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云南七子饼茶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88青之后的二代干仓圆茶代表:牛屎饼、绀青大蓝印

历史看似毫无规律,但其中确实有一条暗线,指引着历史发展,回顾、梳理、总结普洱茶发展之路,那些暗线逐步浮出水面,从点到面,由面及体,交织成为波澜壮阔的普洱茶发展史。我们去梳理88青、牛屎饼(说明:牛屎饼,由深圳富华茶苑发展公司定制,以1992——1994年的易武山头茶原料为主压制的茶饼,为早期磨压制茶品,由于压制技术不成熟,导致茶饼窝心不均匀,形制比较粗糙,饼面也不规整,被坊间称为牛屎饼,是早期的易武山头茶定制代表产品之一)、绀青大蓝印(说明:早期普洱定制茶都没有明确标识和信息,很多定制茶,版面接近,但工艺、印刷、原料、口感、差异巨大。晓德书号结合产品特点及采访研究,把这批原料年份为92—94年以布朗山班章料的干仓蓝印圆茶,命名为绀青大蓝印。关于绀青大蓝印的命名来由,我们将在下篇《90年代绀青大蓝印的前世今生》一文中作详细解读。)再到99绿大树、大白菜等经典茶品,在我们不断追索、探寻过程中,日渐清晰起来。

原云南茶苑集团副总经理、深圳富华茶苑发展公司经理张勤民

一、88青,干仓之始

88青,已经是名震普洱茶江湖的名品了,它能从众多7542青饼中脱颖而出,是基于什么原因?在普洱茶发展历史脉络中,88青为什么能一枝独秀,成为七子饼茶的代表性茶品之一。

88青之所以能在普洱茶市场中创造一系列神话,其中逻辑很多人都很难理解。通过不断地研究,我们总结了三点:干仓、品质、有存量。

(1)88青是干仓起始。普洱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港销为主,海外市场基本都是以香港为中心进行转口,转口销售的茶叶基本都需要在香港入仓,形成香港消费者比较能接受的陈化后茶品。而88青,却因机缘巧合保存在香港较为干燥自然仓中,未进行快速熟化,依旧保留了青饼鲜爽特性。内地的消费者,长期以绿茶、乌龙茶为主,以喝香气、鲜爽为主,而香港仓储特有的陈味,并不能让内地消费者买单。另外随着全国性铁观音热,工夫茶的品饮方式得到了全国性普及,工夫茶的冲泡方式克服了云南大叶种浓酽带给消费者的品饮压力,让普洱茶接受度进一步扩大。另外,随着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普洱茶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大,促进了国内普洱茶市场繁荣,而早期普洱茶文化话语权很大部分被港台茶人把持,以邓时海的《普洱茶》为代表的普洱茶品鉴体系以干仓乔木(古树)为上,让88青受到了追捧。

1988年勐海茶厂茶叶生产扶持费,晓德书号图

(2)88青品质优异。1984年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允许茶农自产自销,但各地政策执行缓慢。为了保护地方企业,很多地区茶农不被允许销售自家生产荒山荒野茶。1987年人民日报还针对这种政策发社评要求整改,1988年勐海茶厂开始发放扶持费,补贴收购茶农茶,收购的原料,用在了88青里面,这里面的茶农茶,基本是以荒野茶为主,在漫长的陈化过程中,陈化出了让人惊艳的口感。

(3)合理存量,让88青具备了市场影响力。88青能持续火热,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有合理存量。在七子饼发展的历程中,和88青品质不相上下的很多,但都因为存量小,未能激起市场的水花,只在部分玩家手中流转,而88青的合理的存量,让它具备了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加之荒野茶、干仓等特点,让大家对它趋之若鹜,价格自然也是节节攀升,其中昆明仓储品相完好88青,目前市场价格已经超过20万元丨饼。

干仓88青正面和背面,晓德书号图

二、“以销定产”:牛屎饼、绀青大蓝印产品流程及逻辑

牛屎饼、绀青大蓝印等作为二代干仓、山头茶产品,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组织生产的张勤民在总结他们特点的时候,用了四个字“以销定产”,就是客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就高度市场化运作,与之前的统购统销政策高度区别。

1993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召开后,港台商人就陆续找到时任深圳富华茶苑发展公司(下文简称:富华公司)副经理张勤民,请他定制相关产品。区别于2000年左右的普洱茶市场,那时候普洱茶市场产与销,省公司体系都在市场上有绝对话语权,销售端企业和个人不通过省公司很难获得产品,另外生产端企业与个人不通过省公司的渠道,也很难完成销售。

1993年至1994年,张勤民陆续收到订单,开始了牛屎饼、绀青大蓝印的制作。富华公司委托时任西双版纳州外贸局局长杨茂春收购原料,当时茶叶生产还是以红、绿茶为主,茶园茶基本都用来制作红、绿茶,而晒青茶基本都是荒野古树茶。杨茂春陆续收了70多吨原料,当时易武茶原料价格约4元丨公斤,而富华公司与杨茂春结算价到了11.5元丨公斤,价格差不多翻了3倍,已经接近勐海茶厂7542当时的出产价,但对数量和品质都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些原料基本都是92、93、94不同年份的易武和布朗山班章荒野茶,原料收购完成,经过精挑细选后,压制成了牛屎饼和绀青大蓝印。

牛屎饼外包装正、反面

牛屎饼正、反面

完整桶牛屎饼

原料收购好后进行分级筛分,分别压制了牛屎饼、绀青大蓝印等产品。省公司体系的富华公司对产品品控还是比吕礼臻等台湾茶人向张毅定制茶品控严格一些。

真淳雅,无外包棉纸、内飞

根据客户要求,富华公司的这批茶也采用了石磨压制,但当时压制工人对石磨压制工艺不熟练,导致第一批茶饼窝心不规整,所以得到了“牛屎饼”的江湖名称。

而产品包装,则根据客户要求,分别使用了云南七子饼茶八中商标和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中茶牌圆茶。因为受制于当时的印制水平及品质区分的考量,八中商标中的绿色“茶”字都是用手工盖章,不是特别均匀,而使用勐海布朗山班章片区原料为主的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中茶牌圆茶,则使用了绀青全色印刷,绀青色深蓝显紫,颜色深沉含蓄给人以高级感,另外定制人也希望这批茶能成为新一代“印级茶”,因为当时的市场,50年代的“印级茶”已经卖出了天价。

另外牛屎饼继承了“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公司”的正规血统,1991年11月经贸部对中土畜总公司所属公司更名进行了批复,将“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更名为“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勐海茶厂等普洱茶的生产企业却一直沿用之前名称,在产品包装上依旧以“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未对包装进行同步修改,富华公司作为省公司直属单位,定制茶品贯彻公司决定,将包装改成了“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公司”,牛屎饼也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不是“分公司”的90年代早期茶品,成了这段普洱茶历史的物证。

牛屎饼与绀青大蓝印

牛屎饼和绀青大蓝印经过近30年转化,茶品品质极其独特,牛屎饼因为销货人较为分散,经过30年的消耗,市场上已经很少有成件在交易,昆明仓的牛屎饼更是稀少,而蓝印圆茶却因机缘巧合,还有足量的存货在藏家手中,成了第二代干仓山头茶的杰出代表。

三、第二代干仓山头茶价值重估

经过近30年的转化,牛屎饼、绀青大蓝印口感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它们价值也随着口感的提升而得到了提升。但比起前辈88青以及后辈大白菜、孔雀等定制干仓山头茶产品,牛屎饼以及绀青大蓝印价值被严重低估。

(1)绀青大蓝印的三大价值

可以以绀青大蓝印为例,去发掘其身上的普洱茶文化核心价值。绀青大蓝印价值可以总结以下三个方面:越陈越香的物证、30年布朗山班章料陈化标样、传承有序。

1、越陈越香的物证。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香”不仅仅是指香气,而是应该指陈化后,普洱茶综合品质提升,绀青大蓝印已经有30年左右的陈期,品质在时光流逝中得到了升华,布朗山系古树原料陈化出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茶气迅猛,班章味十足。

干仓绀青大蓝印茶饼与汤色,晓德书号图

2、30年布朗山班章料陈化标样。绀青大蓝印原料以布朗山班章原料为主,茶品长时期仓储在昆明,是名副其实的昆明干仓,与88青的香港干仓不同,昆明干仓的风味特征明显,绀青大蓝印是当之无愧的昆明仓储陈化样本,也是山头茶昆明干仓代表。

3、源流清晰可追溯的山头茶。绀青大蓝印,从制作到收藏,源流清晰,从原料到制作,均可以追溯,可以还原出它的来龙去脉。

(2)第二代干仓茶价值重估

88青、牛屎饼、绀青大蓝印与后来的绿大树、大白菜都一脉相承,他们都是干仓茶的代表。88青是干仓起始,牛屎饼与绀青大蓝印是第二代干仓也是第一代单一山头昆明仓,99绿大树与大白菜是第三代干仓高品质七子饼。第一代的88青,第三代七子饼茶99绿大树和大白菜价值与价格成为山头茶的陈茶顶峰,而第二代干仓、第一代单一山头昆明仓的代表牛屎饼和绀青大蓝印,还未被更多人认知。

绀青大蓝印,晓德书号图

从茶品的品质表现,牛屎饼与绀青大蓝印的品质都可以与88青、99绿大树、大白菜及稍后的孔雀媲美,作为大白菜、孔雀系列的班章系前辈,牛屎饼和绀青大蓝印的价值会被重视,会被认可。

特别感谢张勤民老师接受采访并提供茶品拍摄,图片除特殊标注之外由李明拍摄,如需使用,需征得同意。

来源:晓德书号,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没有省茶司的改革与云南茶叶市场的建立,就没有普洱茶的今天

本文是“普洱茶激荡三十年”系列访谈,是晓德书号联合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普洱茶激荡三十年”系列活动,希望通过采访亲历者,构建更加立体的普洱茶历史。

本期采访的是正高级工程师,中国茶界最高荣誉“觉农勋章奖”获得者苏芳华老师。他是湖南祁阳人,1942年12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园艺系茶叶专业,1976年进入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下文简称:省茶司)工作,直到2002年退休,曾任省茶司办公室主任、《云南茶叶》主编、云南省茶业协会执行秘书长。

我们有幸聆听苏老师给我们讲述他亲历省茶司改革、云南茶叶市场建立及《云南茶叶》和云南省茶业协会的相关历史,去了解普洱茶复兴历程中他做的工作。苏芳华老师访谈分两篇,本文是第一篇,为大家讲述省茶司改革和云南茶叶市场建立。


1978年苏芳华老师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准考证

我见过苏芳华老师三次。

第一次,在茶天下·云茶城活动现场,苏老师和许多茶界前辈都在座。苏老师讲话精神饱满,声音高亢。他说起某些往事,还是会情绪激动,很难想象他已是耄耋之年。

第二次,在金星广场茶马司,苏老师想重新编写普洱茶书,召集我们开会。在座者,除我们几个晚辈,还有其他茶界前辈、教授和博士。

第三次,在苏老师家里。时间是10月15日,李峻、茶世恩、何世祥及我是采访者,苏老师是被采访者。苏老师的爱人负责泡茶,她也是这次采访的见证人。

苏芳华老师接受晓德书号团队采访

10月15日,昆明的天空灰蒙蒙的,平添了几许历史的幽深感。

此前,胡皓明先生讲过苏老师的一些生活细节,比如早起跑步。原本,苏老师的梦想是开着拖拉机在田野上奔驰。不曾想,他会为云南茶叶的发展奋斗超过半个世纪。由于任职经历和从业经历,苏芳华(为行文方便,本文有时会直呼其名,并非不尊重前辈,特此说明)是云南茶叶发展史上许多重要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61级一班合影,后排右二为苏芳华老师

在晓德书号的邀请下,自己有幸采访到了苏芳华老师,对他亲历的云南茶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亲历省茶司改革:十八罗汉斗悟空

1978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经济体制转型无疑是人类经济史上的重要事件。而国企改革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场改革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改革使“企业有活力,国家有财力,个人有动力”,在不同历史阶段,其或侧重于经营权改革,或侧重于产权改革。行业属性不同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

1999年苏芳华老师在主持“云南省茶艺大奖赛”

某种意义上,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发展史,就是20世纪下半叶云南茶业发展的历史。

1991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为规范公司名称,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当年11月11日通过经贸部发文通知,要求总公司所属公司按规范名称更名,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重新登记注册。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按总公司要求,将原定名称“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更名为“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下文简称“省茶司”),全国12个省、市茶叶口岸公司均按此要求更名。

省公司更名情况说明,来自《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经营史录》

当时,部分外商(主要是香港客商)曾来函咨询相关情况,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都作了解释。同时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不对出口七子饼茶包装上的公司名称进行变更。更名整体上对生产经营没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在更名背后,依旧折射着管理权限的变化,更名的用意是想要弱化省茶司的地方属性,去除了“省”与“分”,强调了各地茶叶进出口公司只是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旗下的单位。

表彰苏芳华老师为云南茶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觉农勋章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国有企业主要面临如何从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过渡的问题,如何打破铁交椅、铁饭碗,让企业增加效益、职工增加收入。

在此之前,省茶司职工的状态是“一张报纸一杯茶,吹牛谈天一整天”,大锅饭的现象非常严重。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和酝酿,由苏芳华起草了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转换经营机制方案。用苏芳华的话来说,这种思路的转变可以概括为:从“锅里有,碗里有”变为“碗里有,锅里多”。

省茶司改组原有相关职能部门,充分放权,让有闯劲的人去直面市场,实行部门承包责任制,部门之间实行生产、收购、把质量关、内销、出口一条龙。其创收所得,按比例上缴公司并分配给部门内部成员。各部门实行自择部门,择优上岗,没有部门要的职工,按待岗处理,发给基本生活费。上班时间也打破过去的8小时工作制,上班时间自定。

苏芳华将改革初期的情况概括为“十八罗汉斗悟空”,所谓“十八罗汉”是指公司改组之后的18个业务部门,“斗悟空”是指参与市场竞争,18个部门来搞业务,以创收为主要任务。经过部门的调整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激活。这次改革调动了个人积极性,个人也从中受益,汽车和住房就是最直接的表征。

省茶司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完成改革的云南公司成为全国12个中茶分公司和云南省15个外贸进出口公司的佼佼者,但也埋下了省茶司崩溃瓦解的伏笔。

此外,省茶司是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垂直领导下的分公司,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业务和财务归中央,人员管理由云南省经贸厅代管和任命。1999年7月6日(工商登记),云南茶苑集团成立,分属地方。由此,两大体系公司对峙多年,这也是云南茶企改革历程中的重要篇章。

《中华茶业大事纪年》编委会,第二排左4为苏芳华老师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一次顺应时代发生的企业变革。从企业内部来说,是一场自上而下发生的改革。从部门角度来说,有人抓住了机会,通过生产、销售普洱茶满足了当时的市场需求。从市场的参与者角度来说,认识、经营普洱茶的人增多了,普洱茶的名气也逐渐大了起来,也有商家通过经营普洱茶,获得丰厚的利润。

回到产品层面,当时出现了非常多的普洱茶定制产品。我们研究普洱茶话语的演变历史,从中可以看到越陈越香的话语优势。回过头来看,我们也要充分肯定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核心价值。

二、创立云南茶叶批发市场

1984年,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后,茶叶市场彻底放开,形成开放式的流通体制。云南是产茶大省,由于省内没有一个茶叶批发市场,在茶叶产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造成大量茶叶滞销积压,1988年,全省出现茶叶大战,八个国有茶厂破产,给茶区造成严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省人民政府多次发文,提出建设茶叶市场的问题。

90年代“省茶司”改革加之普洱茶研讨会的举办,普洱茶乃至云南茶进入了一个兴盛的时代,交易量的增加迫使云南出现一个承载交易的市场。

苏芳华老师为晓德书号采访做的书面回答(局部)

93年以后,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外经贸厅与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公司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建立了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企业经营机制,1994—1998年,已连续五年保持出口创汇最好水平。经营的出口商品已由茶叶、咖啡两种发展到1998年的28大类75个品种,进出口总额达6,736万美元,出口创汇达6,018万美元,出口的国家利地区达64个,连续多年荣获全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年销售额达5.9亿元,公司资产总额在2亿元以上,固定资产原值10,586万元,注册资金5,468万元,职工663人,专业人员315人,中高级职称职工53人。在1998年茶叶公司成立60周年时,公司已有海外企业3个,省内企业9个,控股企业11个,参股企业10个,已经形成跨国别、地区和跨行业的,包括贸、工、农、房地产开发、旅游、广告、投资业务在内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的架构和规模。

云南茶叶批发市场建立之初

2000年2月,在全省茶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时任副省长的黄炳生提出:“要重点研究尽快在昆明建立茶叶市场的问题,请省经贸委牵头,省茶业协会提出建设方案。”

当时,在金实小区南门有个云南思佳百货批发商城,占地23亩,有160多个商铺。胡皓明与思佳老总到省茶业协会汇报,经多次协商研究,6月19日,省茶业协会与思佳工贸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共同办好云南茶叶批发市场的合作”协议书。

7月24日,省商品市场建设和管理办公室以云市办[2000]005号文,正式批准建设云南茶叶批发市场。

随后,苏芳华陪同思佳公司老总赴茶区招商,很快完成任务,遂于2000年8月8日正式开业。紧接着,云南普洱茶交易市场和雄达茶城也相继开业,云南茶叶市场逐步建立,为云南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苏芳华先生历年工作日志(局部)

自2000年第一个茶叶批发市场开业至今,二十多年间,又陆续出现了康乐、前卫、茶天下·云茶城等茶城。得益于茶叶市场的快速发展,云南茶产业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截止2021年省茶叶种植面积740万亩,总产量49万吨,综合产值1,071.1亿元,“普洱茶”品牌价值达73.52亿元,茶农来自茶产业人均收入达708元,产业效益增长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初现,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茶区的脱贫致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第二次见苏芳华,就是在茶天下·云茶城的一次活动上。我们几个同辈(李峻、茶世恩、杨嵩)应邀在活动上谈谈我们研究茶文化、写作出版茶书的心得体会。

(未完待续)

来源:晓德书号

撰稿:李明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牛屎饼” 到绀青大蓝印(上)

时间的流逝,让许多成名已久的茶品,悄然间从昔日的中期茶跨进了老茶的门槛,绀青大蓝印也是如此。

这款90年代中期的定制茶,虽然知名度还不可与96真淳雅、99绿大树等相比,但如果说起“牛屎饼”、大蓝印或鬼蓝印,相信爱茶的你一定不会陌生。绀青大蓝印正是“牛屎饼”与大蓝印系列之间的衔接性产品,既有“牛屎饼”的特征,又是大蓝印系列的开山之作。

↑磨压制于1995年的绀青大蓝印。

深圳富华的第一批定制茶

每一个知名普洱茶品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普洱茶发展的脉络。“牛屎饼”和绀青大蓝印两款茶品中,就隐藏着早期的定制茶、石磨压制、干仓存放等诸多因子。

当我们触摸这两款茶品的时候,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定制茶历史,徐徐铺陈开来。1993年统购统销政策全面取消,带来普洱茶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定制茶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当时,虽然普洱茶出口依旧需要许可证,不过出口配额制度完全取消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嗅到商机的港台茶商尝试着进入到普洱茶的原产地,开始实行部门承包制的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则积极通过设在深圳的富华公司拓展业务,普洱茶的定制茶时代由此开启。

普洱茶历史上最早的定制茶当属1985年时,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在勐海茶厂定制的8582、8592。这两款定制茶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在其中,但8582、8592在销区市场受到消费者追捧,以及茶叶市场的全面放开,让香港、台湾、广州的茶商看到了定制茶背后的市场机遇。于是,也就有了如今的“牛屎饼”和大蓝印系列、96真淳雅、99绿大树、白菜系列、孔雀系列,以及各种各样的红丝带。

“牛屎饼”和绀青大蓝印,都是压制于1995年的饼茶。“牛屎饼”的称谓来自工艺不足,但就是这款在今天看来压制技术很不过关的“牛屎饼”,却是易武茶区定制茶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同期产品中能与之相比的只有“96真淳雅”。

而从现在了解的信息来看,“牛屎饼”的原料和压制时间,都要比后者更早。在康乐茶城的茶愚乐,1985年进入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曾任深圳富华茶苑发展公司经理的张勤民,作为“牛屎饼”和绀青大蓝印的经手人,向我们讲述了这两款茶的前世今生。

严格意义上说,“牛屎饼”和绀青大蓝印并不算定制茶,但其中又有诸多定制茶的影子。1994年8月,参加完在昆明召开的中国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后,中国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一行20来人辗转到了易武。同行者中除了吕礼臻、陈怀远等台湾茶人外,还有香港荣记茶行的吴树荣、马来西亚的萧惠娟等。

返回后,吴树荣找到时任深圳富华公司副经理的张勤民,希望能够定制一批品质好一点的普洱茶。富华是1989年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深圳成立的直属子公司,张勤民回忆说,当时香港的几家茶行也提出了与吴树荣类似的需求,虽然那时候香港客商几乎没有来过云南,但他们对普洱茶产区的概念还是有的,觉得云南好一点的茶原料应该在易武这一带。

↑曾任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直属子公司深圳富华茶苑发展公司经理的张勤民,是“牛屎饼”和绀青大蓝印的亲历者。

张勤民也解释说,吴树荣他们当时只是给出了主要建议,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定制。那时候的茶商不像后来的想着要准备定多少茶,又该如何去炒作,市场销售其实还是试着来的。而且青饼对香港茶商来说,也不是一到手就马上销售的茶品,是要仓储陈化几年后才开始卖的。

在当时,茶商说的追求高品质,并不是现在这种追求山头古树的概念,而是说与他们比较常见的7542、8582等相比,在口味、压饼工艺上能够有所提升。换句话说就是仓储陈化的时间能不能更短些,因为原来的7542青饼苦涩味还是太重了,把苦涩味降到较低需要更长的时间。

根据香港客商的需求,深圳富华公司当即着手收购原料。为了做好这批茶,张勤民甚至亲自回到云南进行安排,并陪同吴树荣再次深入易武产区进行走访。富华公司和张勤民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这是富华公司成立以来,接到的第一个定制茶订单,并由此开创了“中茶牌圆茶”大蓝印产品系列。

山头、古树定制茶先河

2008年后,古树茶、山头茶概念兴起,一时间整个普洱茶市场,差不多都被山头、古树、纯料的概念淹没。“牛屎饼”和绀青大蓝印,则是开了山头、古树定制茶的先河。

山头是从相对大的产区范围来说的,古树茶也并非是刻意为之,却有两个客观因素造成了当时只能收到古树茶原料。一是当年原料收购的茶区很少有台地茶,这些地方的绝大部分台地茶是普洱茶市场热起来后才种下的。二是因为生产红茶、绿茶的缘故,台地茶的价格要比古树茶更高。

当时整个云南的茶叶生产,还是以红茶、绿茶为主,勐海茶厂每年5000吨的产量中红茶占到3500吨,普洱茶只有1500吨。张勤民回忆说,那时候的晒青毛茶基本都是荒野古树茶,勐海许多地方因为交通、电力的基础设施要比布朗山、勐宋,以及易武要更好,有条件设初制所。这些初制所主要是收购鲜叶来制作红茶,而没有条件的茶山,茶农只能把茶叶做成晒青毛茶。

↑“牛屎饼”的棉纸包装上,公司名称使用了更名后的“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业公司”,是这段普洱茶历史的物证。

1994年秋深圳富华就开始为这批定制茶采购原料,收购的区域主要在易武,以及勐海的布朗山、勐宋等茶区。为了加快收购进度,富华公司找到了时任局长的杨茂春,将原料收购工作委托给西双版纳州外贸局。

杨茂春陆续收到70多吨原料。当时易武茶的原料价格约4元/公斤,富华公司与杨茂春的结算价达11.5元/公斤,差不多是原料价的3倍,接近7542青饼的出厂价。富华公司之所以愿意支付如此高的价格,是对数量、品质和收购区域都提出严格要求。

这批原料基本都是1992~1994年不同年份的易武、布朗山、勐宋茶区的古树茶。

采访中张勤民表示,勐海靠近县城的茶农,因为附近有初制所,茶农都是直接卖鲜叶给初制所做红茶的。

偏僻一些的像布朗山、勐宋一些村寨的茶农,没条件卖鲜叶也没条件做红茶,只能自己加工成晒青毛茶。所以他认为,虽然当时收料的范围相对广,但古树茶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布朗山班章一带的茶。

原料经过分级、筛分后,拉回昆明后分别匀堆压制。石磨压制是客户提出的要求,彼时石磨工艺刚恢复不久,压茶工人的技术、经验都比较欠缺,在压制时还不熟练,使得茶饼比较粗糙,外形不规范,茶饼背面的凹槽也是歪的,所以得到了“牛屎饼”的江湖名号。

“牛屎饼”的原料主要来自易武,外包装图案使用了“云南七子饼茶”和“八中”商标。受限于当时的印刷水平,八中商标中的绿色“茶”字是手工盖印上去的,颜色并不均匀。

值得注意的是,“牛屎饼”继承了“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公司”的正规血统。1991年11月,经贸部对中土畜总公司所属公司更名进行了批复,将“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更名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公司”。更名后,勐海茶厂等企业却一直沿用之前的名称,包装上依旧是“分公司”,未对名称进行同步更新。富华公司作为省茶司的直属单位,在生产这款定制茶时执行了更名后的公司名称,将包装改成了“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公司”,“牛屎饼”也由此成了为数不多的不是“分公司”的90年代早期茶品,是这段普洱茶历史的物证。

70多吨原料花了80多万的收购款,对当时的富华公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不过这两批茶品卖给客户时的价格也不低,高达28港元/公斤,当时勐海茶厂的7542青饼才15港元/公斤,能卖出这样的价格已经是非常高了,从中足可见客户对这两款茶的品质认可。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2年11月刊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