展一个茶产业链完整、文化体验独特、茶旅文康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

安化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地道安化茶”,安化县一直坚守“小块茶园”理念,倡导“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态茶园战略,致力打造一万片绿色、有机、环保的小块生态茶园。同时,安化将全力争取茶乡花海、中国梅山文化园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化黑茶特色小镇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催生一批文旅新业态,加快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多方蓄力描绘新盛景

现在的安化,以黑茶为特色文旅业态日渐丰富,游玩体验项目层出不穷。

在安化黑茶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展示馆,从黑茶的前世今生到今天的产业布局,从传统的茶园管理到今天的数字化发展,从最初的发展到成为今天乡村振兴的主角,黑茶产业发展的故事一览无余。

走进安化,可以全面感受安化黑茶生产制作的全过程,体验传统的制茶工艺;可以深入了解茶文化,学习茶道、花道、香道,欣赏茶艺;可以品饮陈年黑茶,品尝特色茶食、茶点,感受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变迁;可以入住当地民宿,欣赏小镇夜景,享受独特的冰碛岩温泉,放松身心;可以欣赏大型实景舞台剧《天下茶道》,马帮带着安化黑茶由安化启程一步步踏出了茶马古道,那段千百年前发生的故事跃于观众眼前,为游客与茶友奉上了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9月3日,在2022第十四届湖南茶博会现场,安化县一批茶旅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包括湖南芒果文旅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8家企业分别签订了投资协议和采购协议,总金额8亿元,为安化茶旅文体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掀起了新一轮浪潮。

会上,还首发了安化黑茶公共文化IP体系和广告语。IP形象由两个组成,一个是以战神蚩尤形象为创作来源,结合牛图腾的符号,体现粗犷、健康的形态。另外一个以茶树为造型,与主体形象进行体态、性格的对比。根据这两个形象,双方还设计制作了符合现代年轻人喜好的系列动画和表情包等。作为IP体系的一部分,全新安化黑茶广告语是通过线上征集评选而来。自2022年5月6日到2022年6月6日,官网平台共收到10289条投稿,最后中选的广告词为“安化黑茶,无可TEA代。”

石录明表示,从2022年开始,安化将全面建立“明白消费、轻松购买”三大体系制度,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享受消费乐趣。首先是建立品鉴体系制度,其次是建立价格体系和价格指数制度,最后是制订全新的安化黑茶原料和成品茶行业标准。在把控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更便于消费者选择比较。

为促进安化黑茶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今年5月,安化成立湖南安化黑茶集团公司,由安化县梅山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和安化经济开发区投资公司联合出资,打造融资平台,为茶叶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把茶叶企业优质资产和产品有序归集,以国企带动民企、以国资撬动社会资本,探索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和模式。对有较大规模、较强实力的企业进行优化组合,通过资产、产品、技术入股,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实现上市目标。

此外,安化将以茶为基、推进多产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让安化黑茶演化成为一种与文旅互为依托、高度融合的产品。安化将打造雪峰湖、茶马古道、茶乡花海、芙蓉山、安化黑茶特色小镇等全国茶旅康养示范区。

“茶旅文体康融合,谱写秀美安化新篇章”。2022年益阳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将在安化召开,来自全国、全省的游客将来安化,感受安化的24小时健康茶生活,好客的安化人民正伸出热情的双手,欢迎全国爱茶人来安化感受安化之美、黑茶之趣。(刘刚贵 吉凤英)

来源:中国旅游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南茶业终止上市辅导 茶企冲刺资本市场屡受挫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湖南茶业”)上市辅导告终。公开披露显示,10月14日海通证券同湖南茶业签署终止辅导协议。就终止原因,公告称,鉴于目前宏观政策环境及公司自身行业市场环境,湖南茶业决定调整上市计划,待后续条件成熟时再申请开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

高度分散的市场,导致中国至今没跑出一家在A股上市的茶企。八马茶业撤回创业板IPO后,今年9月披露新的招股书,拟在深市主板上市;早前终止A股IPO的澜沧古茶改道港股IPO。

上市辅导告终

官网显示,湖南茶业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全产业链经营、专业制茶、内外贸并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以茶为主,现有“君山”系列、“湘益”系列、“白沙溪”系列、“碣滩”系列和“古丈毛尖”系列五大品牌。

湖南茶业下设10个业务部门,参控股60多家企业。目前,湖南茶业在全省拥有98个优质生态茶园基地,总面积62.5万亩;建有6个综合性茶叶产业园区,年茶叶加工能力10万吨;投资建设了湖南茶叶博物馆、白沙溪博物馆、湘益茯茶博物馆等特色茶文化展示平台;与100多个国家保持了长期贸易往来,构建了一条从茶叶种植到加工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联结带动了50万户茶农增收致富。

同时,湖南茶叶搭建了4个省部级综合科研平台,公司下属的白沙溪茶厂、益阳茶厂、潇湘茶业也分别建立了黑茶、茯茶、花茶省部级技术中心,共取得28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4项,省科技创新奖1项,省技术发明奖2项,省长质量奖1项。

目前,湖南茶业以茶为主,现有白沙溪、湘益、臻溪、君山、潇湘等品牌产品,主要加工经营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及茉莉花茶、特种茶、小包装茶、袋泡茶、茶饮料、速溶茶粉、茶食品、提取物等,同时经营粮油、土产畜产、轻工化工、机电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3年,湖南茶叶就已谋求上市。公告显示,2013年1月,湖南茶叶与海通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辅导时间从2013年1月到2022年9月。湖南茶业第一期至第二十八期辅导工作已按照《辅导计划及实施方案》的要求顺利完成,辅导计划履行良好。

但今年10月14日,湖南茶叶上市辅导终止。公告显示,鉴于目前宏观政策环境及公司自身行业市场环境,湖南茶业决定调整上市计划,待后续条件成熟时再申请开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

来源:湖北茶叶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