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主产乡镇主动出击 今年春茶品质提升

感德镇从茶园管理入手提升茶叶品质

好茶制作不易,非遗传承人魏保军坚持用传统技艺制茶。

  近年来,福建安溪县茶叶主产乡镇全力推动茶产业固本强基、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茶品质提升,与安溪县茶叶主产乡镇主动作为密不可分。

  “组合拳”助力茶产业发展

  据感德镇镇长林清杰介绍,该镇以市场诉求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内提品质,外树形象,采取一系列举措。

  该镇继续推进全面落实茶园“两留两禁”管理模式,打好茶园生态修复、茶树留高、土壤改良三大攻坚战。强化正向激励。4月26日,该镇在“感德茶师傅”技术传承创新中心举行落实茶园“两留两禁”颁奖仪式,对19名幸运茶农兑现奖励,其中1名幸运茶农获得价值10万元小轿车一辆,其余18名茶农获得价值6000元的摩托车一辆。制定出台《关于扶持茶产业发展六条意见》,今年以来,该镇财政拨出50万元资金扶持琦泰茶庄园、老固茶叶合作社、庆云茶叶合作社等发展建设。强化示范带动。要求全镇22个村全部以村委会名义建设一片200亩以上的“两留两禁”示范茶园,各村和茶企、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示范片要全面实施间伐。强化反向约束。该镇县道两侧及重点区域未落实“两留两禁”的茶园实行“挂牌督办”并实施强制间伐。今年以来,共挂牌督办200多块,涉及22片茶山、茶园1500余亩。

  今年,感德继续办好“赛茶山、感德茶师傅大赛和斗茶品茗会”三大活动,让“好茶是种出来”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5月22日,感德镇将举办2020年春季感德铁观音茶王赛,以茶王赛调动广大茶农的积极性,提高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打造感德茶叶协会、感德茶馆APP及茶叶会展三大平台。建设安溪铁观音APP“感德茶馆”,把更多茶企品牌纳入官方正式渠道,打通市场购买正宗感德铁观音的绿色通道。建设茶叶会展平台,组织更多茶企参加规格较高的茶展。打造茶庄园高地、茶叶深加工高地、“互联网+茶叶”高地。建设沃田源茶庄园,以感德铁观音古法农耕示范园为主要载体,创制庄园茶、山头茶、传统茶等高端茶品,发展“茶庄园+旅游”,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感德佛罗花茶叶及中草药精加工项目,总投资1亿元,主要生产茶粉、茶饮料、茶食品、茶日用品及植物功能饮料等系列产品,预计年产值超过3亿元、纳税1000万元以上。在槐川村建设东泽智慧生态茶园项目,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施茶园生产管理全程可视监控;借助“互联网+”进行网上产品预售,以众筹农业、订单农业、智慧农业方式进行茶叶生产,推动茶业生产及销售方式变革。

  赛名师弘扬传统制茶技艺

  湖上乡在春茶开采前启动举办首届“湖上名茶师”大赛。该乡23名选手接受培训,系统学习涉茶相关知识,为他们授课的正是该乡安溪铁观音名匠陈繁荣。在去年举办的第三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讲茶环节中,陈繁荣取得第一名的佳绩。

  4月28日,选手们到抽定的区域陆续开始晒青、摇青,直至包揉成型,并根据采茶传统工艺和自身制茶技术确定杀青时间,24小时内所有工序全部独立完成,于29日提交2.5公斤净茶。工作人员对参评选手初制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并做好茶样收取、编号、保管工作。经过严格评审,飞新村陈其善、长林村苏金带、长林村苏总溪、长林村苏才能、盛富村钟添福分获前5名,获得“湖上名茶师”称号。主办方分别给予第一名10000元、第二名5000元、第三名3000元、第四与第五名各2000元的奖金并颁发证书。在湖上乡乡长蔡雅娟看来,举办首届“湖上名茶师”大赛,是对全乡制茶能手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对全乡茶农一次特别的“集体培训”,有助弘扬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进一步激发广大茶农特别是年青一代从事茶产业的热情。

  在铁观音发源地西坪镇,弘扬传统制茶技艺成为潮流,该镇近年来致力推动青年茶农学茶、懂茶、爱茶,把技艺传承和人才队伍作为提升茶产业的主要基石。在安溪西坪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会长、传奇会茶业董事长魏保军看来,做茶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没有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不可能学得精髓,亦不可能制出好茶,“比如说摇青,只有掌握技术要领、充分摇青,才能得到铁观音独特的香气和滋味”。魏保军是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铁观音“魏说”第十代传人,在他的茶园里,坚持手工杀青、手工揉捻、传统炭焙,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匠心传承,“唯有如此,才能成就铁观音独特的‘兰花香’‘观音韵’”。未来,他还将整理一片生态茶园,带动西坪茶农一起复种红芯歪尾铁观音,为爱茶人呈现出更加地道的安溪铁观音。

  注:文来源泉州晚报,作者谢伟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